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閉經-乳溢-不育三聯徵

鎖定
催乳素瘤的典型症狀為閉經-乳溢-不育三聯徵。催乳素瘤是指垂體分泌PRL的腫瘤,在垂體功能性(有分泌性)腫瘤中發生率佔首位。典型泌乳素瘤的臨牀表現有閉經、溢乳、不孕(育)、高泌乳素血癥及垂體可有佔位性改變。
患病部位
生殖部位
相關疾病
閉經 高血壓 肝硬化 慢性腎功能衰竭 垂體瘤 乳溢 乾燥綜合徵 結節病 高泌乳素血癥 不孕症 紅斑 混合瘤 催乳素瘤 血清抗精子抗體陽性之不孕症
相關症狀
閉經 顱內壓增高 尿崩 乳溢一高泌乳素血癥 三聯徵 視野缺損 頭痛 下丘腦損害 溢乳
所屬科室
內科 內分泌科
相關檢查
促甲狀腺激素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促甲狀腺受體抗體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興奮試驗 泌乳素(PRL)分泌抑制試驗 泌乳素(PRL)興奮試驗 溴隱亭(BCT)抑制PRL試驗

閉經-乳溢-不育三聯徵原因

高PRL血癥原因眾多。除生理性高PRL血癥外,還有病理性、藥物性原因。原因不明者稱為特發性高PRL血癥。
1.病理性高PRL血癥:病理性高PRL血癥多見於下丘腦-垂體疾病,以PRL瘤最為多見。除PRL瘤(或含有PRL瘤的混合瘤)外,其他下丘腦-垂體腫瘤、浸潤性或炎症性疾病、結節病、肉芽腫以及外傷、放射性損傷等均是由於下丘腦多巴胺生成障礙或阻斷垂體門脈血流致使多巴胺等泌乳素釋放抑制因子(PIF)不能到達腺垂體所致。由於泌乳素釋放因子(PRF)增多引起高PRL血癥的情況見於原發性甲減、應激刺激和神經源性刺激。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由於腎小球濾過清除PRL障礙而導致高PRL血癥。肝硬化患者由於雌激素和PRL在肝臟的滅活障礙致血PRL升高。某些風濕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SLE)、乾燥綜合徵系統性硬化症也可出現高PRL血癥,但與疾病的活動性和血清學異常無相關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伴高PRL血癥的原因不明。高泌乳素血癥可伴或不伴溢乳。
2.藥物性高PRL血癥:能引起高PRL血癥的藥物眾多,包括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藥、某些抗高血壓藥、阿片製劑及H2受體阻滯劑(如西咪替丁)等。其中多巴胺受體拮抗劑是一些具有安定、鎮靜或鎮吐作用以及抗抑鬱、抗精神病類藥物。在常用劑量時血PRL一般不超過100micro;g/L。口服多潘立酮5~7天后所致高PRL血癥水平在35~70micro;g/L之間,偶可明顯升高,被誤診為PRL瘤。由於氯丙嗪和甲氧氯普胺(胃復安)的作用最強,25mg氯丙嗪可使正常人血清PRL水平增加5~7倍,故常用於PRL的動態試驗以協助PRL瘤的診斷。
3.PRL瘤:PRL瘤的發病機制曾有過幾種假説。以往認為長期服用雌激素可能是PRL瘤形成的原因,但大規模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藥,尤其是低劑量的雌激素和PRL瘤的形成並無聯繫。現認為垂體的自身缺陷是PRL瘤形成的起始原因,下丘腦調節功能紊亂僅起着允許和促進作用。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在人類腺垂體腫瘤中找到一些候選基因,其中與PRL瘤有關的腫瘤激活基因有肝素結合分泌性轉型基因(heparinbindingsecretorytransforminggene,HST)、垂體瘤轉型基因(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gene,PTTG)。腫瘤抑制基因有CDKN2A基因和MENI基因,後者在家族性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綜合徵-I型患者中被發現。由於這些基因的變異,解除了垂體幹細胞的生長抑制狀態,轉化成某種或幾種腺垂體細胞,併發生單克隆增殖。在下丘腦激素調節紊亂、腺垂體內局部形成腫瘤,導致某種或幾種腺垂體激素自主性合成和分泌。
特異性腫瘤分子標誌物的發現有助於微腺瘤的早期診斷及治療,併為選擇合適的隨訪方案提供依據,對家族性MEN-I進行家族篩查也將成為可能。

閉經-乳溢-不育三聯徵檢查

輔助檢查
(1)血PRL測定:正常人空腹血清PRL小於20micro;g/L,泌乳素瘤患者血清PRL多大於100micro;g/L,大於300micro;g/L幾乎可以肯定存在泌乳素瘤。
(2)蝶鞍正、側位片垂體CT或磁共振檢查:可證實腫瘤的存在。視野檢查可協助診斷。
(3)血清FSH、LH、雌二醇(E2)值均可減低。
(4)必要時可作TRH興奮試驗甲氧氯普胺試驗,對診斷泌乳素瘤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5)作相關檢查,以排除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和下丘腦、垂體及其他內分泌疾病,除外腦部、乳房疾患。

閉經-乳溢-不育三聯徵鑑別診斷

病人有閉經-泌乳、男性性功能減退或不育、血清PRL水平明顯升高、CT或MRI顯像有垂體瘤存在,PRL瘤的診斷大多不困難。需要鑑別的是那些PRL水平輕度升高、伴有(或不伴有)鞍區佔位病變等。臨牀上,在排除其他垂體腺瘤的基礎上進行診斷。PRL瘤的鑑別診斷主要圍繞高PRL血癥進行。當血清PIL呈輕至中度升高(未達到200nmol/L)者須與特發性高PRL血癥、垂體非PRL瘤、下丘腦腫瘤或鞍區垂體外腫瘤等鑑別。
1.垂體非泌乳素瘤:血PRL一般低於200nmol/L,MRI或CT檢查可發現腺垂體內有佔位病變,向鞍上擴展壓迫垂體柄使PIF不能到達腺垂體。腺垂體激素檢測發現除PRL增高外,還有另一種激素增高(無功能腺瘤則無),但其他腺垂體激素多減少。用溴隱亭治療後,PRL降至正常,但垂體瘤的大小很少變化。臨牀上遇到此種情況要考慮垂體非PPL瘤可能,以無功能性垂體腺瘤和GH瘤常見。
2.下丘腦腫瘤或鞍區垂體外腫瘤:腫瘤類型眾多,其共同點是血清PRL常低於100nmol/L;MRI或CT檢查發現垂體內無佔位病變;腫塊與腺垂體無聯繫,多靠近垂體柄區域並壓迫垂體柄造成門脈血流障礙,或者位於下丘腦內干擾多巴胺的合成和分泌。一般患者多有腦神經壓迫、顱內壓增高及尿崩症等症狀。通常下丘腦-垂體區MRI或高分辨率CT檢查可與PRL瘤鑑別。
3.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一般情況下易將其與PRL瘤鑑別,在少數情況下不但引起高PRL血癥,還可導致腺垂體增大,使MRI等檢查誤認為存在垂體腺瘤。近年報道多例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MRI檢查揭示有垂體腫瘤,實驗室檢查有高PRL血癥,儘管臨牀上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症狀不明顯,但甲狀腺功能檢查表明為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用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後治癒。
4.特發性高泌乳素血癥:病因不明,可能為下丘腦損害(未能發現的病損)引起。特發性高PRL血癥必須先排除藥物性、病理性、生理性高PRL血癥後才能確立診斷。CT或MRI無異常發現,一般血清PRL僅輕度升高(多小於100nmol/L)。少數患者以後可演變為PRL瘤。用溴隱亭治療可預防PRL瘤的形成,且應定期隨診。
5.乳溢一高泌乳素血癥:泌乳是人類乃至所有哺乳動物的一種生理現象,而乳溢症則係指非生理狀態下,或非妊娠哺乳期的病理泌乳。男性有乳汁分泌幾乎均屬病理狀態。國外報告正常育齡婦女有一部分在非妊娠哺乳期,也可擠出少量乳汁,可能屬生理性。一般説來,女性在非妊娠哺乳期如流出乳汁較多,或同時有閉經者,亦應視為異常。
總之,以溢乳或閉經為主訴就診患者的診斷應首先考慮高泌乳素血癥可能,如血PRL不升高或升高不明顯應進一步做PRL興奮試驗或必要的影像學檢查。

閉經-乳溢-不育三聯徵緩解方法

1、凡有臨牀症狀的病人應該用藥物治療,糾正高泌乳素血癥,抑制泌乳,恢復月經,預防可能形成的腺瘤或瘤體增大,預防或減輕骨質疏鬆,應定期隨訪。
2、停用引起PRL水平升高的各種藥物。
3、積極治療原發病、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用藥若不對症,就有可能加重病情。
4、增強免疫力:要經常鍛鍊身體,增強體質;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多食富含維生素的食品;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心情愉快時免疫力會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