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新民

(中國科學院院士、冶金過程物理化學家)

鎖定
陳新民(1912年11月18日-1992年12月2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冶金過程物理化學家,出生於河北省清苑縣,祖籍安徽省望江縣,原中南工業大學教授。 [1] 
陳新民1935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獲學士學位,1945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45年曾在美國從事鋼中氫含量的影響因素的研究,並考察美國工廠技術管理方面的情況。1952年赴長沙籌建中南礦冶學院,任第一任院長。1980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92年12月23日逝世。
陳新民長期致力於冶金過程物理化學,特別是熱力學和動力學方面的研究工作,對我國冶金過程物理化學的學術發展做出了貢獻。 [2] 
中文名
陳新民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河北省清苑縣
出生日期
1912年11月18日
逝世日期
1992年12月23日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高温熔體物理化學性質》
主要成就
1980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陳新民人物生平

陳新民
陳新民(4張)
1912年11月18日,生於河北省清苑縣(今保定市)。由於家庭四處遷移,影響了他的入校讀書。他沒有上小學,僅斷斷續續讀了幾年私塾,在家自學了全部小學課本,考入天津南開中學 [3] 
1931年秋,考入清華大學化工系。 [4-5] 
193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工系獲理學士學位。 [3] 
1938年10月,華中淪入敵手,他撤到蘭州,先後在甘肅省建設廳任技士和省科學教育館任助理研究員。 [6] 
1939年冬,他輾轉到達雲南昆明,在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從事潤滑油、精鹽等抗戰急需物資的生產研究。 [3] 
1940年冬,參加清華大學公派留學生的選拔考試,考分居冶金科榜首,享受林森獎學金優等生待遇。 [5] 
1941年,陳新民從昆明出發經香港到達美國,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冶金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 [3]  [5] 
1945年6月,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博士學位,他撰寫的論文《熔鐵中的鉻—氧平衡》,首次以實驗方法測出,熔鐵內的鉻含量增加,會降低鐵內氧的活度,從而證明了氧的活度係數的對數與鉻含量呈向下傾斜的直線關係。 [3-5] 
1946年冬,啓程回國。 [7] 
1952年,為適應新中國工業化建設的需要,受命籌建中南礦冶學院並出任首任院長。 [4] 
1948年7月,回母校清華大學執教。 [3] 
1951年冬,陳新民剛從蘇聯和民主德國訪問歸來。 [3] 
1952年11月1日,中南礦冶學院正式成立了,籌備處主任陳新民任第一任院長。 [3] 
1957年,在反右派鬥爭中蒙受冤屈。
1959年冬,他被摘掉了“右派”的帽子,擔任了教研室主任,開始創設以有色冶金為特色的冶金物理化學新專業。 [3] 
1976年後,他主編的《物理化學》、《冶金熱力學導論》、《火法冶金過程物理化學》等教材先後出版。 [5]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2] 
1981年,先後出席過在北京杭州昆明長沙召開的國際冶金學術會議;還應邀去美國、德國的一些大學講學或作校際學術交流訪問。 [3]  [5] 
1992年12月23日22時20分,溘然辭世,25日中共湖南省委根據他生前要求,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8] 

陳新民主要成就

陳新民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陳新民長期致力於冶金過程物理化學,特別是熱力學和動力學方面的研究工作,對中國冶金過程物理化學的學術發展做出了貢獻。
他對火法冶金、濕法冶金、氯化冶金及熔體熱力學理論有深入的研究。他的“金屬—氧系熱力學和動力學”、“高温熔體物理化學性質”的研究成果,為中國有色金屬的開發和綜合利用提供了理論依據。 [3] 
火法冶金過程物理化學、濕法冶金過程物理化學、冶金電化學三個分支,並主攻了以下研究方向:(1)常見有色金屬氧化物氯化平衡的研究;(2)有色金屬主要礦物硫化物焙燒時氣體平衡組成的研究;(3)冶金過程反應的動力學研究;(4)金屬—氧系的熱力學研究;(5)熔融法測定金屬中氣體的熱力學分析的研究;(6)高温冶金熔體X射線裝置及應用的研究等。 [3]  他論文“金屬—氧系熱力學和動力學”、“高温熔體物化性質”的研究成果,為中有色金屬的開發綜合利用提供了理論依據,在一些重點建設項目中得到了應用。他指導的學生撰寫的論文有6篇在全國性學術會議上獲獎。如國家教委博士基金項目《高温冶金熔體X射線影視儀及其實驗技術》於1985年通過鑑定,被認為是“國內首創,達到80年代世界先進水平”,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金屬—氧系熱力學性質及β-鎢亞穩性質研究》也通過國家鑑定。 [3] 
1945年(中華民國三十四年)6月他撰寫的論文《熔鐵中的鉻—氧平衡》,首次以實驗方法測出,熔鐵內的鉻含量增加,會降低鐵內氧的活度,從而證明了氧的活度係數的對數與鉻含量呈向下傾斜的直線關係。這一發現是J.啓普曼等人後來提出的“交互作用係數”的實驗依據,其數據被同行公認並廣泛引用。這篇論文被選登在美國金屬學會會志上,為中國留學生爭得了榮譽。美國一些企業爭相聘請他去工作。他一度在卡內基鋼鐵公司所屬芝加哥南廠任冶金研究員,從事鋼中氫含量等的研究。 [3] 
  • 學術論著
1:陳新民,啓普曼.熔鐵中的鉻氧平衡.美國金屬學會會志,Vo1.37,1947(34):7~45. [6] 
2:陳新民.硫化物焙燒氣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組成.中國金屬學會冶金過程物理化學第一屆年會論文集,1962:32~40.
3:陳新民,黃健康,鮑超等.氧化鈷氯化平衡的研究.金屬學報,1966,9(1):4~12.
4:鮑超,黃健康,陳新民等.氧化鎳氯化平衡的研究.金屬學報,1966,9(1):13~17.
5:黃健康,鮑超,陳新民等.氧化銅氯化平衡的研究.金屬學報,1966,9(1):18~24.
6:張平民,葉大陸,陳新民.氯化氫氣氛下氯化鎂脱水的研究、礦冶研究,1975(1):39~54.
7:陳新民.金屬中氣體分析的熱力學基礎.中南礦冶學院學報,1978(1):1~14.
8:張平民,葉大陸,陳新民.氯化鎂水合物熱分解的綜合研究.中南礦冶學院學報,1978(1):15~26.
9:張平民,葉大陸,陳新民.惰性氣氛下相圖及其應用.中南礦冶學院學報,1980(1):1~7.
10:陳啓元,陳新民.錳一氧系熱力學研究。中南礦冶學院學報,1982(3):1~9.
11:方正,陳新民.MoO2-M0系熱力學性質的氣態平衡法研究.中南礦治學院學報,1982(4):1~10.
12:黃慧民,陳新民.W-O系在wO2與W間的平衡.中南礦冶學院學報,1982(4):11~17.
13:陳新民等.電爐造煉熔煉爐渣-低冰鎳之間界面張力的研究.中南礦冶學院學報,1983(3):105~111.
14:陳新民主編.火法冶金過程物理化學.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84.
15:陳新民等.系熔體表面張力和密度的研究.有色金屬,1985(1):56~63.
16:陳新民等.高温冶金熔體X射線透視法實驗技術與裝置的研究.有色金屬,1985(6):31~36.
17:陳新民主編.冶金熱力學導論.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86.
18:陳新民等.X射線座滴法對Fe-Ni-s系表面張力和密度的研究.中南礦冶學院學報,1986(3):87.
19:陳新民主編.物理化學.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87.
20:陳新民等.SiO2-CaO(10%m01)-FeO-FeO1.5體系在1300℃下的平衡.有色金屬,1988,40(1):53~57.
21:方正,陳新民.非化學計量M0與M0O的平衡。1(1):44~47.
22:黃慧民,陳新民.β-W的亞穩定性質.金屬學報,1988(6):419. [6] 
  • 成果獎勵
被評為1988年湖南省十大科技成果之一 [5]  《金屬—氧系熱力學性質及B—鎢亞穩性質研究》 (獲獎)
獲湖南省教委科研成果一等獎 [5]  (獲獎)

陳新民人才培養

陳新民是中國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導師,曾主持制定中南工業大學培養研究生的一整套制度,後被編印成《研究生手冊》供湖南省高校使用。自1984年以來,他指導學生撰寫的論文有6篇在全國性學術會議上獲獎。博士生李晶在他的指導下,完成《冰銅熔爍過程的界面現象與金屬損失的研究》,榮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首屆青年科技獎,並被破格提升為教授。 [5]  學生有黃克雄。 [4] 
陳新民先後講授物理化學、冶金熱力學、普通冶金學、冶金計算、冶金分析、金屬X射線、金屬腐蝕與防護等課程。他以清晰的思想、淵博的知識啓迪學生,教學效果極佳。 [3] 

陳新民社會任職

陳新民擔任過的主要社會兼職有: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常委、副主席、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盟中央常委、民盟湖南省主任委員。 [9]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屆冶金學科評議組副組長,湖南省教育系統高級職稱評委會副主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第五、第六、第七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五、第六、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10] 
1938-1939年,任甘肅省建設廳技士、省科學教育館助理研究員。 [6] 
1939-1941年,任中央研究院昆明化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6] 

陳新民出版圖書

陳新民人物評價

求學師表,治學典範。(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偉長評) [4] 
無私奉獻,後人楷模。(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 [4] 
陳新民艱苦奮鬥、開拓進取、追求真理、嚴謹求實的高尚情操和科學精神。(中南大學黨委書記高文兵 [11] 

陳新民後世紀念

2013年11月1日,中南大學舉行集會,以紀念陳新民誕辰100週年。陳新民銅像揭幕儀式、紀念座談會暨《陳新民文集》發行儀式在該校相繼舉行。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