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達雲

(明朝後期將領)

鎖定
達雲(1551年 [1]  -1607年或1608年 [2]  ),字騰霄,號東樓。涼州衞人(今甘肅省武威市 [56] 明朝後期將領。
達雲勇猛強悍,謀略過人。明世宗末年,嗣封世職指揮僉事,至明神宗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累升為西寧參將。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至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間,屢破海西蒙古,取得湟中三捷,並率軍收復松山,拓地五百餘里 [56]  。官至甘肅總兵官太子少保左都督。後病逝於防秋軍中,獲贈太子太保
達雲在西北數十年,每遇戰事,必先悉心籌劃。惜兵愛民,軍行所至,紀律嚴明。作戰時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未嘗受挫,名震西陲,“為一時邊將之冠” [3] 
概述內圖片來源 [55] 
騰霄
東樓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回族 [60] 
出生地
涼州衞
出生日期
1551年 [1] 
逝世日期
1607年或1608年 [2] 
主要成就
湟中三捷,收復松山
主要作品
《達氏家譜自序》
本    名
達雲
官    職
甘肅總兵官太子少保左都督
追    贈
太子太保

達雲人物生平

達雲家世出身

達雲的始祖恪那亞,系哈密畏兀城人 [4]  ,與兄長哈那大、哈那亞於明洪武初年朝貢赴京,明成祖時授試百户,帶俸駐紮駐紮甘肅涼州衞,遂落籍為涼州衞 [5]  。恪那亞生一子,名達裏麻答思,承襲父職。達裏麻答思繼承父風,學習漢族文化,同涼州漢族人民關係日益融洽,生活習俗亦無兩樣,遂確定以首字“達”為自己及所有家族姓氏,成為回族 [58] 
達雲生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 [1]  ,為達裏麻答思的七世孫。 [5]  [58] 

達雲早年遷升

達云為人勇猛、強悍而有謀略 [5]  ,於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四月嗣封世職指揮僉事 [6] 
萬曆三年(1575年),達雲被委派至西州防守。 [6] 
萬曆十四年(1586年)正月,達雲升任嘉峪關守備。 [6] 
萬曆十六年(1588年)六月,達雲接替患病的來保,升任鎮夷(肅州遊擊將軍 [7-8] 
萬曆十九年(1591年)九月,達雲升任永昌參將 [9]  ,旋即改任寧夏參將。十二月,因與參將楊浚等擊敗入侵的炒胡兒部落,獲朝廷賞銀 [10]  。之後調任碾伯(今青海樂都)參將 [11]  ,後或離職。 [12] 
萬曆二十年(1592年)七月,被起用為甘肅遊擊將軍。 [13]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改任莊浪參將。次年調任西寧參將。 [11]  [14] 

達雲湟中三捷

主詞條:湟中三捷
蒙古右翼永謝布部萬户領主永邵卜大成台吉是順義王俺答的侄子,部下兵眾強盛,曾被明廷授為龍虎將軍。萬曆六年(1578年),跟隨俺答西迎活佛索南嘉措,於是留在青海,主持仰華寺。自萬曆八年(1580年)後,永邵卜改稱瓦剌它卜囊(意為瓦剌之婿),活動於青海、甘肅等地,連年侵擾明朝邊境 [15]  。永邵卜曾經誘殺副將李魁,邊境守臣不能報仇,他於是更加輕視明軍。 [16]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九月九日,永邵卜估計明軍將士們必定會宴飲,於是帶領勁騎徑直入侵西寧南川。他的行動被歸附明廷的番人偵得,並向達雲等人報告。達雲在險要之處設伏,命令番人繞出朵爾硤口(捏爾朵峽,今青海湟中上新莊南)左右以外,暗中扼住蒙軍後背,自己親率精兵兩千人蔘戰。待永邵卜等一千餘騎進入峽內,伏兵發動突襲,蒙軍首尾不能相顧,在其後的番軍趁勢夾擊,蒙軍大敗。達雲手刃蒙軍首領一人,斬首六百八十三級 [17]  。那些逃到峽外的蒙軍,又被番軍殲滅。此役,明軍繳獲駱駝、馬匹、兵器不計其數,號稱“西陲戰功第一” [18]  。十一月,明神宗升達云為副總兵 [19]  [20] 
在此戰中被斬殺的蒙古將領把都爾哈,就是先前殺死李魁的人,而他被殺的朵爾硤口就是李魁陣亡之地,二人同在九月陣亡。在這以前,副將李聯芳被蒙古殺死,總兵尤繼先活捉殺害李聯芳的仇人。邊境軍民將達雲、尤繼先報仇之事並稱,為之稱快,史稱“久積不雪之憤,庶少快其一二”。 [17]  [21] 
達雲獲勝以後,估計永邵卜必定再來,於是聚集重兵,嚴陣以待。十月十三日,不甘失敗的永邵卜果然糾合火落赤、真相、瓦刺它卜囊諸部來犯,由湟源一帶進兵南川。蒙軍先包圍番人居住的刺卜爾寨,企圖以引誘明軍來援。番人不能支持,只得與蒙軍合勢進逼西寧。達雲奉甘肅巡撫田樂之命,率各部進駐西川康纏溝(今青海湟中康城寨一帶),行誘敵深入之計。二十二日,達雲指揮明軍四面齊攻,對蒙軍形成包圍之勢。他親率左右衝擊,自辰時至申時,大戰數十回合。蒙軍死傷慘重,於是以長槍鈎杆專門攻擊西寧軍。西寧軍堅不可破,蒙軍眼見獲勝無望,於是潰逃,達雲率軍追擊數十里,方才返回 [22]  。永邵卜、瓦刺它卜囊等部連夜徙帳於鹽池以西,火落赤渡黃河向南而去,康纏大捷宣告結束。
田樂發起的甘山之役,與達雲指揮的南川、康纏二役使青海蒙古迭遭重創,其在青海的勢力從此衰落,河湟地區的“海寇之患”被徹底肅清。
捷報傳至京師,神宗大悦,遣使祭祀郊廟,宣佈大捷。自內閣首輔趙志皋以下的羣臣均獲進升,達雲則於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二月被擢升為署都督同知蔭封一子世襲涼州衞指揮使 [17]  。五月,其子達奇勳被蔭授為世襲涼州衞指揮使 [23]  [24] 
永邵卜等連年劫掠各部番人,番人無法抵禦,於是轉而歸附。等到永邵卜戰敗遠徙之後,達雲立即招撫番人各部,有七千餘户的番户得以恢復產業。之後,永邵卜接連入侵明沙、上谷,都被達雲擊退。 [25]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五月,達雲以都督同知掛將軍印,充任延綏總兵官 [19]  [26]  。九月,青海蒙古部下首領清永等入侵邊境,達雲與諸將分兵抵禦,先後斬首一百七十餘級,以功被實授為都督同知 [27]  [28]  。不久後,改鎮甘肅。 [19]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永邵卜再次侵擾西寧,參將趙希雲等陣亡。達雲受到牽連,於次年正月被停俸四個月。 [29-30] 

達雲松山戰役

松山“左擁蘭、靖,右護涼、古,前逼莊浪,兩河則腹心,甘鎮則咽喉,山以西為扒沙(今古浪大靖)為涼屯地,山以東蘆塘(今景泰)為靖膏地,山以南隆答、石炭以至紅井皆莊浪(今永登)屯牧之地”(《秦邊紀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只要控制了松山,就可割斷青海蒙古和河套蒙古之間的聯繫,軍事上可處於主動地位,削弱蒙古勢力,達到保境安民的目的。 [31]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達雲、田樂與三邊總督李汶等奉旨收復松山。先克昌寧湖的青把都,後破永邵卜。是年三月二十日出奇兵分路進剿,一路從泗水出兵直搗扒沙(今古浪大靖),一路從黃羊川出兵猛擊魚溝,攻其腹背,一路直攻黑馬圈河,共斬殺七百一十四人,俘獲黃金榜什等五百餘人,阿赤兔部潰逃。 [32] 
之後,阿赤兔等重整其部,聯合青海蒙古抵抗明軍,並於是年七月三日乘雨挖邊,欲從鎮羌、岔口越長城入青海,被明軍擊退,擊殺卜打台吉等五名頭目及五十餘名散眾,其餘敗走,退入松山。九月二十四日,各路明軍並進圍攻,西寧兵備右布政使劉敏寬揮戈青海,莊浪兵備按察使梁雲龍控弦烏鞘嶺之北,甘州副使李景元進擊黃羊川,達雲率五郡官兵入黑馬圈河,西寧同知龍應堅和涼州通判王倫整其軍旅前後堵截。九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兩河道明軍十萬人會攻大小松山,俘獲八百八十人,獲牛、馬、駝、羊一千五百餘頭(只),“攘地五百里”。 [32] 
松山戰役結束後,達雲於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閏四月因功晉升為右都督,蔭封一子為世襲涼州衞指揮僉事(一作錦衣衞指揮僉事)。 [32]  [33] 
為鞏固邊防,達雲在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開始修築松山城。同年三月至九月,由達雲修築、荊州俊督建,西從泗水堡(今古浪縣泗水)鏵尖灘漢長城起,東到景泰縣烏蘭哈思吉黃河索橋止,建起長城共約四百華里,環松山於內。從此,松山城駐重兵防守,猶如一道天塹,保障了它周圍廣大地區的安定。達雲因築城之功,自右都督進官左都督 [34]  [35]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七月,達雲因“陝西甘鎮斬獲功”,被擢升實職一級。 [36] 

達雲屢挫海寇

主詞條:甘肅之戰
蒙古失去松山後,雖遷居賀蘭山,卻仍對故地松山眷戀不已,乘明軍撤防時暗中派兵進攻。達雲依據險要地勢攔擊,大敗蒙軍,斬首一百六十級。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七月,神宗論功,加授達云為太子少保 [37]  [38] 
之後,蒙古合軍進犯鎮番衞(今甘肅民勤),達雲與總兵官葛賴等聯兵大破蒙軍,斬首三百七十餘級。捷報傳至京師,神宗為之祭告太廟、頒行賞賜,提升達雲世襲的官階二級 [39]  [40] 
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三月,蒙古再犯甘州,達雲與司道官李徽猷等出奇設伏,擊敗蒙軍,斬首六十五級,獲牲畜上千只(頭)。 [41]  [42] 
松山蒙古退居賀蘭山後,與青海蒙古屢次聯兵攻掠邊境,尤以伊勒登代青(一作銀定歹成)桀驁不馴。 [43] 
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正月五日,伊勒登代青為報復明軍襲破松山之仇,聯合賓兔等部攻擊鎮番衞。達雲派副將柴國柱出擊,大敗其軍,斬首二百餘級,繳獲眾多馬、駝及軍械 [44]  。不久後,青海蒙古大舉入侵,達雲等指揮將士分道截擊,生擒其首領沙賴台吉,蒙軍餘部敗逃 [43]  [45]  。十一月,達雲因功再升實職一級 [46]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三月,神宗敍功,增加達雲的勳蔭 [47]  。四月,伊勒登代青率松山、青海蒙古再次連兵侵略涼州(今甘肅武威),先遭柴國柱擊敗。其後達雲親率副總兵秉忠等在紅崖大敗蒙軍,斬首一百三十九級。蒙軍被迫遠遁 [48]  [45]  [49]  。九月,達雲因紅崖等功再受蔭賞,其子達奇功“升襲二級”,世襲為涼州衞都指揮同知 [2] 

達雲病逝軍中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底至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初,達雲病逝於防秋軍中。 [2] 
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五月,神宗依例賜達雲祭葬,加祭二壇 [2]  。後追贈太子太保(《景泰史話》稱其諡號“英烈”,但無其他引證,故暫置於此 [55]  [50] 

達雲主要影響

達雲在西北數十年,衝鋒陷陣,未嘗受挫,屢破青海蒙古,名震西陲,是明神宗萬曆中期的著名將領 [3]  ,直到近代,據説“青海底回教父老還豔談着他的生動的故事” [57] 
  •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九月,蒙古右翼永謝布部萬户領主永邵卜大成台吉企圖率軍突襲南川,為達雲偵知。他設伏於險要,調番人出朵爾硤口(今青海湟中上新莊南),自率精兵兩千參戰,內外夾擊,大敗蒙軍,斬首六百八十三級 [17]  ,號稱“西陲戰功第一” [18]  。十月,永邵卜糾合火落赤諸部再攻南川,達雲誘敵深入,於西川康纏溝(今湟中縣康城寨一帶)圍殲蒙軍,使其連夜潰逃 [22]  。青海蒙古遭受重創,河湟的“海寇之患”被徹底平定。此後,達雲又屢次擊退永邵卜對明沙、上谷等地的侵擾 [25] 
  •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九月,率軍抵禦青海蒙古首領清永,先後斬首一百七十餘級 [27]  [28] 
  •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出兵克昌寧湖青把都,後破永邵卜,又分兵進剿,大破阿赤兔部,迫使其撤回松山 [32]  。九月,與各路明軍會攻大小松山,共俘獲八百八十人,“攘地五百里” [32]  。戰後修築了約四百華里的長城,以拱衞松山城 [35]  。此後又數次擊退了蒙古對松山的突襲,累計斬首數百級 [38]  [40] 
  • 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三月,蒙古再犯甘州,達雲出奇設伏,擊敗蒙軍,斬首六十五級。 [41]  [42] 
  • 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正月,於鎮番衞等地接連挫敗蒙古伊勒登代青等的攻擾,斬首二百餘級,生擒其首領沙賴台吉 [44]  [43]  [45] 
  •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四月,伊勒登代青等再連兵侵略涼州(今甘肅武威),達雲親自出擊,在紅崖大敗蒙軍,斬首一百三十九級,迫使蒙軍遠遁 [48]  [45]  [49] 

達雲歷史評價

劉敏寬參將達雲新建大功(南川大捷),軍民倚重……。 [20]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
萬斯同王鴻緒:勇悍饒智略。 [54] 明史稿
張廷玉:①(董一元)與麻貴張臣杜桐、達云為邊將選雲。 [51] 明史)②云為將,先登陷陣,所至未嘗挫衄,名震西陲,為一時邊將之冠。 [51] 《明史》)③張臣(張臣、達雲等)諸人,勇略自奮,著效邊陲,均一時良將選也。 [51] 《明史》
楊應琚:萬曆時幸用經略鄭洛,繼用巡撫田樂、兵備劉敏寬、參將達雲等,文武協心,三捷海寇,功為一時之最。 [59] 

達雲主要作品

達雲首修《涼州達氏家譜》,並有《達氏家譜自序》一篇。 [58] 

達雲軼事典故

大雲寺作為涼州地區的傳統佛教寺院始建於唐代,在元、明、清時期也有所發展,明代的信眾對該寺院的建修之舉有碑記記述。達雲及達奇策、達奇勳父子都參與了對該寺的建修,載於《增修大雲寺碑記》。
據《碑記》記載,達雲在收復松山後,為“酬答神功”,於是增蓋元帝廟一座。 [52] 

達雲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簡介
始祖
恪那亞
本為哈密畏兀城人,入朝後授試百户,駐涼州,落籍為涼州人。
七世祖
達裏麻答思
承襲父職,以“達”為姓。
兒子
萬曆末年任昌平總兵官
達奇策
曾任大靖參將
達奇功
曾因功“升襲二級”,世襲為涼州衞都指揮同知
孫子
達元禎
曾任涼州衞守備。
表格參考資料: [2]  [53]  [58] 

達雲後世紀念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達雲十二世達通續修譜系,記述達雲以下六代人的名位事蹟。今甘肅省武威市有達府、達府街、達公祠等作紀念。 [58] 

達雲史料索引

明史·卷二百三十九·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51] 
參考資料
  • 1.    據《涼州府志備考·達氏家譜自序》載,達雲在萬曆貳拾柒年(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玖月拾柒日時“年四十九歲”,上推其生年,應為明世宗嘉靖三十年。
  • 2.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四百三十八》載:“萬曆三十五年九月……以甘鎮兩捷功,加總兵達雲子奇功升襲(廣本襲作蔭)二級,世襲為涼州衞都指揮同知。”《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四百四十六》稱:“萬曆三十六年五月……予原任甘肅總兵官、太子太傅、左都督達雲祭葬如例,仍加祭二壇。”《明史》又稱達雲“以秋防卒于軍”,故可推知達雲大約在萬曆三十五年底或萬曆三十六年初死於防秋軍中。
  • 3.    《明史·達雲傳》:云為將,先登陷陣,所至未嘗挫衄,名震西陲,為一時邊將之冠。
  • 4.    《涼州府志備考·達氏家譜自序》:達雲,年四十九歲,原籍哈密畏兀城人。
  • 5.    《明史·達雲傳》:達雲,涼州衞人。勇悍饒智略。
  • 6.    《明史·達雲傳》稱“萬曆中,嗣世職指揮僉事”,《涼州府志備考·達氏家譜自序》載:“於嘉靖四十五年四月內襲職,萬曆三年委西州防守,十四年正月內升嘉峪關守備。”或可認為達雲於嘉靖四十五年四月襲職指揮僉事。
  • 7.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一百九十九》:萬曆十六年六月……庚午,兵部題覆陝西總督郜光先、甘肅巡撫曹子登會同巡按御史徐大化題稱:罕哈、抄把等酋聲言求兵,虜王西行,讎殺瓦剎,道經甘肅邊地。夫夷狄相殘,中國之利也。若其不近嘉峪,無內窺刁搶之釁;不牧水塘,無戀住驚擾之端。固可置之不問。然而夷情叵測,所稱嚴我門户、收我人畜,或撫賞或拒堵者,誠宜長慮而急為之所也。今鎮夷遊擊來保病,請以守備達雲代。如議行。
  • 8.    《明史·達雲傳》:擢守備,進肅州遊擊將軍。
  • 9.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二百四十》:萬曆十九年九月……以甘肅鎮遊擊達雲分守永昌參將。
  • 10.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二百四十三》:萬曆十九年十二月……加副使袁弘德升俸一級,參將楊浚升副總兵職銜,仍賞銀十五兩,達雲、查勇各賞銀十兩,李君柄(廣本、抱本柄作炳)等各八兩。陝西御史周盤敍其斬獲抄胡兒部落功也。
  • 11.    《明史·達雲傳》:炒胡兒入犯,偕參將楊浚擊敗之,遷西寧參將。
  • 12.    《涼州府志備考·達氏家譜自序》:十六(年)升鎮夷遊擊,又升永昌參將,調寧夏,征剿殺賊有功,調碾伯。
  • 13.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二百五十》:萬曆二十年七月……起原任甘肅參將達云為本鎮遊擊將軍。
  • 14.    《涼州府志備考·達氏家譜自序》:二十一年,調莊浪。二十二年調西寧參將……。
  • 15.    高文德 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12:640
  • 16.    《明史·達雲傳》:永邵卜者,順義王俺答從子也,部眾強盛。先嚐授都督同知,再進龍虎將軍。自以貢市在宣府,守臣遇己厚,不可逞,乃隨俺答西迎活佛,留據青海,與瓦剌他卜囊歲為西寧患。嘗誘殺副將李魁。邊臣不能報,益有輕中國心。
  • 17.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二百九十四》:萬曆二十四年二月……兵部題敍西寧官軍獲捷功次:……乃永酋怙迷負固,仍逞故態,要挾市賞,糾眾內窺。幸督撫、道將屢遵廟謨,鼓作番漢,嚴行偵探。虜方橫行直闖,挖寨越關,而不知已墮伏中。我攻其,內番攻其外,夾擊摧殘,首尾不救,幾致只蹄不返。頭目把都兒,恰即系親殺李魁之人,地名朵爾峽口,即系李魁殞命之地。且前後兩時,皆於九月,則又若天道好還之報。前後共計斬首六百八十三顆,而久積不雪之憤,庶少快其一二……達雲升署都督同知管事,候大將員缺推用,仍蔭一子本衞指揮使世襲。
  • 18.    《明史·達雲傳》:二十三年九月九日,度將士必燕飲,擁勁騎直入南川。屬番偵告,雲設兵要害,令番人繞出朵爾硤口外,潛扼其背,而己提精卒二千與戰。方合,伏忽起,寇首尾不相顧,番人夾擊,大敗之。雲手馘其帥一人,斬首六百八十餘級。其走峽外者,又為番人所殲。獲駝馬戎器無算。為西陲戰功第一。
  • 19.    《明史·達雲傳》:初,南川奏捷,雲已進副總兵,至是命以總兵官鎮守延綏。未幾,鎮甘肅。
  • 20.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二百九十一》:萬曆二十三年十一月……西寧兵備副使劉敏寬以西寧地勢孤危,永酋新遭創衄,勢必報復,條陳善後事宜……參將達雲新建大功,軍民倚重,宜加以副將職銜,總理四營事務……。撫臣以聞,兵部覆請,上悉報可。
  • 21.    《明史·達雲傳》:所馘把都爾哈,即前殺李魁者,其地即魁陣亡處,時又皆九月也。先是,副將李聯芳為寇所殺,總兵尤繼先生獲其仇。邊人以此二事為快。
  • 22.    《明史·達雲傳》:雲既勝,度寇必復至,厚集以待。逾月,寇果連真相、火落赤諸部,先圍番剌卜爾寨以誘官軍。番不能支,合於寇,寇遂逼西川。雲督諸軍營康纏溝,寇悉眾圍之,矢石如雨。雲左右衝擊,自辰至申,戰數十合。寇死傷無算,乃以長槍鈎杆專犯西寧軍。西寧軍堅不可破,寇始遁,追奔數十里而還。
  • 23.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二百九十七》:萬曆二十四年五月……兵部覆:原任總督葉夢熊男葉世仍加錦衣衞指揮同知,總督李汶男李國楨蔭授錦衣衞左所副千户世襲,達雲男達奇勳蔭授涼州衞指揮使世襲。俱報可(廣本作從之)。
  • 24.    《明史·達雲傳》:捷聞,帝大喜,遣官告郊廟,宣捷。大學士趙志皋以下悉進官。雲擢都督同知,廕本衞世指揮使。
  • 25.    《明史·達雲傳》:寇歲掠諸番,番不敵則折而入寇。及寇敗遠徙,雲急招番,復業者七千餘户。永邵卜連犯明沙、上谷,雲並擊走之。
  • 26.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三百一十》:萬曆二十五年五月辛卯朔,命分守西寧、署都督同知達雲以原官掛印,充總兵官鎮守延綏。
  • 27.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三百十四》:萬曆二十五年九月……壬寅,甘鎮海虜清永等酋糾眾分犯,官軍先後擒馘一百七十有奇。敍督巡督、將道等官功……達雲準實授都督同知……自劉敏寬以下各賞銀有差。
  • 28.    《明史·達雲傳》:無何,青海寇糾眾分犯河西,五道俱有備,獻首功百七十有奇。
  • 29.    《明史·達雲傳》:二十六年,永邵卜復犯西寧,參將趙希雲等陣歿,雲坐停俸。
  • 30.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三百三十》:萬曆二十七年正月……奪甘肅總兵達雲俸四月……。先是,海虜犯西寧,陣亡參將趙希雲等。御史許聞造以聞,乞將達雲等輕重議罪,兵部覆議。從之。
  • 31.    《明史·達雲傳》:甘肅間有松山,賓兔、阿赤兔、宰僧、著力兔等居之,屢為兩鎮患。
  • 32.    《明史·達雲傳》:巡撫田樂決策恢復。雲偕副將甘州馬應龍、涼州姜河、永昌王鐵塊等分道襲之。寇遠竄,盡拔其巢,攘地五百里。雲以功進右都督,廕世指揮僉事。
  • 33.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三百三十四》:萬曆二十七年閏四月……錄甘鎮功……升達雲右都督,蔭一子世本衞指揮僉事(廣本作世襲錦衣衞指揮僉事),賚銀五十兩、大紅紵絲二表裏。
  • 34.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三百五十六》:萬曆二十九年二月……丙子,兵部尚書田樂上言先年恢復松山及創築松邊一事:……達雲加左都督……。
  • 35.    《明史·達雲傳》:松山既復,為築邊垣,分屯置戍。錄功進左都督。
  • 36.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三百四十九》:萬曆二十八年七月……敍陝西甘鎮斬獲功,總督李汶、巡撫徐三畏升俸一級,總兵官達雲升實職一級,各賞銀幣,並賞賚文武將士有差。
  • 37.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三百六十一》:萬曆二十九年七月……甲子,以甘肅大捷敍,加總督李汶柱國,巡撫徐三畏升兵部右侍郎,各蔭一子,總兵達雲加太子少保,文武將吏賞齎有差。
  • 38.    《明史·達雲傳》:寇戀其故巢,乘官軍撤防時潛兵入犯,雲據險邀擊之。寇大敗,斬首百六十。加雲太子少保。
  • 39.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三百七十四》:萬曆三十年七月……庚午……論甘肅鎮番等處屢捷功……總兵達雲加原蔭子指揮僉事二級,俱各賚銀幣。
  • 40.    《明史·達雲傳》:寇益糾其黨犯鎮番,雲及諸將葛賴等大破之,斬首三百七十餘級。帝為告廟,行賞,進雲世廕二秩。
  • 41.    《明史·達雲傳》:寇復入犯,雲破走之。
  • 42.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三百八十二》:萬曆三十一年三月……虜犯甘州,御虜總兵達雲、司道官李徽猷等出奇設伏,前後擒斬共六十五名顆,奪獲夷軍牲畜以千百計。蒙古再次入侵,仍被達雲擊退。
  • 43.    《明史·達雲傳》:是時,寇失松山,走據賀蘭山。後連青海諸部寇鈔不已,銀定、歹成尤桀驁。三十三年,連營犯鎮番。雲遣副將柴國柱擊之,寇大敗去。未幾,青海寇復大入,將士分道遮擊,生擒其長沙賴,餘敗奔。
  • 44.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四百五》:萬曆三十三年正月……庚辰,虜酋銀定歹成糾眾犯甘肅鎮番衞,總兵官達雲遣副將柴國程等擊敗之,斬首虜二百有奇,獲馬駝、夷器甚眾。
  • 45.    陳顯泗 主編.中外戰爭戰役大辭典:湖南出版社,1992-12:209
  • 46.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四百十五》:萬曆三十三年十一月……以陝西延、寧、甘、固四鎮大閲八事,敍錄文武各官……總兵官達雲升實職一級,賞銀三十兩、大紅飛魚一襲。
  • 47.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四百三十一》:萬曆三十五年三月……論甘肅斬獲海虜功,沙賴台吉處決梟示,總鎮李汶、總督徐三畏、總兵達雲各加勳蔭,賜銀幣及諸將佐有差。
  • 48.    《明史·達雲傳》:三十五年敍功,雲增勳廕。是年,松山、青海二寇復連兵犯涼州,雲逆戰紅崖,大獲,斬首百三十有奇。
  • 49.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四百三十二》:萬曆三十五年四月……戊戌,銀歹二酋犯河西涼州,副總兵柴國柱破之斬首虜百二十八級,總兵達雲、副總兵官秉忠等又破虜於紅崖,斬首虜百三十九級。
  • 50.    《明史·達雲傳》:贈太子太保。
  • 51.    《明史·卷二百三十九·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9-06-08]
  • 52.    《增修大雲寺碑記》:時本鎮總兵達雲,即前恢疆者,酬答神功,乃於塔台前面並建元帝廟一座,金碧瑩煌,蘄奠此塔於盤石。
  • 53.    《增修大雲寺碑記》
  • 54.    (清)張澍 輯錄.涼州府志備考 中:三秦出版社,1988:504-505
  • 55.    張世軍,楊悦春 主編.景泰史話:甘肅文化出版社,2011-10:59-60
  • 56.    李德義,於汝波 主編;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 編.中國將師名錄 五代至清代卷:解放軍出版社,2007-02:630
  • 57.    白壽彝 著.中國伊斯蘭史綱要參考資料:文通書局,1948-11:312
  • 58.    李健彪 著.達浦生評傳:作家出版社,2017-02:10
  • 59.    張興年 著.清代甘青蒙藏地區施政研究:甘肅人民出版社,2016-12:342
  • 60.    鄭天挺,吳澤,楊志玖主編;翁獨健,蔡美彪,李學勤等副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 上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第993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