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遺傳性性吸引

鎖定
遺傳性性吸引是指由於雙方有着相同的遺傳基因,不在一起長大的平輩兄妹或者姐弟、父母輩與子女輩之間、祖父母輩與孫子輩之間的一種天生的性吸引力。
即使在動物界,許多種羣也避免近親生子,防止種羣退化,這是千萬年來物種形成的保護機制,稱為親緣檢測機制,而遺傳性性吸引與之相反,血緣越近效果越明顯。 [1] 
血緣關係者通常性成熟後不會產生性吸引(除非親緣檢測異常),血緣關係越近效果越明顯;而無血緣關係收養者性成熟後或可產生性吸引,瞭解身世者或可將放縱性吸引發展成愛情。 [1] 
中文名
遺傳性性吸引
外文名
Genetic sexual attraction
別    名
GSA(簡稱)
提出者
芭芭拉·岡尼婭
提出時間
1980年代後期
適用領域
遺傳學,生物學
應用學科
遺傳學,生物學
定    義
哺乳動物近親之間的性吸引
原    因
兩者具有相似的遺傳基因

遺傳性性吸引名詞由來

“遺傳性性吸引”短語是由芭芭拉·岡尼婭這個婦女創造的,當她和在嬰兒時期被拋棄了的後來長大成人的26歲的兒子重聚時,她被自己頭腦中的淫慾嚇了一跳。她對兒子的慾念一直沒有成為現實,畢竟兒子對她的這種愛戀並不領情,而在結婚之後,岡尼婭的這種感情也開始消退。
她寫的一本書則對這種感覺做了如下解釋:“這種浪漫的愛情和性想法,可能是母親和新生嬰兒的早期親密關係缺失所造成的,也可能是兄弟姐妹中的哪個孩子早期因為寄養而不能在一起生活要在以後彌補這種感情缺失的後果。很多碰到這種情況的人,在成年時都需要經歷那種早期本應出現的親密關係。這種關係一旦發生,可能演變為性關係,也可能不會。” [2] 

遺傳性性吸引名詞解釋

遺傳性性吸引通常發生在血緣關係非常近的成年人身上,一般來説,他們很長時間沒有在一起生活,或者以前壓根就沒有見過,一旦等到性成熟而又第一次相見,相同的遺傳基因促使一個人或者雙方都產生本能的性吸引,這種性吸引比起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的吸引力更為強烈,有時達到無法控制的地步。遺傳性性吸引不僅發生在平輩兄弟姐妹之間,也會發生在父母輩和子女輩之間,甚至祖父母輩與孫子輩的人也會產生這種現象。

遺傳性性吸引相關案例

據英國《衞報》28日(2007年2月)報道,整個世界被帕特里克和蘇姍這對德國兄妹的故事所震撼——這對兄妹從小沒有在一起生活,然而長大成人後卻相遇相愛並有了4個孩子。這是一個極端的亂倫案例。不過,那些具有血緣關係的家人,在長期分開後的團聚之日被對方的吸引力搞得心神不寧欲火中燒的事並不罕見。 [3] 
沒有任何罪惡感
至少在公眾看來,這對德國兄妹的生活好像並沒有因為他們曾做過的事而受到顯著的影響。當然,某種程度上他們也沒有必要受到影響。他們是相愛的一對,已經在一起生活了7年,他們自然也不希望其他什麼人來打擾他們的生活,而且他們已經有了4個孩子。
儘管這些細節已經被人們熟知,然而他們的生活卻遭遇了棘手的麻煩。帕特里克和蘇姍都住在萊比錫附近的茲文科(Zwenkau)小鎮,他們是一對兄妹。他們4個孩子中的2個已經遇到了成長困擾,而4個孩子都已經讓別人撫養。帕特里克現年(2007年)30歲,因為犯了亂倫罪而已經過了兩年的牢獄生活。蘇姍2007年22歲,當她被問及是否因為冒了這樣的天下大忌而懷有罪惡感時,她只是簡單的搖了搖頭説道:“沒有,我只是希望我們能夠生活在一起。”
他們的故事在德國已經引起了人們對這對好色男女的種種猜測,而鬧得滿城風雨的原因,絕不只是帕特里克對於要面臨更長時間的牢獄監禁並未感到羞恥和歉疚,而是因為他們的行為推翻了德國法典的173段關於亂倫的種種法律條款。
兄妹就這樣相愛了
儘管如此,公眾卻卻很少注意到這對兄妹的不倫之戀其實是“遺傳性性吸引”現象的一個典型教科書式的案例。這種性吸引發生在成長階段的大部分時間分開而在某一方成年時又相遇的近親之間。已經知道的是,這種現象可以發生在各種各樣的有血緣關係的人之間,父女、母子以及兄弟姐妹之間都可能出現,有時候甚至會出現在同性之間,而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他們並不願意承認自己在搞同性戀。
帕特里克的妹妹出生時,他被寄養在了位於德國東部的一個兒童收養所裏,這個妹妹是他父母的8個孩子中的第3個,而其中的5個孩子都夭折了。當在採訪中問到其他孩子死於什麼疾病時,蘇姍只是簡單地聳了聳肩膀。在兒童收養所和收養家庭中進進出出度過他的成長階段後,帕特里克最終在2000年找到了他的媽媽,但是媽媽在6個月後卻因心臟病而死去。在這之前,帕特里克和蘇姍這對兄妹從不認識對方是誰,於是他們只能靠對方取暖獲得安慰。
然而到這裏這對兄妹重逢帶來的喜悦卻要比媽媽死去留下的痛苦要多,這種説法並不為過。這對兄妹彼此被對方所吸引,他們的感覺和常人所認為的完美愛情所具有的那種浪漫是完全一樣的。
託尼·史茉特萊被約克郡法院起訴犯有和同胞妹妹珍妮特·帕弗琳通姦罪的一個星期後,他在2003年告訴記者説:“當我們兄妹倆坐在一起吃午餐的時候,在我們之間好像閃過了一道愛情的火花,於是就發生了彼此很難控制的事情。”帕弗琳説:“這太可怕了。”他們説當時的感覺可謂是心有靈犀,都對對方的意思心領神會。史茉萊特説:“我注視她的時候就像在注視我自己一樣。我們有着完全相同的性格和膚色,甚至在我們的右手大拇指上也有着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黑色雀斑。我們之間可能要發生不同尋常的事情,而推動這種事情發生的力量實在是太大了。我們做愛的場景非常感人。我們非常親密,沒有什麼事情可以阻止我們那樣做。雖然我知道這不合常理,但是當時我認為那是對的。”
珍妮特補充説:“我們每天都要和思念對方的強烈衝動做鬥爭,我們好像無法擺脱那種感情衝動。只有當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才會感到完整。”
寄養他處的孩子的性衝動
蓋文·理查德森是一家致力於幫助人們尋親問祖的公司的管理者,他説:“兩個陌生人可以非常容易的被對方吸引。她知道這種吸引有時會導致他們接下來發生性關係。例如,你很可能會接到一個憂心忡忡的婦女打來的關於自己和兒子的關係的電話,很顯然,這個婦女是位單身母親,婚姻關係發生破裂。你也有可能接到訴説同胞兄妹間的關係的電話,這樣的兄妹正住在一起,不過他們的秘密被鄰居發現了,於是他們不得不停止這種同居生活,否則他們將會遭到法律的懲罰。這種問題是隨着我們的生活而出現的,我們只能讓母子關係停留在親情層面,而決不能讓這種關係遭到玷污。”
在陌生人之間,除了簡單的吸引之外,還會有更多的事情發生。莫里斯·格林伯格博士和倫敦大學學院的羅納德·裏特伍德教授對這種現象做了很多科學的研究,其中的一個研究報告發表在1995年的《英國醫學心理學期刊》上,這份報告稱:“人們之間的關係和他們對彼此的認知有關,這就像親情一樣,你會發現彼此都在接受着倫理的考驗。這種關係是互動的,無法言表的。研究人員驚奇的發現,超過50%的在別處寄養的孩子在和家人團聚時有想和家人做愛的強烈性衝動。”
近年來,人們常常被警告説在和親戚家人見面前不要有什麼邪念。然而,除了凱瑟琳·哈瑞森偶爾有一本書名為《初吻》的回憶錄記錄了作者和她親生父親的不倫之戀外,很少再有人在公眾前面談起這些不雅的事情。
哈瑞森回憶了她20歲時遭父親誘姦的一幕,不過她後來又回到了自己的生活當中。她説:“我的父親當時看着我,而他看我的眼神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在那之後的幾年中,我都認為我得到初吻時就像被蠍子蟄了一樣,那種麻醉感立刻從嘴散步到大腦。而這個吻也讓我開始慢慢的睡去,並向自己的意志力做了投降,最終四肢癱瘓在牀上。父親之所以能從我身上得到消遣,這是因為他給我服用了迷昏藥,對於父親的這種行為,我更喜歡使用消遣這個詞語來形容。”
“遺傳性吸引”
“遺傳性性吸引”這個短語好像是由芭芭拉·岡尼婭這個婦女創造的。當她和在嬰兒時期被她拋棄的後來長大成人的26歲的兒子重聚時,她被自己頭腦中的淫慾嚇了一跳。她對兒子的慾念一直沒有成為現實,畢竟兒子對她的這種愛戀並不領情,而在再婚之後,岡尼婭的這種感情也開始消退。
她寫的一本書則對這種感覺做了如下解釋:“這種浪漫的愛情和性想法,可能是母親和新生嬰兒的早期親密關係缺失所造成的,也可能是兄弟姐妹中哪個孩子早期因為寄養而不能在一起生活要在以後彌補這種感情缺失的後果。很多碰到這種情況的人,在成年時都需要經歷那種早期本應出現的親密關係。這種關係可能演變為性關係,也可能不會。”
在帕特里克和蘇姍的關係當中肯定有很多孩子氣的成分。一個記者最近偷偷拍攝到了這對夫婦的一個畫面,當時他們倆正坐在一家汽車旅館的牀的兩邊。在記者採訪這對夫婦的時候,他們多數都會不停的聳肩膀,蘇珊的指甲則會不停的相互打架還會焦急的看着這些記者。當記者的問題不針對她時,她就會像孩子一樣拿着她的紅色女鞋不停的畫圈,這個時候記者就會告訴她:“快把口香糖從嘴裏吐出來。”蘇珊因15歲輟學而沒有獲得任何學歷。那些見過這對夫婦的人説,顯然這對夫婦需要得到彼此的照顧,這也是青年社會工作者所認為的他們的孩子應該從他們身邊帶走的原因。
他們也不願意讓媒體過多的知曉他們的事情。他們的律師安德里克·威廉説他們已經被媒體的一再“騷擾”到快要瘋掉了。像他們“我們只是想不受德國法典第173頁的約束”的説法頻繁出現在各個媒體上,而人們也不清楚這對夫婦如何看待他們所處的輿論環境。當蘇珊對報紙採訪感到厭煩時,就會用她的腳趾調弄她丈夫的腳面,然後帕特里克就會像哄小孩一樣温柔的挽住蘇珊的胳膊,於是採訪也就迅速的結束了。
當這樣的親密關係最終的確演變成性關係時,他們很可能會輕易的背上亂倫和濫情的罪名。格林博格告訴科斯塔説:“這種關係沒有任何壓制和逼迫的成分,也無所謂忠貞的背叛,也沒有什麼受害者的説法。這種性行為是在兩個成年人都已同意的基礎上發生的。”
律師挑戰“近親結婚”
據我們所知道的情況,這個案例的發生,他們全家人也都應該擔負責任,雖然蘇珊和帕特里克重逢的時候只有16歲,還未達到遭到起訴的法定年齡,但是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蘇珊的監護人告訴外界説蘇珊天生智力低下。其實在帕特里克服牢獄期間,蘇珊又遭到了一個自稱是她男朋友的49歲男人的玷污,於是蘇珊便生下了第5個孩子。這個孩子在2006年出生,和他的親生父親住在一塊。很多性吸引所引起的越軌行為的受害者根本不把當事人的行為看成亂倫,同時這些受害者又對和收養他們的家庭成員發生性關係的想法感到恐懼驚訝。
這對夫婦的律師堅持認為德國法律禁止亂倫條款所持的科學依據已經站不住腳。這位律師説:“從社會學的角度看,亂倫並不會引起家庭產生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相反亂倫則是家庭以前留下的問題的自然結果。近親結婚所生出的小孩,繼承父母優秀基因和劣質基因的可能性一樣大。”他同時指出不應該禁止那些具有優良基因的人之間發生性關係。他相信在一個現代社會當中,法律僅應該懲罰那些擾亂社會秩序的人。
帕特里克和蘇珊的故事真正不同尋常的地方是他們孩子太多。這對夫婦可能會通過律師爭辯説他們並未對任何人造成傷害。他們可能會説:“任何人在對他人不造成傷害的前提下應該具有‘為所欲為’權利。”問題是他們已經傷害到了他們的孩子。除卻兩個孩子已經遇到了成長困難不説(還不能確定這是由於這對夫婦早熟還是由於他們身上擁有太多的相似基因),這些孩子已經像帕特里克的早年生活那樣交給他人撫養——發生這對夫婦身上的故事,可能在不遠的將來會在他們的孩子重演。
同時,帕特里克已經自願接受了結紮手術,希望以此避免遭受法律的嚴懲。他的律師説:“想要逃脱法律的制裁,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法律只要證明他們曾經同居就可以對他治罪。”這位律師説,這對夫婦唯一想要的就是外界別再打擾他們的生活。他們也想有一個他們孩童時代所缺失的那種家庭生活。

遺傳性性吸引現象解釋

基因相似讓彼此更容易產生吸引力
通常來説,人們對與自己長得相似的人更有好感,覺得對方更有吸引力,也更值得信賴。人們在尋找配偶時,也喜歡尋找興趣相似、個性相投的人,而有血緣關係的人在性格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這就很容易發生這種現象。在父母與子女發生遺傳性性吸引時,父母往往會把子女當成自己的配偶來愛,孩子無論是長相,還是性格都極有可能遺傳了配偶的特性。
人類學家的理論是血緣相近的人有着相同的基因組成,而且通常也有着相似的外貌、個性、興趣,會讓他們彼此更容易產生吸引力,如果同性之間,會產生強烈的認同感,這被稱為“遺傳性吸引”,可如果在異性之間,則會發展成“遺傳性性吸引”。
不過,從小一起生長的兄弟姐妹之間不會產生這種感情,孩子從來沒有離開過自己的父母,通常也不會對子女產生“遺傳性性吸引”的感情,這就是所謂的“韋斯特馬克效應”。該理論認為,同一家族長大的人會發現彼此之間沒有性吸引力,即使有強烈的社會壓力逼迫他們配對,他們在心理上也會產生排斥,人類對亂倫有一種本能的厭惡感。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遺傳研究所教授李瑤認為這種觀點比較片面。她説,男女之間的愛情是個非常複雜的事情,有些人即使是具有相似的外貌、個性、興趣,也不會發展成為戀人關係,互補型的戀人在各個方面往往是相反的。李瑤認為,僅僅是從遺傳基因的角度出發,不能全面客觀地解釋不在一起長大的兄妹或姐弟的相戀現象,更無法解釋這種事情為什麼絕少發生在共同長大的兄弟姐妹之間。
心理學研究成果
有心理研究表明“遺傳性性吸引”應該是存在的。1995年的《英國醫學心理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報告指出:“人們之間的關係和他們對彼此的認知有關,這就像親情一樣,你會發現彼此都在接受着倫理的考驗。這種關係是互動的,無法言表的。研究人員驚奇地發現超過50%的在別處寄養的孩子在和家人團聚時,有想和家人做愛的強烈性衝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