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閻姬

(漢安帝皇后)

鎖定
閻姬(?-126年3月30日),河南滎陽人。東漢時期漢安帝劉祜的皇后,步兵校尉閻章孫女,長水校尉閻暢之女 [1] 東漢“六後臨朝”中的第三位臨朝稱制的皇太后 [25] 
閻姬頗有才華和姿色,元初元年(114年)入宮,得到漢安帝的寵愛,冊封為貴人。元初二年(115年),冊立為皇后,專寵妒忌,鴆殺皇子劉保的生母李氏。延光三年(124年)構陷太子劉保,使之被廢為濟陰王。
延光四年(125年),漢安帝駕崩,閻姬成為皇太后,為了久專國政,擁立北鄉侯劉懿即位,臨朝稱制,逼迫大將軍耿寶自殺,處死宦官樊豐、虎賁中郎將謝惲、侍中周廣,對大將軍長史謝宓、黃門侍郎樊嚴處以髡鉗之刑,流放野王君王聖母女,提拔並重用閻氏族人。 [21]  不久,劉懿駕崩,濟陰王劉保的乳母宋娥聯合中黃門孫程發動“西鍾政變”,誅殺閻太后手下的宦官集團,擁立劉保為帝 [23] 閻太后得知後,發動“奪宮之變”,派兵捕殺漢順帝劉保 [30] 結果兵敗,閻氏外戚及其黨羽皆被誅殺,閻姬被遷往離宮居住 [28]  [31] 
永建元年(126年),去世,諡號為思,史稱安思皇后,陪葬於恭陵
別    名
閻皇后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河南滎陽
逝世日期
126年3月30日
本    名
閻姬
諡    號
安思皇后
陵    墓
恭陵

閻姬人物生平

閻姬入宮封后

閻姬有才華和姿色。
元初元年(114年),按照挑選宮女的制度,選入掖庭,深受漢安帝劉祜的寵愛,冊封為貴人
元初二年(115年)四月二十一日,漢安帝立閻姬為皇后。 [2] 

閻姬殺妃害嗣

閻姬獨霸聖寵,又陰狠妒忌,漢安帝與宮人李氏生下皇子劉保,閻姬得知後鴆殺了李氏。 [3] 
永寧元年(120年)四月十一日,李宮人之子劉保在皇太后鄧綏的主持下,被立為皇太子 [4]  ,閻姬深得漢安帝寵愛,卻一直未能生子。她對太子劉保心懷不滿,此時此刻也無可奈何。
建光元年(121年)三月十三日,鄧太后去世後 [5]  ,漢安帝開始親政,大力提拔閻姬的兄弟閻顯、閻景、閻耀、閻晏擔任卿校官職,主管皇帝的親兵,時人稱之“今外戚寵幸,功均造化,漢元以來,未有等比”。 [42] 
延光元年(122年),改封閻顯為長社侯,食邑一萬三千五百户,追尊閻姬母親宗(名宗,姓氏不詳)為滎陽君。閻顯、閻景家的孩子們都是不過七八歲的幼童,卻擔任黃門侍郎官職。閻姬受寵愛已經到達極點,而她的兄弟在相當程度上掌握了朝廷的重權。
延光三年(124年)九月初七日,閻姬與大長秋江京、中常侍樊豐等人一起誣陷皇太子劉保,將其廢降為濟陰王。 [6]  [7] 

閻姬臨朝稱制

延光四年(125年)三月,閻姬跟隨漢安帝到章陵祭祀,漢安帝在途中患病,臨終前徵召七歲到十四歲的親王之子到京師洛陽。 [26] 
百科x混知:圖解東漢政權 百科x混知:圖解東漢政權
三月初十日,漢安帝在葉縣去世。閻姬和閻顯兄弟以及江京、樊豐等人謀劃説:“如今漢安帝在道路上駕崩,濟陰王劉保在朝內,萬一被公卿知道後立為皇帝,反而成為大害。”於是假稱漢安帝患了急病,把漢安帝遺體挪到卧車中,所到之處上食詢問起居照舊。
三月十三日,車駕驅馳,回到皇宮。三月十四日,閻姬詐派司徒劉熹到郊廟祭祀社稷之神,禱告上天請求保全漢安帝的生命。當日晚上才為漢安帝發喪,尊閻姬為皇太后,由閻姬臨朝攝政,任命大鴻臚閻顯車騎將軍儀同三司 [8] 
閻姬想長久獨攬朝政,圖謀擁立幼年的皇帝,便與閻顯等人在宮中定下計謀,擁立漢安帝所徵召的親王之子中的濟北王子北鄉侯劉懿為皇帝。 [9]  [26]  三月二十八日,劉懿即皇帝位 [10] 
延光四年(125年)四月丁酉,閻太后任命太尉馮石為太傅,司徒劉熹為太尉,參錄尚書事;前司空李郃為司徒。 [33]  同時升任大長秋江京為長樂太僕。 [37] 

閻姬屠殺異己

延光四年(125年)四月,閻太后的兄長閻顯忌憚大將軍耿寶位高權重,威行前朝,便暗示有司上奏説“耿寶及其黨羽與中常侍樊豐、虎賁中郎將謝惲、侍中周廣、野王君王聖、王聖之女王永等人結黨營私,作威作福,皆大逆不道。”
同月辛卯,閻太后下令將樊豐、謝惲、周廣皆下獄處死,將其家屬徙往比景縣,大將軍長史謝宓、黃門侍郎樊嚴雖減免死罪,但處以髡鉗之刑;同時貶黜耿寶與弟弟和兒子林慮侯耿承等皆為亭侯,打發他們就國;耿寶在路上自殺。王聖母子被徙往雁門。 [21]  [36] 

閻姬獨攬大權

閻太后在殺盡異己後,任命自己的兄弟閻景為衞尉,閻耀為城門校尉,閻晏為執金吾,於是閻氏外戚並處權要,威福自由。
當時漢安帝還未下葬,清河王傅楊倫棄官奔喪,在洛陽宮闕下哭泣不絕聲。閻太后認為他未經批准擅自離職,將其下獄抵罪。 [38]  四月己酉,閻太后下令安葬漢安帝於恭陵,廟曰恭宗。同時提拔被漢安帝革職的來歷為將作大匠。 [35] 
六月乙巳,閻太后宣佈大赦天下。
七月,西域長史班勇調集敦煌、張掖、酒泉六千騎兵及鄯善、疏勒、車師前部兵,共同攻打車師後部的國王軍就,大破之,俘獲首級和俘虜共八千多,生擒車師後部過往軍就以及匈奴使者,帶到索班死去的地方斬首,然後將車師國王與匈奴使者的首級傳送至京師洛陽,獻於閻太后。 [34] 

閻姬西鍾政變

延光四年(125年)十月,劉懿剛剛繼位二百多天便患了重病,閻顯兄弟和江京等人都在劉懿身邊。江京將閻顯帶到沒人的地方對他説:“北鄉侯一病不起,國家繼承人的事應該及時確定。先前沒有立濟陰王劉保,現在如果立他,以後必定要怨恨,又為什麼不早做準備徵調其他王子,從中挑選立為皇帝的人呢?”閻顯認為很對。
十月二十七日,劉懿去世 [11]  ,江京稟告閻姬,徵調濟北王、河間王的王子。他們還沒有來到京城,而劉保的乳母宋娥與中黃門孫程合謀擁立濟陰王劉保為帝。 [23] 
十一月二日,孫程與王康等十八人聚集在西鐘下盟誓。四日夜,孫程等人共同相約前往閻太后所居的崇德殿,因而來到了崇德殿前的章台門。
當時,宦官江京、劉安及李閏、陳達等都坐在章台門下,孫程便與王康共同斬殺江京、劉安、陳達。由於李閏威望高,宮內所服,孫程等人想要拜李閏為主,於是舉刀威脅李閏説:“今當立濟陰王,無得搖動!”李閏説:“諾。”於是孫程扶起李閏,一同到西鐘下迎接濟陰王劉保即位,是為漢順帝。
斬殺以閻姬為首的宦官江京、劉安、陳達等人,到德陽殿西鐘下迎接濟陰王劉保即皇帝位,是為漢順帝 [24] 

閻姬舉兵捕帝

閻太后得知江京被殺、李閏叛變、漢順帝劉保即位的消息,下詔召集越騎校尉馮詩、虎賁中郎將閻崇,駐紮朔平門。閻顯帶領越騎校尉馮詩等人入宮,對他説:“濟陰王劉保即位,並非是皇太后的意思,天子璽綬還在太后這裏。如果你們盡忠效力,可以封侯。”於是,閻太后授予越騎校尉金印,説:“能得濟陰王(漢順帝劉保)者封萬户侯,得李閏者五千户侯!”馮詩等人皆承諾效忠閻太后,但是推辭説“統領的兵眾少”。閻太后的兄長閻顯便與小黃門樊登迎接更多兵馬於左掖門外。馮詩卻格殺小黃門樊登,回自己的兵營駐守。閻太后的二哥衞尉閻景,從宮中回到外府,收聚兵力到盛德門,共同反擊漢順帝。 [27]  [30]  史稱“奪宮之變 [41] 

閻姬兵敗失勢

漢順帝讓孫程傳召諸尚書,讓諸尚書逮捕閻太后的二哥衞尉閻景。當時尚書郭鎮卧病在牀,聽説後,立即率領直宿羽林軍出南止車門,遇上衞尉閻景帶領的官兵,於是拔出白刃,高呼:“無干兵!”郭鎮即下車,持節詔之。閻景説:“何人的詔書?”於是拿出刀斧砍向郭鎮,但沒有砍中。郭鎮引劍擊閻景落下馬車,左右用戟叉閻景的胸,於是擒住了閻景,送往廷尉獄,當夜便死了。
次日早晨,漢順帝遣使入閻太后宮,奪取了天子璽綬,然後駕臨嘉德殿,派侍御史逮捕閻太后的兄長閻顯及其弟城門校尉閻耀、執金吾閻晏,一併下獄處死,於是閻氏外戚被徹底平定。 [28]  [31] 

閻姬退隱離宮

十一月戊午,漢順帝將閻氏外戚及其黨羽全部誅殺後,把閻姬遷到離宮居住,其家屬流放到比景縣(今越南中部)。 [29]  [31] 
起初,議郎陳禪認為:“閻太后與皇帝既無母子恩情,應該將太后遷到另外的館舍,不再朝見。”議論此事的羣臣全都贊同。
司徒李郃的門客周舉李郃説:“從前,瞽瞍多次想要謀殺兒子虞舜,而舜對父親更為孝順。鄭莊公的母親武姜謀殺莊公,莊公發誓:不到黃泉之下,不再相見。秦始皇怨恨母親淫亂失行,久不見面。後來他們分別被潁考叔、茅蕉的勸諫所感動,重修孝道。史書上對這些事,都十分稱道。現在,閻顯兄弟剛剛伏誅,太后被幽禁在離宮,如果悲愁生病,一旦發生意外,皇上將何以號令天下!如果採納陳禪的意見,後世將把罪過歸到您的身上。應該密奏朝廷,請求皇帝供養太后,跟過去一樣率領文武百官朝見,以順天心,以答覆人們的願望!”司徒李郃立即上書漢順帝。 [12] 

閻姬受朝去世

永建元年(126年)正月,漢順帝到東宮朝見閻太后,史稱閻太后“意乃安”。正月辛未(西曆2月19日),閻太后崩逝 [13]  ,諡號安思皇后。次月甲申,與漢安帝合葬於恭陵。 [29]  [32] 

閻姬歷史評價

閻姬漢代

陳禪:閻太后與帝無母子恩,宜徙別館,絕朝見。 [14] 
李鹹:安思閻後,家犯惡逆。 [40] 

閻姬南朝

范曄:①後有才色。 [15]  ②後專房妒忌。 [15]  ③閻太后攝政,兄弟閻顯等並用事,遂斥安帝子。 [39] 

閻姬明清

明·顧充:“閻後圖擅大權,妄立孩孺,天牖其衷。” [43] 
清·蔡東藩:乾道主剛坤道柔,驕痴妒悍總招尤;機關算盡徒增慨,十載雌風一旦休。 [16] 

閻姬現代

莊小芳:①比起東漢其它出自大家族的皇太后來説,閻姬是比較有手段並且敢作敢為的。②從對閻姬此人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權力慾很強的女人,但她的政治野心卻沒有實現。閻姬的悲劇在於她的肆意排除異己,對於在朝官員的打擊使其專權缺乏支持力量,而比較薄弱的家族力量不能支撐起大局。 [25] 

閻姬史籍記載

《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第五》 [17] 
《後漢書·卷六·孝順孝衝孝質帝紀第六》 [18]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 [15] 

閻姬家庭成員

閻姬家世

祖父:閻章,官至尚書、步兵校尉。 [1] 
父親:閻暢,官至長水校尉,封北宜春侯,諡號文侯。 [19] 
母親:姓氏不詳,名宗,追尊滎陽君。 [6] 

閻姬兄弟

閻顯,官至車騎將軍儀同三司,襲封父爵北宜春侯 [19]  ,後改封長社候。
閻景,官至衞尉 [20] 
閻耀,官至城門校尉 [20] 
閻晏,官至執金吾 [20] 

閻姬姐妹

長姐:閻迎 [22] 

閻姬丈夫

漢安帝劉祜,東漢第六位皇帝。
參考資料
  • 1.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安思閻皇后諱姬,河南滎陽人也。祖父章,永平中為尚書,以二妹為貴人。章精力曉舊典,久次,當遷以重職,顯宗為後宮親屬,竟不用,出為步兵校尉。章生暢,暢生後。
  • 2.    《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第五》:夏四月丙午,立貴人閻氏為皇后。
  • 3.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後有才色。元初元年,以選入掖庭,甚見寵愛,為貴人。二年,立為皇后。後專房妒忌,帝幸宮人李氏,生皇子保,遂鴆殺李氏。三年,以後父侍中暢為長水校尉,封北宜春侯,食邑五千户。
  • 4.    《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第五》:夏四月丙寅,立皇子保為皇太子,改元永寧,大赦天下。
  • 5.    《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第五》:三月癸巳,皇太后鄧氏崩。
  • 6.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建光元年,鄧太后崩,帝始親政事。顯及弟景、耀、晏併為卿校,典禁兵。延光元年,更封顯長社候,食邑萬三千五百户,追尊後母宗為滎陽君。顯、景諸子年皆童齔,併為黃門侍郎。後寵既盛,而兄弟頗與朝權,後遂與大長秋江京、中常侍樊豐等共譖皇太子保,廢為濟陰王。
  • 7.    《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第五》:九月丁酉,廢皇太子保為濟陰王。
  • 8.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四年春,後從帝幸章陵,帝道疾,崩於葉縣。後、顯兄弟及江京、樊豐等謀曰:“今晏駕道次,濟陰王在內,邂逅公卿立之,還為大害。”乃偽雲帝疾甚,徙御卧車。行四日,驅馳還宮。明日,詐遣司徒劉熹詣郊廟社稷,告天請命。其夕,乃發喪。尊後曰皇太后。皇太后臨朝,以顯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
  • 9.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太后欲久專國政,貪立幼年,與顯等定策禁中,迎濟北惠王子北鄉侯懿,立為皇帝。
  • 10.    《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第五》:丁卯,幸葉,帝崩於乘輿,年三十二。秘不敢宣,所在上食問起居如故。庚午,還宮。辛未夕,乃發喪。尊皇后為皇太后。太后臨朝,以後兄大鴻臚閻顯為車騎將軍,定策禁中,立章帝孫濟北惠王壽子北鄉侯懿。甲戌,濟南王香薨。乙酉,北鄉侯即皇帝位。
  • 11.    《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第五》:冬十月丙午,越巂山崩。辛亥,少帝薨。
  • 12.    《資治通鑑·漢紀四十三》:議郎陳禪以為:"閻太后與帝無母子恩,宜徙別館,絕朝見,"羣臣議者鹹以為宜。司徒掾汝南周舉謂李郃曰:"昔瞽瞍常欲殺舜,舜事之逾謹;鄭武姜謀殺莊公,莊公誓之黃泉,秦始皇怨母失行,久而隔絕,後感潁考叔、茅焦之言,復修子道;書傳美之。今諸閻新誅,太后幽在離宮,若悲愁生疾,一旦不虞,主上將何以令於天下!如從禪議,後世歸咎明公。宜密表朝廷,令奉太后,率羣臣朝覲如舊,以厭天心,以答人望!"郃即上疏陳之。
  • 13.    《後漢書·卷六·孝順孝衝孝質帝紀第六》:辛未,皇太后閻氏崩。
  • 14.    《資治通鑑·卷五十一·漢紀四十三·孝安皇帝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8-12]
  • 15.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4-27]
  • 16.    後漢演義:秘大喪還宮立幼主 誅元舅登殿濫封侯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8-18]
  • 17.    《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第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4-27]
  • 18.    《後漢書·卷六·孝順孝衝孝質帝紀第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4-27]
  • 19.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三年,以後父侍中暢為長水校尉,封北宜春侯,食邑五千户。四年,暢卒,諡曰文侯,子顯嗣。
  • 20.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於是景為衞尉,耀城門校尉,晏執金吾,兄弟權要,威福自由。
  • 21.    《後漢書·皇后紀下》:“太后欲久專國政,貪立幼年,與顯等定策禁中,迎濟北惠王子北鄉侯懿,立為皇帝。顯忌大將軍耿寶位尊權重,威行前朝,乃風有司奏寶及其黨與中常侍樊豐、虎賁中郎將謝惲、惲弟侍中篤、篤弟大將軍長史宓、侍中周廣、阿母野王君王聖、聖女永、永婿黃門侍郎樊嚴等,更相阿黨,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為唱和,皆大不道。豐、惲、廣皆下獄死,家屬徙比景;宓、嚴減死,髡鉗;貶寶為則亭侯,遣就國,自殺;王聖母子徙雁門。於是景為衞尉,耀城門校尉,晏執金吾,兄弟權要,威福自由。”
  • 22.    《後漢紀·孝安皇帝紀·上卷·第十六》:“夏四月丙午,立皇后閻氏,河南榮陽人暢之女也。暢有五男二女,長男顯及術景、曜、昆,長女迎,次姬即後也。以選入掖庭,為貴人,有寵,立為皇后。”
  • 23.    《後漢書·左周黃列傳》:“初,帝廢為濟陰王,乳母宋娥與黃門孫程等共議立帝,帝后以娥前有謀,遂封為山陽君,邑五千户。”
  • 24.    《後漢書·宦者列傳》:十一月二日,程遂與王康等十八人,聚謀於西鐘下,皆截單衣為誓。四日夜,程等共會崇德殿上,因入章台門。時,江京、劉安及李閏、陳達等俱坐省門下,程與王康共就斬京、安、達,以李閏權勢積為省內所服,欲引為主,因舉刃脅閏曰:“今當立濟陰王,無得搖動。”閏曰:“諾。”於是扶閏起,俱於西鐘下迎濟陰王立之,是為順帝。
  • 25.    莊小芳. 東漢臨朝太后初探[D].廈門大學,2007:9-32.
  • 26.    《後漢紀·孝安皇帝紀·下卷·第十七》:“四年……三月戊午朔,日有蝕之。庚申,上幸宛,當詞章陵,覺體不安。乙丑,疾篤,自宛還。徵濟北、河間王子年十四已下、七歲已上詣京師。……丁卯,帝崩於葉,不發喪。庚午,還宮。辛未,乃發喪。皇后與兄閻顯謀以所徵濟北王子北鄉侯懿為帝嗣,以閻顯為車騎將軍。乙酉,北鄉侯即皇帝位,太后臨朝。”
  • 27.    《後漢書·宦者列傳》:閻顯時在禁中,憂迫不知所為,小黃門樊登勸顯發兵,以太后詔召越騎校尉馮詩、虎賁中郎將閻崇,屯朔平門,以御程等。誘詩入省,太后使授之印,曰:“能得濟陰王者封萬户侯,得李閏者五千户侯。”顯以詩所將眾少,使與登迎吏士於左掖門外。詩因格殺登,歸營屯守。顯弟衞尉景遽從省中還外府,收兵至盛德門。
  • 28.    《後漢書·宦者列傳》:程傳召諸尚書使收景。尚書郭鎮時卧病,聞之,即率直宿羽林出南止車門,逢景從吏士,拔白刃,呼白:“無干兵。”鎮即下車,持節詔之。景曰:“何等詔?”因斫鎮,不中。鎮引劍擊景墯車,左右以戟叉其匈,遂禽之,送廷尉獄,即夜死。旦日,令侍御史收顯等送獄,於是遂定。
  • 29.    《後漢書·皇后紀下》:“顯、景、晏及黨與皆伏誅,遷太后於離宮,家屬徙比景。明年,太后崩。在位十二年,合葬恭陵。”
  • 30.    《資治通鑑·漢紀四十四》:閻顯時在禁中,憂迫不知所為,小黃門樊登勸顯以太后詔召越騎校尉馮詩、虎賁中郎將閻崇將兵屯平朔門以御程等。顯誘詩入省,謂曰:“濟陰王立,非皇太后意,璽綬在此。苟盡力效功,封侯可得。”太后使授之印曰:“能得濟陰王者,封萬户侯;得李閏者,五千户侯。”詩等皆許諾,辭以“卒被召,所將眾少。”顯使與登迎吏士於左掖門外,詩因格殺登,歸營屯守。顯弟衞尉景遽從省中還外府,收兵至盛德門。
  • 31.    《資治通鑑·漢紀四十三》:“戊午,遣使者入省,奪得璽綬,帝乃幸嘉德殿,遣侍御史持節收閻顯及其弟城門校尉耀、執金吾晏,並下獄,誅;家屬皆徙比景。遷太后於離宮。”
  • 32.    《資治通鑑·漢紀四十三》:永建元年(丙寅,公元一二六年)春,正月,帝朝太后於東宮,太后意乃安。甲寅,赦天下。辛未,皇太后閻氏崩。辛巳,太傅馮石、太尉劉熹以阿黨權貴免。司徒李郃罷。二月,甲申,葬安思皇后。”
  • 33.    《資治通鑑·漢紀四十三》:“延光四年(乙丑,公元一二五年)夏,四月,丁酉,太尉馮石為太傅,司徒劉熹為太尉,參錄尚書事,前司空李郃為司徒。”
  • 34.    《資治通鑑·漢紀四十三》:“於是以閻景為衞尉,耀為城門校尉,晏為執金吾,兄弟並處權要,威福自由。己酉,葬孝安皇帝於恭陵,廟曰恭宗。六月,乙巳,赦天下。秋,七月,西域長史班勇發敦煌、張掖、酒泉六千騎及鄯善、疏勒、車師前部兵擊後部王軍就,大破之,獲首虜八千餘人,生得軍就及匈奴持節使者,將至索班沒處斬之,傳首京師。
  • 35.    《後漢書·李王鄧來列傳》:“帝大怒,乃免歷兄弟官,削國租,黜公主不得會見。歷遂杜門不與親戚通,時人為之震慄。及帝崩,閻太后起歷為將作大匠。”
  • 36.    《後漢書·耿弇列傳》:“安帝崩,閻太后以寶等阿附嬖倖,共為不道,策免寶及承,皆貶爵為亭侯,遣就國。寶於道自殺,國除。”
  • 37.    《後漢書·宦者列傳》:下詔曰:“……故中常侍長樂太僕江京、黃門令劉安、鈎盾令陳達與故車騎將軍閻顯兄弟謀議惡逆,傾亂天下。”
  • 38.    《後漢書·儒林列傳》:“後特徵博士,為清河王傅。是歲,安帝崩,倫輒棄官奔喪,號泣闕下不絕聲。閻太后以其專擅去職,坐抵罪。”
  • 39.    《後漢書·志·五行四》:“時安帝既崩,閻太后攝政,兄弟閻顯等並用事,遂斥安帝子。”
  • 40.    《資治通鑑·漢紀四十就》:李鹹覆上疏曰:“臣伏惟章德竇後虐害恭懷,安思閻後家犯惡逆,而和帝無異葬之議,順朝無貶降之文。至於衞後,孝武皇帝身所廢棄,不可以為比。
  • 41.    鄧明.秦漢帝王文治武功全紀錄[M]. 2008:346
  • 42.    《後漢書·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時,安帝始親政事,追感祖母宋貴人,悉封其家。又元舅耿寶及皇后兄弟閻顯等並用威權。酺上疏諫曰:“……今外戚寵幸,功均造化,漢元以來,未有等比。陛下誠仁恩周洽,以親九族。然祿去公室,政移私門,覆車重尋,寧無摧折。而朝臣在位,莫肯正議,翕翕訾訾,更相佐附。臣恐威權外假,歸之良難,虎翼一奮,卒不可制。
  • 43.    明·顧充《歷朝捷錄·東漢總論》:“閻後圖擅大權,妄立孩孺,天牖其衷。”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