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錘頭鸛

鎖定
錘頭鸛(學名:Scopus umbretta)是鸛形目、錘頭鸛科的涉禽,全長僅50釐米,體形乍一看像中型的鷺,但頭、頸較短,前三趾間有微蹼。身體羽毛顏色也不漂亮,羽衣是均勻的焦茶色或土褐色。雌雄同色。外形特徵是頭部向後的長冠羽與嘴呈一直線使頭部呈錘形,因而得名。嘴和腳黑色,虹彩褐色。頭大,後面有一個明顯的水平羽冠。喙粗大而側扁,尖端呈鈎狀,黑色,與短腳的顏色類似。
棲息沼澤、濕地或河岸、入海口、河漫灘。黃昏時特別活躍,低着頭停息溪畔,或慢慢涉行,兩腳交替着攪動泥漿。為留鳥,僅會進行短距離移動。該鳥常在淺水區捕獵,主要獵物為各種水生小動物,尤其是小魚和兩棲類。該鳥在繁殖季會築其極為複雜的鳥巢,配偶雙方均會參與孵蛋和哺育幼鳥。覓食軟體動物、蛙、小魚和水生昆蟲。產於非洲,分佈於撒哈拉以南非洲、馬達加斯加島以及阿拉伯半島西南部。此外,該鳥曾作為迷鳥出現於利比亞。
中文名
錘頭鸛
拉丁學名
Scopus umbretta
別    名
槌頭鸛
外文名
英文 Hamerkop
法文 Hamerkop
同義學名
Cepphus scopus Wagler, 1827 [1]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2]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鸛形目
錘頭鸛科
錘頭鸛屬
錘頭鸛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2亞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Gmelin, 1789

錘頭鸛動物學史

錘頭鸛命名

法國博物學家馬蒂蘭·雅克·布里松(Mathurin Jacques Brisson)在其1760年的著作《鳥類學》(Ornithologia)中首次描述了錘頭鸛。1780年喬治·路易·勒克萊爾·德·布豐(Georges-Louis Leclerc, Comte de Buffon)再次描述錘頭鸛併為其繪製了插畫。8年後,德國博物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Johann Friedrich Gmelin)在他擴寫的《自然系統》中加入了錘頭鸛,併為其指定了二名法學名"Scopus umbretta"。其中,屬名“scopus”來源於古希臘語的“σκῐᾱ́”(skiā́)一詞,意思是“影子”,而種名“umbretta”則是拉丁語中“umber”一詞的變體,含義是“暗棕色”。 [5] 
雖然屬名“Scopus”來源於布里松的描述,但由於其並不符合二名法的語法要求,故國際動物命名法委員會僅認可其為錘頭鸛屬的命名人,而錘頭鸛種的命名人則是給予其二名法學名的格梅林。 [5] 

錘頭鸛分類

錘頭鸛與其他鳥類的關係甚遠,以至於可獨立成科。先前學者認為錘頭鸛屬於鸛形目,但有研究認為該鳥其應是鵜形目的一員。化石與分子生物學證據亦指出該鳥關係最近的物種是鵜形目的鵜鶘鯨頭鸛。雖然錘頭鸛屬僅餘一種,但南非上新世的地層中曾出土有跗骨更長、更適合水生的化石種"Scopus xenopus" [5] 

錘頭鸛形態特徵

錘頭鸛是一種中型的涉禽,體長56釐米,翼展90-94釐米,體重415-430克。是錘頭鸛科的唯一成員。該鳥的頭、鳥喙與冠羽的形狀合在一起酷似錘子,故得名錘頭鸛。在飛行中,它與非常相似,但其巨大的喙,末端略呈鈎狀,更讓人想起蒼鷺的喙。頸部和腿部比大多數鸛科動物短。尾巴短,翅膀大、寬,尖端呈圓形。總體而言,羽毛呈暗棕色或橙棕色,背面有紫色亮點。尾巴和翼尖顏色較淺。長腿呈黑灰色,頭部上方有一個特殊的細長冠,構成了這種鳥的主要識別元素。 [4]  [6] 
該鳥通體褐色,尾部有淡色斑紋。不同年齡、性別的錘頭鸛之間外貌無顯著差異。錘頭鸛的鳥喙緊而薄,末端微微翹起,長度可達85釐米。雛鳥的鳥喙一般為褐色,待長出羽翼則會變為黑色。錘頭鸛的脖子與腿比其他鵜形目鳥類更短,其腿部為黑色,脛骨以上部分覆有羽毛。足部部分長有蹼,中間的趾頭為梳狀。其尾短,翅膀大而寬,末端為圓形。飛行時的錘頭鸛會同鸛類一樣伸長脖子,但會在振翅時將脖子縮至翅膀中間。錘頭鸛的步態非常不穩,在走路時其頸部和頭部會來回晃動。該鳥在步行時可能會張開翅膀以幫助保持平衡。在飛行中,它的輪廓很像鸛,但它的移動速度更慢,翅膀拍打緩慢,與滑翔飛行交替。 [4]  [6] 

錘頭鸛棲息環境

該物種選擇多種棲息地,從森林到半沙漠,只要有水源。錘頭鸛會尋找有樹木的水生環境,生活在較淺的水體附近,例如紅樹林、溪流、河口灣、沼澤地、水庫、臨時季節性池塘、水產養殖池塘、灌溉設施和河口稻田等。坦桑尼亞的種羣會在巖質海灘上生活,而阿拉伯半島的種羣亦會棲息於有流水和樹木的幹谷內。它們在澆水良好的稀樹草原或林地中最常見,在森林中較少見,表現出對永久水域的普遍偏好,儘管也會在乾旱地區使用臨時濕地。該物種並需要樹木例如非洲楝築巢和棲息。 [2]  [4] 
錘頭鸛在沙洲沿岸的淺水中、蘆葦叢或漂浮植被中覓食,它們可以在稻田等灌溉地方找到,也可以在距離水源不遠的大草原和潮濕的森林中找到。這種鳥是留鳥,有領地意識,這並不妨礙它們在雨季旅行尋找最適合它的地方。當水壩或運河建成後,錘頭鸛立即在由此形成的新水體中定居。 [4] 

錘頭鸛生活習性

錘頭鸛遷徙

錘頭鸛鮮少遷徙,其往往會與配偶共同佔有一片領域,但部分種羣可能會於雨季遷徙至更為宜居的棲息地內。該物種是留鳥,但經常在半乾旱地區進行局部活動並在雨季分散。 [2] 

錘頭鸛行為

通常在繁殖季節以外成對或以8-10只個體的小羣體出現,有時也以超過50只的社會羣體出現。錘頭鸛一般是日行性鳥類,主要在白天活動覓食,但會在炎熱的中午短暫休息,亦有可能是在清晨與傍晚活躍的晨昏性動物。通常單獨或成對生活,也可以形成小羣體捕獵。有時棲止河馬的背上,步行緩慢,飛時與鷺類不同,頭頸伸直。它們用長腿檢查河岸及其周圍環境,利用其出色的視力觀察各種水生獵物,並用橫向壓縮的喙捕獲它們。有時它會緩慢地飛過水麪,然後猛撲到受害者身上。 [2]  [4-5] 
這種留鳥通常在淺水中或飛行中觀察到。錘頭鸛是不知疲倦的建造者:即使在不繁殖的時候,它們每個季節都會建造3到5個巢。這種豐富的活動給許多物種帶來了歡樂。除了貓頭鷹和白天活動的猛禽作為第一批使用者之外,蛇甚至諸如其他哺乳動物也隨後佔據了這些無人居住的地方。錘頭鸛不怕人,且常會在村莊或其他人造生境內覓食。 [4]  [6] 
成年錘頭鸛有一種被稱為“假交配”的社交行為,即一隻錘頭鸛站於另一隻上方,看起來就好似在騎乘一樣。在此期間,上方的錘頭鸛有時會微張鳥喙或豎起羽冠。這種行為與交配毫無關係,錘頭鸛會與不是自己配偶的個體進行這種行為,有時甚至是雌鳥騎在雄鳥之上或雙方均是同一性別。成羣的錘頭鸛亦會幫彼此梳理羽毛。 [5-6] 

錘頭鸛聲音

錘頭鸛除了成羣的時候,大多時候保持沉默。有在傾盆大雨前發出尖鋭叫聲的習慣。錘頭鸛的鳴聲是尖鋭刺耳的金屬聲,還發出刺耳的很大的笑聲,且在下雨前最愛鳴叫。 在這種情況下,它們會很吵鬧,發聲主要是喋喋不休或咯咯叫。它們在飛行時也會發出尖鋭的叫聲。獨處的錘頭鸛鮮少發出聲音,僅會在飛行時發出尖鋭的“咳”或“噫”聲。然而,當身邊有同類時時錘頭鸛發出各種鼻音或是咯咯聲。當3只以上的錘頭鸛在一起時該鳥會發出一連串的“噫”聲並用“噗”聲結尾,其有時還會在發聲的同時扇動翅膀。周圍同類越多,錘頭鸛的行為就越激動。 [4]  [6] 

錘頭鸛食性

錘頭鸛的捕獵方式取決於其環境。若水質清澈,錘頭鸛會直接通過視力進行捕獵,但在渾濁的河水中其會直接將鳥喙插入水中,感知到獵物接近後立刻合上鳥喙。錘頭鸛還會通過用腳攪水或者突然張開翅膀的方式將獵物趕出其庇護所。錘頭鸛會反覆抖動其在泥濘水域中捕獲的獵物以清潔其上的泥漿,如周圍有清澈的水域其亦會將其帶去清洗。此外,錘頭鸛還會在水域附近低空盤旋時用腳抓取水面附近的獵物並用鳥喙取食。錘頭鸛還會和牛背鷺一樣在水牛的背上捕食昆蟲,也會停留在河馬背上捕魚。此外,有記錄稱錘頭鸛會在縞獴捕食青蛙時在池塘邊捕食逃竄的獵物。 [4-5] 
雖然錘頭鸛主要以魚類和兩棲類為食(特別是爪蟾屬的成蛙和蝌蚪),但其並不挑食,亦會捕食蝦、昆蟲與齧齒類等其他小動物。錘頭鸛具體捕食的獵物則取決於種羣位置,如非洲東部與南部的錘頭鸛主要獵物是非洲爪蟾以及蝌蚪,而馬裏的種羣則幾乎只以小魚為食。 [2]  [4] 

錘頭鸛分佈範圍

原產地(留鳥):安哥拉、貝寧、博茨瓦納、布基納法索、布隆迪、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剛果(金)、剛果(布)、洪都拉斯、吉布提、厄立特里亞、斯瓦蒂尼、埃塞俄比亞、加蓬、岡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紹、肯尼亞、萊索托、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裏、毛里塔尼亞、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尼日爾、尼日利亞、盧旺達、沙特、塞內加爾、塞拉利昂、索馬里、南非、南蘇丹、蘇丹、坦桑尼亞、多哥、烏干達、也門、贊比亞和津巴布韋。 [2] 
遊蕩(非繁殖地):利比里亞。 [2] 
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特有種。其區域延伸至馬達加斯加,也延伸至紅海另一側阿拉伯半島西南部的海岸。 [4] 
錘頭鸛分佈圖 錘頭鸛分佈圖 [2]

錘頭鸛繁殖方式

錘頭鸛可能終生配對。繁殖期因地區而異,在尼日利亞是1-4月,南非是7月至翌年1月。但在旱季尤其頻繁,繁殖高峯大多在雨季後期或旱季。築巢季節因地區而異。相對於其體型而言,錘頭鸛會建造一個非常大的巢。通常建在懸垂水面的樹叉上,但也可以建在懸崖壁架、巖柱、地面或沙洲上。但也會在堤壩、河灘、山崖甚至是地面上築巢。該物種偏愛在水中的死樹上築巢,通常棲息在巢穴內或巢穴附近。這對夫婦花了六個星期的時間才把它搭建在樹上或懸崖上。這個精緻的建築有30釐米寬的牆壁和兩倍厚的屋頂。鳥巢極為複雜而龐大,縱寬可達1.5米,甚至足以支撐一個成年男子的體重。該鳥會先用泥漿將樹枝黏在一起以築成一個平台,之後再修築牆壁和頂部。完工的鳥巢底部會有一個約13釐米寬的洞作為入口,內部有一條約60釐米長的隧道通往主室。其主室面積足夠雙親與雛鳥在其中休息 兩個夥伴互相幫助,其中一個將一根樹枝推入建築物,另一個則在它身邊拉動。一旦所有的樹枝都排列好(有的達到60釐米長),其中一隻錘頭鸛就會尋找泥土和藻類來鞏固巢穴。然後,後者內襯一層香草牀墊。巢的內部分成幾間,實際是有深的通道和窩,直徑13-18釐米,長40-60釐米,像個隧道。雌雄共同造巢,約需1-1.5個月完成,一個巢通常用幾年。另外,每對鳥擁有自己的1-3個巢,僅其中一個用於產卵繁殖。 [2]  [4]  [6] 
築巢季節因地區而異。相對於其體型而言,錘頭鸛會建造一個非常大的巢。其巢不像鸛鳥的巢那樣扁平,而是頂部有一個圓頂,有一個通道和一個小內室。巢穴是一個精心設計的中空木棍結構,通常建在懸垂水面的樹叉上,但也可以建在懸崖壁架、巖柱、地面或沙洲上。該物種偏愛在水中的死樹上築巢,通常棲息在巢穴內或巢穴附近。錘頭鸛建造的巢很受貓頭鷹或晝間猛禽等鳥類的歡迎,如果可以的話,它們也會毫不猶豫地住進去。 [2]  [4]  [6] 
每窩產3-7枚卵,其鳥卵一開始為白堊色,之後會變為純白色。其鳥卵平均寬44.7釐米,重27.8克,但不同地區和季節的鳥卵大小差距極大。錘頭鸛會每隔1-3天產下一枚卵,因此各鳥卵會在不同時間孵化。孵化時間為28-30天。兩隻成鳥輪流孵化,然後共同餵養幼鳥。親鳥的嘴像勺子樣的一口一口地喂雛。雛鳥孵化時身上覆蓋着灰色的絨毛,會在破殼後約17天長出頭部的羽毛,當它們長到30天左右長出軀幹的羽毛並在破殼後44-50天離巢。剛離巢的幼鳥仍會在晚上返回鳥巢休息,在巢中停留20天,在此期間,父母雙方均會哺育幼鳥。然後,幼鳥很快就會離巢散去,但成鳥通常會在第二年返回同一個巢穴,養育另一窩幼鳥。 [4]  [6] 

錘頭鸛保護現狀

錘頭鸛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無危(LC)。 [2] 

錘頭鸛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千米,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趨勢理由:總體物種數量趨勢穩定或增加,但某些地區的數量趨勢未知(Wetlands International 2006年)。 [2] 

錘頭鸛相關文化

非洲許多文化中均有關於錘頭鸛的傳説。有地方傳説認為其他鳥類會協助錘頭鸛築巢。科伊桑人認為錘頭鸛在其營地附近鳴叫意味着有親朋好友離世,卡拉哈里沙漠桑人則將錘頭鸛尊為雷鳥,並認為破壞其巢穴的人會被閃電劈中。馬達加斯加北部的馬爾加什人稱其為"takatra"。 [5] 
愛思唯爾旗下的一家引文數據庫Scopus得名於錘頭鸛的屬名,東非自然歷史學會的期刊《Scopus》也是如此。
非洲原始居民不知為什麼那樣怕錘頭鸛,大概是它奇異的姿態或它那令人刺耳的叫聲吧。當地人還迷信地認為河湖乾涸這種鳥就會消失,會帶來厄運。因此,錘頭鸛附近的居民,沒有人不怕它的。 [5] 
是相當常見的物種,其數量相當穩定。它有一個相當邪惡的名聲,因為許多非洲人相信它會帶來厄運。馬達加斯加人相信,破壞錘頭鸛巢穴的人會感染麻風病。這個島上的一首詩稱它為魔鬼鳥。喀拉哈里沙漠的布須曼人堅信,偷竊錘頭鸛巢穴的人將會遭到閃電擊中。這些信念無意中有助於保護物種。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