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辦照

鎖定
辦照即辦理各種相關執照的簡稱。如辦理營業執照、駕駛執照等。其實質是取得某種行為的行政許可證書以及真實證明。具體流程有嚴格的規定與制度 。不同的執照辦理有不同的方式或程序
中文名
辦照
簡    介
辦理各種相關執照的簡稱
基本流程
實行名稱登記當場核准制
新公司法規定
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辦照新公司法規定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28日決定,對《公司法》作出修改,並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明細來看,本次公司法修改主要涉及三個方面。
首先,將註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也就是,除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公司註冊資本實繳有另行規定的以外,取消了關於公司股東(發起人)應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出資,投資公司在五年內繳足出資的規定;取消了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應一次足額繳納出資的規定。轉而採取公司股東(發起人)自主約定認繳出資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等,並記載於公司章程的方式。
其次,放寬註冊資本登記條件。除對公司註冊資本最低限額有另行規定的以外,取消了有限責任公司、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最低註冊資本分別應達3萬元、10萬元、500萬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設立時股東(發起人)的首次出資比例以及貨幣出資比例。
第三,簡化登記事項和登記文件。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認繳出資額、公司實收資本不再作為登記事項。公司登記時,不需要提交驗資報告

辦照基本流程及規範

辦理規定
一、關於名稱登記問題
(一)實行名稱登記當場核准制
1. 名稱登記程序(1)企業申請名稱登記,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當場作出核准或者駁回決定。(2)分局受理名稱申請後應即時將名稱信息上報市局,市局複核並即時下傳複核結果。(3)予以核准的,登記機關在兩個小時內向申請人核發《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予以駁回的,核發《名稱駁回通知書》。(4)投資人的名稱或姓名應當載入《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或《企業名稱變更核准通知書》。在金網程序對名稱核准通知書版面內容調整前,名稱登記機關應根據《名稱預先核准申請書》中投資人情況製作《預核准名稱投資人名錄表》,並作為《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或《企業名稱變更核准通知書》附件核發給申請人。《預核准名稱投資人名錄表》應記載名稱核准通知文號並加蓋行政許可專用章。《預核准名稱投資人名錄表》不作為對出資人出資資格的確認文件,出資人不具備法定出資資格的應當更換符合條件的出資人。(5)名稱預先核准登記後,申請人應當向名稱登記機關申請設立(變更)登記註冊,在本市範圍內不得跨地域或跨級別改變登記管轄機關。(6)名稱登記機關應當記錄名稱核准通知書的核發情況,記錄內容包括:名稱核准通知書文號、核發日期、核發人、領取通知書的代表或代理人本人簽字和領取日期。名稱核准人應將該記錄與每日預核名稱統計表一併留存。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登記註冊的企業名稱不適用本條規定。
(二)名稱預核准申請
2.提交文件、證件(1)申請名稱預先核准登記,應當由全體投資人指定的代表或者委託的代理人向有登記管轄權的登記機關提交《名稱預先核准申請書》、《投資人授權委託意見》。(2)《名稱預先核准申請書》應當由全體投資人簽署。(3)《投資人授權委託意見》應當粘貼指定的代表或者委託代理人身份證明複印件,更換代表或者委託代理人的應當重新出具《投資人授權委託意見》。
3.字號授權許可使用投資人自然人姓名、商標中的文字或者使用同行業內其他企業名稱字號作為字號的,應當提交權利人出具的授權(許可)文件,權利人的資格證明文件以及權利證書。自然人投資人退出的,應當重新申請名稱預先核准。名稱核准人應當在《名稱(變更)預先核准審核意見表》中“備註”欄記載授權許可情況。
4.名稱有效期(1)預先核准的名稱有效期為6個月,有效期屆滿,預先核准的名稱失效。(2)預先核准名稱有效期屆滿前三十日內,申請人可以持《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或《企業名稱變更核准通知書》向名稱登記機關申請名稱延期。申請名稱延期應當提交由全體投資人簽署的《預先核准名稱有效期延期申請表》,有效期延長6個月,期滿後不再延長。
5.名稱註銷(1)申請人可以在名稱有效期內向名稱登記機關申請註銷原預先核准名稱。申請註銷名稱時應當提交由全體投資人簽署的《預先核准名稱註銷申請表》並同時繳回《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或《企業名稱變更核准通知書》及《預核准名稱投資人名錄表》。(2)名稱預先核准後,登記管轄機關因申請人改變擬設企業登記事項而發生變化的,申請人應向原名稱登記機關申請註銷預先核准的名稱,名稱註銷程序依照前款規定。名稱註銷後,申請人應向變更後有登記管轄權的登記機關重新申請名稱預先核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預先核准的企業名稱不適用本條規定。登記註冊後仍按照原有規定履行備案程序。
6.補發名稱核准通知書《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或《企業名稱變更核准通知書》丟失的,申請人申請補發通知書的應當向名稱登記機關提交由全體投資人簽署的《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補發申請表》。補發的名稱核准通知書應在原通知書文號前標註“補”字,《預核准名稱投資人名錄表》作為名稱核准通知書附件一併補發。7.已核准名稱企業信息調整(1)企業名稱預先核准登記後,原預核名稱申請的主營業務、投資人或字號授權(許可)方式等信息發生變化的,申請人可向名稱登記機關申請調整相關信息。申請調整已核准名稱企業信息的,應當向名稱登記機關提交由全體投資人簽署的《已核准名稱企業信息調整申請表》。(2)因投資人部分改變申請調整信息的,申請人還應同時繳回《預核准名稱投資人名錄表》,由名稱核准機關重新制發《預核准名稱投資人名錄表》。投資人全部發生變化的,申請人應當重新申請名稱預先核准。(3)因字號授權(許可)方式調整的,申請人還應重新出具授權(許可)文件。(4)因信息調整導致企業名稱構成變化或導致同行業內企業名稱相同或者近似的,名稱登記機關不得調整已核准名稱企業信息,應當告知申請人重新申請名稱預先核准。(5)各分局准予調整的信息需要由市局調整金網數據的,由各分局填寫《已核准名稱信息調整申報單》報送市局登記註冊處調整。(三)特殊名稱
8.聯合使用市、區(縣)、街道、鄉(鎮)行政區劃名稱和申請人(自然人)的姓名登記註冊個體工商户的,在區縣行政區劃內查無重名即予登記註冊。
9.內資企業分支機構的名稱可以核定為“設立企業名稱+行政區劃+辦事處(或代表處)”,申請人可以自主選擇是否在名稱中使用行政區劃名稱“北京”或“北京市”。
10.“北京”或“北京市”作為行政區劃在名稱中間使用時應加括號。(四)名稱登記檔案
11.各級登記機關應當建立名稱登記檔案。
12.名稱有效期屆滿未予登記註冊的失效名稱登記檔案保存期限至名稱有效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保存期滿,由名稱登記機關予以銷燬。
13.申請名稱註銷的名稱登記檔案保存期限至名稱預先核准之日起12個月。保存期滿,由名稱登記機關予以銷燬。
14.《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或《企業名稱變更核准通知書》作為設立(名稱變更)登記的法定文件應當歸入企業登記檔案,《名稱預先核准申請書》等其他名稱預先核准材料應當一併歸入企業登記檔案。各級登記機關不得因名稱登記檔案歸入企業登記檔案影響依法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二、關於公司股東問題(一)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15.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限定為一個自然人或一個法人(包括企業法人、事業單位法人、社團法人、民辦非企業法人),非法人企業(包括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非法人外商投資企業)不能投資設立一人有限公司
16.一個自然人只能投資設立一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一個法人可以投資設立多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17.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聯營企業法人可以投資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其中,全民所有制企業法人投資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以貨幣出資的,不需提交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的批准文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評估報告應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確認。 (二)國有獨資公司
18.各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設立國有獨資公司,可直接辦理登記註冊,不需提交主體資格證明。
(三)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
19.公司可以向其他公司投資。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設立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可與其他股東共同投資其他類公司,但不能作為唯一股東再投資設立新的一人有限公司。一個法人股東投資設立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可以投資設立各類公司,包括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20.公司可以作為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企業法人、聯營企業法人投資人。公司投資其他類型企業的,法律、行政法規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三、關於註冊資本(金)問題
21.對特定行業(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金融機構、證券公司、保險公司、期貨經紀公司、拍賣企業、旅行社、公司制會計師事務所、外商投資電信企業和基金管理公司等)企業法人,法律、行政法規對其註冊資本(金)最低限額有較高規定的,應從其規定(參見附件)。此類企業涉及前置許可事項的,註冊資本(金)以許可文件為準。
22.建築業、國際貨運代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典當、房地產開發、投資類、集團母公司、市場專營企業以及名稱中不含行政區劃、不使用國民經濟行業類別用於表述所從事行業的企業法人註冊資本(金)的最低限額,仍按現有規章或規範性文件規定執行(參見附件)。
(二)出資方式
23.《公司登記管理條例》和國家工商總局對以貨幣、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有明確規定的,從其規定。對申請人以《公司登記管理條例》和國家工商總局規定以外的方式出資的,暫不予以辦理登記註冊。對以股權作價出資組建集團母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局將另文規定具體操作程序。
24.除《公司登記管理條例》和國家工商總局規定的不得作價出資的方式以外,以下實物亦不得作為出資辦理登記:食品、飲料、煙草、棉、麻、土畜產品、紡織品、服裝鞋帽、日用百貨、五金交電、化工產品、藥品、中草藥及其製品、石油及其製品、煤炭及其製品、木材、建築材料、礦產品、金屬材料、未辦理所有權證書的房屋、汽車配件及未辦理行駛證的機動車、工藝美術品、字畫、圖書、肥料、農藥、飼料、苗木、花卉、傢俱、工業用原材料、工業用半成品。
25.公司全體股東的貨幣出資總額不得低於公司註冊資本的30%,但不要求每位投資人均應在其出資額中按此比例繳納貨幣資金。
26.非公司制內資企業法人、非公司制外商投資企業註冊資本(金)中的貨幣資金比例不受上款規定限制。其中,非公司制內資企業法人投資人以高新技術成果出資的,其高新技術成果出資額佔註冊資本(金)比例可由投資各方協商約定。
27.企業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其經營範圍項下的標註應按照法定的出資方式描述為“實物”、“知識產權”或“土地使用權”,且不再作進一步細化表述(參見範例)。
(三)出資時間
28.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或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貨幣出資的,其出資時間應按照貨幣出資足額(包括按期足額)存入入資銀行專用帳户的日期核定;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其出資時間應按照辦理完畢財產轉移手續的日期核定。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應在設立時交付公司章程規定的全部出資,其他形式的有限責任公司、採取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非公司制內資企業法人可以分期繳付註冊資本(金)。
29.採取分期繳付註冊資本(金)方式的內資有限責任公司及非公司制內資企業法人,其在設立時的出資應不低於註冊資本(金)數額的20%,且不得低於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最低限額。註冊資本(金)的其餘部分可由投資人在企業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
本細則22條中所列企業可以採取分期繳資方式繳付規章或規範性文件規定的註冊資本(金)最低限額高於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最低限額的部分。
30.投資性有限責任公司或投資性非公司制內資企業法人,其註冊資本(金)可以在設立後五年內分期繳足。
31.投資人分期繳付的次數、每次繳資數額應根據企業章程規定執行,其中,各投資人任意一期繳資的數額均可不按照該投資人的出資總額佔註冊資本(金)總額的比例設定。
32.申請經營範圍中包含前置許可項目的企業,辦理設立登記時可以分期繳付註冊資本(金)。
33.營業執照經營範圍項下“實繳註冊資本”、“實繳註冊資金”標註統一調整為註冊資本(金)項下的“實收資本”、“實收資金”標註。
34.登記機關不再按照繳付註冊資本(金)的期限設定營業執照有效期,但應在營業執照經營範圍項下標註“下期出資時間*年*月*日”(“下期出資時間”是指本次設立或變更實收資本登記後,章程規定的最近繳資期;“*年*月*日”為章程中規定的最近繳資期的截至時間)。繳資期限的標註可在企業繳清全部出資後刪除。
35.內資企業註冊資本(金)按期繳付後,應向登記機關辦理實收資本(金)的變更登記,提交《企業變更(改制)登記(備案)申請書》及其他有關材料。
36.投資人未按期繳付註冊資本(金)(即超過營業執照經營範圍項下標註的“下期出資時間”仍未繳資),該企業可以增加經營項目、設立分支機構、投資其他企業或辦理其他登記事項的變更登記,但對變更住所、註冊資本(金)或出資時間的,應先經監督部門依法作出處理並出具文字處理意見,處理意見應歸入登記檔案。
企業在“下期出資時間”前申請將註冊資本(金)減少到實繳數額,可直接辦理減資變更登記。企業不能在規定期限內繳付應繳出資,超出“下期出資時間”申請減少應繳出資的,應按上款規定經監督部門作出處理後,方可辦理減資變更登記
企業辦理減資變更登記,減少後的註冊資本(金)數額不能低於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最低限額。
37.企業增加註冊資本(金),註冊資本(金)的增加部分可以辦理分期繳付,但應符合以下規定:
(1)變更後的註冊資本(金)中,貨幣部分不得低於總額的30%,但不要求增加的註冊資本(金)中應有不低於30%的貨幣。
(2)增加註冊資本(金)時,原註冊資本(金)已經全部繳足的,該次變更登記時,應繳納不低於增加部分20%的出資,其餘部分可在變更登記核准之日起兩年內繳足。投資類企業可在變更登記核准之日起5年內繳足。
(3)增加註冊資本(金)時,原註冊資本(金)未全部繳足但按期繳付的,該次變更登記時,應繳納不低於增加部分20%的出資,並可按修改後的章程規定繳納原有出資,但新增部分的出資時間不得超過企業設立之日起兩年(投資類企業為設立之日起5年)。
38.外商投資企業未按期繳付註冊資本申請變更註冊資本或變更實收資本的,參照上述規定辦理。
(四)驗證
39.公司、集體所有制企業辦理設立登記,公司、集體所有制企業、聯營企業變更註冊資本(金)、實收資本(金)登記時,均應提交法定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報告。
40.公司、集體所有制企業設立或公司、集體所有制企業、聯營企業增加註冊資本(金)、實收資本(金),投資人以貨幣形式出資的,應到設有“註冊資本(金)入資專户”的銀行開立“企業註冊資本(金)專用帳户”,並依據入資銀行出具的入資資金憑證辦理驗資手續。
41.登記機關應利用入資核查系統對驗資報告中的入資資金憑證進行審查,並下載入資核查情況歸入登記檔案。
42.投資人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由法定評估機構對非貨幣財產評估,評估結果還應經法定驗資機構進行驗證。涉及國有資產的,還應經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或國家授權管理國有資產的投資機構(部門)確認。非貨幣出資在設立後分期繳付的,應在辦理變更實收資本(金)登記時,一併辦理財產轉移手續。
43.對以技術成果評估價值在100萬元以上(含)的,應要求評估機構在評估報告中附上有關專家簽署的參考意見,或者政府科技主管部門或相關科研機構出具的鑑定意見,並對評估報告實施部分實質內容審查程序。
44.企業辦理非貨幣財產(包括辦理有法定形式權屬證明的非貨幣財產)的轉移手續,應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專項審計報告,或在驗資報告中明確已經辦理財產轉移手續並經驗證。
四、關於經營範圍問題
45.登記機關依據企業申請及章程的規定,並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具體核定大類、中類或小類經營項目。
46.對申請項目屬於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應在登記前經批准的(參見《北京市企業登記前置許可項目目錄》),企業應在登記註冊時提交符合法定形式的前置許可文件。登記機關嚴格依照許可文件中明確的許可項目核定經營範圍。
47.登記機關核定經營範圍中的第一項項目應與該企業名稱中的行業一致。
48.企業非法人分支機構的經營範圍不能超出隸屬企業的經營範圍。對由分支機構經營、隸屬企業不經營的許可項目,應在隸屬企業經營範圍中該許可項目後明確標註“(限分支機構經營)”。
49.外商投資企業、個體工商户的經營範圍參照內資企業經營範圍核定。
50.依據《中關村科技園區條例》、《中關村科技園區企業登記註冊管理辦法》在中關村科技園區內登記註冊的不具體核定經營範圍的企業、個體工商户,變更住所至中關村科技園區外的,應同時具體核定經營範圍。
五、關於章程審查問題
51.登記機關依法審查公司章程的法定條款和任意條款。
公司章程的內容應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
52.企業變更登記事項的,登記機關應審查變更是否符合章程規定。變更登記事項涉及章程變更的,應提交法定代表人簽字並加蓋企業公章或符合企業章程規定數量股東簽字(或加蓋公章)的章程修正案或修改後的章程。
六、關於改制有關問題
53.全民所有制企業法人、集體所有制企業法人改製為公司的,按現有規定執行。
54.對其他類型企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變更為公司的,依據有關規定辦理變更登記。
七、關於過渡期問題
55.對本細則實施前已經登記的企業,不設定統一的時限要求其按照新規定調整有關登記事項,在該類企業辦理變更登記或備案時,對有關事項一併予以調整。
56.本細則實施後,各登記部門不再下發舊版登記申請文表。對2006年4月1日前使用舊版文表辦理登記註冊的,應要求其按規定更換文表中需要調整的部分。2006年4月1日後,登記部門不再受理使用舊版文表辦理的登記註冊申請。
57.名稱登記
(1)本細則實施前已經辦理名稱預先核准或已經辦理名稱有效期延期但有效期未滿12個月的名稱,在有效期屆滿前未辦理設立(變更)登記的,可向原名稱登記機關申請延長名稱有效期至預先核准之日起12個月。
(2)本細則實施前已經辦理名稱預先核准的,申請設立登記時不要求其提交《預核准名稱投資人名錄表》。
(3)本細則實施前已經領取《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或《企業名稱變更核准通知書》但尚未辦理設立(變更)登記的,申請人應向原名稱登記機關申請登記註冊,不得跨地域或跨級別向其它登記機關申請設立(變更)登記註冊。因申請人改變擬設企業登記事項而改變登記管轄機關的,應按照本細則第5條第(2)款規定辦理。
58.現有不具體核定經營範圍的企業,不統一調整經營範圍,但在其辦理變更登記時,應要求具體核定經營範圍,其中公司還應提交法定代表人簽署的修改後的章程(非公司企業法人不須提交修改後的章程)。
59.後置審批有效期
(1)後置審批企業有效期屆滿的,不再予以延期。
(2)後置審批企業在有效期內申請辦理變更登記的,可予以辦理,但應按原有期限繼續設定有效期。
60.設定了財產轉移有效期的企業應在有效期屆滿前,及時辦理財產轉移手續。該有效期屆滿後,不再予以延期。
原有效期屆滿仍無法辦理財產轉移的企業,可以申請修改章程,對未辦理財產轉移的出資分期繳付,並調整實收資本(金)數額,調整後的實收資本(金)數額為原實收資本(金)減去未辦理財產轉移部分的出資,且不低於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最低限額及該企業註冊資本(金)數額的20%。分期繳付期限最長設定為2年(投資企業為5年)。登記機關按照本細則分期繳付有關規定在企業營業執照經營範圍項下進行標註,並變更其實收資本(金)。
61.對本細則實施前登記的採取分期繳資的企業,其“下期出資時間”可以按照原章程規定設定,最終入資期限可以設定為企業設立後3年。
62.對本細則實施前已辦理名稱預先核准手續或已準備材料,在本細則實施後辦理設立登記或變更註冊資本(金)登記的企業(不包括全民所有制企業法人),應要求其按規定提交驗資報告。
八、關於簡化內外資企業登記手續問題
63.公司設立分公司、註銷分公司以及分公司變更負責人,不再提交股東會或董事會決議
64.設立個人獨資企業,不再提交聘用財務人員的協議書或與會計師事務所簽署的代為管理財務的協議。
65.全民所有制企業營業單位集體所有制企業營業單位、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企業營業單位、個人獨資企業分支機構變更負責人,不再提交負責人的任免文件。
66.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自己辦理個人獨資企業設立、變更或註銷手續的,無須提交《指定(委託)書》。
67.設立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企業,不再提交選舉董事會、監事會成員及董事長或執行董事監事、經理的股東和職工(代表)大會決議。
68.設立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企業營業單位,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企業變更住所、經營範圍,不再提交股東和職工(代表)大會決議或合作股東大會決議。
69.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變更隸屬關係不涉及註冊資金變化的,不再提交資產評估報告。
70.取消在企業章程上加蓋企業登記備案章的手續,不再要求企業提交兩份章程。
71.外商投資企業分支(辦事)機構變更負責人,不再提交負責人的任免職文件。
72.外商投資企業申請在外地設立分支(辦事)機構,申請人持《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正本或副本原件口頭提出申請,即予開具核轉函。
73.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申請變更名稱、業務範圍、地址事項的,其《登記申請書》由首席代表簽署,不再要求外國企業董事長或總經理簽署。
九、關於註銷登記問題
74.公司辦理註銷登記,按照《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規定,不再提交刊載三次註銷公告的報樣及税務機關完税證明,但仍應提交股東會或有關機關確認的清算報告。
75.非公司制企業法人辦理註銷登記,按照《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不再提交税務機關完税證明,但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企業法人應由主辦單位或清算組織對其債權債務清理完畢、税款及職工工資已繳清的情況予以確認;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企業法人應在清算報告中明確債權債務清理完畢、税款及職工工資已繳清。
76.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辦理註銷登記,按照《個人獨資企業法》、《合夥企業法》規定,不再提交税務機關完税證明,但應在清算報告中明確債權債務清理完畢、税款及職工工資已繳清。
77.個體工商户辦理註銷登記,依照《城鄉個體工商户管理暫行條例》規定,不再提交税務機關完税證明,但申請人應當在《個體工商户註銷登記申請書》上註明債權債務清理完畢、税款及職工工資已繳清。
十、關於登記管轄問題
78.市局負責登記下列公司:
(1)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公司以及該公司投資設立的控股50%以上的公司;
(2)註冊資本3000萬元人民幣(含)以上的有限責任公司(含國有獨資公司);
(3)股份有限公司;
(4)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國務院的決定,應當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的公司;
(5)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授權登記的其他公司;
(6)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典當、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舊機動車經紀、因私出入境中介、境外就業中介、人才中介、徵信、商標代理公司;
(7)市局認為應當由其登記的其他公司。
79.各區縣分局負責登記本轄區內國家工商總局及市局登記的公司以外的其他公司,並登記國家工商總局及市局授權登記的公司。
80.各區縣分局是公司登記機關,具有公司登記管轄權,應根據法律、行政法規賦予的職責認真做好管轄工作。
81.非公司企業登記管轄按現有規定執行。其中,個人獨資企業由分局負責登記。
82.市場專營企業登記管轄按以下權限劃分:
(1)市局登記註冊郵幣卡市場專營企業、汽車交易市場專營企業以及註冊資本(金)在3000萬元人民幣(含)以上的其他類市場專營企業;
(2)市局登記管轄以外的市場專營企業由分局登記註冊。
83.個體工商户登記管轄下放問題。
分局可根據本局的實際情況決定個體工商户的登記註冊管轄。分局將個體工商户的登記註冊管轄下放至工商所的,應具備以下條件:
(1)分局制定了對工商所登記註冊工作的考核制度;
(2)工商所應至少有具備審查員、核准人資格的人員各一名;
(3)工商所具有個體工商户名稱查詢、上報市局複核名稱、打印《營業執照》等符合“金網”要求的數據採集錄入相關設備;
(4)工商所具備符合登記註冊“窗口”要求的對外服務接待設施。
十一、關於實行直接核准制問題
84.對部分登記註冊事項實行直接核准制,由具有核準資格的受理人員在受理登記材料後,直接在《審核表》中核準人意見欄內簽署核准意見或作出核駁決定。
85.實行直接核准制的登記註冊事項包括:
(1)內外資企業(含分支、辦事機構,下同)變更名稱(由名稱核准人員直接辦理);
(2)內外資企業變更住所(經營場所),但僅限於該住所具有房屋管理部門出具的房產證明或住所提供者具有房屋出租、出售經營資格;
(3)內外資企業的備案,但不包括變更隸屬關係的備案;
(4)外商投資企業分支(辦事)機構、在中國境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外國(地區)企業變更負責人和經營期限;
(5)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變更地址、派出企業註冊地。
86.分局可根據實際情況,在上述登記註冊範圍中有選擇的實行直接核准制。各分局應加強對實行直接核准制的登記檔案的抽查工作,每月抽查檔案數量不得低於總量的20%。
十二、關於許可文書形式問題
87.現有許可文書中,《受理行政許可申請決定書》、《不予受理行政許可申請決定書》、《准予行政許可決定書》、《不予行政許可決定書》、《名稱核駁通知書》分別調整為《受理通知書》、《不予受理通知書》、《准予××通知書》、《登記駁回通知書》、《名稱駁回通知書》。
88.許可文書中涉及登記管轄及複議、訴訟機關的有關內容根據新《公司法》及《公司登記管理條例》作相應調整。
十三、關於登記數據採集問題
89.數據錄入人員應根據新的企業類型在金網程序中選擇登記企業的相應類別。
十四、關於投資資格問題
90.事業單位法人(含自收自支、經費自理或事業收入類型的事業單位)可以作為投資主體興辦企業法人。各級黨政機關所屬的事業單位投資辦企業的,仍按照《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北京市市級黨政機關與所辦經濟實體和管理的直屬企業脱鈎工作的意見〉的通知》(京辦發[2000年]5號)規定辦理。
91.工會登記註冊為股東(投資人),無論其是否持有法人證書均應經區縣級以上工會批准後,方可辦理登記註冊手續。
十五、關於住所證明問題
92.城區政府或其派出機構出具的住所(經營場所)使用文件不再作為企業、個體工商户住所(經營場所)使用證明。
十六、關於變更登記問題
93.企業、個體工商户變更登記事項涉及法律、行政法規或國務院決定規定應在登記前報經審批的,應向登記機關提交有關批准文件。
十七、關於個體工商户登記問題
94.外地來京人員辦理個體工商户登記,除提交《個體工商户開業登記申請書》、《居民身份證》複印件及經營場所證明外,還應提交《暫住證》複印件、個體工商户營業執照期限為暫住證期限。
十八、其他問題
95.對現行其他有關登記規定在本細則中明確調整的,應按本細則執行。本細則未明確調整的,應按照現有規定執行。
96.現有法律、行政法規對外商投資企業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97.本細則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辦照準備材料

關於辦照的經營場所要準備的材料1、“住所(經營場所)”欄應填寫詳細地址,如“北京市××區××路(街)××號××房間”。2、產權人應在“產權人證明”欄內簽字、蓋章。產權人為單位的加蓋單位公章,產權人為自然人的由本人簽字,同時提交由產權單位蓋章或產權人簽字的《房屋所有權證》複印件。3、對使用下列未取得房屋主管部門頒發的合法有效產權證明房屋從事經營活動的,除填寫本表外,還應提交經區縣政府批准或授權的鄉、鎮政府、其他部門或街道辦事處、村民委員出具的《臨時住所(經營場所)使用證明》,以及由生產經營場所的使用人與場所提供人簽署的不索取拆遷補償費用的承諾書。(1)屬於使用城鎮地區未取得規劃、建設等政府部門批准建設的建築物;(2)已被區縣政府或有關部門列入拆遷範圍但並未實施拆遷的建築物;(3)農村地區的建築物;(4)房屋所有權證明文件上用途一欄空項或商住用途位置無法識別且規劃未明確用途的建築物;(5)臨時建設的商亭、攤點(不含郵政報刊亭、社區便民菜站)。4、除上述情形外,使用下列房屋作為住所的,應當提交相應的住所證明。(1)自建房作為住所但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的,可提交建設單位出具的施工許可證、建設許可證複印件作為住所使用證明。(2)原屬區縣房屋管理局直管公房作為住所,但因房屋管理局機構調整無法再由其出具權屬證明的,可由區縣政府明確的部門出具產權證明。(3)使用國有企業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的房產作為住所,可由主管該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或其上級單位出具產權證明。(4)使用科技園區(開發區)內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的房產作為住所,由所在區縣政府或其授權的部門出具房屋權屬證明文件。(5)房屋提供者系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的具有出租房屋經營項目的,即經營範圍含有“出租商業用房”、“出租辦公用房”、“出租商業設施”等項目的,由該企業提交加蓋公章的營業執照複印件及房屋產權證明覆印件作為住所使用證明。(6)使用賓館、飯店(酒店)作為住所的,提交加蓋公章的賓館、飯店(酒店)的營業執照複印件作為住所(經營場所)使用證明。 (7)使用人防工程作為住所的,提交人防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使用人防工程申報表》以及消防部門同意使用的證明文件的複印件。
(8)使用中央各直屬機構的房屋作為住所的,由中央各直屬機構的房屋管理部門出具房屋使用證明。
(9)使用國務院各部委的房屋作為住所的,由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的房屋管理部門出具房屋使用證明。
(10)使用中央所屬企業的房屋作為住所的,由該企業的房屋管理部門出具房屋使用證明。
(11)使用鐵路系統的房屋作為住所的,由北京鐵路局的房屋管理部門出具房屋權屬證明。
(12)使用軍隊房產作為住所的,提交加蓋中國人民解放軍房地產管理局專用章的“軍隊房地產租賃許可證”複印件。
(13)使用中、小學校的非教學用房作為住所的,由所在區縣教委出具同意經營的意見。
(14)經市商務局確認申請登記為社區便民菜店的,由所在街道辦事處或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出具同意使用該場所作為住所從事經營的證明。
(15)申請從事報刊零售亭經營的,按照北京市《關於加強全市報刊零售亭建設的意見》的規定,由市政管委出具住所證明。
(16)在已經登記註冊的商品交易市場內設立企業或個體工商户,住所證明由市場服務管理機構出具,並提交加蓋該市場服務管理機構公章的營業執照複印件。
5、將住宅樓內的房屋改變為經營性用房作為住所(經營場所)的,應當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管理規約的規定,並按以下要求提交有關文件:
(1)已經取得《房屋所有權證》的,提交由產權人簽字的房屋所有權證複印件;
(2)購買的商品房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的,提交由購房人簽字或購房單位蓋章的購房合同複印件及加蓋房地產開發商公章的商品房預售許可證複印件;
(3)租賃商品房或開發商以所開發的商品房自用作為住所,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的,可提交開發商的房屋預售許可證及營業執照的複印件;
(4)取得《再就業優惠證》的下崗失業人員以其租賃的公有住房作為住所的,應當提交公有住房租賃合同複印件,並由本人在“產權人簽字”處簽字,但該簽字不具有證明產權歸簽字人所有的效力;以其購買單位房改房作為經營住所的,應提交購買單位房改房合同及購房發票的複印件。
除提交上述文件外,還應填寫下頁《住所(經營場所)登記表》及《關於同意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證明》。
住宅樓及住宅樓底層規劃為商業用途的房屋不得從事餐飲服務、歌舞娛樂、提供互聯網上網服務場所、生產加工和製造、經營危險化學品等涉及國家安全、存在嚴重安全生產隱患、影響人民身體健康、污染環境、影響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生產經營活動。
6、根據建設部等部門制定的《關於規範房地產市場外資准入和管理的意見》的有關規定,不得使用境外機構和境外個人購買的房屋作為住所(經營場所)從事經營活動。
《關於企業登記註冊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京工商發[2001]69號)、《關於印發〈股權投資登記管理辦法〉的通知》(京工商發[2004]12號)、《關於改制登記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京工商發[2004]16號)、《關於印發〈改革市場準入制度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若干意見〉的通知》(京工商發[2004]19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