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基里斯龍

鎖定
阿基里斯龍是一種發現於亞洲大型馳龍類,生存年代為晚白堊世,其化石發現於蒙古的巴彥思楞組。該屬下目前只有一種,即模式種巨型阿基里斯龍。阿基里斯龍的體長估計有5米左右,與北美的猶他盜龍非常接近。阿基里斯龍的身材較為粗壯,擁有較深的吻部,強壯的身體和相對其它馳龍類更短一點的前肢。目前沒有任何直接的化石證據顯示阿基里斯龍身披羽毛,但考慮到羽毛這一特徵在馳龍類中分佈廣泛,且諸如達科他盜龍這樣的大型馳龍類都長有羽毛,阿基里斯龍的體表應該也是覆蓋有羽毛的。
中文名
阿基里斯龍
拉丁學名
Achillobator
模式種
巨型阿基里斯龍(Achillobator giganticus
分類位置
獸腳類,副鳥類,馳龍類,真馳龍類,馳龍亞科
產    地
蒙古,伯克哈特
時    代
晚白堊世,塞諾曼期至土倫期,距今約9600至8900萬年前
地    層
巴彥思楞組 (Bayan Shireh Formation)
命名人
奧譚傑爾·培爾,馬克·諾瑞爾和詹姆斯·克拉克(Altangerel Perle, Mark A. Norell and James M. Clark)

阿基里斯龍命名由來

阿基里斯龍的屬名前半部分“Achillis”意指其腳部第二趾上發育的強壯的跟腱用於支撐巨大的趾爪,後半部分在蒙古語中的意思是“英雄”。種名意為巨大的。

阿基里斯龍基本信息和形態學

目前非常確定屬於阿基里斯龍的標本僅有一件,即正型標本MNUFR 15,為一件部分保存的關聯的標本,保存有左側上頜骨,左側股骨和脛骨,左側第三蹠骨和第四蹠骨,右側腸骨,右側恥骨,右側坐骨,孤立保存的趾節骨,前肢,一些零散的牙齒化石,一些尾椎,肋骨碎片 [1] 
阿基里斯龍具有以下特徵組合:前頜孔完全暴露在外側面。前頜孔和上頜孔延長軸方向大幅度的延長,且兩者的長軸的傾斜角度幾乎一致。第三蹠骨的近端內外側向加寬。股骨長度大於脛骨。腰帶部恥骨向前腹側向延伸,與坐骨不平行。閉孔突非常發育,且呈三角形,位於坐骨柄的近端。兩側恥骨遠端相互接觸,且向前向後都有非常明顯的擴展 [2] 
2007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一些在蒙古境內新發現的恐龍化石,其中包括一件非常大的馳龍類第二趾爪,研究者認為這件標本與阿基里斯龍的鐮刀爪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 [3]  。但由於材料較少,這一標本的歸屬還存在一定的爭議。論文的作者認為它與傷齒龍的第二趾爪也存在一些相似的特徵。
阿基里斯龍的骨骼輪廓圖 阿基里斯龍的骨骼輪廓圖
大型馳龍類體型對比 大型馳龍類體型對比

阿基里斯龍系統發育位置

近期基於大矩陣的系統發育分析支持阿基里斯龍屬於馳龍類中的馳龍亞科,與猶他盜龍構成姐妹羣的關係,與伶盜龍亞科的成員擁有較遠的親緣關係 [3] 
阿基里斯龍的系統發育位置 阿基里斯龍的系統發育位置

阿基里斯龍體型估計

阿基里斯龍是最大的馳龍類之一,其體長可達5米,體重估計為300千克左右 [4] 

阿基里斯龍捕食行為

馳龍類內部存在一定程度體型和食性的變異。如很多小型的馳龍類會捕食小型獵物,半鳥盜龍類可能會以魚類為食,而諸如阿基里斯龍,猶他盜龍這樣的大型馳龍類則可能在生態系統中佔據大型捕食者的生態位,並以中到大型獵物為主。大多數亞洲發現的馳龍類具有較為尖細的吻端,這樣的結構可能更加適合捕食小型,快速的獵物。而阿基里斯龍具有粗壯且背腹向較深的上頜骨。這一特徵與其它亞洲地區的馳龍類有較大差別,而與北美大型的馳龍類非常相似,因此兩者可能具有相似的食性,比如更適合捕食大型獵物 [5-6] 

阿基里斯龍古動物羣

與阿基里斯龍生存在同一地區的其它蜥臀類恐龍包括屬於鐮刀龍類的死神龍,慢龍,屬於似鳥龍類的似金翅鳥龍,屬於蜥腳形類的長生天龍,可能還有屬於暴龍類的奧氏獨龍。鳥臀類恐龍包括屬於甲龍類的籃尾龍和白山龍,屬於厚頭龍類的阿米特頭龍,屬於角龍類的雅角龍,屬於鴨嘴龍類的戈壁鴨龍。該地區還發現過龜鱉類和鱷形類的化石。從目前發現的物種組成來看,阿基里斯龍確實是當時該地區最大的獸腳類恐龍之一。雖然奧氏獨龍的體型可能略大於阿基里斯龍,但其對阿基里斯龍造成的威脅可能也是有限的。
參考資料
  • 1.    Perle A, Norell M, Clark J M. A new maniraptoran theropod, Achillobator giganticus (Dromaeosauridae),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Burkhant, Mongolia[M]. Geology and Mineralogy Chair, National University of Mongolia, 1999.
  • 2.    Turner A H, Makovicky P J, Norell M A. A review of dromaeosaurid systematics and paravian phylogeny[J].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012, 2012(371): 1-206.
  • 3.    Barsbold R, Kobayashi Y, Kubota K. New discovery of dinosaur fossils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Bayanshiree Formation of Mongolia[C]//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530 WALNUT STREET, STE 850, PHILADELPHIA, PA 19106 USA: TAYLOR & FRANCIS INC, 2007, 27(3): 44A-44A.
  • 4.    Paul G S.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M]//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6.
  • 5.    Longrich N R, Currie P J. A microraptorine (Dinosauria–Dromaeosauridae)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North America[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9, 106(13): 5002-5007.
  • 6.    Powers M J, Sullivan C, Currie P J. Re-examining ratio based premaxillary and maxillary characters in Eudromaeosauria (Dinosauria: Theropoda): Divergent trends in snout morphology between Asian and North American taxa[J].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20, 547: 109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