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銀華

(盜賊)

鎖定
陳銀華因盜竊國寶的事實,於當年1980月12日被判處無期徒刑,成為建國後因盜竊故宮珍寶鋃鐺入獄的第三人。
中文名
陳銀華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湖北省
性    別
身    份
建國後因盜竊故宮珍寶鋃鐺入獄的第三人
參與事件
盜竊國寶“珍妃之印

陳銀華案件起始

1980年2月1日上午,23歲的陳銀華隨遊客進入珍寶館,看中了養性殿展櫃裏的那枚碩大的“珍妃之印”。當天下午3點多,他趁工作人員開始做閉館打掃時,溜進事先看好的珍寶館門外東南的廁所。趁人不備,將重達13.6斤的“珍妃之印”盜走。最終,他還未走出故宮即被抓獲。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想借“破四舊”之名毀故宮文物的大有人在,周恩來下令關閉故宮博物院,並派了軍隊把故宮保護起來,所以,儘管“天下大亂”,故宮的珍寶卻安然無恙。文化大革命結束的時候,故宮重新開放。
1980年2月1日上午,在觀覽故宮勝景的人羣裏,混進來一個居心叵測的傢伙,他就是25歲的陳銀華。陳銀華對北京並不陌生,1979年3 月,他在原籍湖北應山縣西花商店偷了2700元現金,帶着贓款來了北京。原想能在北京躲藏,沒想到還不到一個月就被北京警方給抓住了。
原籍警察把他押了回去,判了4年刑,送到湖北省沙洋農場三場16中隊勞改。半年後,他逃了出來,又一路偷到了武漢,然後買了一張到北京的車票,2月1日清晨從北京火車站下了車就到售票窗口購買了返程票,然後直奔故宮。
陳銀華是到故宮來尋找盜竊目標的,越獄潛逃犯是沒辦法在大陸躲藏的,他決心到香港去。到香港去需要錢,於是他想到了故宮裏的那些值錢的國寶,偷些國寶偷渡到香港去,就不愁以後的日子了。
別的遊客是欣賞珍品,陳銀華的賊眉鼠眼專看哪些展品好偷,好帶。他隨着遊客進了珍寶館,養性殿展櫃裏的那枚碩大的“珍妃之印”讓他垂涎欲滴。“珍妃之印”擺放在高貴的金絲楠木做的展櫃裏,説明文字上的“金質”二字牢牢吸引着他的眼球。
選定了目標,他暗地觀察進出的道路,然後離開了珍寶館。
很多去過養性殿的人都見過“珍妃之印”,印台為正方形,高3.4釐米,每邊長11釐米,印文為朱文“珍妃之印”四個漢字,還有對應的滿文,漢字為玉筋篆書,橫平豎直,筆畫勻稱,豐潤秀麗。印紐為龜紐,頭尾均與龍相似,是比較標準的貴妃等級金印。
陳銀華馬不停蹄地去了王府井百貨大樓,買了一把改錐,又買了繩子。珍寶館的牆太高,攀爬得用繩子,他被判刑前在老家曾當過電工,登高爬牆,特別是爬電線杆子挺拿手的。

陳銀華案件過程

陳銀華揹着揹包又返回故宮的時候,已經是下午3點多鐘了。他假裝遊覽,在珍寶館附近轉悠。珍寶館裏的遊人越來越少,工作人員開始做閉館前的衞生打掃了。他溜進了事先看好了的珍寶館門外東南的廁所裏。
他不知道,武慶輝孫國範都是事先藏在這個廁所裏的。廁所不大,彎月形,後窗户外是一個一平米多的小天井,原來這個後窗沒有鐵絲網,自從武慶輝和孫國範“光臨”後,後窗户加了一層鐵絲網。他踏着鐵絲網上了廁所的房頂,蜷縮在那裏等着珍寶館的工作人員下班。
晚上6 時,珍寶館裏終於靜下來,只剩下風的聲音了。陳銀華脱掉大衣扔在房頂上,從廁所房頂爬到珍寶館院牆,跳進了院內。
珍寶館院子東北側的暢音閣三層大戲台正在維修,搭着腳手架。陳銀華蹲在地上四下看了看,沒人,於是,他上了腳手架,沿腳手架爬上了尋沿書屋— 尋沿書屋是乾隆退位後讀書的書房—從尋沿書屋登上了養性殿東牆,跳進養性殿。掏出揹包裏的改錐,費了好大力氣,才撬開一扇窗户,鑽了進去,到了“珍妃之印 ”的展櫃前。幾進宮的陳銀華很會自我保護,動手盜竊前,他拿出一副手套,因為公安局早就有了他的指紋案底。
改錐撬壞了金絲楠木展櫃,“珍妃之印”被裝進了骯髒的揹包。
比起武慶輝和孫國範來,陳銀華還不算太“貪婪”,他只拿了一枚金印,可只這一枚印就重達13.6斤。
陳銀華不敢久留,原路返回。
他剛上了尋沿書屋的屋頂,就聽見傳來急促的腳步聲。腳步聲夾雜着人聲:
“他跑不了!除非他長了翅膀!”
陳銀華腦袋“嗡”地一聲,第一個反應就是“完了!”
原來,陳銀華剛撬開養性殿的窗户時,珍寶館警衞值班室裏的聲控報警器就尖厲地鳴叫起來,同時,報警提示圖上的“珍寶館1號室”紅燈急促地閃爍。值班員小李和老孫意識到有情況,提起報話器直奔珍寶館北門。到了珍寶館北門,他倆順着珍寶館的南北夾道搜索着到了養性殿,發現陳銀華丟在院南牆下的那把改錐,接着就看見被撬壞了的窗户,兩人意識到,有賊來過了,趕快進屋察看,珍妃印展櫃裏空剩下一個座託。
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公安分局接到報告後,立即報告給市公安局,並調了值班幹警飛速趕到故宮。市公安局領導和故宮保衞人員成立了臨時指揮部,分析認為,竊賊還來不及逃出故宮,於是組織力量層層包圍,搜捕捉拿。午門外駐紮的警衞戰士、故宮消防隊隊員等也都投入進來。
為了防止搜捕人員交叉,出現混亂局面,臨時指揮部緊急做出決定:有近戰經驗的刑警負責中心區,也就是珍寶館內的搜索任務,其餘人員在外圍層層搜索,並派了一些人在視野開闊的紫禁城大牆上瞭望。臨時指揮部斷定,賊要逃跑只能上牆,上了牆就有了目標。
登上紫禁城大牆的東城分局的一個女民警一眼就看見錫慶門的牆上有一個黑影在蠕動,她大聲喊叫了一聲:“他在牆上!”
女警特有的凌厲喊聲嚇得四肢着地正往錫慶門爬的陳銀華險些跌下牆頭,他以為追兵就在身邊,站起來往西竄去。
陳銀華一站起來,目標就大了,正在珍寶館搜索的刑警都看見了他。
四面八方都傳來震懾的喊聲,陳銀華只恨兩腿太慢,驚恐中,左腳上的球鞋掉了一隻,他甩掉另一隻鞋,又忍痛摘下背上的揹包,扔了出去,猛跑了一陣,咬牙一竄,跳到了南三所的房頂。
南三所原來是皇子居住的地方,也稱“阿哥所”,是一座紅牆綠瓦的宮殿。顧名思義,南三所共有三所宅院,都是前後三進,形制一模一樣,加起來共有200多間房子。傳説當年珍妃就被幽禁在南三所的一個小屋裏。
當陳銀華站起來在牆頭上逃竄的時候,刑警小范也翻身上牆,緊追陳銀華而去。他見陳銀華往下一跳,落到了南三所的房頂,他腦子一轉,沒有跟着陳銀華跳下去,而是繼續留在高牆上,因為他推想陳銀華會從南三所的房頂跨到房屋旁的矮牆上,然後跳進南三所院子,南三所院大,房屋多,容易藏身。
赤着腳的陳銀華果然就從南三所的房頂跨到房屋旁的矮牆上,而那矮牆就在刑警小范的腳下。陳銀華在那矮牆上爬行,尋找跳下院子的位置,高牆和矮牆其實也就相差兩米左右,他沒長着後眼,看不見頭頂高牆上的小范。
居高臨下的刑警小范揭下腳下一片又大又重的琉璃瓦,舉了起來。兩米多的距離,他可以分毫不差地擊中盜賊。
渾然不覺的陳銀華立起了身子,做好了往南三所院子裏跳的準備,刑警小范大喊一聲:
“別動!站住別動!要不就不客氣了!”
陳銀華哪裏肯聽,一躬身就要跳,小范手裏的琉璃瓦砸了下去,陳銀華應聲摔進大牆與矮牆間的夾道里。
手電光把倒在碎磚爛瓦上的陳銀華照得睜不開眼睛,他被刑警像提小雞子一樣提了起來。

陳銀華案件結果

盜竊國寶的事實無法抵賴,陳銀華於當年8月12日被判處無期徒刑,成為建國後因盜竊故宮珍寶鋃鐺入獄的第三人。
完好無損的珍妃印重又回到自己的展位上。
據專家介紹,故宮博物院珍寶館內陳列的“珍妃之印”是光緒的珍妃他他拉氏之印,是“鍍金銀印”,而不是純金印。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