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鎖定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始建於1951年,位於重慶市萬州區,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一所醫藥類高等專科學校。2006年由原萬州衞生學校、原萬縣中醫藥學校合併升格組建。學校是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單位,是教育部、衞生部確定的“全國護理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基地”。
學校入選第二批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教育部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2019年起,學校與重慶三峽學院聯合開辦“3+2專本貫通分段培養項目”本科專業。2020年7月,學校獲批與重慶文理學院長江師範學院分別聯合培養製藥工程、生物工程專業兩年制“專升本”本科學生。
截至2024年5月,學校佔地1800餘畝,校舍69.8萬平方米,圖書320餘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20萬冊,固定資產總值20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9億元;有直屬附屬醫院2所,開放病牀2000餘張,非直屬附屬醫院8所,臨牀教學基地(1.5年學校+1.5年醫院)9個,教學醫院10所,實習基地400餘家;設有9個教學院部,3個教學科研機構,開設38個專科專業;有職工1700餘人,全日制在校生22500人。 [22] 
中文名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外文名
Chongqing Three Gorges Medical College
簡    稱
三峽醫專
所在地
重慶市
創辦時間
1951年
辦學性質
公辦高校
學校類別
醫藥類
學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專科高校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學校特色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 [1] 
主管部門
重慶市
現任領導
曹毅(黨委書記) [25] 
冉隆平(校長)
高職專業
38個
本科專業
2個(與本科學校聯合培養)
院系設置
9個教學院部
校    訓
學則恆心,醫則仁心
地    址
重慶市萬州區百安壩天星路366號
院校代碼
14008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歷史沿革

1951年,四川省萬縣衞生學校成立。 [2]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景色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景色(11張)
1974年,四川省萬縣中醫藥學校成立。
2003年,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籌建。
2006年,重慶市萬州衞生學校和重慶市萬縣中醫藥學校合併組建升格為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3] 
2016年8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2019年起,學校與重慶三峽學院聯合開辦“3+2專本貫通分段培養項目”本科專業。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 [4] 
2019年10月,通過教育部現代學徒制第二批試點單位驗收。 [5] 
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財政部列入第四類高水平專業羣建設單位(C檔)。 [6]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5張)
2020年7月,學校與重慶文理學院長江師範學院分別聯合培養製藥工程、生物工程專業兩年制“專升本”本科學生。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辦學條件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學校有職工170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465餘人,碩博士520餘人;有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和培訓基地各1個,全國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團隊1個,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1個,全國樣板黨支部3個,市級“雙創”黨組織9個,市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名師工作室2個,重慶市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中醫藥創新團隊2個、教學團隊3個;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1人、全國技術能手2人;重慶英才、重慶五一勞動獎章、重慶市先進工作者、重慶市教學名師、重慶市教書育人楷模、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重慶市職業教育中青年領軍人才、重慶市技術能手、重慶市名中醫、重慶市最美教師、重慶市三八紅旗手、重慶市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巴渝青年學者、巴渝青年技能之星等50餘名。 [22] 
省級教學團隊:中藥專教研組、護理專業教學團隊等3個。 [7]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院系專業

截至2024年5月,學校設有9個教學院部,開設38個專科專業;與重慶三峽學院實施專本貫通分段培養,與重慶文理學院、長江師範學院聯合舉辦本科層次製藥工程、生物工程專業。 [22] 
2019年“3+2專本貫通分段培養項目”對應本科院校及本科專業
試點本科學校
前三年專科段專業名稱
後兩年本科段專業名稱
重慶三峽學院
衞生信息管理
專科專業設置
二級學院
專業
臨牀醫學院
醫學技術學院
中醫學院
中醫學、中醫學(美容方向) [26] 中醫骨傷針灸推拿、針灸推拿(美容方向) [26] 康復治療技術醫學美容技術中醫養生保健
護理學院
護理、護理(中外合作)、助產、老年保健與管理、老年服務與管理
藥學院
藥學中藥學藥品經營與管理藥物製劑技術、製藥設備應用技術、藥品質量與安全、
中藥製藥技術、中醫生產與加工
公共衞生管理學院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4年5月,學校有國控專業7個,國家級骨幹專業4個,市級骨幹專業4個,國家“雙高”專業羣1個,市級“雙高”專業羣3個;有國家現代學徒制項目1項,教育部1+X制度試點14個,重慶市人社局新型學徒制試點項目1個,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2個,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基地(中醫類)和(臨牀類)各1個,全國愛心托育示範中心1個;主持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1個,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6門,市級專業教學資源庫7個,市級精品在線開放課38門。 [22] 
專業類別
專業名稱
國家“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建設專業羣
中醫學、護理、中藥學、中藥製藥技術、中醫生產與加工
國家級骨幹專業
臨牀醫學、中醫學、護理、中藥學
市級重點專業
中醫骨傷、中醫養生保健、老年保健與管理、醫學影像技術、眼視光技術
市級精品課程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急救護理技術,針灸技術,中藥鑑定技術,中醫內科學,臨牀檢驗基礎
實驗(訓)中心
基礎實驗中心、護理實訓中心、臨牀實訓中心、中醫實訓中心和藥學實訓中心
資料來源: [9-14] 
  • 教學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學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主編、參編國家及行業規劃教材300餘部,入選“十四五”國家規劃教材15部、獲首屆全國優秀教材獎1部、入選重慶市高等教育重點建設教材6部;近5年來,學校承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藥傳統技能賽項2屆、嬰幼兒健康養育照護賽項1屆,市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30餘項,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突出貢獻獎;學生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13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10項。 [22]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

截至2024年5月,學校有直屬附屬醫院2所,非直屬附屬醫院8所。 [22] 
醫院類別
醫院名單
直屬附屬醫院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國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人民醫院(重慶市萬州區人民醫院)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中醫院(重慶市萬州區中醫院)
非直屬附屬醫院
重慶市九龍坡區第一人民醫院
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
重慶市奉節縣人民醫院
重慶市石柱縣人民醫院
重慶市酉陽縣人民醫院
重慶市秀山縣人民醫院
重慶市巫溪縣人民醫院
重慶市武隆區人民醫院
重慶市黔江中醫院
資料來源: [15-16]  [21]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所獲榮譽

時間
榮譽名稱
2020年10月
重慶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資料來源: [17]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學術科研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學校有國家級臨牀藥物試驗研究中心1個,省部級科研平台11個,重慶市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個;獲批國家級中醫藥文化宣傳基地1個、科普教育基地2個,市級科普基地2個。 [22] 
省部級科研平台:三峽庫區道地藥材開發利用重慶市重點實驗室、抗腫瘤天然藥物研究中心、三峽庫區優質中藥材種源繁育示範基地等 [22]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學校先後獲得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立項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00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項、其他國家級項目14項;發表CSCD、CSSCI、北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92餘篇,SCI、EI、ISTP國際三大檢索收錄論文314餘篇;獲國家授權專利512項、德國專利4項;發現新物種30餘項,已發表11項。 [22] 
時間
獎項名稱
2011年11月
學校“三峽中藥信息源開發與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研究”和“長江三峽中草藥圖譜”、“川東獐牙菜對肝癌細胞作用效果的觀察研究”、“速效消黃飲治療早期慢性重型肝炎的臨牀研究”,“子午流注網上取穴信息系統”5項科研成果被鑑定為重慶市科學技術成果獎
2011年
學校“衞生職業教育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課題課題成果被評為“全國衞生職業教育研究發展基金20082009年度教育教學研究課題成果三等獎”
資料來源: [18]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4年1月,圖書館建築面積24875平方米,有閲覽自修座位3762個(主樓2883個,副樓879個),有藏書315萬餘冊(其中紙質藏書115萬餘冊,電子圖書近30萬冊),報紙期刊300餘種,有供讀者使用的雲平台終端340台,購置有中國知網、中華醫學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維普中文期刊服務平台、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經綸知識平台、超星電子書(鏡像)等數據庫或服務平台10個;是重慶市圖書館學會理事單位、重慶市高校圖工委委員單位、重慶高校數字圖書館資源共建共享單位、重慶市高校圖工委信息技術應用委員會委員單位。 [23] 
  • 學術期刊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學報》(以下簡稱《學報》)是由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主管、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學報》以弘揚醫藥文化,傳播醫藥科學知識,繁榮醫藥學術,展示醫藥科研成果,為學校教學、醫療、科研服務,為重慶及三峽庫區社會、經濟、文化及醫藥衞生事業發展服務為宗旨的綜合性學術期刊。 [19]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合作交流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20張)
截至2024年5月,學校與加拿大、新加坡、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院校開展國際合作,與加拿大博瓦立學院、加拿大羅耶斯特文理學院分別開展護理、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烏茲別克斯坦傳統醫學科學與實踐中心、費爾干納公共衞生醫學院共建“神農學院”,與費爾干納公共衞生醫學院簽訂合作協議,是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與中醫藥魯班工坊合作共同體成員單位;是新加坡護理醫科獎學金項目參與院校,近年來選派100餘人赴海外交流研修,派送53名學生赴新加坡留學;參與制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職業標準、中泰職教聯盟國際課程、坦桑尼亞國際職業標準等22項,入選重慶市人民政府外國留學生市長獎學金絲路項目。 [22]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文化傳統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校訓

學則恆心,醫則仁心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辦學理念

質量立校、特色強校、改革創新、開放辦學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校風

學惟真、行惟實、醫惟仁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教風

引導向學之心,昇華向善之志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學風

勤學、力行、誠信、擔當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校徽

1.校徽圖案由內外圓兩層構架組成,外層內容為學校中英文規範名稱,內核為校徽基本形。
2.採用圓形風格為視覺效果。象徵地球,寓意圓滿、博愛天下,體現為人類健康發揮的保障作用和美好追求。
3.背景為三峽夔門峯巒。圖案中心以三峽夔門峯巒為背景,寓意學校位於三峽庫區和“立足三峽、輻射西部、統籌城鄉、服務基層”的辦學定位。
4.蛇杖。蛇杖凸顯醫學元素,寓意現代醫藥高校的性質。
5.蛇杖下方的圖形既是一雙手,又是破土而出的新芽,是奉獻、希望、聖潔的象徵,寓意培養白衣天使的搖籃和全校師生團結拼搏的進取精神。
6.三條水波,象徵書的形狀,寓意醫學生精勤不倦,博極醫源。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校徽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校徽
7.基本色為綠色。綠色的校徽簡潔、靚麗、堅定飽滿,使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的地域和使命意義深遠。它寓意着環保、健康,象徵着年輕的生命和蓬勃向上的精神,標誌着充滿活力的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美好光明的發展未來。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委員、副校長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資料來源: [20]  [24-2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