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慶人物生平
編輯劉義慶主要成就
編輯劉義慶京尹時期
劉義慶15歲一路來平步青雲,其中任秘書監一職,掌管國家的圖書著作,有機會接觸與博覽皇家典籍,對《世説新語》的編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7歲升任尚書左僕射(相當於以前的副宰相),位極人臣。但此一時期,其堂弟宋文帝和劉義康的“主相之爭”日益激烈。
[2]
因此劉義慶也懼有不測之禍,29歲便乞求外調,解除左僕射一職。
劉義慶荊州時期
劉義慶擔任荊州刺史,頗有功績。荊州地廣兵強,是長江上游的重鎮,在此過了8年安定的生活。
劉義慶江南時期
劉義慶人物評價
編輯劉義慶是個“為性簡素,寡嗜慾,愛好文義”的人,稱得上是文人政治家。一生雖歷任要職,但政績卻乏善可陳,除了本身個性不熱衷外,最重要的就是不願意捲入劉宋皇室的權力鬥爭。不少文人雅士集其門下,當時名士如袁淑、陸展、何長瑜、鮑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禮遇。
劉義慶軼事典故
編輯
劉義慶作品(2張)
劉義慶主要作品
編輯劉義慶詩作
烏夜啼
籠窗一不開。烏夜啼。夜啼望郎來。
[3]
遊鼉湖詩
暄景轉諧淑。草木目滋長。梅花覆樹白。桃杏發榮光。
[4]
劉義慶《世説新語》
劉義慶是這本書的編者,並不為作者。《世説新語》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志人小説”的代表作。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每類收有若干則,全書共一千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從此可見筆記小説“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
《世説新語》原為8卷,今留存3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鑑、賞譽等36門,主要記述東漢末年至晉代士大夫清高放誕的言談逸事,較多地反映了當時士族的思想、生活和風氣。魯迅曾指出:“這種清談本從漢之清議而來。漢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議論政事,其初在社會上很有勢力,後來遭執政者之嫉視,漸漸被害,如孔融、禰衡等都被曹操設法害死,所以到了晉代底(的)名士,就不敢再議論政事,而一變為專談玄理;清議而不談政事,這就成了所謂清談了。但這種清談的名士,當時在社會上仍舊很有勢力,若不能玄談的,好似不夠名士底(的)資格;而《世説》這部書,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的)教科書。”
此外,《世説新語》善用對照、比喻、誇張、與描繪的文學技巧,不僅使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為全書增添了無限光彩。
如今,《世説新語》除了文學欣賞的價值外,人物事蹟,文學典故、等的思也多為後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對後來筆記影響尤其大。
《世説新語》是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義慶秉性簡素,寡嗜慾,愛好文義。招聚文學之士,遠近必至。當時有名的文士如袁淑、陸展、何長瑜、鮑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禮遇。可能就是他和門下文人雜採眾書編纂潤色而成,是志人小説集。
這部書記載了自漢魏至東晉的逸聞軼事。所記雖是片言數語,但內容非常豐富,廣泛地反映了這一時期士族階層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談放誕的風氣。這部書對後世筆記小説的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而仿照此書體例而寫成的作品更不計其數,在古小説中自成一體。書中不少故事,或成為後世戲曲小説的素材,或成為後世詩文常用的典故,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魯迅先生稱它為“名士底(的)教科書”。
寫作背景
《世説新語》的內容主要是記錄魏晉名士的逸聞軼事和玄虛清淡,也可以説這是一部魏晉風流的故事集,從而也起到了名士“教科書”的作用。按照馮友蘭的説法,風流是一種人格美,構成真風流有四個條件:玄心、洞見、妙賞、深情。當然,這種人格美是以當時士族的標準來衡量的。在《世説新語》的三卷36門中,上卷四門: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中卷九門:方正、雅量、識鑑、賞譽、品藻、規箴、捷悟、夙慧、豪爽,這13門都是正面的褒揚。下卷23門,情況就比較複雜了。有的褒揚之意比較明顯,如容止、自新、賢媛。有的看似有貶意,如任誕、簡傲、儉嗇、忿狷、溺惑,但也不盡是貶責。有的是貶責,如“讒險”中的四條,以及“汰侈”中的一些條目。也有許多條目只是寫某種真情的流露,並無所謂褒貶。既是真情的流露,也就是一種風流的表現,所以編撰者津津有味地加以敍述。
《世説新語》是研究魏晉風流的極好史料。其中關於魏晉名士的種種活動如清淡、品題,種種性格特徵如棲逸、任誕、簡傲,種種人生的追求,以及種種嗜好,都有生動的描寫。綜觀全書,可以得到魏晉時期幾代士人的羣像。通過這些人物形象,可以進而瞭解那個時代上層社會的風尚。
《世説新語》及劉孝標註涉及各類人物共一千五百多個,魏晉兩朝主要的人物,無論帝王、將相,或者隱士、僧侶,都包括在內。它對人物的描寫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學,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點,就是重在表現人物的特點,通過獨特的言談舉止寫出了獨特人物的獨特性格,使之氣韻生動、活靈活現、躍然紙上。如《儉嗇》:“王戎有好李,賣之恐人得其種,恆鑽其核。”僅用16個字,就寫出了王戎的貪婪吝嗇的本性。又如《雅量》記述顧雍在羣僚圍觀下棋時,得到喪子噩耗,竟強壓悲痛,“雖神氣不變,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一個細節就生動地表現出顧雍的個性。
《世説新語》刻畫人物形象,表現手法靈活多樣,有的通過同一環境中幾個人的不同表現形成對比,如《雅量》中記述謝安和孫綽等人泛海遇到風浪,謝安“貌閒意説”,鎮靜從容,孫綽等人卻“色並遽”、 “喧動不坐”,顯示出謝安臨危若安的“雅量”。有的則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徵作漫畫式的誇張,如《忿狷》中繪聲繪色地描寫王述吃雞蛋的種種蠢相來表現他的性急:“王藍田性急。嘗食雞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雞子於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屐齒蹍之,又不得,瞋甚,復於地取內口中,齧破即吐之。”有的運用富於個性的口語來表現人物的神態,如《賞譽》中王導“以麈尾指坐”,叫何充共坐説:“來,來,此是君從!”生動地刻畫出王導對何充的器重。《世説新語》雖然沒有虛構,但一定有所提煉,這番提煉就是小説的寫作藝術。
《世説新語》的語言簡約含蓄,雋永傳神,透出種種機智和幽默,有許多廣泛應用的成語便是出自此書,例如:難兄難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等等。
《世説新語》對後世有着十分深刻的影響,不僅模仿它的小説不斷出現,而且不少戲劇、小説也都取材於它。
《世説新語》是一部筆記小説集,有《言語》《方正》等篇。此書不僅記載了自漢魏至東晉士族階層言談、軼事,反映了當時士大夫們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氣,而且其語言簡練,文字生動鮮活,因此自問世以來,便受到文人的喜愛和重視,戲劇、小説如關漢卿的雜劇《玉鏡台》、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等也常常從中尋找素材。
當然,因為劉義慶當時人在揚州,聽説了不少當地的人物故事、民間傳説,所以在《世説新語》中,也記載了一些發生在當時揚州的故事。如後世熟悉的成語“咄咄怪事”,就是源自於曾擔任建武將軍、揚州刺史的中軍將軍殷浩被廢為平民後,從來不説一句抱怨的話,每天只是用手指在空中寫寫畫畫。揚州的吏民順着他的筆劃暗中觀察,看出他僅僅是在寫“咄咄怪事”四個字而已。大家這才知道,他是借這種方法來表示心中的不平。
劉義慶《幽明錄》
《幽明錄》,亦作《幽冥錄》《幽冥記》,是劉義慶集門客所撰志怪小説集。《周易·繫辭》“是故知幽明之故。”注稱“幽明,有形無形之象 。”書中所記鬼神靈怪之事,變幻無常,合於此意,故取此名。原書30卷
[5]
,已散佚,魯迅《古小説鈎沉》中輯得二百六十五則。書中不少故事與《列異傳》《搜神記》《搜神後記》相同。
《幽明錄》對後世影響很大,如劉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故事曾廣為流傳,龐阿與石氏女魂相遇故事和唐人《離魂記》的情節相似,廣平太守徐玄方女復活故事即《牡丹亭》本事的雛型,唐人編纂《晉書》時亦曾採取其中的資料。
劉義慶人物記載
編輯《楊氏之子》
[6]
劉義慶家族成員
編輯劉義慶先世
養母:曹氏,出身不詳,南朝宋建立後被尊為臨川王太妃。
[17]
劉義慶兄弟
劉義慶子孫
次子:劉衍,官任太子舍人。
三子:劉鏡,官任宣城太守。
四子:劉穎,任前將軍。
五子:劉倩,官任南新蔡太守。
女兒:劉氏,嫁給王僧達。
[9]
劉義慶個人名言
編輯1.寧為蘭摧玉折,不作蕭敷艾榮。
2.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
3.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4.乘興而行,興盡而返。
5.千巖競秀,萬壑爭流。
6.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在有些時候,結果並不重要,興致就是最好的目的地。)
8.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9.謝公與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言,徐向局。客問淮上利害,答曰:“小兒輩大破賊。”意色舉止,不異於常。
11.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 參考資料
-
- 1. 劉義慶 .學習強國[引用日期2020-12-17]
- 2. 《宋書.劉義康傳》
- 3. 黃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詩史補遺九
- 4. 《初學記》二十八。《詩紀》四十五。
- 5. 《隋書‧經籍志》雜傳類著錄為20卷,《唐志》作30卷
- 6. 楊氏之子 .百度漢語.2020-6-18[引用日期2020-06-18]
- 7. 《宋書·卷五十一·列傳第十一·宗室·長沙景王道憐》:道憐六子:義欣嗣、義慶、義融、義宗、義賓、義綦。義欣,為員外散騎侍郎,不拜。歷中領軍,徵虜將軍,青州刺史、魏郡太守,將軍如故,戍石頭。元嘉元年,進號後將軍,加散騎常侍。三年,以本號為南兗州刺史。七年,到彥之率大眾入河,義欣進彭城,為眾軍聲援。彥之退敗,青、齊搔擾,將佐慮寇大至,勸義欣委鎮還都,義欣堅志不動。遷使持節、監豫司雍並四州諸軍事、豫州刺史,將軍如故。給鼓吹一部。鎮壽陽。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23-07-26]
- 8. 《宋書·卷五十一·列傳第十一·宗室·長沙景王道憐》:道憐六子:義欣嗣、義慶、義融、義宗、義賓、義綦。......義綦,元嘉六年,封營道縣侯。凡鄙無識知,每為始興王浚兄弟所戲弄。浚嘗謂義綦曰:"陸士衡詩云:'營道無烈心。'其何意苦阿父如此?"義綦曰:"下官初不識,何忽見苦。"其庸塞可笑類若此。歷右衞將軍,湘州刺史。孝建二年,卒,贈平南將軍,諡曰僖侯。子長猷嗣,官至步兵校尉。昇平三年,卒。齊受禪,國除。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21-01-14]
- 9. 《宋書·卷七十五·列傳第三十五·王僧達 顏竣》:王僧達,琅邪臨沂人,太保弘少子。兄錫,質訥乏風采。太祖聞僧達蚤慧,召見於德陽殿,問其書學及家事,應對閒敏,上甚知之,妻以臨川王義慶女。
- 10. ISBN 978-7-5511-4274-8《世説新語》作者小傳
- 11. 劉義慶 .學習強國[引用日期2021-05-25]
- 12. 世説新語 主編:盧水淹 花山文藝出版社 第7頁 作者小傳
- 13. 《資治通鑑》卷111:初,彭城劉裕,生而母死,父翹僑居京口,家貧,將棄之。
- 14. 《宋書·武帝紀》:高祖武皇帝諱裕,字德輿,小名寄奴,彭城縣綏輿里人,漢高帝弟楚元王交之後也。……(混)始過江,居晉陵郡丹徒縣之京口裏,官至武原令。混生東安太守靖,靖生郡功曹翹,是為皇考。
- 15. 《宋書·后妃列傳》:孝穆趙皇后,諱安宗,下邳僮人也。……後以晉穆帝昇平四年嬪孝皇,晉哀帝興寧元年四月二日生高祖。……孝懿蕭皇后,諱文壽,蘭陵蘭陵人也。父卓,字子略,洮陽令。孝穆後殂,孝皇帝娉後為繼室,生長沙景王道憐、臨川烈武王道規。
- 16. 《宋書·武帝紀》:永初元年夏六月丁卯,設壇於南郊,即皇帝位,柴燎告天。……追尊皇考為孝穆皇帝,皇妣為穆皇后,尊王太后為皇太后。
- 17. 《宋書·臨川王道規傳》:及長沙太妃檀氏、臨川太妃曹氏後薨,祭皆給鸞輅九旒,黃屋左纛,紵輬車,輓歌一部,前後部羽葆、鼓吹,虎賁班劍百人。
- 18. 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編著.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語文 五年級 下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2月:48頁
- 19.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部編版)電子課本 .電子課本網[引用日期2021-07-09]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