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良佐

(中國軍人)

鎖定
陳良佐(1887-1968)陸軍中將,號輔之,廣西賓陽人。保定陸軍速成學校肄業。陸軍大學第四期畢業。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早年參加辛亥革命、討袁運動、護法戰爭北伐戰爭,歷任軍職至陸軍中將。抗日戰爭時期,他兩度擔任廣西民政廳長、代省長,堅決主張“國共聯合抗日”,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多有貢獻。抗戰勝利後,陳良佐毅然參加民促、民革。新中國成立前夕,甘冒生命危險,積極開展和平解放廣西活動。 [1] 
中文名
陳良佐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887年
逝世日期
1968年
畢業院校
陸軍大學
職    業
軍人
性    別

陳良佐生平簡歷

1908年(光緒34年)進廣西講武堂,後轉保定陸軍速成學校。
陳良佐 中將 陳良佐 中將
1914年考入陸軍大學。畢業後在桂系軍隊中歷任排、連、營、團、旅長。1922年任廣西邊防督辦公署參謀主任。
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第十軍第十旅少將旅長,率部參加北伐
1928年11月13日任國民政府參謀本部高級參謀,1929年10月14日免職。後任豫皖鄂邊區黨政分會副主任。
1930年任第三十軍中將參謀長。
1931年任廣西靖西縣縣長兼縣民團司令。
1933年任武鳴縣縣長。
1935年任梧州區民團指揮官兼行政監督。
1936年任潯州區民團指揮官兼行政監督
1938年任桂林區民團指揮官兼行政監督。同年11月10日任安徽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廳長,並在安徽開辦幹部訓練班,任教育長。
1939年10月代理安徽省政府主席,1940年4月25日免職。
1942年4月28日任廣西省政府委員。
1943年任合山煤礦公司經理。
1944年11月6日兼任民政廳廳長並代理廣西省政府主席。
1947年任廣西幹訓團教育長。
1948年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廣西代表。
1949年在香港加入民革,為中共做策反工作。
1949年11月隨張雲逸回南寧,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參事、廣西省參事室參事。
1950年任廣西省人民政府改編委員會委員。
1955年任廣西林業廳廳長,並被選為廣西政協常委、民革廣西省委常委、民革中央團結委員。
1957年被劃為“右派分子”。
1968年3月28日病逝。
1979年廣西人民政府予以平反,恢復政治名譽。 [1] 

陳良佐生平簡介

1911年,24歲的陳良佐剛從保定陸軍速成學校畢業,正遇辛亥革命爆發,陳良佐與多名同學到武昌,加入革命軍後,接受黃興總司令的命令,赴漢陽前線任督戰員。1914年,陳良佐考入陸軍大學,畢業後回到廣西,在陸榮廷所屬任團副、營長、團長、旅長、副官長,至廣西邊防軍務督辦署參謀主任。1926年陳良佐在湖北駐軍時,不滿軍閥吳佩孚的節制,當國民革命軍進攻汀泗橋時,他接受國民革命軍總參謀長李濟深的策反,就地起義,編入第七軍,任第十旅旅長。1927年以後,陳良佐歷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部局長、高參、師長、第七軍參謀長等要職。以後轉任行政工作,先後擔任靖西、武鳴等縣縣長,梧州區、潯州區、桂林區民團指揮官兼行政監督。1938年11月,陳良佐調至安徽省立煌縣(臨時省會)任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廳長。當時的安徽省,日寇已侵入,所到之處,姦淫擄掠,無惡不作,人民苦不堪言,面臨這樣的情況,陳良佐認為國共兩黨非化除成見,團結抗日。時任安徽省政府主席廖磊也採取了一些抗日的措施,陳良佐此時也和進步人士章乃器、周新民、朱藴山新四軍參謀長張雲逸等保持密切聯繫,配合軍隊打了一些勝仗。正當聯合抗日如火如荼地開展時,頑固派攻擊章乃器、陳良佐親共,章乃器辭職了,攻擊的焦點集中在陳良佐身上。廖磊是個頭腦簡單的軍人,對陳良佐也懷疑,多加牽制。1939年10月廖磊暴死,陳良佐代理省主席。在一次紀念孫中山的週會上,省保安處副處長温克剛公開攻擊新四軍,陳良佐將他撤職,引起頑固派肆無忌憚地攻擊。在這種情況下,1940年5月,陳良佐被迫辭去安徽省所任職務回到廣西。1944年11月,日寇入侵廣西,省主席黃旭初因病赴成都醫治,陳良佐出任廣西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廳長,並代省長職務。1945年底,陳良佐參加李任仁陳此生等人發起的國民黨民主促進會。1946年,陳良佐在上海養病時見到了李濟深,李囑他回桂聯絡同志,協助梁瀚嵩準備組織地方武裝。嗣後,陳經常與梁瀚嵩聯繫。1949年,陳良佐到香港,會見了民革中央負責人張文呂集義(李濟深當時已上北京)並參加了民革組織。
陳良佐 陳良佐
陳良佐經歷了三個不同時代,擔任過國民黨重要職務,解放後,他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熱愛民革組織,積極參加社會活動,關心祖國統一事業。先後擔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參事,廣西省人民委員會參事,廣西省林業廳廳長;民革中央團結委員、民革廣西省常委;廣西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廣西政協第一、二、三屆委員等職。 [2] 

陳良佐家族成員

陳澄波:陳良佐之孫,民革梧州市委會主委。 [3] 

陳良佐主要事蹟

秘密加入民促、民革
抗日戰爭勝利後,李濟深加緊聯絡馮玉祥何香凝等進步人士,決定成立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簡稱“民促”),以凝聚國民黨內的反蔣力量,推動國共和談,結束蔣介石的獨裁統治。為取得新桂系的支持,李濟深聯繫李宗仁、白崇禧和黃旭初等人,邀請他們參加民促,但李宗仁等人都不願參加。時任廣西省民政廳長的陳良佐得知後,主動表示要求參加民促,並參與民促的籌建工作。1945年10月,陳良佐在桂林參與簽名,發起組織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成為廣西的六個發起人之一。蔣介石對異己份子一向採取高壓政策,動輒施以政治暴力,參與發起民促是需要相當大勇氣的。
民促正式成立後,陳良佐秘密到上海拜訪李濟深,請示工作。李濟深叮囑他密切聯絡民促同志,加快發展進步力量,並暗中協助梁瀚嵩準備組織地方武裝。陳良佐回廣西后一直暗中保護梁瀚嵩,並任用陳學人、張樹春、侯甸等一批進步人士和中共地下黨員擔任縣長,推動地方進步力量的發展。
為聯合國民黨內民主派力量,李濟深決定將民促、民聯及其他國民黨愛國民主力量組成一個統一的國民黨民主派組織——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47年秋,李濟深寫信給廣西省政府主席黃旭初,請黃旭初邀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蔘加民革。黃旭初約一些廣西進步人士到家裏商談,因黃旭初對加入民革一直猶豫不決,連續開了兩次會都沒談出什麼結果。陳良佐在參加會談時,下定了加入民革的決心。
1948年元旦,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宣告成立。陳良佐得知民革成立的消息後,十分振奮,不久就赴香港加入了民革。李濟深希望陳良佐回廣西后,開展對新桂系軍政人員的策反工作,儘可能支持中共地下黨的各種活動,並特別交待了一個重要的任務——做廣西省政府主席黃旭初的思想工作。
黃旭初是新桂系的第三號人物,與李宗仁、白崇禧一起起家,連任廣西省主席18年,在新桂系中有很大的影響力,廣西政務系統的人員多為黃旭初的親信。如果黃旭初能夠加入民革,或贊成和談,對廣西政局將產生極大的影響。在當時的民革成員中,唯有陳良佐與黃旭初的感情最深,最受黃旭初信任。李濟深希望陳良佐能説服黃旭初,“在情勢許可時把黃旭初夾起來一齊幹”。
支持進步人士開展活動
解放戰爭爆發後,新桂繫緊跟蔣介石,大肆開展反共宣傳,加緊清除省內的中共地下組織、黨員和反戰進步人士。陳良佐不顧自身安危,對省內的進步人士暗中設法保護,支持他們的進步活動。
1946年6月,廣西省參議會選舉議長,CC系推出玉林大地主陳錫珖為競選代表,並糾集一批省參議員,企圖爭奪參議長的位置,控制省參議會,進而對付廣西的進步人士。陳良佐説服黃旭初全力支持廣西進步人士李任仁競選省參議會議長,雖然李任仁後來沒能勝利選上,但也使CC系推出的候選人落選。CC系因此對陳良佐十分忌恨,多次攻擊陳良佐任用共產黨人陳學人為縣長,致使賓陽“赤化”,要求省政府查辦陳良佐。陳良佐被迫辭去民政廳長,調任廣西省幹訓團教育長。陳良佐任命的進步縣長侯甸、張樹春、陳學人等人,被廣西當局以“赤化”嫌疑免職,準備逮捕。陳良佐暗中通知他們,使他們安然撤到香港。

陳良佐事件簡介

1947年6月,廣西千餘名愛國學生集體罷課,在桂林舉行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示威遊行。各地的進步學生起而響應,廣西全省震動。新桂系調動大批軍警、特務捕去愛國師生100多人。陳良佐多次向黃旭初提出,儘快釋放被捕師生,以免事態擴大。在陳良佐和其他進步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被捕的愛國師生陸續獲釋出獄。
廣西進步人士梁瀚嵩在賓陽積極支持和掩護中共地下黨員和游擊隊活動,引起反動勢力的忌恨。賓陽縣長秦鎮多次密報廣西省政府、省保安司令部,要求派兵“圍剿”梁瀚嵩,均因陳良佐向黃旭初提出反對意見而無法實施。秦鎮隨即在賓陽大肆搜捕,逮捕與梁瀚嵩來往密切的縣政府民政科長磨堅瑛等20多名行政官員,對他們施以酷刑,逼迫他們承認“賓陽暴動”案,即磨堅瑛等人是受陳良佐、梁瀚嵩指揮的粵桂邊區縱隊賓陽突擊總隊,準備發動武裝暴亂,攻佔賓陽縣城。磨堅瑛等人屈打成招,秦鎮以密電報廣西省政府,要求批准處決這20多人。陳良佐向黃旭初力陳他的反對意見,認為秦鎮逮捕的盡是賓陽縣重要官員,案情重大,應成立調查小組赴賓陽查明案情真相,再作處理。為了保護梁瀚嵩不被秦鎮迫害,陳良佐還請梁瀚嵩馬上來桂林暫住。陳良佐率調查小組突訪賓陽,使案情真相大白,被捕的20多人陸續獲釋。
多方奔走,力促廣西實現和平解放
1949年1月,由於政治、軍事、經濟、外交均連遭致命挫折,蔣介石被迫宣佈下野,由李宗仁任代總統。李宗仁上台後,擺出積極和談的姿勢,電邀李濟深、章伯鈞等人共同策進和平,並派張治中、黃紹竑等人為代表,赴北平進行和平談判。
為了解李濟深對此次和談的態度,陳良佐秘密赴香港拜訪李濟深,期盼能聽到李濟深對工作的指示。但李濟深應中共中央的邀請,已北上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陳良佐只找到民革中央委員陳汝棠。陳汝棠希望陳良佐能回廣西和李任仁、梁瀚嵩等人一起籌組廣西民革組織,以壯大民革的力量。中共駐香港負責人譚天度也勸陳良佐回廣西策反新桂系高級軍政人員,推動廣西和平解放。陳良佐慨然應允,冒險返回廣西開展工作。
陳良佐回桂林後,多次找到黃旭初,勸他以廣西人民福祉為重,以和平解決為上,並希望他能支持在廣西籌組民革組織。在陳良佐的勸説下,黃旭初一度傾向於支持民革組織的建設,同意先把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牌子在廣西境內掛出來。
陳良佐還策動廣西省參議會參議長蔣繼伊發動省參議會,以省參議會的名義,向李宗仁提出反戰議案,雖然反戰議案在省參議會討論時因遭到反動勢力的反對,沒能在省參議會通過,但這事影響相當大,蔣繼伊和不少參議員都站到了反戰的立場上,後來在《希望和平的意見書》上籤了字。
陳良佐還利用擔任廣西省幹訓團教育長的便利,多次向廣西高級軍政人員宣揚打內戰只會讓廣西生靈塗炭,和談才是出路。不少廣西高級軍政人員都受到他的影響。國民黨陸軍中將、華中軍政長官公署第五督導團團長劉清凡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劉清凡受到陳良佐影響,向白崇禧提議撤銷廣西軍管區,遭到白崇禧的拒絕後,劉清凡沒經白崇禧同意,就自行解散督導團。白崇禧令劉清凡將部隊帶往中越邊境準備打游擊,劉清凡卻將部隊帶到桂西北的西隆縣,並率部在西隆通電起義,最終加入了人民陣營。
國共和談完全破裂後,陳良佐到香港找到黃紹竑,瞭解國共和談內情,商談如何促使廣西和平解放。黃紹竑得知李宗仁在南京解放前夕沒有遵從蔣介石的指示飛往廣州而飛回桂林,認為這是促進廣西和平解放的良機,讓陳良佐趕快回桂林説服李宗仁、白崇禧等人,並且寫好給黃旭初的親筆信,交由陳良佐帶回。黃紹竑對陳良佐説:“你告訴他們,共產黨對和平是有誠意的,決不會説假話的。”“他們這幫人,特別是老白(白崇禧),有上山的思想,你告訴他們,這是自殺!你告訴德公(李宗仁),叫他無論如何不能下廣東,已經跳出這個火坑,就不該再陷下去,否則就不能自主自拔!請德公早下決心。我已經下了決心,在最短期間一定表示態度,他們決心與否我也不管了。”
和黃紹竑商談到晚上九時,才告辭出門,準備第二天一早就坐飛機回廣西。不料因天黑看不清路況,陳良佐不慎摔倒,左腿嚴重摔傷,無法行走。陳良佐只好把黃紹竑的密信交給陳雄帶回桂林給黃旭初。
陳良佐惦記着廣西的局勢發展,在香港醫治到勉強可以行動時,就拄着枴杖,硬撐着要乘飛機回桂林。此後,陳良佐為和談而四處奔走,一直沒空去好好診治他的左腿,致使落下了嚴重的後遺症,日後走路一直需要拄着枴杖。當時,陳學人、侯甸等人都勸他治好腿再作打算。陳良佐説:“個人肉體痛苦事小,不能為廣西父老兄弟出力,內心更苦。”
陳良佐回到桂林後,找省政府秘書長黃中廑瞭解廣西政局,得知黃旭初接到黃紹竑的信後,暗中邀集所有在桂的高級政務人員、參議員聯名簽署《希望和平的意見書》,並親自遞交李宗仁,希望李宗仁能夠爭取重籤和平協定,以免廣西遭到戰火糜爛。李宗仁看後,內心大受震撼,冒雨去拜訪李任仁,表示想重開和談,請李任仁替他到北平走一轉。不料此舉遭到白崇禧、李品仙等主戰派的反對,白祟禧表示要頑抗到底,不許再談和平,對主和者都抓起來殺掉,以免軍心瓦解。廣西高級軍政人員都噤若寒蟬,不敢再討論和談問題。黃中廑也勸陳良佐説:“以後不要談和了,談和的要殺頭的!”
陳良佐沒理會黃中廑的勸告,冒着危險徑直去找李宗仁,明確告訴他黃紹竑準備公開表態了,勸他再作慎重的考慮,別再作毫無意義的頑抗,把廣西和八桂子弟拖進戰爭的火坑。可惜李宗仁抱着固守兩廣頑抗以待美援的念頭,對陳良佐的勸告根本聽不進去,最終一敗塗地,倉皇飛往異國他鄉。
和平解放廣西的路被白崇禧等人堵死後,陳良佐開始積極籌劃武裝起義,迎接廣西解放。合山煤礦公司因工人罷工而已停產,公司董事會推陳良佐復任公司總經理,期盼陳良佐能帶領合山公司以更積極的姿態去迎接新中國。考慮到合山煤礦有數千名工人和幾百名配備槍枝的礦警,陳良佐決定赴合山煤礦公司上任,在工人中安插中共地下黨員和游擊隊員,並就近聯繫梁瀚嵩一起發動武裝起義。因腿傷沒愈,行動不便,陳良佐就先回梧州家中治療腿傷,等腿傷好轉後再赴合山謀劃武裝起義事宜。不料,回到梧州不久,即被白崇禧以 “陳良佐煽惑議會,擾亂人心,違反國策,阻撓戡亂”之罪名,令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馮璜將陳良佐扣押軟禁。在被軟禁數月後,陳良佐最終機智逃脱了虎口。
1949年10月,廣州解放,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廣州市市長葉劍英在廣州組建人民政權,邀請陳良佐回廣州參加工作。陳良佐攜家眷由香港回到廣州。不久,他又接受張雲逸邀請回廣西工作,先後擔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土地改革委員會委員、民革中央團結委員會委員、廣西省人民委員會參事、廣西省林業廳廳長、民革廣西省委會常委等職。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