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程

(東漢宦官)

鎖定
孫程(?—132年),字稚卿,涿郡新城縣(今河北徐水縣)人。 [1]  東漢宦官。
漢安帝時,擔任中黃門,屬漢代宦官職位和俸祿最低者,給事長樂宮,為鄧太后服務 [6]  。延光四年(125年)聯合廢太子劉保的乳母宋娥,發動西鍾政變 [2]  [8]  集結王康等十八位中黃門合力斬殺閻太后手下的宦官集團,迎立廢太子劉保為帝, [3]  被封為浮陽侯,任騎都尉,時稱“十九侯”。次年(126年)被革除官職,逐出京師洛陽,遣至封地, [4]  徙封宜城侯。陽嘉元年(132年),拜奉車都尉、特進,卒於任上。無子,由養子孫壽襲封。
孫程剷除以閻太后為首的奸佞宦官,擁立鄧太后所立的太子劉保為帝,匡扶社稷;又致力於維護忠良,為賢臣虞詡伸冤,因而被譽為“漢宦官之賢者”。 [7] 
全    名
孫程
稚卿
所處時代
東漢
出生地
涿郡新城
逝世日期
132年
安葬地
望都縣
本    名
孫程
爵    位
宜城侯
諡    號
剛侯

孫程人物生平

孫程侍奉鄧後

漢安帝時,孫程擔任中黃門,屬於漢代禁內宦官職位和俸祿最低者,據《續漢書·百官志三》記載,東漢中黃門僅為比百石,後來增加到比三百石,遠低於小黃門的六百石。其主要任務是執兵器守衞禁省,保護帝后的人身安全,屬於武職。由於太后也有中黃門侍衞,而孫程“給事長樂宮”,即為鄧太后服務。 [6] 

孫程剷除奸宦

延光三年(124年),安帝乳母王聖、皇后閻姬與中常侍樊豐、大長秋江京共同構陷太子劉保,導致太子劉保被漢安帝廢為濟陰王。 [14]  次年(125年)三月漢安帝駕崩,閻皇后成為太后,擁立北鄉侯劉懿為帝。 [13] 
延光四年(125年)十月,閻太后所立的傀儡皇帝北鄉侯劉懿病重,孫程與劉保的乳母宋娥共同策劃擁立濟陰王劉保為帝 [2]  ,孫程對劉保的僕從長興渠説:“濟陰王是嫡子正統,本來沒有失德,先帝卻聽信讒言,將其廢黜。如果北鄉侯劉懿一病不起,我們要共同斬斷江京、閻顯的頭顱,才可成事。”長興渠等人深以為然。
孫程不斷拉攏其他人加入團隊。中黃門王康,原本是太子劉保的府史,自從太子劉保被廢,常懷嘆憤。長樂太官丞王國,也歸附了孫程。
10月27日,北鄉侯劉懿去世。閻顯勸閻太后徵召諸五子簡為帝嗣。宗室之子還沒到達京師洛陽,11月2日,孫程便與王康等十八人,聚集在西鐘下謀劃,皆截單衣為誓。11月4日夜,孫程等人共同相約前往閻太后所居的崇德殿,因而來到了崇德殿前的章台門。
當時,宦官江京、劉安及李閏、陳達等都坐在章台門下,孫程便與王康共同斬殺江京、劉安、陳達。由於李閏威望高,宮內所服,孫程等人想要拜李閏為主,於是舉刀威脅李閏説:“今當立濟陰王,無得搖動!”李閏説:“諾。”於是孫程扶起李閏,一同到西鐘下迎接濟陰王劉保即位,是為漢順帝。
漢順帝即位後,召集尚書令、僕射以下百官,跟隨龍輦前往南宮雲台,同時命令孫程等人留守宮門,遮扞內外。 [15] 

孫程因功封侯

漢順帝即位的消息傳出後,閻太后的兄長閻顯在宮中,憂愁焦急,不知該如何做。小黃門樊登勸閻顯發兵,讓閻太后下詔,召集越騎校尉馮詩、虎賁中郎將閻崇,駐紮在朔平門,以抵禦孫程等人。於是引馮詩入宮,閻太后授予他印綬,説:“能得濟陰王者封萬户侯,得李閏者五千户侯!”閻顯認為馮詩所帶領的兵將不多,便與小黃門樊登迎接官兵於左掖門外。馮詩卻格殺小黃門樊登,回營駐守。閻顯的弟弟衞尉閻景,從宮中回到外府,收聚兵力到盛德門。
孫程奉漢順帝之命,傳召諸尚書,使其逮捕閻景。當時尚書郭鎮卧病在牀,聽説後,立即率領直宿羽林軍出南止車門,遇上衞尉閻景帶領的官兵,於是拔出白刃,高呼:“無干兵!”郭鎮即下車,持節詔之。閻景説:“何人的詔書?”於是射向郭鎮,但沒有射中。郭鎮引劍擊閻景落下馬車,左右用戟叉閻景的胸,於是擒住了閻景,送往廷尉獄,當夜便死了。
次日早晨,漢順帝令侍御史逮捕閻顯等人送往監獄,於是閻氏外戚被徹底。漢順帝下詔封孫程為浮陽侯,食邑萬户,跟隨孫程的十八人也一併封侯,食邑均低於孫程,史稱“十九侯”。同時加賜車、馬、金、銀、錢、帛,各有差。提拔孫程為騎都尉 [16] 

孫程維護忠良

永建元年(126年),中常侍張防濫用權勢,收受賄賂,司隸校尉虞詡依法追究,但奏章總是遭到扣壓,不得上報。虞詡憤慨之至,於是捆綁自己去見廷尉。而張防在劉保面前流淚為自己申訴,導致虞詡被罰去左校服役。宦官孫程、張賢、孟叔、馬國等十九侯得知虞詡因忠獲罪,便懷錶上殿為虞詡伸冤,並大聲斥責張防道:“奸臣張防,何不下殿!”張防迫不得已,躲到了東箱後面。孫程説:“陛下應當立即收捕張防,不要讓他向阿母宋娥求請。”漢順帝詢問諸尚書,而尚書賈朗向來與張防交好,坐實了虞詡的罪名。漢順帝心生疑慮,對孫程説:“你們先出去,吾獨自思考一會。”於是虞詡的兒子虞凱與太學生一百多人,都舉着旗幟,到另一位中常侍高梵跟前,向他叩頭流血,申訴虞詡的冤情。高梵於是向劉保説明此事,劉保幡然醒悟,便將張防流放邊疆,並將其黨羽賈朗等六人處死或罷黜,當天就釋放了虞詡。
孫程又上書指出虞詡有大功,言辭激烈,漢順帝有所感悟,拜虞詡為議郎。數日後,又升遷虞詡為尚書僕射。 [9] 

孫程革職放逐

由於孫程等人懷錶上殿時言辭激烈,惹得漢順帝不悦。永建元年(126年),相關部門彈劾説:“孫程等人人幹亂悖逆,王國等十九侯都是孫程的黨羽,長久留在京都洛陽,會愈發驕恣。”漢順帝便革除了孫程等十九侯的官職,全部徙往偏遠地區,並讓洛陽令敦促監督他們離開。
司徒朱倀的屬下周舉説:“陛下在西鐘下的時候,如果沒有孫程等人,陛下就難以即位,如今陛下卻忘卻孫程的大功德,抓住他一點小過失就革職放逐,如果孫程在放逐的路上死去,皇帝將會蒙受誅殺功臣的譏諷。趁着現在孫程等人還沒遠去,應當即可上表求情!”司徒朱倀説:“如今陛下盛怒,吾獨自上表為孫程求情,必定獲罪。”周舉説:“明公您年過八十,位居台輔,不在現在竭忠報國,只為保全自身。即便因進諫而獲罪,也能有忠貞之名。如果您不採納周舉的言論,周舉就請辭了!”於是朱倀便上表進諫,為孫程等人求情,漢順帝果然採納了朱倀的建議,將孫程改封為宜城侯。
孫程到達宜城封地後,心中憤懣不平,緘封退還了宜城侯印綬與符策,逃回京師洛陽,隱居到山林中。漢順帝下詔尋找他,恢復了他的爵土,賞賜其車馬、衣物,又將其遣回封地。 [5]  [10] 

孫程回京復職

永建三年(128年),漢順帝感念孫程等人的功勳,又將其召回京師洛陽,恢復了他的騎都尉之職。 [11] 

孫程去世獲諡

陽嘉元年(132年),孫程去世,卒諡號為剛。準其弟孫美,承襲封國,並把食邑的一半給養子孫壽,封為浮陽侯 [12] 

孫程歷史評價

清·趙翼:“宦官亦有賢者。閻後立北鄉侯懿,未幾薨,後與兄顯又欲援立外藩,宦官孫程不平,乃與王康等十九人歃血盟,迎立濟陰王,先斬江京、劉安、陳達並閻顯及其弟景,遷閻後於別宮,於是濟陰王即位,是為順帝。後司隸校尉虞詡劾奏官官,自謂廷尉,官官張防等臨考,一日中傳考四獄,必欲殺詡。程上殿陳詡之冤,時防在帝后,程叱日"賊臣張防,何不下殿!”防走入東廂,程勸帝急收防,毋令求請,防乃徙邊。此皆漢宦官之賢者。” [7] 

孫程墓葬

孫程墓在望都縣所藥村東,墓坐北朝南,由墓道、墓門、前室及其東西耳房、中室及其東西側室、後室及其北壁小龕寺等構成。前室只存壁畫,並無遺物。耳室和側室中出土有三層陶樓、石棋盤、石榻和陶豬圈等。壁畫主要在前室四壁及通中室券門內西側。南壁繪有“寺門卒”以及“門亭長”,西壁自南至北,上部六人為門下史、門下賊曹、門下游徽、門下功曹等;所有壁畫均線條簡煉,人物相貌精神不一,鳥獸亦生動逼真,顏色多為礦物質,鮮明清晰。
參考資料
  • 1.    孫程  .學習強國.2020-03-20[引用日期2020-03-20]
  • 2.    《後漢書·左周黃列傳》:“初,帝廢為濟陰王,乳母宋娥與黃門孫程等共議立帝。”
  • 3.    《後漢書·卷六·孝順孝衝孝質帝紀》:“十一月丁巳,京師及郡國十六地震。是夜,中黃門孫程等十九人共斬江京、劉安、陳達等,迎濟陰王於德陽殿西鐘下,即皇帝位,年十一。
  • 4.    《後漢書·宦者列傳》:“永建元年,程與張賢、孟叔、馬國等為司隸校尉虞詡訟罪,懷錶上殿,呵叱左右。帝怒,遂免程官,因悉遣十九侯就國。”
  • 5.    《後漢書·左周黃列傳》:“後長樂少府朱倀代郃為司徒,舉猶為吏。時孫程等坐懷錶上殿爭功,帝怒,悉徙封遠縣,敕洛陽令促期發遣。舉説朱倀曰“朝廷在西鐘下時,非孫程等豈立。雖韓、彭、吳、賈之功,何以加諸。今忘其大德,錄其小過,如道路夭折,帝有殺功臣之譏。及今未去,宜急表之。”倀曰:“今詔怒,二尚書已奏其事,吾獨表此,必致罪譴。”舉曰:“明公年過八十,位為台輔,不於今時竭忠報國,惜身安寵,欲以何求。祿位雖全,必陷佞邪之譏。諫而獲罪,猶有忠貞之名。若舉言不足採,請從此辭。”倀乃表諫,帝果從之。”
  • 6.    宋傑.漢代宮禁的黃門官署與員吏考論[J].南都學壇,2022,42(02):1-13.
  • 7.    清·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五·後漢書》:“宦官亦有賢者。閻後立北鄉侯懿,未幾薨,後與兄顯又欲援立外藩,宦官孫程不平,乃與王康等十九人歃血盟,迎立濟陰王,先斬江京、劉安、陳達並閻顯及其弟景,遷閻後於別宮,於是濟陰王即位,是為順帝。後司隸校尉虞詡劾奏官官,自謂廷尉,官官張防等臨考,一日中傳考四獄,必欲殺詡。程上殿陳詡之冤,時防在帝后,程叱日"賊臣張防,何不下殿!”防走入東廂,程勸帝急收防,毋令求請,防乃徙邊。……此皆漢宦官之賢者。”
  • 8.    徐鵬. 攝政集團與東漢中期政局演變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9.
  • 9.    《後漢書·卷五十八·虞傅蓋臧列傳》:“時,中常侍張防特用權勢,每請託受取,詡輒案之,而屢寢不報。詡不勝其憤,乃自系廷尉,奏言曰:“昔孝安皇帝任用樊豐,遂交亂嫡統,幾亡社稷。今者張防復弄威柄,國家之禍將重至矣。臣不忍與防同朝,謹自系以聞,無令臣襲楊震之跡。”書奏,防流涕訴帝,詡坐論輸左校。防必欲害之,二日之中,傳考四獄。獄吏勸詡自引,詡曰:“寧伏歐刀以示遠近。”宦者孫程、張賢等知詡以忠獲罪,乃相率奏乞見。程曰:“陛下始與臣等造事之時,常疾奸臣,知其傾國。今者即位而復自為,何以非先帝乎?司隸校尉虞詡為陛下盡忠,而更被拘繫;常侍張防臧罪明正,反構忠良。今客星守羽林,其佔宮中有奸臣。宜急收防送獄,以塞天變。下詔出詡,還假印綬。”時,防立在帝后,程乃叱防曰:“奸臣張防,何不下殿!”防不得已,趨就東箱。程曰:“陛下急收防,無令從阿母求請。”帝問諸尚書,尚書賈朗素與防善,證詡之罪。帝疑焉,謂程曰:“且出,吾方思之。”於是詡子顗與門生百餘人,舉幡候中常侍高梵車,叩頭流血,訴言枉狀。梵乃入言之,防坐徙邊,賈朗等六人或死或黜,即日赦出詡。程覆上書陳詡有大功,語甚切激。帝感悟,復徵拜議郎。數日,遷尚書僕射。”
  • 10.    《資治通鑑·漢紀四十三》:“浮陽侯孫程等懷錶上殿爭功,帝怒。有司劾奏“程等幹亂悖逆,王國等皆與程黨,久留京都,益其驕恣。”帝乃免程等官,悉徙封遠縣。因遣十九侯就國,敕洛陽令促期發遺。司徒掾周舉説硃倀曰:“朝廷在西鐘下時,非孫程等豈立!今忘其大德,錄其小過。如道路夭折,帝有殺功臣之譏。及今未去,宜急表之!倀曰:“今詔指方怒,吾獨表此,必致罪譴。”舉曰:“明公年過八十,位為台輔,不於今時竭忠報國,惜身安,欲以何求!祿位雖全,必陷佞邪之機;諫而獲罪,猶有忠貞之名。若舉言不足採,請從此辭!”倀乃表諫,帝果從之。程徙封宜城侯,到國,怨恨恚懟,封還印綬、符策,亡歸京師,往來山中。詔書追求,復故爵土,賜車馬、衣物,遣還國。”
  • 11.    《後漢書·宦者列傳》:“三年,帝念程等功勳,悉徵還京師。程與王道、李元皆拜騎都尉,餘悉奉朝請。”
  • 12.    《後漢書·宦者列傳》:“陽嘉元年,程病甚,即拜奉車都尉,位特進。及卒,使五官中郎將追贈車騎將軍印綬,賜諡剛侯。侍御史持節監護喪事,乘輿幸北部尉傳,瞻望車騎。”
  • 13.    《後漢書·孝順孝衝孝質帝紀》:“王聖等懼有後禍,遂與豐、京共構陷太子,太子坐廢為濟陰王。明年三月,安帝崩,北鄉侯立。”
  • 14.    《後漢書·皇后紀下》:“後寵既盛,而兄弟頗與朝權,後遂與大長秋江京、中常侍樊豐等共譖皇太子保,廢為濟陰王。”
  • 15.    《後漢書·宦者列傳》:十月,北鄉侯病篤。程謂濟陰王謁者長興渠曰:“王以嫡統,本無失德,先帝用讒,遂至廢黜。若北鄉疾不起,共斷江京、閻顯,事乃可成。”渠等然之。又中黃門南陽王康,先為太子府史,自太子之廢;常懷嘆憤。又長樂太官丞京兆王國,並附同於程。至二十七日,北鄉侯薨。閻顯白太后,徵諸五子簡為帝嗣。未及至,十一月二日,程遂與王康等十八人,聚謀於西鐘下,皆截單衣為誓。四日夜,程等共會崇德殿上,因入章台門。時,江京、劉安及李閏、陳達等俱坐省門下,程與王康共就斬京、安、達,以李閏權勢積為省內所服,欲引為主,因舉刃脅閏曰:“今當立濟陰王,無得搖動。”閏曰:“諾。”於是扶閏起,俱於西鐘下迎濟陰王立之,是為順帝。召尚書令、僕射以下,從輦幸南宮雲台,程等留守省門,遮扞內外。
  • 16.    《後漢書·宦者列傳》:閻顯時在禁中,憂迫不知所為,小黃門樊登勸顯發兵,以太后詔召越騎校尉馮詩、虎賁中郎將閻崇,屯朔平門,以御程等。誘詩入省,太后使授之印,曰:“能得濟陰王者封萬户侯,得李閏者五千户侯。”顯以詩所將眾少,使與登迎吏士於左掖門外。詩因格殺登,歸營屯守。顯弟衞尉景遽從省中還外府,收兵至盛德門。程傳召諸尚書使收景。尚書郭鎮時卧病,聞之,即率直宿羽林出南止車門,逢景從吏士,拔白刃,呼白:“無干兵。”鎮即下車,持節詔之。景曰:“何等詔?”因聽鎮,不中。鎮引劍擊景墯車,左右以戟叉其匈,遂禽之,送廷尉獄,即夜死。旦日,令侍御史收顯等送獄,於是遂定。下詔曰:夫表功錄善,古今之通義也。故中常侍長樂太僕江京、黃門令劉安、鈎盾令陳達與故車騎將軍閻顯兄弟謀議惡逆,傾亂天下。中黃門孫程、王康、長樂太官丞王國、、中黃門黃龍、彭愷、孟叔、李建、王成、張賢、史汎、馬國、王道、李元、楊佗、陳予、趙封、李剛、魏猛、苗光等,懷忠憤發,戮力協謀,遂埽滅元惡,以定王室。《詩》不云乎:“無言不讎,元德不報。”程為謀首,康、國協同。其封程為浮陽侯,食邑五户;康為華容侯,國為酈侯,各九千户;黃龍為湘南侯,五千户;彭愷為西平昌侯,孟叔為中廬侯,李建為復陽侯,各四千二百户;王成為廣宗侯,張賢為祝阿侯,史汎為臨沮侯,馬國為文平侯,王道為範縣侯,李元為褒信侯,楊佗為山都侯,陳予為下雋侯,趙封為析縣侯,李剛為枝江侯,各四千户;魏猛為夷陵侯,二千户;苗光為東阿侯,千户。是為十九侯。加賜車、馬、金、銀、錢、帛,各有差。李閏以先不豫謀,故不封。遂擢拜程騎都尉。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