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瓦拉慈龍科

鎖定
阿瓦拉慈龍科(Alvarezsauridae)是羣充滿謎題的小型、長後肢、善於奔跑的恐龍。它們起初被認為代表原始的無法飛行鳥類,但最近的研究顯示它們是羣原始的手盜龍形類阿瓦拉慈龍類恐龍有高度特化的特徵,前肢適合挖掘或撕裂、頜部延長、以及微小的牙齒。它們已演化成以羣居昆蟲為食,例如白蟻。
中文學名
阿瓦拉慈龍科
拉丁學名
Alvarezsaurida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分佈區域
北美洲、南美洲、亞洲
生活時期
侏羅紀晚期

阿瓦拉慈龍科動物簡介

單爪龍重建圖 單爪龍重建圖
阿瓦拉慈龍科恐龍的身長範圍從0.5到2米,但有些可能屬的身長比這個數據大,例如歐洲七鎮鳥龍(又名沼澤鳥龍)身長可能有2.5米。化石已發現於北美洲、南美洲、亞洲等地,年代主要為白堊紀晚期。在2009年,徐星等人宣稱在中國新疆石樹溝組,發現了一個原始阿瓦拉慈龍類的化石,年代為侏羅紀晚期 [1]  。在2010年,被正式命名為簡手龍
阿瓦拉慈龍科中至少有一個屬,沙漠鳥面龍,被發現身上有類似絨毛的覆蓋物。阿瓦拉慈龍科通常可從以下特徵辨別出來:形狀平滑的修長頭部、短而強壯的手臂、以及一個大型指爪。在1999年,Schweitzer等人經由顯微鏡、形態、光譜、以及免疫組織化學等檢驗,指出這些物體由角蛋白構成,角蛋白是羽毛的主要蛋白成分。
阿瓦拉慈龍科與阿瓦拉慈龍等名詞,都以歷史學家阿瓦拉慈博士(Don Gregorio Alvarez)為名,而非以更著名的物理學家路易斯·阿弗雷茲(Luis Alvarez)為名;路易斯·阿弗雷茲曾提出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假説,並由撞擊事件所造成。
在發現鳥面龍之前,單爪龍有本科最完整的化石,而根據這化石,阿瓦拉慈龍科被認為擁有一個大型手指。認為阿瓦拉慈龍科可能沒有失去其他兩根手指,而是萎縮到幾乎沒有的狀態。

阿瓦拉慈龍科分類歷史與爭議

在1991年,約瑟·波拿巴(José Bonaparte)根據一個發現於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的不完整骨骸,命名為阿瓦拉慈龍Alvarezsaurus calvoi)。波拿巴同時建立了阿瓦拉慈龍科,只包含阿瓦拉慈龍。他提出阿瓦拉慈龍科的最近親為似鳥龍下目
在1993年,Altangerel Perle、吉姆·克拉克、馬克·諾瑞爾等人命名了第二個物種,類似鳥類的單爪龍Mononychus),並將它們分類於個別的單爪龍科。一個月後他們發現這學名已有另一個已滅絕蝴蝶使用,因此改學名為Mononykus。Perle等人錯將單爪龍歸類於鳥翼類,並且較始祖鳥衍化。他們認為阿瓦拉慈龍科其實是羣無法飛行的中生代鳥類,因為它們具有不同於鳥類的衍化特徵。在1996年,奧尼拉斯·諾瓦斯建立了巴塔哥尼亞爪龍Patagonykus),讓原始的阿瓦拉慈龍與進階的單爪龍之間產生了連結。同一年,Karhu與Rautian建立了小馳龍Parvicursor),發現於蒙古,也屬於阿瓦拉慈龍科。在1998年,路易斯·齊亞比等人命名了另一個蒙古物種,蒙古鳥面龍(Shuvuuia mongoliensis),並錯誤地提出它們較為衍化,以及阿瓦拉慈龍類是鳥類。
阿瓦拉慈龍類之所以會被誤認為是鳥類,主要因為它們極類似鳥類的特徵。例如,胸骨延長有突脊,可供大型胸肌附着,這點如同新顎鳥類與能飛的鴕鳥目。鳥面龍的顱骨一塊骨頭似乎是固定至額前骨的外篩骨。外篩骨是種骨化組織,僅見於新鳥亞綱。其他類似鳥類的特徵包括:齶骨枕骨大孔(Foramen magnum)、頸椎尾椎、以及其他特徵。
數個研究人員提出與Perle、齊亞比等人不同的看法。塞裏諾、奧斯特倫姆等人先後指出阿瓦拉慈龍科不可能屬於鳥翼類。在1997年,Martin提出一個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但遭到塞裏諾的強烈批評,塞裏諾指出該研究有許多瑕疵,選擇性使用資料。在1999年,塞裏諾提出另一新研究,做出相反的生理結構與特徵解釋。塞裏諾發現阿瓦拉慈龍科較為接近似鳥龍下目
因為阿瓦拉慈龍科的原始物種有許多獨有特徵,阿瓦拉慈龍科普遍被認為是單系羣,但原始物種缺乏大部分的類似鳥類特徵。這些特徵中有些是被錯誤詮釋的。阿瓦拉慈龍科與鳥類的相似處,例如有脊的胸骨,是個結構相似的例子。進階的阿瓦拉慈龍科的類似鳥類特徵是平行演化而來的,而非兩者具有共同祖先。

阿瓦拉慈龍科系統發生學

在2007年,艾倫·特納等人提出阿瓦拉慈龍類是手盜龍類中最基底的羣體,較嗜鳥龍衍化一個階段,比似鳥龍下目更衍化兩個階段。阿瓦拉慈龍類比偷蛋龍下目原始。
在1996年,諾瓦斯命名了巴塔哥尼亞爪龍,讓原始的阿瓦拉慈龍與進階的單爪龍之間產生了連結,並釐清了它們的互相關係。小馳龍在同一年被發現,並被分類於個別的小馳龍科。而鳥面龍則是在1998年被發現。以上各屬開始被歸類於阿瓦拉慈龍科,並設置了單爪龍亞科。
阿瓦拉慈龍科與似鳥龍下目可能是姐妹演化支,共同屬於夾蹠龍類(托馬斯·霍茲所建)或似鳥龍形類(保羅·塞裏諾所建)。因為所發現的化石,都來自於晚白堊紀的非常衍化物種,提供較少關於早期物種的資訊,所以阿瓦拉慈龍科的分類非常困難。

阿瓦拉慈龍科分類系統

1.阿瓦拉慈龍超科 Alvarezsauroidea :
簡手龍Haplocheirus
2.阿瓦拉慈龍科 Alvarezsauridae
阿基里斯龍 Achillesaurus
阿瓦拉慈龍 Alvarezsaurus
亞伯達爪龍 Albertonykus
足龍 Kol
巴塔哥尼亞爪龍 Patagonykus
3.單爪龍亞科 Mononykinae
角爪龍 Ceratonykus
七鎮鳥龍 Heptasteornis
單爪龍 Mononykus
鳥面龍 Shuvuuia
小馳龍 Parvicursor

阿瓦拉慈龍科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未分級)
手盜龍類 Maniraptora
總科:
阿瓦拉慈龍超科 Alvarezsauroidea
Bonaparte, 1991
科:
阿瓦拉慈龍科 Alvarezsauridae
Bonaparte, 199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