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醫學影像技術

(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

鎖定
醫學影像技術(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於醫學技術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學位為理學學士學位。
該專業要求掌握掌握基礎醫學、臨牀醫學、醫學影像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具有操作普通X線、CT、MRI、DSA、放射治療及核醫學成像技術等的能力,能夠靈活應用各種醫學影像成像技術實施個性化檢查方案,精通影像設備的工作原理,開展有效的醫學影像質量管理活動。 [2] 
中文名
醫學影像技術
外文名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類    別
醫學技術類
專業代碼
101003
授予學位
理學學士
修業年限
四年
專業層次
本科
學科門類
醫學

醫學影像技術發展歷程

1985年前後,天津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泰山醫學院、第一軍醫大學、牡丹江醫學院等院校相繼開辦了醫學影像學專業。 [10] 
1998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新舊專業對照表(1998)》中,將醫學影像學(專業代碼100305)調整為醫學影像學(專業代碼100303)屬醫學類專業。 [4] 
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新舊專業對照表(2012)》中,將醫學影像學(專業代碼100303)、醫學影像工程(專業代碼080629S)調整為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代碼101003)。 [3] 
截至2015年上半年,中國開辦4年制醫學影像技術本科專業且授予理學學位的高等院校有70多所。 [5] 
2020年2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為醫學門類專業,專業代碼為101003,屬醫學技術類專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學制為四年。 [6] 

醫學影像技術培養目標

本科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主要培養基本醫學基礎知識和醫學影像技術相關理工科專業知識、終身學習能力和良好職業素質;培養作為醫學相關技術從業人員,有能力從事醫療衞生服務工作,能夠在日新月異的醫學進步環境中保持業務水平的持續更新。 [1] 

醫學影像技術培養規格

  • 學制和學位
1.學制:四年
2.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 人才培養基本要求
1.思想道德與職業態度目標
(1)遵紀守法,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熱愛祖國,忠於人民,具有集體主義精神,願為祖國衞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
(2)珍視生命,關愛病人,具有人道主義精神,將預防疾病、祛除病痛作為自己的終身責任;將提供臨終關懷作為自己的道德責任;始終將維護民眾的健康利益作為自己的職業責任。
(3)樹立終身學習觀念,認識到持續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斷追求卓越。
(4)具有與病人及其家屬進行交流的意識,充分認識醫患溝通與交流的重要性,並積極與病人及病人家屬進行交流,使其充分理解和配合診療計劃的制訂與實施。
(5)在職業活動中重視醫療的倫理問題,尊重病人人格,保護病人隱私。
(6)尊重患者個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價值觀。
(7)實事求是,對於自己不能勝任和安全處理的設備及醫療問題,應主動尋求其他技師和醫師的幫助。
(8)尊重同事和其他衞生保健專業人員,有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隊合作開展衞生服務工作的觀念。
(9)樹立依法行醫的法律觀念,學會用法律保護病人和自身的權益,牢固樹立患者及工作人員的防護意識
(10)正確掌握輻射實踐正當化原則,通過應用各種可能的技術去追求準確的診斷或治療的同時,應當能夠正確判斷輻射實踐的危害與輻射實踐的利益,能夠考慮病人及家屬的利益,並注意發揮可用衞生資源的最大效益。根據病人的病情和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設備使用、醫療設備維修方案,充分掌握公平有效分配和合理使用有限資源的原則,充分利用可用資源達到設備使用的最大效益。
(11) 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具有創新精神和敢於懷疑、敢於分析批判的精神。
(12) 履行維護醫德的義務。
2.知識目標
(1)掌握與醫學相關的數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行為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等基礎知識和科學方法,並融會於未來的學習和醫學實踐。
(2)掌握基礎醫學、臨牀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
(3)掌握醫學影像學範疇內各項檢查技術 (X 線機、CT、MRI、DSA、超聲學、核醫學、放射治療等)、醫學圖像後處理及計算機的基本理論。
(4)掌握X線機、CT、MRI、DSA、核醫學、放射治療等影像學設備的基本原理、設備性能以及基本操作技能。
(5)掌握臨牀流行病學的有關知識與方法,理解科學實驗在醫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6)熟悉有關放射防護的方針、政策、法規和具體防護方法。
(7)瞭解醫學影像學各分支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3.技能目標
(1)掌握醫學影像學範疇內各項檢查及治療技術 (X 線機、CT、MRI、DSA、核醫學、放射治療等),具有熟練操作影像大型設備的能力。
(2)掌握各類醫學影像檢查技術的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體系
(3) 掌握生物醫學信息的採集、分析和信息處理的技能。
(4)能熟練運用所學的知識從事以醫學影像設備為主的醫學設備管理、維護、應用技術開發。
(5)具有根據病人具體情況選擇使用恰當的影像技術的能力。
(6)熟悉醫學影像技術前沿技術的基本知識。
(7) 具有與病人及其家屬進行有效交流溝通的能力。
(8)具有與醫生、護士及其他醫療衞生從業人員交流溝通的能力。
(9)結合臨牀實際,能夠獨立利用圖書資料和現代信息技術研究醫學問題及獲取新知識等相關信息能用一門外語閲讀醫學文獻。
(10)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1] 

醫學影像技術課程體系

醫學影像技術總體框架

  • 教學計劃
醫學院校制訂的教育計劃應與培養目標相適應,注重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的協同,調動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1. 課程計劃
(1)醫學院校必須依據醫療衞生服務的需要、醫學影像科學的進步和診療手段模式的轉變,制訂符合本校實際的課程計劃。
(2)制訂課程計劃需要教師、學生的參與和理解.
(3)課程計劃應明確課程設置模式及基本要求。
(4)院校應積極開展縱向或(和)橫向綜合的課程改革,將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整合。課程計劃必須體現加強基礎、培養能力、注重素質和發展個性的原則,課程設置應包括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二者的比例可由學校根據實際確定。
2.教學方法
醫學院校應在整個教學期間實施科學方法及循證醫學原理的教育,使學生養成科學思維,掌握科學研究方法。
3.科學方法教育
醫學院校應在整個教學期間實施科學方法及循證醫學原理的教育,使學生養成科學思維,掌握科學研究方法。
  • 課程計劃管理
1.醫學院校必須有專門的職能機構負責課程計劃管理,這一職能機構承擔在醫學院校領導下的課程計劃制訂操作、信息意見反饋、規劃調整等具體工作,主持課程計劃的實施。
2.課程計劃管理必須尊重教師、學生和其他利益方代表的意見。 [1] 

醫學影像技術理論課程

1.思想道德修養課程
醫學院校必須在課程計劃中安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
2.自然科學課程
課程計劃中必須安排自然科學課程,為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學習醫學科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打下基礎。
3.基礎醫學課程
醫學院校必須安排必要的基礎醫學課程,為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學習專業課程打下基礎。
4.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課程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課程通常包括醫學影像物理、電工學、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醫學圖像處理、影像信息學、放射物理與防護、影像設備學(常規X線機、CT、MRI、DSA、核醫學等設備)、影像檢查技術、影像診斷學,還包括體現這些醫學影像技術內容的整合課程等形式的課程。
5.行為科學、人文社會科學以及醫學倫理學課程
(1)課程計劃中必須安排行為科學、社會科學和醫學倫理學課程,以適應醫學科學的發展和醫療衞生服務需求。(行為科學、人文社會科學以及醫學倫理學課程通常包括心理學、社會醫學、醫學倫理學等學科的內容)
(2)課程計劃中應安排人文素質教育課程。(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通常包括文學藝術類、醫學史等知識內容)

醫學影像技術實踐教學

  • 畢業實習
實驗實習課程帶教的生師比必須不高於 16:1,考核由帶教教師根據平時成績累計打分,其成績在該門課程的總成績中應占一定比例 (10%~20%)。畢業實習考核安排在每輪實習的最後一週,以實踐技能考核為主。
  • 畢業考試
畢業考試不少於2部分:採用畢業理論考試結合畢業考核方式或者畢業技能考核結合畢業論交答辯的方式。
  • 畢業與學位授予
學生修完規定的全部必修和限定選修課程,成績合格,完成畢業實習,通過畢業考核,准予畢業。由校學位評定委員會根據學校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決定是否授學士學位。 [1] 

醫學影像技術教學條件

醫學影像技術師資隊伍

  • 聘任政策
醫學院校必須實施教師資格認定製度和教師聘任制度,配備適當數量的教師,保證合理的教師隊伍結構,適應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的需求;必須明確規定教師職責:被聘任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及與其學術等級相稱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能力,承擔相應的課程和規定的教學任務;應定期對教師的業績進行評估檢查。
  • 師資政策及師資培養
院校必須保障教師的合法權利,監督教師有效履行職責。有明確的師資政策並能有效執行,保證教學、科研、服務職能的平衡,認可和支持有價值的業務活動,確保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必須建立教師直接參與教育計劃制訂和教育管理決策的機制,使教師理解教學內容和課程計劃調整的意義;必須制訂教師隊伍建設計劃,保證教師的培養、考核和交流,為教師提供專業發展機會。
教育專家
(1)醫學院校應有教育專家參與醫學教育的決策、教育計劃的制訂和教學方法的改革,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中必須有影像技術、核醫學、放射治療及放射診斷等各專業組的專家(副高級以上職稱)參與教學過程,其中影像技術要求單獨成立專業教研室,並且由教授職稱人員擔任主任。專家必須獲得教師資格證書。
(2)建立與教育專家聯繫的有效途徑,並能證實在師資培養和醫學教育中發揮教育專家的作用。 [1] 

醫學影像技術設備資源

  • 基礎設施
(1)必須有足夠的基礎設施供師生的教學活動使用,對基礎設施定期進行更新及添加,確保教學計劃得以完成。
(2)使用先進科學儀器裝備實驗室,保證醫學影像技術實驗教學、技能訓練的完成,儘可能有教育實踐的醫療設備工廠或基地,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操作水平。 [1] 
  • 臨牀教學基地
(1)院校必須擁有不少於1所的三級甲等附屬醫院,並且該院中有較為完備的大型診療設備,包括DR、CT、MRI、ECT、放射治療等設備,以及PACS系統。
(2)建立穩定的臨牀教學基地管理體系與協調機制,確保有足夠的臨牀教學基地滿足臨牀教學需要。
(3)加強對臨牀教學基地的教學基礎設施的建設,實習教學設備數與學生比不低於 1:3。
(4)臨牀教學基地必須成立專門機構,配備專職人員,負責臨牀教學的領導與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臨牀教學管理制度和教學檔案,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工作,特別是加強對醫學影像技術能力考試的管理。
  • 圖書及信息服務
醫學院校必須擁有並維護良好的圖書館和網絡信息設施,必須制定和建立相應的政策和制度,使現代信息和通信技術能有效地用於教學,使師生能夠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進行自學、獲得信息、治療管理病人及開展下生保健工作。

醫學影像技術教學經費

  • 教育預算與資源配置
(1)醫學院校必須有足夠的經濟支持,有可靠的經費籌措渠道。教育經費投入應逐年增加,教學經費投入必須保證教育計劃的順利完成。
(2)依法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明確教育預算和資源配置的責任與權力,嚴格管理教育經費,提高教育投資效益。 [1] 

醫學影像技術質量保障

  • 教育交流
(1)醫學院校可與其他高等教育機構建立合作及學分互認的機制。
(2)提供適當資源,促進教師和學生進行地區及國家間的交流。
  • 教育評價
(1)醫學院校必須建立教育評價體系,使領導、行政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教育評價活動,形成有效的教育質量監控運行機制,確保課程計劃的實施及各個教學環節的正常運行,並能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2)教育評價必須貫穿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其重點是對教育計劃、教育過程及教育結果狀況的檢測。
  • 教師和學生反饋
醫學院校必須確定相應機構,系統地蒐集和分析教師與學生的反饋意見,以獲得有效的教學管理信息,為改進教學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 畢業生質量
(1)醫學院校應建立有效的醫學實驗技術專業畢業生質量調查制度,從畢業生工作環境中收集改進教育質量的反饋信息。
(2)應將畢業生的工作表現、業務能力、職業素質及就業情況等有關信息,作為調整教育計劃和改進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
  • 管理和行政
1.管理
(1)舉辦醫學教育的高等學校必須建立醫學教育管理機構,承擔實施教學計劃等職能。
(2)建立科學的教學管理制度及操作程序。
(3)設立學術委員會、教學委員會等組織,審議教學計劃、教學改革及科研等重要事項。
2.醫學院校領導
醫學院校必須明確主管教學的領導在組織制訂和實施教育計劃、合理調配教育資源方面的權力。
3.行政管理人員
醫學院校必須建立結構合理的行政管理隊伍,行政管理人員必須承擔相應的崗位職責,執行相應的管理制度,確保教學計劃及其他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
4.與衞生部門的相互關係
醫學院校必須主動與社會、政府衞生管理機構相關職能部門加強聯繫和交流,爭取各方對人才培養的支持。 [1] 

醫學影像技術培養模式

  • 醫學影像技術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一)理論教學
該專業理論教學主要依託基礎醫學院相關教研室、影像工程教研室醫學圖像處理教研室影像診斷教研室超聲診斷教研室及影像技術教研室等。通過理論教學使學生掌握數學、物理以及電子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知識,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知識及其在影像科中的應用,具有對各種醫學影像設備的操作應用、技術開發的能力,系統掌握一定的基礎醫學和臨牀醫學基礎知識及常見疾病影像學診斷的必備知識,特別是X線診斷、CT診斷、MR診斷理論掌握醫學影像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放射防護的基礎知識,熟悉有關放射防護的法律法規等。
(二)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以徐州醫科大學省級醫學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醫學影像學科綜合訓練中心和醫學仿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依託。針對專業特點,研發了系列化大型虛擬仿真醫療系統與設備,包括CT、MRI、ECT等仿真操作訓練系統與模型,血管介入治療操作教學系統、數字x線機擺位操作訓練教學系統、DR教學系統、數字胃腸機操作訓練系統、鈷60實驗教學裝置等。實驗室環境安全、環保,符合國家規範,保證學生能在良好的環境中進行實驗操作。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參加C語言、醫學信息學、醫院信息系統及標準與實施、電子病例與病案管理等專業課程的實驗課程學習。其中,醫學信息系統中的門診收費系統模塊、門診醫生站模塊、護理系統模塊、住院管理模塊、電子病歷模塊、病案統計模塊、PACS(影像歸檔和通信系統)模塊的學習與實踐應用是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有效銜接的重要保證。
(三)實踐教學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實習是實現學生的理論知識向臨牀技能轉化的必然手段,學生通過實踐不但掌握了設備操作的步驟,還受到醫院文化和職業道德的薰陶,達到專業技能和人文素質雙教育的目的。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強調實踐教學要與基礎實踐能力培養相結合,與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相結合,與社會的需求、專業發展相結合。積極推進實驗教學改革,探索先進的實驗教育技術手段,完善學習、實踐、探索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鞏固基礎實驗教學內容的同時,加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比例,構建層次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代表院校:徐州醫科大學 [8] 
  •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一)督促和鼓勵教師加強業務學習
既要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又要廣泛瞭解與該專業有密切聯繫的其他專業知識,還要不斷學習該專業的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做到教學相長,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強化自己的實踐技能。現代醫學飛速發展,現代社會是一個學習型的社會,不學習就要落後,就無法滿足教育教學過程中對日新月異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迫切需要,也就無法成為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研究型的教師,就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教育教學改革的競爭中被淘汰。
(二)支持教師積極從事該專業的技術實踐工作
對於護理、檢驗、康復治療技術以及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教師來説,學校要支持他們從事附屬醫院的醫療衞生工作,為他們創造條件方便他們從事相應的實踐工作。醫學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書本上的知識往往是理論的,只有從事具體的實踐工作,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準確運用知識去指導學生的專業學習和技能操作。而且,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學生們就所遇到的專業知識或實際問題向教師請教,尤其是醫學專業的學生,可能就自己或親戚所患的疾病向教師諮詢。這時,如果僅僅知道一些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是無法解決具體問題的。尤其是教材上提到的治療方法、診斷檢驗技術、藥品,與臨牀上所運用的方法、技術和藥品可能相差甚遠,因為臨牀上所運用的影像診斷技術和藥品往往是新技術、新特藥,而教材中的理論可能早以過時,有些甚至淘汰了,這就要求專業教師積極參加相關實踐工作,及時更新專業知識和技能,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專業學習,從而培養出實用型專業人才,增加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機會。
(三)積極探索與臨牀醫院或影像診斷儀器生產、銷售和經營企業建立合作培訓機制
由於大多數高等衞生職業技術學校的附屬醫院規模較小,不能滿足“雙師型”教師臨牀實踐的需要,所以應與更多的醫院或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尤其是中青年教師應在課餘時間隨時去合作醫院或企業,參加相關專業實踐工作。當然,學校也要為教師參加臨牀實踐創造條件,並提供一定的經濟支持。同時也可以聘請合作醫院的中級及以上職稱醫師或其他衞生技術人員為兼職“雙師型”教師,既能補充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雙師型”教師的缺乏,又能通過相互學習交流取長補短,提升學校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
(四) 為教師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學術交流創造條件
以甘肅中醫藥大學定西校區為例,90%以上“雙師型”教師是從醫學院校畢業後直接從事教學工作的,從臨牀一線過渡到教學崗位的“雙師型”教師屈指可數。並且進入教學崗位後,臨牀實踐的機會極少,因為多數教師工作後只進修過一次,時間在半年至一年,有一些教師甚至一次進修機會都沒有,所以絕大多數“雙師型”教師的臨牀工作經歷呈空白狀態,臨牀操作能力普遍較低,甚至多數“雙師型”教師從教時間越長,臨牀實踐能力越低,以致多數“雙師型”教師只會根據教學大綱、教材的內容“講授疾病”,而不會實際中的治病救人、護理病人。況且對於大多數教師來説,由於進修機會少導致知識和技術部分過時。所以只有給教師創造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學術交流的機會,使他們及時瞭解和掌握該專業的新知識、新技術和新進展,才能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尤其是提升中青年教師的技能水平,從而切實解決教師隊伍後勁不足的問題。
(五)組織中青年教師攻讀碩士研究生或在職研究生學位
雖然大多數高等衞生職業技術學校進行了這方面的探索,但距實際需要差距還較大。因此,今後要制訂相應的制度,鼓勵和組織中青年教師攻讀碩士研究生或在職研究生學位。因為這樣的學習不但可以增加中青年教師的理論知識,提高中青年教師的實踐技能,而且可以學習和借鑑先進的教學理念,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行為,從而逐步形成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符合現代教育的要求。同時,中青年教師攻讀碩士研究生或在職研究生學位,不但是個人能力的體現,也是高等衞生職業技術學校全面提升辦學辦學層次的要求。
(六)建立健全“雙師型”教師培訓機制
近年來,雖然各級政府部門和高等衞生職業技術學校都非常重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並採取了一定的措施規範“雙師型”教師的實踐工作,但是由於我國的辦學體制和人員調配體制的制約,導致高等衞生職業技術學校“雙師型”教師培訓體系不完善,組織教師培訓操作困難,且培訓專業有一定的侷限性,不能完全適合學校需求,尤其是高等衞生職業技術學校專業課教師教學任務較重,進入實踐工作的機會與外出培訓和交流的機會極少,導致許多教師缺乏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理念。同時,高等衞生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師比例、結構不合理,“雙師型”教師佔專業教師總數的比例不高,整體素質較低。所以,建立健全“雙師型”教師的培訓機制,對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來説顯得尤為迫切。高等衞生職業技術學校要建立健全教師培訓制度,設立專門的培訓管理機構,完善“雙師型”教師培訓計劃,並嚴格執行。學校要為“雙師型”教師培訓創造條件,包括時間、經費,形成“主管領導—培訓管理機構—培訓計劃—教師—考核制度”五位一體的培養機制。

醫學影像技術數據統計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10000-12000人。 [2] 

醫學影像技術發展前景

醫學影像技術考研方向

生物醫學工程、電子信息、基礎醫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2] 

醫學影像技術就業方向

放射科醫師、事業單位人員 [2] 

醫學影像技術開設院校

地區
院校數量
院校名單
北京
3
北京大學醫學部
北京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
天津
2
天津中醫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臨牀醫學院
——
河北
9
華北理工大學
河北醫科大學
河北醫科大學臨牀學院
河北工程大學
河北北方學院
華北理工大學冀唐學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
河北大學
張家口學院
山西
3
山西醫科大學
長治醫學院
山西醫科大學晉祠學院
內蒙古
4
內蒙古科技大學
內蒙古民族大學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
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
——
——
遼寧
9
中國醫科大學
遼寧中醫藥大學杏林學院
遼寧何氏醫學院
錦州醫科大學
大連醫科大學
遼寧何氏醫學院
大連醫科大學
遼寧中醫藥大學杏林學院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吉林
1
吉林醫藥學院
——
——
黑龍江
3
哈爾濱醫科大學
牡丹江醫學院
齊齊哈爾醫學院
上海
2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健康醫學院
——
江蘇
4
南京醫科大學
徐州醫科大學
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
南通大學杏林學院
——
——
浙江
6
温州醫科大學
紹興文理學院
杭州醫學院
浙江中醫藥大學
温州醫科大學仁濟學院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
安徽
4
安徽醫科大學
皖南醫學院
安徽醫科大學臨牀醫學院
蚌埠醫學院
——
——
福建
3
福建醫科大學
福建中醫藥大學
莆田學院
江西
3
江西中醫藥大學
贛南醫學院
南昌醫學院
山東
8
濰坊醫學院
臨沂大學
山東協和學院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
齊魯醫藥學院
齊魯理工學院
濱州醫學院
青島濱海學院
——
河南
8
鄭州大學
新鄉醫學院
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
河南科技大學
黃淮學院
黃河科技學院
河南中醫藥大學
——
——
湖北
7
長江大學
湖北中醫藥大學
武湖北民族大學
湖北科技學院
江漢大學
武漢文理學院
湖北醫藥學院藥護學院
——
——
湖南
7
吉首大學
湘南學院
長沙醫學院
湖南醫藥學院
湖南中醫藥大學湘杏學院
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
邵陽學院
——
——
廣東
1
廣州新華學院
——
——
廣西
3
右江民族醫學院
廣西中醫藥大學
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
海南
1
海南醫學院
——
——
重慶
2
重慶醫科大學
陸軍軍醫大學
——
四川
5
四川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成都東軟學院
西南醫科大學
川北醫學院
——
貴州
4
貴州醫科大學
遵義醫科大學醫學與科技學院
貴州醫科大學神奇民族醫藥學院
遵義醫科大學
貴州中醫藥大學
——
雲南
5
昆明醫科大學
雲南經濟管理學院
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
大理大學
——
——
陝西
2
西安醫學院
西京學院
——
甘肅
2
甘肅中醫藥大學
河西學院
——
寧夏
1
寧北方民族大學
——
——
新疆
2
疆醫科大學
新疆第二醫學院
——
參考資料來源:陽光高考,摘錄時間:2023年10月6日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