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貫煎

鎖定
一貫煎,中醫方劑名。為補益劑,具有滋陰疏肝之功效。主治肝腎陰虛,肝氣鬱滯證。胸脘脅痛,吞酸吐苦,咽乾口燥,舌紅少津,脈細弱或虛弦。亦治疝氣瘕聚。臨牀主要用於治療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肋間神經痛、神經官能症等屬陰虛肝鬱者。
中文名
一貫煎
功    用
滋陰疏肝
主    治
肝腎陰虛,肝氣鬱滯證
分    類
補益劑-補陰劑
出    處
《續名醫類案》

一貫煎歌訣

一貫煎中用地黃,沙蔘枸杞麥冬襄,當歸川楝水煎服,陰虛肝鬱是妙方。

一貫煎組成

北沙蔘、麥冬、當歸、生地黃、枸杞子、川楝子。

一貫煎用量

北沙蔘、麥冬、當歸身各9g,生地黃18-30g,枸杞子9-18g,川楝子4.5g。

一貫煎用法

水煎服。

一貫煎功用

滋陰疏肝。

一貫煎主治

肝腎陰虛,肝氣鬱滯證。胸脘脅痛,吞酸吐苦,咽乾口燥,舌紅少津,脈細弱或虛弦。亦治疝氣瘕聚。

一貫煎方義

肝藏血,主疏泄,體陰而用陽,喜條達而惡抑鬱。肝腎陰血虧虛,肝體失養,則疏泄失常,肝氣鬱滯,進而橫逆犯胃,故胸脘脅痛、吞酸吐苦;肝氣久鬱,經氣不利則生疝氣、瘕聚等症;陰虛津液不能上承,故咽乾口燥、舌紅少津;陰血虧虛,血脈不充,故脈細弱或虛弦。肝腎陰血虧虛而肝氣不舒,治宜滋陰養血、柔肝舒鬱。方中重用生地黃滋陰養血、補益肝腎為君,內寓滋水涵木之意。當歸、枸杞養血滋陰柔肝;北沙蔘、麥冬滋養肺胃,養陰生津,意在佐金平木,扶土製木,四藥共為臣藥。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泄熱,理氣止痛,復其條達之性。該藥性雖苦寒,但與大量甘寒滋陰養血藥相配伍,則無苦燥傷陰之弊。諸藥合用,使肝體得養,肝氣得舒,則諸症可解。

一貫煎配伍特點

在大隊滋陰養血藥中,少佐一味川楝子疏肝理氣,補肝與疏肝相結合,以補為主,使肝體得養,而無滋膩礙胃遏滯氣機之虞,且無傷及陰血之弊。全方組方嚴謹,配伍得當,照顧到“肝體陰而用陽”的生理特點,誠為滋陰疏肝之名方。

一貫煎運用

本方是治療陰虛肝鬱,肝胃不和所致脘脅疼痛的常用方。臨牀應用以脘脅疼痛,吞酸吐苦,舌紅少津,脈虛弦為辨證要點。

一貫煎加減化裁

若大便秘結,加瓜蔞仁;有虛熱或汗多,加地骨皮;痰多,加川貝母;舌紅而幹,陰虧過甚,加石斛;脅脹痛,按之硬,加鱉甲;煩熱而渴,加知母、石膏;腹痛,加芍藥、甘草;兩足痿軟,加牛膝、薏仁;不寐,加酸棗仁;口苦燥,少加黃連。

一貫煎禁忌

因制方重在滋補,雖可行無形之氣,但不能祛有形之邪,且藥多甘膩,故有停痰積飲而舌苔白膩、脈沉弦者,不宜使用。

一貫煎重要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續名醫類案》卷18:“脅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
2.方論選錄 張山雷《中風斠詮》卷3:“凡脅肋脹痛,脘腹搘撐,多是肝氣不疏,剛木恣肆為病。治標之法,每用香燥破氣,輕病得之,往往有效。然燥必傷陰,液愈虛而氣愈滯,勢必漸發漸劇,而香藥、氣藥不足恃矣。若脈虛舌燥,津液已傷者,則行氣之藥,尤為鴆毒。柳州此方,雖從固本丸、集靈膏二方脱化而來,獨加一味川楝;以調肝氣之橫逆,順其條達之性,是為涵養肝陰第一良藥。凡血液不充,經脈窒滯,肝膽不馴,而變生諸病者,皆可用之。苟無停痰積飲,此方最有奇功。……治肝胃病者,必知有此一層理法,而始能覺悟專用青、陳、烏、樸、沉香、木香等藥之不妥。且此法因不僅專治胸脅脘腹措撐脹痛已也,有肝腎陰虛而腿膝痠痛,足軟無力,或環跳髀樞足跟掣痛者,是方皆有捷效。故亦治痢後風及鶴膝、附骨環跳諸證。……口苦而燥,是上焦之鬱火,故以川楝泄火。楝本苦燥,而入於大劑養液隊中,反為潤燥之用,非神而明之,何能辨此?” [1] 
[2-3] 
參考資料
  • 1.    張山雷.《中風斠詮》: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1月
  • 2.    鄧中甲.《方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1年9月
  • 3.    汪昂.《湯頭歌訣》: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