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陰虛

(中醫術語)

鎖定
陰虛是由於人體陰液虧虛,無法維持正常生理功能而形成的病理狀態。這種狀況通常是由疾病日久不愈,頻繁的性行為,過量食用温燥食品,長時間的情緒緊張等因素引起。高危人羣包括有長時間疾病、長期食用温燥食品、長期情緒緊張或頻繁性行為的人。
陰虛的症狀表現為陰液虧虛導致的各種臟器功能異常,如咽喉燥熱,口乾,大便乾結,心煩不寐,心悸多夢,兩目乾澀,潮熱盜汗,手足發熱等。病理症狀在肺陰虛證心陰虛證胃陰虛證肝陰虛證腎陰虛證等各種證型中有明顯表現。
陰虛的治療主要是以滋陰為主,以補充陰液為主要任務,並因證型不同,採用不同的中藥方劑治療。病患者的預後一般而言,輕度的陰虛通過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經及時規範有效的治療後通過食療等方法可以自愈。重症陰虛患者的預後則要根據臟腑病變程度,如果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會預後較差。
陰虛的理論在中醫中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藴,陰陽是中醫最根本的理論基礎,陰虛的概念自先秦就已經出現,歷代醫家對於陰陽學説的認識逐步深入,陰虛理論不斷完善成熟。陰虛最早出現在《黃帝內經·素問》,“陰不勝其陽”提出了陰相對於陽不足而出現陰虛的表現。該理論在歷代醫家的臨牀經驗和治療實踐中得到進一步的理解和應用。
中醫病名
陰虛
就診科室
中醫呼吸科、中醫消化科、中醫腎病科
多發羣體
無特定人羣
常見病因
疾病日久不愈,房事過於頻繁,過量服用温燥食品,長時間情志不舒暢
常見症狀
乾咳,口燥咽乾,心煩,失眠,心悸,腰膝痠軟,遺精,經少或閉經
相關藥物
沙蔘麥冬湯百合固金湯,天王補心丹合硃砂安神丸,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

陰虛病因

在疾病日久不愈,房事太過,温燥食品服用過量,情志過極等各種因素作用下,可出現人體陰液虧損,導致陰液不能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其濡養、滋潤等作用減弱,組織器官功能異常,並出現虛熱內生的病理變化。

陰虛主要病因

  • 疾病:疾病遷延日久不愈,尤其是發熱性、胃腸腹瀉等疾病,損傷人體陰液。
  • 房事:房事過於頻繁,陰精損失過多,導致陰虛。
  • 飲食:飲食不節制,尤其長期的服用温燥辛辣食物,津液被燻蒸丟失,導致陰虛。
  • 情志:長時間的情志不舒暢,或發怒,或抑鬱等引起內火,傷及陰精,導致陰虛。

陰虛主要病機

  • 陰液虧虛,不能濡養滋潤臟腑組織器官,並出現陰不制陽的虛熱內生的病理變化。
  • 陰液虧虛導致肺、胃、大腸等不能得到濡養滋潤。肺通於咽喉,故咽燥;胃通於口唇,故口乾;大腸傳導糟粕異常,故大便乾結。
  • 陰液虧虛導致心、肝等不能得到濡養滋潤。心陰不足,心火獨旺,故出現心煩不寐、心悸多夢;肝開竅於目,肝陰不足,故兩目乾澀。
  • 陰液虧虛,不能制約陽,陽熱之氣相對偏往,故出現潮熱盜汗,手足發熱等病理的症狀。

陰虛症狀

陰虛分為肺陰虛證心陰虛證胃陰虛證肝陰虛證腎陰虛證,這些證型表現出各自臟器功能異常的證侯特徵。

陰虛主要證型

分為肺陰虛證、心陰虛證、胃陰虛證、肝陰虛證、腎陰虛證。

陰虛證候分析

  • 肺陰虛證:乾咳,痰少或無痰,不易咯出,或痰中帶血,口燥咽乾,聲音嘶啞,形體消瘦,手足心熱,潮熱盜汗,兩顴潮紅,舌紅少苔,脈細數。
  • 心陰虛證:心煩,心悸,口燥咽乾,失眠,形體消瘦,或見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兩顴潮紅,舌紅少苔,脈細數。
  • 胃陰虛證:胃部嘈雜,或胃部脹滿,隱隱作痛,飢餓但不想進食,乾嘔,呃逆,口燥咽乾,小便短黃,大便秘結,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
  • 肝陰虛證:兩目乾澀,頭暈,或脅肋隱隱灼痛,兩顴潮紅或面部烘熱,口燥咽乾,或手足小幅度的輕微抽動,手足心熱,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弦細數。
  • 腎陰虛證:腰膝痠軟而痛,耳鳴,脱髮,頭暈,牙齒鬆動,男子陽強易舉,遺精,女子經少或閉經,健忘,失眠,口燥咽乾,形體消瘦,手足心熱,兩顴潮紅,小便短黃,舌紅少津,苔少或無苔,脈細數。

陰虛就醫

根據不同證型患者可選擇就診於中醫呼吸科、消化科、肝膽科和中醫腎病,中醫師望聞問切德爾手法綜合診斷是否屬於陰虛。

陰虛就診科室

中醫呼吸科:治療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
中醫消化科:治療心煩,心悸,失眠的掛中醫心血管科就診;胃脹胃痛,嘈雜不舒。
中醫肝膽科:治療脅肋隱痛,手足小幅度的輕微抽動。
中醫腎病科:治療腰膝痠軟,遺精,經少或閉經。

陰虛辨證要點

陰虛主要以低熱、心煩不寐、手足心熱、潮熱盜汗、兩顴潮紅、小便短黃、大便秘結,舌紅少苔,脈細數為辨證要點。
  • 肺陰虛證:以乾咳,痰少或無痰,口燥咽乾,聲音嘶啞及陰虛證為辨證要點。
  • 心陰虛證:以心煩,失眠,心悸及陰虛證為辨證要點
  • 胃陰虛證:以胃部脹滿,隱隱作痛,飢餓但不想進食及陰虛證為辨證要點。
  • 肝陰虛證:以脅肋隱隱灼痛,兩目乾澀,手足小幅度的輕微抽動及陰虛證為辨證要點。
  • 腎陰虛證:以腰膝痠軟而痛,耳鳴,脱髮,牙齒鬆動,男子遺精,女子經少或閉經及陰虛證為辨證要點。

陰虛中醫診查

陰虛望診可見兩顴潮紅,舌紅,苔少;問診可見手足心熱,潮熱盜汗,小便短黃,大便秘結;切診可見脈細數。
  • 肺陰虛證:聞診可見乾咳,聲音嘶啞;問診可見痰少或無,口燥咽乾。
  • 心陰虛證:問診可見心煩,失眠,心悸。
  • 胃陰虛證:問診可見胃部脹滿,隱隱作痛,飢餓但不想進食。
  • 肝陰虛證:望診可見手足小幅度的輕微抽動;問診可見脅肋隱隱灼痛,兩目乾澀。
  • 腎陰虛證:望診可見脱髮;問診可見腰膝痠軟而痛,耳鳴,牙齒鬆動,男子遺精,女子經少或閉經。

陰虛鑑別診斷

與血虛相鑑別
陰虛,由於不能制陽,會有乾燥和虛熱的表現,如口乾咽燥,潮熱盜汗,手足心熱等,血虛一般不太明顯。血虛是由於血液不足,不能濡養機體,表現出來的症狀以面色蒼白無血色,口唇蒼白無血色,指甲蒼白無血色等為主,陰虛在這方面表現不明顯。由於女性在月經或孕育生產過程中會出現出血,血虛在女性出現的較多,而陰虛無較大的性別差異。

陰虛治療

陰虛患者治療以滋陰為主,根據證型不同,使用不同的方劑治療。

陰虛治療原則

陰虛的治療原則是滋陰。

陰虛治療方法

  • 肺陰虛證:以百合固金湯為代表方。方中生地、熟地、百合、麥冬滋陰養肺;玄蔘鹹寒降火,貝母化痰清熱,桔梗載藥上行、宣通肺氣,全方滋陰潤肺、清熱化痰。
  • 心陰虛證:以天王補心丹合硃砂安神丸加減為代表方。方中生地、麥冬、玄蔘、天冬滋陰清熱;黃連清熱瀉火;人蔘補益心氣;柏子仁、酸棗仁、茯苓、遠志寧心安神;硃砂重鎮安神;五味子收斂心氣;桔梗載藥上行,全方能夠滋陰清熱,安神養心。
  • 胃陰虛證:以沙蔘麥冬湯為代表方。方中重用沙蔘、麥冬,並配以桑葉、玉竹、扁豆、天花粉以滋養胃陰、生津潤燥。
  • 肝陰虛證:以一貫煎加減為代表方。方中熟地、沙蔘、麥冬、枸杞子、黃精滋養肝陰,養肝柔肝;白芍、當歸、炙甘草養陰緩急止痛;延胡索、川楝子疏肝理氣,全方能夠滋養肝陰,緩急止痛。
  • 腎陰虛證:以大補陰丸為代表方治療。方中用龜板,熟地滋陰潛陽,滋補陰精以制約虛火;豬脊髓為血肉有情之品,補益精血;黃柏苦寒,瀉下焦之火以堅陰;知母苦寒質潤,滋陰以清熱。除此之外,中成藥可服用知柏地黃丸以滋陰清熱,過敏者禁用,孕婦及虛寒體質患者慎用,不宜與感冒藥同時服用。

陰虛預後

陰虛長久不愈,可導致病機演變,病情進一步加重。陰虛患者的預後也與患者的年齡、體質、病程的長短、病變的程度及是否得到及時規範有效的中醫治療都有一定的關係。

陰虛轉歸預後

一般輕症患者經及時規範有效的治療後通過調整飲食、生活方式,再通過食療等方法可以自愈。重症患者根據臟腑病變程度而定,一般無法自愈。
患者年齡較大,體質較弱,病程較長,病變涉及的臟腑較多,沒有得到及時有效治療會預後較差,反之則較好。

陰虛嚴重性

陰虛長久不愈,可導致病機演變,病情進一步加重。
  • 虛實夾雜:陰虛長久不愈,陽氣不能被制約,當被熱邪侵犯或情志化火時,可導致陰虛陽盛,出現正虛邪實,虛實夾雜的情況。
  • 陰損及陽:中醫認為“獨陽不生,孤陰不長”,陰虛,陽氣無所依附而出現耗散,在陰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陽虛,形成了以陰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的病理變化。
  • 亡陰:陰虛日久,長期慢性消耗,或邪熱熾盛,大量耗散陰液,導致機體陰液突然大量丟失,就會出現機體功能活動突然嚴重衰竭的亡陰證。

陰虛預防

補陰可以緩解陰虛證。由於陰虛造成人體營養不良,將會嚴重影響人體健康與生命活動,尤其是都市的白領女性,很容易出現手足心熱、盜汗、咽乾、口燥等現象。若能及時補陰,不僅可以預防陰虛症狀的出現,還可以調節已出現的不良症狀,起到防治疾病的效果。
陰虛的人應該多吃一些滋補腎陰的食物,以滋陰潛陽為法。常選擇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綠豆、藕、馬蘭頭、大白菜、黑木耳、銀耳、豆腐、甘蔗、李、桃、西瓜、黃瓜、百合、山藥、烏賊、甲魚、海蔘、鮑魚、螃蟹、牛奶、牡蠣、蛤蜊、海蜇、鴨肉、豬皮等。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涼,都有滋補機體陰氣的功效。可適當配合補陰藥膳有針對性地調養。
陰虛火旺的人,應少吃辛辣及煎、炸、爆、烤的食品,火鍋、雞肉也不要多吃,水果中荔枝儘可能不吃。陰虛是惟一不用忌食冷飲的,冷飲對陰虛有調整作用,當然,鼓勵多吃但也不能過。
此外,陰虛體質者還容易“上火”,表現為性情急躁,心煩易怒,情緒易波動,動不動就要來“火氣”。所以,陰虛者應該經常提醒自己安神定志,保持穩定心態,還要學會及時轉移不良情緒。
參考來源: [1-6] 
參考資料
  • 1.    周仲英.中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專論[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劉曉燕,申維璽,祁巖超.陰虛證本質研究的現狀和進展[J].現代臨牀醫學生物工程學雜誌,2005,11(06):537-539.
  • 4.    李經緯.中醫大辭典[M].第2版.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04.
  • 5.    王憶勤.中醫診斷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4.
  • 6.    譚興貴.中醫藥膳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