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

鎖定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詩作。此詩表現了詩人與留居九州三十七年的日本人晁衡的深厚情誼。詩人先描繪出一幅路程遙遠、歸途風光、回國後的情景,表現了作者對友人晁衡歸舟安全的憂慮;最後預祝友人一路順風,卻又感嘆別離後音信難通,流露了詩人依依不捨的深摯情誼。全詩神采煥發,情景交融。
作品名稱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
作    者
王維
創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排律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作品原文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
積水不可極,安知滄海東
九州何處遠,萬里若乘空
向國唯看日,歸帆但信風
鰲身映天黑,魚眼射波紅。
鄉樹扶桑外,主人孤島中
別離方異域,音信若為通 [1]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註釋譯文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詞句註釋

⑴晁衡:原名仲滿、阿倍仲麻呂,日本人。唐玄宗開元五年(717)隨日本遣唐使來中國留學,改名為晁衡。歷仕三朝(玄宗、肅宗、代宗),任秘書監、兼衞尉卿等職。大曆五年(770)卒於長安。
⑵積水:指海。極:盡頭。引申為達到極點、最大限度。
⑶安知:怎麼知道。滄海東:東遊以東的地方,這裏指日本。
⑷九州:這裏指海外大九州。
⑸乘空:乘空中風而行。
⑹信風:任風。
⑺鰲(áo):傳説中的海中大龜,—説大鱉。李白猛虎行》有“巨鰲未斬海水動”的詩句。
⑻鄉樹:鄉野間的樹木。清朱彝尊《送金侍郎鋐填撫七閩》詩之一:“玉節官橋河畔柳,錦帆鄉樹越中山。”扶桑:地名。《南史·夷貊列傳》載:“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餘里。……其上多扶桑木,故以為名。” “扶桑”一詞,時而指地名,時而指神話中樹木,有時也作為日本國的代稱。這首詩中的“鄉樹扶桑外”,意思是説日本國比扶桑更遠。
⑼主人:指日本國王。孤島:指日本國。
⑽若為:怎樣。 [2-3]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白話譯文

遼闊的大海不能達到它的盡頭,怎麼能知道大海以東的地方什麼樣!
中華九州離哪裏最遠?相隔萬里之遙的日本好像在天空一樣。
面對着你的國家只要看太陽昇起,回國的帆船隻有等待定期的信風。
海中的大鱉身影把天都遮黑了,魚的眼睛把大海的波浪都照紅了。
你故鄉的樹木在扶桑國的大地上,你國家的主人住在孤島裏。
我們分別之後就要天各一方,怎麼才能夠互通音信呢! [4]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創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十二載(753),以藤原清河為大使的日本第十三次遣唐使訪華,並迎接鑑真和尚赴日傳授佛法。十月,由阿倍仲麻呂(中文名晁衡)陪同到揚州延光寺禮拜鑑真和尚,後即隨同乘船返日探親。臨行前,唐玄宗、王維、包佶等人都作詩贈別,以表達對這位日本朋友深摯的情誼。王維這首詩,當為當年十月以前晁衡離開長安去揚州前夕所作。 [3]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作品鑑賞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整體賞析

古代贈別詩通常以交代送別的時間、地點、環境發端,借景物描寫來烘染離情別意。這首詩不同,開頭便是一聲深沉的慨嘆,突如其來,噴薄而出,令人心神為之一震。三四兩句一問一答,寄寓詩人深情:九州以外,哪裏最為遙遠?恐怕就要算迢迢萬里之外的日本了。友人要去那裏,真像登天一樣難。頭四句極寫大海的遼闊無垠和日本的渺遠難即,造成一種令人惆悵、迷惘、惴惴不安的濃重氛圍。
接下來四句,是寫想象中友人渡海的情景。在當時的科學水平和技術條件下,橫渡大海到日本去是一種極為冒險、生死未卜的事情。通常是正面實寫海上的景象,諸如氣候的無常、風濤的險惡等等,藉以表達對航海者的憂慮和懸念。第三聯寫得驚耳怵目,扣人心絃,富有精警之意。無論語言是怎樣的鋪張揚厲,情感是怎樣的激宕淋漓,要在一首短詩中把海上航行中將要遇到的無數艱難險阻説完道盡,畢竟是辦不到的。所以,王維採用了另外一種別開生面的手法:避實就虛,從有限中求無限。“向國惟看日,歸帆但信風”,要説的意思只開了一個頭便立即帶住,讓讀者自己去思索,聯想,補充,豐富。《新唐書·東夷傳》雲:“日本使自言國近日所出,以為名。”這裏“日”字雙關,兼指太陽和日本國。航海者就憑几片風帆、數支櫓槳,隨風飄流,可見艱險已極。詩人不作正面描繪,只提供聯想線索;不言艱險而艱險之狀自明,不説憂慮而憂慮之情自見,正是這兩句詩高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還是“鰲身映天黑,魚眼射波紅”兩句。在這裏,詩人不只是沒有實寫海上景象,而且虛構了兩種怪異的景物:能把天空映黑的巨鰲,眼裏紅光迸射的大魚,同時展現出四種色彩:黑,紅,藍(天),碧(波),構成了一幅光怪陸離、恢宏闊大的動的圖畫。波濤在不停地奔湧,巨鰲與大魚在不停地出沒,四種色彩在不斷地交織和變幻,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海上航行艱險、安危的憂慮。
歷代的詩論家們公認王維“詩中有畫”,但往往沒有注意到,他的“詩中畫”大多是“繪畫所描繪不出的畫境”。這首詩即是如此。人們公認王維是着色的高手,但往往沒有注意到,他筆下的色彩不是客觀對象的一種消極的附屬物,而是創造環境氛圍、表現主觀情感的積極手段。這兩句詩利用色彩本身的審美特性來表情達意,很富創造性,有很高的借鑑價值。
最後兩句,詩人設想晁衡戰勝艱難險阻,平安回到祖國,但又感嘆無法互通音訊。這就進一步突出了依依難捨的深情。
這是一曲中日兩國的傳統友誼之歌。通篇沒有用一個概念性的語詞來明言所表現的究竟是什麼情感,但我們從目的地的渺遠、航程的艱險和詩人的聲聲喟嘆中,可以明確無誤地體會到,這是一種悵惘、憂愁、懸念、惜別等等雜糅交織的至精至誠的情誼。 [5]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名家點評

明·凌宏憲唐詩廣選》:姚合《極玄集》以此篇壓卷。皇甫子循曰:首二語可謂工於發端矣。謝靈運《發海口盤嶼山》詩:“莫辨洪波極,誰知大壑東。”良自有本。 [7] 
明·陸時雍唐詩鏡》:此詩只語語的當,謂之壓卷非也。 [7] 
明·鍾惺譚元春《唐詩歸》:譚雲:韻詩難得如此渾成,常宜誦之,以接喉間清氣。鍾雲:亦復壯幻。 [7] 
明·顧璘《批點唐音》:送日本詩無過之者。 [6] 
明·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珽曰:句字葩流,直與蜃樓龍藏爭奇。 [7] 
清·姚鼐五七言今體詩鈔》:奇警稱題。 [7] 
清·張揔《唐風懷》:孫曰:四句雄絕佔今,五六亦工妙。 [7] 
清·吳瑞榮《唐詩箋要》:層轉不窮,忘其駢偭。 [7] 
清·徐增而庵説唐詩》:“九州何處遠,萬里若乘空”,“若乘空”此三字從晁監心上寫來者。“九州”、“萬里”二句於法為承,而此若提筆作頓者,然筆下直是生龍活虎,不可捉摸也。總寫不忍相別之情,可謂淋漓盡致矣。 [7] 
清·吳煊、胡棠《唐賢三昧集箋註》:顧雲:正大雄渾。 [7] 
清·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起得突兀。緊貼還日本,語不泛設(“向國”句下)。 [7] 
清代盧麰、王溥《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陳德公曰:起四氣勢浩浩,稱其題。“鰲身”一句奇橫,推鑠沈、宋矣,仍不墮入險怪,作俑長吉,故為盛音。五、六、九、十亦極秀琢也。 [7]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作者簡介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着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8]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6
  • 2.    陳漢才.中國古代教育詩選注[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5:28-29
  • 3.    鄧安生 等.王維詩選譯[M].成都:巴蜀書社,1990:166-168
  • 4.    楊佐義.全唐詩精選譯註(上)[M].長春:長春出版社,2000::215-216
  • 5.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64-165
  • 6.    傅如一解評.王維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38
  • 7.    陳伯海.唐詩匯評(上)[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323-324
  • 8.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