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異體字

鎖定
異體字(Variant Chinese character)是一個字的正體之外的寫法。與“正體字”相對。為字音和字義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組字。又稱“重文”或“或體”。
例字有,“吳”是正體字,“吳”和“呉”是異體字 [2] 
需要注意的是,異體字並不等同於繁體字
中文名
異體字
外文名
variant form of a Chinese character
別    名
或體
分    類
完全異體字、部分異體字
相對詞
正體字
性    質
字體

異體字異體字的釋義

異體字是一個字的正體之外的寫法,字音和字義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組字。其又稱又體、或體、重文。是指讀音、意義相同,但寫法不同的漢字。
由於漢字是由意符、音符和記號所組成的,意符選取的角度因人而異,音符又不同於拼音文字中的字母,所以,一字多形的現象在漢字的歷史上比比皆是。
需要注意的是,異體字並不等同於繁體字
異體字 異體字

異體字異體字的分類

1.書寫變異。(書寫中由於筆畫的加減,變形而產生的異體字)
如:“教”—“敎” [3]  ,“廈”—“廈”。
2.聲旁不同 。(因形聲字的聲旁不同,而產生的異體字)
如:“唇”—“唇”,“貓”—“貓” [4] 
3.造字法不同。(因造字的方法不同而產生的異體字)
如:“巖”—“巖” [5]  ,“淚”—“淚”
4.偏旁易位。(因漢字偏旁擺放的位置不同而產生的異體字)
如:“裙”一“裠” [6]  ,“融”—“螎”
【注意:例字前者是“正體字”,後者是“異體字”】

異體字異體字的轉正

根據國務院2013年8月19日公佈的《通用規範漢字表》,“皙”“瞋”“噘”“蹚”“凓”“勠”調整為規範字,不再作為“晰”“嗔”“撅”“趟”“慄”“戮”的異體字。
同時將“迺、椏、耑、鉅、昇、陞、甯、颺、袷、麴、仝、甦、邨、氾、堃、犇、龢、逕、線、釐、脩、絜、扞、喆、秘、叚、蒐、淼、椀、谿、筦、澂、劄、吒”等字,除了少數幾個字外,在人名、地名、姓氏或化學元素中應用時為規範字。 [1] 
例如:
  1. 皙:義為人的皮膚白。不再作為“晰”的異體字。
  2. 瞋:義為發怒時睜大眼睛。不再作為“嗔”的異體字。
  3. 噘:義為噘嘴。不再作為“撅”的異體字。
  4. 蹚:義為蹚水、蹚地,讀tāng。不再作為“趟(tàng)”的異體字。
  5. 凓:義為寒冷。不再作為“慄”的異體字。
  6. 勠:義為合力、齊力。不再作為“戮”的異體字。

異體字相關規定

1955年12月公佈的文化部和文改會聯合發佈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根據從簡從俗的原則規定了810個正體字,淘汰了1055個異體字。異體字為不規範字,除姓氏和某些特殊場合外,不再使用。
《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的字數共經過四次調整:
1.1956年3月,文改會、文化部發出補充通知,恢復“阪”、“挫”為規範字。
2.1986年國務院發佈的《簡化字總表》恢復“訢、讌、曄、讋、訶、鰌、紬、剗、鱠、誆、讎”等11個字為規範字。
3.1988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總署發佈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恢復“翦、邱、於(yu)、澹、骼、彷、菰、溷、徼、薰、黏、桉、愣、暉、凋”等15個字為規範字。
4.1997語文出版社出版的《語言文字規範手冊》,從“粳【稉粇秔】”中刪去了“粇”;刪去了音義不同的“諂【謟】組。
這樣,經過修訂的《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共整理異體字795組,其中規範字是795個,共淘汰異體字1025個。
2000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異體字為非規範漢字。除了以下場合外不允許使用:
二、姓氏中的異體字
三、書法、篆刻等藝術作品
四、題詞和招牌的手書字
五、出版、教學、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六、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准的特殊情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