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醫學專業碩士

鎖定
醫學專業碩士學位是為培養醫學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而設立的專業碩士學位,一般要求學員具有一定得職業背景和一定年限的工作經歷(工作經歷年限要求多為5年),醫學專業類碩士學位包括法醫學碩士,中醫學碩士,口腔醫學碩士,臨牀醫學碩士等。
根據2016年《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從2017年起,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類分別編制和下達全國博士、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相關投入機制、獎助和收費等政策按《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教育部關於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的意見》(財教〔2013〕19號)執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招生依據國家統一要求,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考生根據國家招生政策和培養單位招生簡章自主報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考生成績必須達到考研國家線或學校自劃線後方可參加複試,複試通過後才可錄取。參加全國研究生統考錄取的均為普通高等教育的統招學歷(擁有畢業證學位證)。在職研究生(只有學位證和結業證書)在2016年已正式全面取消。 [3-4] 
中文名
醫學專業碩士
外文名
master
別    名
醫學碩士
工作年限
5年
層    次
碩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攻讀

醫學專業碩士碩士劃分

根據中國的有關規定,普通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普通碩士的招生考試主要是年初的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簡稱”統考”), 被錄取後,獲得研究生學籍。畢業時,若課程學習和論文答辯均符合學位條例的規定,可獲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專業碩士是中國研究生教育的一種形式,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定位,專業學位為具有職業背景的學位,要求一定年限的工作經歷,一般為五年以上,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專業碩士的招生考試只有年初的“統考”, 專業碩士教育的學習方式比較靈活,但採取寬進嚴出的方針。

醫學專業碩士報考要求

根據2016年《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從2017年起,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類分別編制和下達全國博士、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相關投入機制、獎助和收費等政策按《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教育部關於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的意見》(財教〔2013〕19號)執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招生依據國家統一要求,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考生根據國家招生政策和培養單位招生簡章自主報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考生成績必須達到考研國家線或學校自劃線後方可參加複試,複試通過後才可錄取。參加全國研究生統考錄取的均為普通高等教育的統招學歷(擁有畢業證學位證)。在職研究生(只有學位證和結業證書)在2016年已正式全面取消。 [3-4] 

醫學專業碩士考試科目

2007年,教育部《關於2007年改革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部分學科門類初試科目的通知》,研究生入學考試對教育、歷史、醫學碩士考試科目進行改革,考試科目為外語、政治、專業課,三門科目全部由教育部統一命題。臨牀醫學專業碩士學位培養模式是自20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在中國重點醫學院校試點的培養臨牀醫學實踐型人才的一種途徑。

醫學專業碩士報考條件

根據《醫師資格考試報名資格規定(2006版)》第6條的規定,臨牀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學(含民族醫)、中西醫結合醫學專業的臨牀博士、碩士和七年制及以上的長學制畢業生,在學期間必須具有相當於大學本科的一年畢業實習和一年以上的臨牀工作實踐,方可在畢業當年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公共衞生預防醫學碩士、博士研究生在學習期間必須保證具有一年以上的臨牀實踐訓練或公共衞生實踐的經歷,方可在畢業當年參加醫師資格考試
上述畢業生在學習期間未能滿足上述要求的,不允許在畢業當年參加醫師資格考試。 [2] 

醫學專業碩士政策改革

2018年11月,寧夏印發《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施意見》規定:臨牀研究成果可作為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授予依據。
意見提出,寧夏將加大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改革力度,合理確定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在招生、培養、學位授予、畢業等環節要注重醫學職業素質、臨牀科研思維、解決臨牀問題能力的考查和培養;改革學位認定方式,注重臨牀能力培養,研究報告、臨牀經驗總結臨牀療效評價、專業文獻循證研究、文獻綜述、針對臨牀問題的實驗研究等均可作為專業學位授予的依據。
寧夏還將推進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與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一體化進程臨牀醫學、口腔醫學和中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全部納入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嚴格按照培訓要求進行輪轉,統籌優化培養內容與時間、理論課相互銜接、考試考核結果互認,並提高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補助標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