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輝發那拉·淑慎

鎖定
輝發那拉·淑慎,女,古裝宮廷劇及小説《延禧攻略》的重要角色之一,全劇反一號,由佘詩曼飾演。原型為清高宗第二任皇后那拉氏
輝發那拉·訥爾布郎佳氏之女。原為潛邸側福晉,乾隆登基後冊封為嫺妃,氣質如蘭,前期温柔賢淑,心地善良,與世無爭,一心戀慕乾隆皇帝,卻因深陷後宮爭鬥,導致家族生變而黑化,變得城府極深,陰險狡詐。在高貴妃、富察皇后相繼去世後,成為後宮最大贏家,晉封為皇貴妃,獨掌六宮大權,三年皇后喪期滿,繼立為皇后。心裏一直傾慕皇上,執着於愛,卻求而不得。以至於到後來和皇上離心,最終在南巡的路上憤然斷髮結束了這段只有付出卻得不到帝王回報的可悲愛情。
那拉氏被遣送回紫禁城後,乾隆撤走了伺候的宮人,收繳皇后、皇貴妃、嫺貴妃、嫺妃共四份冊寶夾紙,乾隆本欲廢后,但最後魏瓔珞知恩圖報,因魏瓔珞當年被富察·容音貶入辛者庫後病倒,在長廊上被其救起,並派了一個太醫救下的事向乾隆帝求情,保住了其最後的皇后名號。
中文名
輝發那拉·淑慎
別    名
嫺妃
嫺貴妃
主子娘娘
嫺妃娘娘
皇后娘娘
飾    演
佘詩曼
配    音
蘇柏麗
性    別
登場作品
小説《延禧攻略》
電視劇《延禧攻略》
生    日
3月11號
父    親
那爾布
母    親
郎佳氏
弟    弟
常壽
配    偶
愛新覺羅·弘曆
兒    子
永璂、永珹(養子)
心    腹
珍兒袁春望
追求者
愛新覺羅·弘晝
宿    敵
高寧馨富察·容音(誤認)、魏瓔珞
寢    宮
承乾宮
結    局
憤而斷髮大不敬,終生幽禁承乾宮
位分變化
側福晉→嫺妃→嫺貴妃→皇貴妃→皇后
歷史原型
皇后那拉氏

輝發那拉·淑慎角色介紹

輝發那拉淑慎
輝發那拉淑慎(16張)
乾隆帝為寶親王時,與富察皇后、高貴妃一同進入潛邸,封為側福晉。雖為滿軍旗出身,但家室不如富察皇后,父親亦不如高貴妃之父高斌得乾隆器重。入宮後被封為嫺妃,深愛皇帝,期望能與皇帝歲歲常相見。
閨名淑慎,意為終温且惠,淑慎其身,自幼秉承父訓,在宮中謹言慎行,生怕行差踏錯。前期性格温柔和順,淡泊善良。既不依附於皇后,也婉拒高貴妃的籠絡。一身才華卻不爭不鬥,遠離勾心鬥角,原本想一心明哲保身,可是在高貴妃煽風點火下,家族生變,弟弟病逝,父親下獄,母親當着她的面撞牆自盡,死前哭訴女兒不爭氣。
荔枝宴後,嘉嬪被降為貴人,奉旨撫養其子四阿哥永珹。得知高貴妃一黨,欲以虐待四阿哥為名陷害自己,看準時機借純妃蘇靜好之手戳破此事。並在冷宮告知被降為答應的嘉嬪,自己早已得知內情,將其勒死。嘉嬪死前吐露,父親之事為高貴妃一手策劃,再加上母親的死前的哭訴痛斥,終於明白想要在皇宮裏生存,就必須擁有皇上的寵愛和權力,併發誓一定要高貴妃付出慘痛的代價。施以苦肉計,使乾隆應允永珹在己身邊撫養。在高貴妃的暗指下,誤以為是皇后撤走醫治弟弟的太醫,才導致弟弟病亡,但實為純妃勸諫所為。在皇后有孕時,故意惹怒高貴妃,交談中屢屢提及皇后腹中龍胎,促使二人相爭,自己漁翁得利。重陽宴上,高貴妃將皇后推下高台,而嫺妃保護受蝙蝠攻擊的太后,而獲得太后的好感。在太后的壽宴上,在高貴妃請來的鐵花表演鐵水中加入金汁,澆在高貴妃的背上,使得高貴妃的病情日漸惡化,向其攤牌,使高氏生無可戀上吊自盡。而自己以身體保護了皇帝而被鐵水燙傷,皇帝感念其情深,晉封嫺貴妃。以舊日恩情拉攏和親王弘晝,並慫恿純妃爭寵,在皇后生下皇七子永琮後,挑唆皇后與純妃之間的關係,以致純妃害死永琮,並間接造成帝后離心及皇后的自盡跳樓離世。
孝賢皇后去世後晉為皇貴妃,攝六宮事,太后屬意其賢德,皇帝亦首肯,終繼立為皇后,母儀天下。在皇帝協眾妃嬪在圓明園為皇太后祝壽之際,魏瓔珞被封為貴人,繼皇后再次慫恿純貴妃與魏瓔珞爭寵,自此坐山觀虎鬥,洞悉後宮諸事,任憑妃嬪你爭我奪,利用魏瓔珞使純貴妃倒台,並在冷宮中用風箏線將其勒死,而後設下陷阱,使魏瓔珞心甘情願踏入賜死爾晴,事後瓔珞失寵,皇后得意,一家獨大,最後在乾隆南巡的時候因為帝后離心導致斷髮絕情,被收回皇后冊寶,孤獨一生。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貴妃禮葬(實際僅相當於嬪),不舉行國孝三年,可以説是不廢而廢;九月二十八日,被葬入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中。

輝發那拉·淑慎劇情簡介

乾隆六年,少女魏瓔珞為尋求長姐死亡真相,入紫禁城為宮女。經調查,瓔珞證實姐姐之死與荒唐王爺弘晝有關,立志要討回公道。富察皇后嫺於禮法,擔心瓔珞走上歧途,竭力給予她温暖與幫助。在皇后的悉心教導下,魏瓔珞一步步成長為正直堅強的宮廷女官,並放下怨恨、認真生活。皇后不幸崩逝,令瓔珞對乾隆誤會重重,二人從互相敵視到最終彼此理解、互相扶持。瓔珞憑勇往直前的勇氣、機敏靈活的頭腦、寬廣博大的胸懷,化解宮廷上下的重重困難,最終成為襄助乾隆盛世的令貴妃。直到瓔珞去世前,她才將當年富察皇后臨終託付告知乾隆,即望她陪伴弘曆身邊,輔助他做一個有為明君,乾隆終知富察氏用心良苦。乾隆六十年,乾隆帝宣示魏瓔珞之子嘉親王永琰為皇太子,同時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皇后,瓔珞終於用自己的一生,實現了對富察皇后的承諾。

輝發那拉·淑慎家庭成員

注:以下是電視劇劇情
父親:訥爾布
母親:郎佳氏
配偶:愛新覺羅·弘曆(清高宗乾隆帝)
兄弟:常壽
子女: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三子愛新覺羅·永璟(夭折)、皇五女(夭折)
養子:永珹(淑嘉皇貴妃之子)

輝發那拉·淑慎歷史原型

清高宗繼皇后 清高宗繼皇后
清高宗繼皇后(1718年—1766年)那拉氏,滿洲正黃旗人(原為滿洲鑲藍旗),佐領那爾布之女。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與時為寶親王的愛新覺羅·弘曆為側福晉。弘曆即位後,封為嫺妃。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晉嫺貴妃;十三年七月初一晉皇貴妃,攝六宮事。十五年八月初二,冊立為皇后。三十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忤旨截髮失寵,提前送回京;五月十四日收繳歷次冊寶夾紙。三十一年七月薨,以皇貴妃禮葬。葬裕陵妃園寢純惠皇貴妃地宮內。且不設神牌、無祭享。

輝發那拉·淑慎史籍記載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記載:
皇后烏喇那拉氏,佐領那爾布之女。後事高宗潛邸,為側室福晉。乾隆二年,封嫺妃。十年,進貴妃。孝賢皇后崩,進皇貴妃,攝六宮事。十五年,冊為皇后。三十年,從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後剪髮,上益不懌,令後先還京師。三十一年七月甲午,崩。上方幸木蘭,命喪儀視皇貴妃。自是遂不復立皇后。子二,永璂、永璟。女一,殤。
四十三年,上東巡,有金從善者,上書,首及建儲,次為立後。上因諭曰:“那拉氏本朕青宮時皇考所賜側室福晉,孝賢皇后崩後,循序進皇貴妃。越三年,立為後。其後自獲過愆,朕優容如故。國俗忌剪髮,而竟悍然不顧,朕猶包含不行廢斥。後以病薨,止令減其儀文,並未削其位號。朕處此仁至義盡,況自是不復繼立皇后。從善乃欲朕下詔罪己,朕有何罪當自責乎?從善又請立後,朕春秋六十有八,豈有復冊中宮之理?”下行在王大臣議從善罪,坐斬。
雍正十二年是選秀年,在二月的選秀中雍正帝把十六歲的她賜給弘曆當側福晉,於當年十一月初八舉行婚禮。九個月後弘曆即位,封她為嫺妃,其封號“嫺”在內務府《鴻稱通用》中記載的滿語為“elehun”,意為“安和的、恬靜的”。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被封為嫺貴妃。乾隆十三年三月孝賢皇后富察氏死後,中宮之位懸缺。當時弘曆三十八歲,正值中年,在乾隆十三年七月把嫺貴妃晉封為皇貴妃,攝六宮事,等到孝賢皇后的喪期滿二十七個月,於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日舉行了冊立禮。
冊立禮剛舉行過半個月,那拉氏皇后就陪着皇帝展謁祖陵、西巡嵩洛、五台山進香,又下江南巡視。那拉氏春風得意,榮耀非常。乾隆十七年,生皇十二子永璂,次年生皇五女,二十年又生下皇十三子永璟。當時的那拉氏皇恩優渥,倍受寵幸。
乾隆三十年正月,那拉氏皇后陪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這次南巡成了那拉皇后命運的轉折點,南巡初期,一切都很正常,在途中,皇帝還為她慶祝四十八歲千秋。閏二月十八日,他們來到杭州,在風景秀麗的“蕉石鳴琴”進早膳時,皇帝還賞賜給皇后許多膳品,但到了當天晚上進晚膳時,皇后就沒有再露面,陪着皇帝進晚膳的只有當時還是令貴妃的魏佳氏、慶妃陸氏、和容嬪和卓氏,此後,皇后再也沒有露過面。
後來才知道,在閏二月十八日那天,乾隆派額駙福隆安把皇后由水路送回京師,南巡結束,回到京師不久,乾隆帝即下令收回皇后手中的四份冊寶,即皇后一份、皇貴妃一份、嫺貴妃一份、嫺妃一份,裁減了她手下的部份傭人,到了七月份,那拉皇后手下只剩兩名宮女,按清宮制度,只有后妃中最低一級的答應才有兩名宮女,第二年七月十四日,那拉氏離開人世,終年四十九歲,乾隆下旨以皇貴妃禮葬,九月二十八日葬入裕陵妃園寢
據當值史官記載,帝后同堂,“備極歡洽”,如果經過濟南時繼後就懷恨在心,過後又如何能與皇帝“備極歡洽”。再者,繼後剪髮時已近知天命的年紀,為什麼年輕時不妒忌乾隆與孝賢皇后情深誼摯,反而此時醋海生波?其三,永璉、永琮未夭折前乾隆都未曾明示立儲之意,如果不是夭折後乾隆表明曾屬意此二子為儲君,世人並不得知二人曾被秘密立儲。那麼此説又該如何證明乾隆從未屬意永璂承繼大統?另外,儲君人選是國家最高機密,天下只有皇帝知道,皇后本人又怎麼知道被秘密立儲的不是自己兒子呢?因此“為子斷髮”説同樣不成立。
在《東華續錄》乾隆朝卷二十二中的一道諭旨中説“皇后自冊立以來尚無失德,去 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歡洽慶之時,皇后性忽改常,於皇太后前不能恪守孝道。比至杭州,則舉動尤乖正理,跡類瘋迷。因令先其回京,在宮調攝。經今一載有餘,病勢日劇,遂爾庵逝。此實皇后福分淺薄,不能仰承聖母慈眷,長受朕恩禮所致。若論其行事乖違,即予以廢黜,亦理所當然,朕仍存其位號,已為格外優容。但飾終典禮不便復循孝賢皇后大事辦理。所有喪儀止可照皇貴妃例行。
在那拉皇后過世之後,當時乾隆在木蘭圍場打獵,聽到皇后病故的消息,只命那拉皇后的兒子永璂回宮。當時有個叫李玉鳴的御史上疏,請依皇后禮舉喪,結果竟被謫伊犁。十二年後,又有一個名叫金從善的書生,上書乾隆皇帝,談到立後之事。乾隆還為此發怒道:“那拉氏本是我即位前的側福晉。我即位後,因孝賢皇后病逝,她才循序由皇貴妃又立為皇后。後來她自犯過失,我對她一直優容。國俗最忌剪髮,她卻悍然不顧,我仍然忍隱,不行廢斥。她病死後,也只是減其儀等,並未削去皇后名號。我處理此事已經仁至義盡,況且從此未再立皇后。金從善竟想讓我下詔罪己,我有何罪應當自責?他又提出讓我立皇后。我如今已經六十八歲了,豈有再冊立中宮皇后的道理!”竟因此將金從善處斬,從此之後,就沒有人再敢提及那拉皇后的事了。
實際上,那拉皇后的喪禮比皇貴妃的級別還要低,按皇貴妃的喪儀規定,每日應有大臣、公主、命婦齊集舉哀、行禮一項,在那拉皇后的喪事中,這項被取消了。那拉皇后既未附葬裕陵,也未單建陵寢,卻葬在了妃園寢內,更有甚者,按慣例,凡葬在妃園寢內的,無論地位有多低,都各自為券,而那拉皇后卻被塞進了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位於一側,堂堂的皇后反倒成了皇貴妃的下屬。清制:凡妃、貴妃、皇貴妃死後都設神牌,供放在園寢享殿內,祭禮時在殿內舉行,而嬪、貴人、常在、答應則不設神牌,祭祀時,把供品桌抬到寶頂前的月台上。而那拉皇后即不設神牌,死後也無享祭,入葬以後也隻字不提。甚至在那拉氏死去過後的十二年還有人不斷提起斷髮這件事,説明這是一件很離奇的事情,沒有足夠的史料能證明他到底發生了什麼,也可以稱作那拉皇后之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