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剛亥母

鎖定
金剛亥母,梵文Vajravārāhī ,藏文名為多吉帕姆。她是一位女性神祇,其神格較為複雜。在藏傳佛教噶舉派中,她為女性本尊之首,瑪爾巴米拉日巴岡波巴等諸位大成就者均依止她為本尊。 [1] 
中文名
金剛亥母
別    名
藏文名多吉帕姆
梵    文
Vajravārāhī
藏文名
多吉帕姆
地    位
藏傳佛教噶舉派中,她為女性

金剛亥母宗教傳説

金剛亥母
金剛亥母(8張)
大空勝樂金剛亥母密智行法為修拙火之根本大法。金剛亥母對有情眾生特具悲心,行者如修習此法可速得加持,於修上師相應法時自觀為亥母,能迅速生起相應。空行母對修密的行者而言,可分為兩類,一為出世間空行,一為世俗空行。金剛亥母是出世間空行,她乃空樂的根本,一切成就根本之源。先修得空行相應,然後再修習本尊雙運法極容易成就。 噶舉派、寧瑪派主修的空行為金剛亥母,修法以生起拙火,調氣、脈、明點,進而證得無死虹光身為終。修亥母法可與上師相應,斷除煩惱、所知二障,啓發俱生智,調柔氣脈證無死果,降伏魔仇,攝十法界,乃了脱生死的殊勝法門。 [2] 
於密續中,金剛亥母是勝樂金剛的明妃,是備受藏族僧俗十分敬重和全力供養的本尊,身如十六妙齡女郎,一面兩臂,全身紅光遍滿十方三世,頭部有一豬形頭。右手持金剛鉞刀,左手持盈血顱骨器(劫波羅,梵文 kapāla),左肩斜倚天杖(喀章嘎,梵文 ka?vā?ga)。三目全圓睜,獠牙緊咬着下唇,戴五骷髏冠,細腰婀娜;頸部掛着五十鮮人骨飾項鍊,以小鈴花朵為裝飾。右足懸空,左足踏一人屍於蓮花日輪座,身後有般若烈焰。

金剛亥母現世形象

金剛亥母的形象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即單身像和雙身像,此幅唐卡便是單身像的金剛亥母。亥母紅色身,頭右側長有一褐色豬頭,是辨認此尊的重要標誌。左手託着盛滿鮮血的嘎巴拉碗,象徵她獲得了極樂的體驗,修證事業成功。左臂夾持喀章嘎,其上部有骷髏、乾枯人首和新鮮人首,象徵她壓服了貪、嗔、痴的侵擾。右手上舉,持鉞刀,象徵清除人的一切愚昧,勾召智慧真性。左腿單腿舞蹈立姿,踩踏人屍,表示戰勝外在的敵人。唐卡背後貼有白綾籤,用漢滿蒙藏四體文字書寫題記,漢文為:“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欽命中正殿畫佛喇嘛繪畫供奉利益畫像金剛亥母。”乾隆五十三年為1788年。藏文題記與漢文稍有不同,翻譯過來為:“中正殿畫佛大喇嘛楚臣虔誠供奉金剛亥母唐卡。”藏文題記記錄了畫家的名字,十分可貴。

金剛亥母金剛亥母咒語

咒 語 : 嗡 班雜 貝若渣尼也 哈哩尼薩 吽吽 呸 梭哈

金剛亥母金剛亥母拳

金剛亥母拳,淵源於古印度瑜伽行者的修行實踐,是修氣、修脈、修明點的配合功夫,也就是配合拙火靜坐的,因金剛拳法有打通脈輪、導引氣、配合明點“降、提、持、散”的作用,所以金剛拳法與“禪修靜坐”是相輔相成的。
大金剛瑜伽母拳法,又稱金剛亥母拳法,為藏密噶舉派(白教)“金玉不易、輕易不傳”的一套大法。
“大”者為無所不包,應有盡有、智慧、圓滿,足用終身。“金剛者”,金中之精也,堅不可破。為寶中這寶,修持能行五方之氣、五方之光,能淨、治身,脈之氣,去全身之濁氣,斷一切煩惱、延年益壽、獲金剛不壞之身。“瑜伽”者意為相應,即身、口、意三密相應,天人相應之意,是思悟佛法超的修持方法,修之可祛病、健身、常樂、長壽,增智開慧。

金剛亥母主要功德

一、淨除煩惱顯俱生智;
二、調柔氣脈證無死果;
三、降伏魔仇攝十法界

金剛亥母金剛亥母聖地

金剛亥母洞位於中國甘肅武威新華纏山。甘肅省武威市地處河西走廊東端,南依祁連山,北靠內蒙古自治區,東南與蘭州白銀市相接,西北和金昌張掖毗鄰。武威市轄涼州區、天祝藏族自治縣、古浪縣、民勤縣,面積3.3萬平方公里,人口190多萬,有漢、藏、回、蒙、滿、土等26個民族。一九八六年已被國務院正式定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西元前(121)年,漢武帝始設武威、張掖、酒泉、敦煌河西四郡以來,是絲綢之路河西走廊東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民族融合的中心,史稱“河西都會、襟帶西藩、葱右諸國、商旅往來、無有停絕”。它東接河套,北鄰沙漠、南連祁連山山脈,土地肥沃,水草豐茂,自古就是“人間樸地桑拓稠”的富饒之地,素有“銀武威”之稱。
這是一塊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寶地。這裏有天下第一馬-銅奔馬,藏傳佛教聖地--金剛亥母洞,天下第一碑--西夏碑,天下第一窟--天梯山石窟,西藏歸屬中央的象徵-白塔寺;這裏有文廟、鳩摩羅什寺、海藏寺大雲寺、天堂寺、裏安堡等眾多的文物古蹟;這裏有融南國之秀和北國之雄的綺麗的自然風光;這裏更有齊家文化、西涼文化、西夏文化的豐厚遺存……
悠遠燦爛的文化令人歎為觀止,旖旎獨特的風光使人吟育不絕。中華五千年的風月荏苒,使得歷史賦予了這座文化名城以新的生機和活力!
中國甘肅武威古稱涼州,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亦是藏傳佛教空行母聖地。位於城南十五公里處的新華鄉纏山村金剛亥母洞,屬於藏傳佛教寺院,因洞內供奉金剛亥母像而得名。據乾隆十四年(1749)所修《武威縣誌》載:“亥母洞,城南三十里,山上有洞,深數丈,正德四年修”。
金剛亥母洞向東一公里處是著名的麥嘴子漢墓羣;東北二十公里處是白塔寺;西邊十公里處是金塔寺;西北十公里處是蓮花寺;還有城北的海藏寺;這四寺即是薩迦班智達大師建立在武威的涼州四寺。通往金剛亥母洞的沿途是崎嶇小徑,沿途有涅槃塔、尊勝塔、吉祥塔和從前掛有心肝供品的黑色三角塔。塔邊和洞中的紅土對驅散病魔、妖邪有相當的神效。圍繞着金剛亥母洞有一條由南向西彎彎曲曲的小溪流,溪水清澈透明、四季常流。傳説此水是從水母娘娘神山流出的,且甘美清甜,有強身健體之益。金剛亥母洞的對面形似饅頭的小山,當地人叫它盤道山,山頂有一座大寶塔。此塔當時有三十多米,山形似空行母供養的曼陀羅。金剛亥母洞所座之山,似彌勒佛自生像,從頭到腳的距離步行需要半天時間。金剛亥母洞則位於彌勒佛的頭部。自生彌勒佛像頭朝南,面向東。如從遠處眺望可以清晰地看到右側卧的佛像。
金剛亥母洞洞前的佛殿裏供奉觀音佛像。洞中分內外兩室,外室金剛持佛、勝樂金剛、喜金剛、佛母;內室是陽性寒水石形成,晶石閃閃發光,寒水石的居魚化石和五位空行母的祭品似人工所為十分逼真。洞中佛殿牆壁上是神聖莊嚴的藏傳佛教佛像本尊。從內室向裏有一天然山洞,洞內是十分逼真的巨大金剛亥母佛雕像。金剛亥母是藏傳佛教密宗本尊之一的勝樂金剛明妃。當地人對金剛亥母像非常信奉,經常虔誠地禮拜供養,據説一直非常靈驗。洞中和佛殿過去曾多次遭遇火災,但只有金剛亥母像沒有被損壞;傳説不能生育者在金剛亥母像前燒香許願,可得子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