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遺臭萬年

鎖定
遺臭萬年(拼音:yí chòu wàn niá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尤悔》。 [1] 
遺臭萬年(遺:留下;臭:借指惡名)指不好的名聲永遠流傳下去,受人唾罵。補充式結構,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3-4] 
中文名
遺臭萬年
拼    音
yí chòu wàn nián
近義詞
臭名昭著、聲名狼藉、人所不齒
反義詞
永垂不朽、名垂青史、萬古流芳
出    處
世説新語·尤悔》
注音字母
ㄧˊ ㄔㄡˋ ㄨㄢˋ ㄋㄧㄢˊ
語法結構
補充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補語

遺臭萬年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尤悔》:“既不能流芳後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耶!”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遺臭萬年”。 [1] 

遺臭萬年成語典故

公元354年,桓温統率晉軍四萬,從江陵出發,分兵三路,進攻長安。前秦國主苻健派兵五萬在嶢關抵抗,被晉軍打得落花流水。苻健只好帶了六千名老弱殘兵,逃回長安,挖了深溝堅守。 [2] 
桓温勝利進軍到了灞上,長安附近的郡縣官員紛紛向晉軍投降。桓温發出告示,要百姓安居樂業,百姓歡天喜地,都牽了牛,備了酒,到軍營慰勞。 [2] 
自從西晉滅亡以後,北方百姓受盡混戰的痛苦。他們看到桓温的晉軍,都高興地流着眼淚説:“想不到今天還能夠重新見到晉軍。”桓温駐兵灞上,想等關中麥子熟了的時候,派兵士搶收麥子,補充軍糧。可苻健也厲害,他料到桓温的打算,就把沒有成熟的麥子全部割光,叫桓温沒有收到一粒麥子。 [2] 
桓温的軍糧斷了,呆不下去,只好退兵回來。但是這次北伐畢竟打了一個大勝仗,晉穆帝把他提升為征討大都督。以後,桓温又進行了兩次北伐。最後一次,進攻前燕,一直打到枋頭(今河南浚縣西)後來,因為被前燕切斷糧道,慘敗而歸。 [2] 
桓温長期掌握東晉的軍事大權,野心越來越大。有一次,桓温躺在牀上自言自語説:“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悄悄活着無所作為,將要被文帝、景帝恥笑了。”接着彎腰屈腿地坐了起來,説:“既然不能夠留美名於後世,也不值得遺臭萬年嗎?”有個心腹官員知道他的野心,向他獻計,説要提高自己的威信,就先得學西漢霍光的辦法,把現在的皇帝廢了,自己另立一個皇帝。 [2] 
那時候,晉穆帝已經死去。在位的皇帝是晉廢帝司馬奕。桓温帶兵到建康,把司馬奕廢了,另立司馬昱當皇帝,這就是晉簡文帝。桓温當了宰相,帶兵駐在姑孰(今安徽當塗)。過了兩年,晉簡文帝病重,留下遺詔由太子司馬曜繼承皇位,這就是晉孝武帝。桓温本來以為簡文帝會把皇位讓給他,聽到這個消息十分失望。 [2] 

遺臭萬年成語寓意

人生在世,有的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就像一具行屍走肉;有的人追名逐利,醉生夢死,就像一架沒有靈魂的消費機器;有的人為了崇高理想,為了社會和大眾的利益,上下求索,忘我奮鬥,名垂青史。古人説人生當做到“三不朽”,即立功、立德、立言。宋代有個大思想家張載也説做人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人們習慣地稱之為“橫渠四心”。不管是三不朽,還是橫渠四心,説的都是人生要有遠大志向,有高尚的人生追求。如果都是在奮鬥,其區別最關鍵的是為什麼而奮鬥,即追求的最終目標是什麼。 [2] 
桓温出於個人野心的膨脹,扭曲了人生態度,把“遺臭萬年”也作為人生追求之一,這是很不正確的人生觀念。正確認識自己也客觀地評價別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起點,端正人生態度,既壯志凌雲、腳踏實地,既目標遠大、又善於把握點點滴滴的小事。只要付出努力,做出貢獻,就是實現了人生的價值。 [2] 

遺臭萬年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遺臭萬年”指不好的名聲永遠流傳下去,受人唾罵。補充式結構,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3-4] 
  • 運用示例
唐·高適《後漢賊臣董卓廟議》:“母妻屠戮,種族無留,懸首燃臍,遺臭萬代。” [1] 
宋·史景卿《貽伯父嵩之書》:“而乃廁於蔡京誤國亂臣之後遺臭萬年,果何面目見我祖於地下乎?” [1] 
宋·劉克莊《祭鄭伯昌吏部文》:“自頃以來,魁柄屢移,士喪所守,翕翕和隨,邢、楊反覆,王、呂合離,遺臭萬代,取快一時。” [1] 
明·周楫《西湖二集》卷三二:“只是一個極忠,一個極佞;一個流芳百世,一個遺臭萬年。” [1] 
清·李汝珍《鏡花緣》六O回:“不獨恩將仇報,遺臭萬年,且劍俠之義何在?公道之心何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