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遇冷後排汗增多

鎖定
脊髓空洞症的一種奇異的泌汗現象是遇冷後排汗增多,伴有温度降低,指端、指甲角化過度,萎縮,失去光澤。由於痛、温覺消失,易發生燙傷與碰、創傷。晚期病人出現大小便障礙和反覆性泌尿系感染
中文名
遇冷後排汗增多
患病部位
全身
相關症狀
步態不穩 創傷 盜汗 多汗症 噁心 感覺障礙 角膜炎 節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 截癱 泌尿系感染 癱瘓 燙傷 無力 眩暈 眼球震顫 遇冷後排汗增多
所屬科室
其他科室 其他綜合
相關檢查
脊柱MRI檢查
相關疾病1
網膜炎 蛛網膜炎 脊柱裂 脊髓空洞症 脊髓腫瘤 汗管瘤 小腦扁桃體下疝 惡性小汗腺汗孔瘤 大汗腺癌 乳頭狀小汗腺腺瘤 放射性脊髓病 惡性小汗腺螺旋腺瘤 管狀小汗腺癌 汗管棘皮瘤
相關疾病2
脊髓內出血 脊髓缺血 頸肋 黏液性小汗腺癌 軟骨樣汗管瘤 髓內腫瘤 透明細胞汗腺腺瘤 小汗腺汗管纖維腺瘤 小汗腺血管錯構瘤 汗證 積聚 熱汗 水腫 陰汗

遇冷後排汗增多原因

(一)發病原因
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可分為先天發育異常性和繼發性脊髓空洞症兩類,後者罕見。
1.先天性脊髓神經管閉鎖不全:本病常伴有脊柱裂、頸肋、脊柱側彎、環枕部畸形等其它先天性異常支持這一看法。
2.脊髓血液循環異常引起脊髓缺血、壞死、軟化,形成空洞。
3.機械因素:因先天性因素致第四腦室出口梗阻,腦脊液從第四腦室流向蛛網膜下腔受阻,腦脊液搏動波向下衝擊脊髓中央管,致使中央管擴大,並衝破中央管壁形成空洞。
4.其他,如脊髓腫瘤囊性變、損傷性脊髓病、放射性脊髓病、脊髓梗死軟化、脊髓內出血、壞死性脊髓炎等。
(二)發病機制
1.先天性病因大體有四種學説:
(1)Gardner的流體力學理論:1958年開始,Gardner報道了大量ChiariⅠ型畸形伴脊髓空洞症的病例,他推測由於枕大孔區的梗阻(先天畸形蛛網膜炎等),使腦脊液不能從四腦室流出,腦脊液在脈絡膜叢動脈源性搏動的作用下,就會不斷衝擊脊髓中央管,使其擴大,並破壞中央管周圍的灰質,形成空洞。手術中也發現四腦室與中央管是交通的;部分病人腦室造影時,可觀察到造影劑經四腦室進入中央管;經皮膚穿刺向空洞內注入空氣,氣體也可溢入四腦室;而且空洞內液體蛋白含量低,與腦脊液相似。但也有不同意見:部分病人在造影、手術及屍檢中未發現四腦室與中央管的交通;腰穿注入造影劑雖不流入四腦室,但空洞可顯影;部分空洞與中央管分離,並且是多房的。有的學者計算了脈絡叢動脈源性搏動的壓力,發現壓力很小,不可能造成空洞。另外此學説無法解釋延髓空洞症的產生。
(2)Williams的顱內與椎管內壓力分離學説:1969年以來,Williams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對腦室、空洞及蛛網膜下腔做了壓力測定。認為人在咳嗽,打噴嚏及用力時,可引起顱內及椎管內靜脈壓上升,使腦脊髓蛛網膜下腔的壓力隨之升高,此時正常人是通過腦脊液在蛛網膜下腔的往返流動來平衡的。而有小腦扁桃體輕度下疝的病人,由於腦脊液循環障礙,就出現了壓力的不平衡。Williams發現在咳嗽初期,腰部蛛網膜下腔的壓力高於基底池,以後則相反。由此他推測小腦扁桃體可能有活瓣作用,當脊髓蛛網膜下腔壓力升高時,腦脊液可上推下疝的扁桃體而流入顱內;隨着脊髓蛛網膜下腔壓力的下降,小腦扁桃體再度下疝,使腦脊液不能迴流,造成顱內壓增高,促使腦脊液從四腦室向中央管灌注,這是顱內與脊髓、中央管與脊髓外產生的壓力差,Williams稱為腦脊液壓力分離。這個壓力差反覆間斷地作用很多年,就可以形成交通性脊髓空洞症。通過空洞穿刺及動物實驗也發現空洞內壓力高的特點。部分病人在咳嗽用力時,也有症狀加重的臨牀報道。脊髓空洞症病人中央管與空洞的交通不是一直開放的,由於枕大孔處組織反覆受壓及其他原因,可以關閉。由此在空洞的進展上提出了腦脊液衝擊理論,在枕大孔明顯受壓的病人,當咳嗽等用力時,脊髓蛛網膜下腔的壓力突然升高,由於不能向顱內傳遞,就向脊髓內空洞傳遞,因空洞的開口被關閉或有活瓣作用,空洞內液體不能流入顱內,就向上面中央管旁的灰質衝擊,久而久之,空洞逐漸向上擴展,並在脊髓空洞的基礎上形成延髓空洞。由此説明延髓空洞不可能單獨存在,此點與臨牀觀察相符。
(3)腦脊液脊髓實質的滲透學説:1972年Ball在脊髓空洞症的屍檢中發現脊髓實質內血管周圍間隙的明顯增寬,他在空洞內注入墨汁可沿血管周圍間隙擴散,並在局部形成一些小池,特別是脊髓背側白質明顯。由此推測由於枕大孔區畸形,靜脈壓及脊髓蛛網膜下腔壓力反覆一過性的升高,長期作用於脊髓,使血管周間隙逐漸擴大,腦脊液由此滲入而形成空洞。1979年Aboulker提出神經軸突組織是能透過水的,腦脊液可沿神經組織向脊髓內滲透。臨牀上也有報道術中確實證實四腦室與中央管無交通的病人,在延遲腦脊液造影像上空洞可顯影,而且部分空洞遠離中央管,多偏在靠近脊髓表面最近的后角部分等。
(4)循環障礙學説:Netsky在脊髓空洞症病人屍檢中發現髓內有血管異常,特別是后角明顯。他推測隨着年齡的增長,異常血管周圍可發生循環障礙而導致空洞。脊髓對腦脊液的灌注或衝擊的損害有保護性機制,膠質纖維增生,這些纖維會影響脊髓實質的血液供應,缺血可能是空洞產生及進展的原因之一。脊髓實質(主要在後角)先天性異常並不是發病的惟一因素。脊髓后角先天異常,加之枕大孔區畸形及靜脈壓等因素,使腦脊液很容易從先天異常側的脊髓後根侵入,在局部形成空洞,隨着空洞的擴展可與中央管交通,繼之中央管逐漸擴大,最後可與四腦室相通。
2.後天性病因多由脊髓腫瘤蛛網膜炎及外傷等因素引起。外傷可使脊髓中心部壞死,造成滲出液及破壞產物的積聚,使滲透壓升高,液體瀦留,由於髓內壓力升高,可破壞周圍組織,使空洞逐漸擴大。動物實驗中發現,在切斷的脊髓斷端附近出現一些微小囊腫,由此可推測這些囊腫的破裂、匯合可能是空洞形成的原因。對於蛛網膜炎後的脊髓空洞症,主要由於缺血及靜脈栓塞造成。脊髓腫瘤引起的脊髓空洞症主要與腫瘤細胞分泌蛋白性液體有關。
脊髓空洞症發病機制複雜,枕大孔區畸形或梗阻是導致空洞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於每個人的病因、體質及機體代償能力的不同,空洞的形成和發展也各不相同,所以應根據臨牀特點及病期的不同,進行不同病因探討及綜合分析。
脊髓空洞症多發生於頸段及上胸段的中央管附近,靠近一側后角,形成管狀空洞,可延續多個脊髓節段,並不一定與中央管相通。在脊髓橫斷面上,可見空洞腔佔據了大部分的髓質,前角背側也可受累,前後連合結構常被破壞。隨着空洞腔的進一步發展,后角也可受累、甚至包括後索的腹側。空洞可侷限於脊髓的一側,也可佔據兩側。空洞形狀不一,在脊髓同一平面有可能存在多個空洞腔,它們可相互隔開,也可互相聯通。此症有的與延髓空洞同時存在。空洞向上有延至腦橋與中腦者。腰段以下空洞症較少見。少數情況於脊髓末端見有小的空洞,並且與脊柱裂共存。
脊髓受壓變性常是空洞擴大之必然結果。空洞部位脊髓呈梭形膨隆,顏色變淡,軟膜血管減少。空洞可位於中央或偏於一側,或偏於前或後,使脊髓灰質、側索、後索受壓變性。空洞之壁光滑,為增生的膠質及趨於變性的神經纖維,顏色變白,周圍的神經纖維呈現水腫。晚期脊髓空洞巨大者,脊髓組織菲薄,可造成椎管腔的梗阻。
依照病理狀況,脊髓空洞症可分為兩種類型:一類為交通性脊髓空洞症,即脊髓空洞與第四腦室、蛛網膜下腔腦脊液相交通,常合併小腦扁桃體下疝Ⅰ型與Ⅱ型畸形。它可能系生長髮育過程中的某些異常因素的作用所致,例如脊髓中央管可能在較高的腦脊液壓力的作用下,液體不斷滲漏入周圍神經組織,使之發生持續性擴張而形成本病;另一類為非交通性脊髓空洞症,空洞與腦脊液循環通路不相交通。它的形成與髓內腫瘤外傷性截癱和一些變性疾病有一定關係。

遇冷後排汗增多檢查

臨牀表現
發病年齡31~50歲,兒童和老年人少見。男多於女,曾有家族史報告。脊髓空洞症的臨牀表現有三方面,症狀的程度與空洞發展早晚有很大關係。一般病程進展較緩慢,早期出現的症狀多呈節段性分佈,最先影響上肢。當空洞進一步擴大時,髓內的灰質和其外的白質傳導束也被累及,於空洞腔以下出現傳導束功能障礙。因此,早期病人的症狀比較侷限和輕微,晚期症狀則表現廣泛甚至出現截癱。
1.感覺症狀根據空洞位於脊髓頸段及胸上段,偏於一側或居於中央,出現單側上肢與上胸節之節段性感覺障礙,常以節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為特點。痛、温覺減退或消失,深感覺存在。該症狀也可為兩側性。
2.運動症狀頸、胸段空洞影響脊髓前角,出現一側或兩側上肢弛緩性部分癱瘓症狀。表現為肌無力及肌張力下降,尤以兩手的魚際肌、骨間肌萎縮最為明顯,嚴重者呈現爪形手畸形。三叉神經下行根受影響時,多發生同側面部感覺呈中樞型痛、温覺障礙,面部分離性感覺缺失形成所謂洋葱樣分佈,伴咀嚼肌力弱。若前庭小腦傳導束受累,可出現眩暈、噁心、嘔吐、步態不穩及眼球震顫。而一側或兩側下肢發生上運動元性部分癱瘓,肌張力亢進,腹壁反射消失及Babinski徵陽性。晚期病例癱瘓多加重。
3.自主神經損害症狀空洞累及脊髓(頸8頸髓和胸1胸髓)側角之交感神經脊髓中樞,出現Horner綜合徵。病變損害相應節段、肢體與軀幹皮膚可有分泌異常,多汗或少汗症是分泌異常的惟一體徵。少汗症可侷限於身體的一側,稱之為半側少汗症,而更多見於一側的上半身,或一側上肢或半側臉面。通常角膜反射亦可減弱或消失,因神經營養性角膜炎可導致雙側角膜穿孔。另一種奇異的泌汗現象是遇冷後排汗增多,伴有温度降低,指端、指甲角化過度,萎縮,失去光澤。由於痛、温覺消失,易發生燙傷與碰、創傷。晚期病人出現大小便障礙和反覆性泌尿系感染
診斷
根據慢性發病和臨牀表現的特點,有節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上肢發生下運動神經元性運動障礙,下肢發生上運動神經元性運動障礙等,多能做出明確診斷。結合影像學的表現,可進一步明確診斷。

遇冷後排汗增多鑑別診斷

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泄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徵。盜有偷盜的意思,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裏鬼祟活動,來形容該病證具有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泄出來。盜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中醫運用臍療的方法治療盜汗效果非常顯著,盜汗病人應注意自我養護,加強體育鍛煉,合理食療調養。
多汗症:由於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引起汗腺過多分泌的一種疾病。交感神經支配全身的出汗,正常情況下交感神經通過控制出汗散熱來調節人體的體温,但是症病人的出汗和面部潮紅完全失去了正常的控制,多汗和麪部潮紅使患者每日處在無奈、焦躁或恐慌之中。
臨牀表現發病年齡31~50歲,兒童和老年人少見。男多於女,曾有家族史報告。脊髓空洞症的臨牀表現有三方面,症狀的程度與空洞發展早晚有很大關係。一般病程進展較緩慢,早期出現的症狀多呈節段性分佈,最先影響上肢。當空洞進一步擴大時,髓內的灰質和其外的白質傳導束也被累及,於空洞腔以下出現傳導束功能障礙。因此,早期病人的症狀比較侷限和輕微,晚期症狀則表現廣泛甚至出現截癱。
1.感覺症狀根據空洞位於脊髓頸段及胸上段,偏於一側或居於中央,出現單側上肢與上胸節之節段性感覺障礙,常以節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為特點。痛、温覺減退或消失,深感覺存在。該症狀也可為兩側性。
2.運動症狀頸、胸段空洞影響脊髓前角,出現一側或兩側上肢弛緩性部分癱瘓症狀。表現為肌無力及肌張力下降,尤以兩手的魚際肌、骨間肌萎縮最為明顯,嚴重者呈現爪形手畸形。三叉神經下行根受影響時,多發生同側面部感覺呈中樞型痛、温覺障礙,面部分離性感覺缺失形成所謂洋葱樣分佈,伴咀嚼肌力弱。若前庭小腦傳導束受累,可出現眩暈、噁心、嘔吐、步態不穩及眼球震顫。而一側或兩側下肢發生上運動元性部分癱瘓,肌張力亢進,腹壁反射消失及Babinski徵陽性。晚期病例癱瘓多加重。
3.自主神經損害症狀空洞累及脊髓(頸8頸髓和胸1胸髓)側角之交感神經脊髓中樞,出現Horner綜合徵。病變損害相應節段、肢體與軀幹皮膚可有分泌異常,多汗或少汗症是分泌異常的惟一體徵。少汗症可侷限於身體的一側,稱之為半側少汗症,而更多見於一側的上半身,或一側上肢或半側臉面。通常角膜反射亦可減弱或消失,因神經營養性角膜炎可導致雙側角膜穿孔。另一種奇異的泌汗現象是遇冷後排汗增多,伴有温度降低,指端、指甲角化過度,萎縮,失去光澤。由於痛、温覺消失,易發生燙傷與碰、創傷。晚期病人出現大小便障礙和反覆性泌尿系感染
診斷
根據慢性發病和臨牀表現的特點,有節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上肢發生下運動神經元性運動障礙,下肢發生上運動神經元性運動障礙等,多能做出明確診斷。結合影像學的表現,可進一步明確診斷。

遇冷後排汗增多緩解方法

1.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較強烈的長期或反覆精神緊張、焦慮、煩燥、悲觀等情緒變化,可使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平衡失調,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縮發展。
2.合理膳食,保持消化功能正常。脊髓空洞症肌萎縮患者保持消化功能正常,合理調配飲食結構是康復的基礎。脊髓空洞症肌萎縮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飲食補充,提供神經細胞和骨骼肌細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質,以增強肌力、增長肌肉,早期採用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並積極配合藥膳,如山藥、苡米、蓮子心、陳皮、太子參、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煙、酒。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營養、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為主,並採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維護患者營養及水電解質平衡。
3.注意預防感冒、感染。脊髓空洞症肌萎縮患者由於自身免疫機能低下,或者存在着某種免疫缺陷,一旦感冒,病情加重,病程延長,肌萎無力、肌跳加重,特別是球麻痹患者易併發肺部感染,如不及時防治,預後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胃腸炎可導致腸道菌種功能紊亂,尤其病毒性胃腸炎對脊髓前角細胞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從而使患者肌跳加重、肌力下降、病情反覆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