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超市銀行

鎖定
超市銀行是在近幾十年內出現的概念。和銀行業中其它大多數分銷和交易的“發明”一樣,店內網點在銀行節約開支和策略重新評估後得到了發展。
中文名
超市銀行
故事的開端
1971年
盈利期限
快於獨立網點

目錄

超市銀行定義

一些銀行仍停留在遊戲之中;一些銀行在放棄之前曾短暫地採用過此策略;而其它的一些銀行採用了這種模型並將其放在重要位置,並通常取得了積極結果。
超市銀行的不同點在於其對品牌延伸、品牌混淆、以及對便利性構成因素的文化態度。這些因素曾在20世紀70年代使希爾斯公司混亂不堪,並摧毀了Petloversbank和其它網上類似業務。
麥迪遜大道廣告商和消費品公司致力於銷售、開拓書籍、早餐麥片以及古董咖啡杯的市場,他們沒有犯任何錯誤:市場開拓並不能使在所有地區的所有客户形成認知飛躍(或忠誠度飛躍),以至於認為,只要將麪包(全麥)和麪包(美元歐元日元)相混合,就是一個成功的主張。
在美國,1971年是故事的開端。那時,僅有5%的銀行辦公室坐落在雜貨商店或超市中。到了1999年,這一數字超過了8000-大約佔所有銀行分行數的13%。從那時開始,這一數字大約下降到了6500。許多如福力特波士頓等機構離開了這一行業,如今,美國只有少量大型機構繼續支持室內分行策略。美洲銀行、美國富國銀行等銀行已通過獨立網點擁有了健全的有形交易能力;而超市網點僅提供額外的地理覆蓋。其它Citizens Bank of Rhode Island和TCF Financial等銀行則認為,超市網點是在其區域市場中具有競爭力的差異化策略
那些堅持採用此種項目的銀行不乏強有力的原因。一些普遍的有利因素包括:
部署成本:研究表明,建立一家超市網點的成本大約是建立一個獨立網點成本的1/5。由於銀行業又開始流行建立網點,因此這一因素現在顯得尤為有利。
盈利期限:通常,所有地區的超市網點都能在6個月到1年時間內盈利,快於獨立網點。
市場進入:許多銀行會選擇建立超市網點作為進入新市場的動力。一旦建立起合理的客户庫,銀行就可以建立獨立網點,以客户較為熟悉的方式向他們提供服務。
然而,損失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畢竟,Fleet等銀行出售其超市網點不是沒有原因的,它們包括:
自律範圍:由於網點交易顧客包含於(1)銀行和(2)超市的顧客之中,因此銀行需認真選擇其超市夥伴。
顧客選擇:TowerGroup集團的主要客户調查指出,92%的顧客習慣於在傳統網點進行交易,只有大約15%的客户在室內分行交易。因此,銀行需要仔細考慮室內分行提供的服務類型以確保最低交易額。
價值主張喪失:網上銀行業的繁榮造成了超市網點交易量的下降。畢竟,超市銀行出現的原因就在於其方便性,由於網上銀行業功能的改善,許多網點的價值主張被削弱。而且,許多銀行在交易過程中注重方便因素,因此忽略了櫃員的重要性。但是,過去兩年的經驗表明,複雜的金融討論最好在面對面的環境中進行,銀行需要銷售和服務職員。
其它風味
除了超市網點,銀行試圖通過將分行建立在其它交易量大的地點,尤其是在商業街或在/靠近大型僱主的地方推進其地理部署。以上的一些挑戰和機遇同時也存在於這些部署中。另一種分配渠道-自動取款機-長時間以來就設置在零售商店和商店停車場中。現在,全美2000個銀行自動取款機中,20%位於場外。在這一活動中成功的市場進入揭示了一個事實,在缺少傳統銀行網絡的情況下,採用直銷銀行模型的銀行可以成功地進行創造性地理覆蓋。例如:E*TRADE銀行在美國具有第二大的自動取款機網絡,有15000多個終端。
ING DIRECT公司則選擇了另一條途徑。由於大多數活動和互動是通過互聯網和電話服務中心進行的,ING DIRECT公司在高人流區建立了一些少量的網點(它們稱作“咖啡店”)。ING美國公司的總裁Arkadi Kuhlmann開設了少量“網點”作為市場開拓工具使人們記住其品牌,而不是為了交易處理目的。
它在哪裏運作?
在美國之外,超市網點繼續保持成功,金融服務模式是超市分行的拳頭產品。如:1977年英國雜貨商Tesco和Sainsbury公司侵入金融服務領域的活動證實很成功。這説明了,在特定區域,零售品牌也可以成功地實現從消費品向消費金融的轉變。在加拿大,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設立了Amicus分支機構,向零售商提供白標銀行服務。它的第一個客户,大型雜貨商Loblaws為其銀行業務創建了一個獨立相關品牌President's Choice Financial,這一行動也成功了。

超市銀行露出尖尖角

當國際零售巨頭沃爾瑪家樂福開始進軍中國內地,當中國內地華聯、華潤、萬佳、國美等超市大鱷開始四處擴張之時,銀行業仍然很冷靜。超市銀行離他們似乎還很遠。但是,在發達國家,超市銀行早已深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在美國設在超級市場內的銀行分支網點總數已超過l500個,而且每年正以新增500家的速度發展。設在超市內的這種銀行分支機構為客户提供全套金融服務。從支票兑現存款共同基金養老金等業務無所小包。它們和一般分支行已無兩致。從某種角度來看,在超市內設置銀行,是一種使銀行、超市和消費者三方面各得其利的辦法。
商業銀行而言,每天前往超市的消費者,是他們最好的客户,其相對潛在業務頗為可觀。而且就商業銀行自身來説,廣告費用可以減少,所支成本費用較低。營利性相對增加。對消費者而言,他們所獲得的是便利。對超市而言,接受商業銀行在店中設網點,等於把商業銀行的客户變成超市穩定而可靠的客户。三者各得其所,互惠互利,從而成商業銀行進行網點選擇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美國,在超市中分行,—般只需要1名經理、2名全日制員工和2名非全日制員工即可,一年支付的工資費用只需9一10萬美元.而一個傳統的分支機構,一般至少需要安排1名經理、1名信貸人員、1名專職服務人員和3名出納員.一年需支付大約14萬美元的工資費用。另外,一方面,超級市場中一個網點的設計和裝修費用大約為l5—20萬美元,而設置一個傳統形式的分支機構大約需要75—150萬美元,用設置一個傳統形式的分支機構的費用可以在超級市場中設置5—10個網點。另外,在超級市場中設立分行,無需像開分行一樣,在開張前必須大力宣傳才能召來客户。一名消費者走進超市的同時,也等於走進了分行的大門,因此,超市的業績比一般分行高出三、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