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走馬埭基本農田保護區

鎖定
走馬埭基本農田保護區是福建省第一塊耕地保護區,也是全國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現代農業示範園,是中國耕地保護的一面旗幟,方圓近10平方公里,分為五個片區,歸屬3個鎮(輞川螺城、螺陽)13個村,主體位於輞川鎮。走馬埭基本農田保護區是惠安縣農業生產結構調整試驗示範的主要基地,也是惠安縣水稻主產區。
中文名
走馬埭基本農田保護區
地    位
中國耕地保護的一面旗幟
位    置
福建省惠安縣

走馬埭基本農田保護區歷史沿革

走馬埭原是一片海灘,經過世代圍墾、耕耘,發展成為連片萬畝的的良田。
1958年,晉江專區號召所屬各縣平整土地。是年8月,惠安縣改造走馬埭,從平整土地做起,把原來的萬畝丘田劃為164個耕作區,每個耕作區長300米、寬100米,面積45畝,設排灌渠與機耕路配套。
走馬埭
1989年2月,惠安縣率先在福建省將走馬埭劃定為耕地保護區,實行重點保護。同年,縣人大常委會就立法對耕地保護區實行“五不準”:不準搞建設或建私房,不準挖沙取土,不準拋荒或棄耕,不準搞掠奪性經營,不準栽果樹或挖魚塘。
1994年,輞川鎮決定在走馬埭建設佔地159 畝的玉峯綜合小區,計劃將鎮政府也遷入小區。然而,縣政府經過多次討論,主動將已呈送縣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報告撤了回來,159畝良田保住了,近億元的外資項目卻擦肩而過。
1994年6月,江澤民同志視察福建時途經走馬埭,看到萬畝農田鬱鬱葱葱,不禁下車,意味深長地説道:“保護耕地就是保護我們的生命線”。惠安縣把江澤民的這句話製作成巨型宣傳牌,立在走馬埭基本農田保護區內,更把保護耕地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精心呵護這片萬畝良田,使走馬埭成為耕地保護的一面旗幟。
1995 年初,走馬埭成為基本農田保護區,受到《福建省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的保護。然而,惠安人並沒有就此止步。他們開展土地整理,引進現代農業經營管理模式,努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積極地保護這片福廈公路沿線罕見的碧綠沃野。
在1989年到1996年的7年間, [1]  共投入800多萬元,進行農田基本建設,加之羣眾積極投工投勞,區內的農田基本建設有了較好的基礎。
為使保護區農業綜合開發做出應有的貢獻,並對泉州市的農業發展起到更大的示範帶動作用,1997年泉州市委提出“把惠安走馬埭建設成為泉州市農業的形象工程”的發展目標;同年5月,惠安縣成立走馬埭現代農業示範片規劃領導小組,組織專門的技術力量,經過充分的調查、論證,完成了《走馬埭萬畝現代農業示範片規劃》的編寫,上報福建省政府,並於10月獲准納入全省12個現代農業示範區之一。規劃以“兩高一優”為目標,以糧為主,林、果、菜、花、牧漁全面並舉,採取“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計劃投入7000萬元,從1997-2005年,用8年時間,對田、水、路、林、村進行綜合整治,把走馬埭建成土地高產、品種優良、經營集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協調發展的現代農業園區。規劃完成後,惠安縣立馬籌措800多萬元資金投入農田基本建設,把首期1750畝的莊上村示範片建成為標準化農產品生產基地
1997年10月,走馬埭首期工程以“政策傾斜、政府啓動、龍頭帶路、農户參與”的形式,在走馬埭總體規劃的第二片區中組織實施。惠安縣投入550萬元進行片區內1750畝的水利排灌系統、田間機耕道路、林網和電氣化設施建設。首期工程引入中綠(福建)農業綜合開發公司。該公司以承租土地使用權、向農民提供勞務的“公司+農户+基地”的經營模式,建立菜糧輪作、一年多熟的高效耕作制,推行產加銷一體化經營,建成1060畝年出口創匯1500萬元人民幣的外向蔬菜基地。年畝產值由1300元提高到13000元,是建設前的10倍;糧食單產450公斤提高到520公斤,增產15.56%;片區內農民通過出租耕地和參與基地生產年收入360萬元,增收2.6倍,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998年11月,受首期工程的輻射影響,走馬埭二期工程由大明集團公司與惠安縣政府簽約開發。二期工程位於總體規劃的第三片區中,耕地總面積1702畝。惠安縣投入430萬元進行區內水利排灌系統、機耕道路和田間林網建設。大明集團公司投資600萬美元,新建日處理10萬公斤蔬菜的加工廠和佔地30畝容量12000噸的農產品保鮮庫。為了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大明集團還投資200多萬元,引進以色列噴灌微滴灌系統等先進的節水技術和温室栽培等先進農業技術。走馬埭二期工程已建成具有先進技術水平和較高生產能力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形成加工、保鮮、出口一體化經營的產業機制。
1999年又投入900多萬元,完成了二期基礎設施建設。是年10月,走馬埭三、四期工程集中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糧食自給工程項目資金以及鎮、村和羣眾自籌資金730萬元,投入第一片區、第五片區的水利排灌系統、機耕道路建設和第四片區780畝地下管灌建設。通過引入超大、中綠、大清等公司和組織鄉村集體、種植大户,採取多層次、多元化的投資開發機制,建立500畝蘆筍出口基地、5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5000畝超大生物有機肥、植物生長劑綜合應用示範基地。
2000~2003年走馬埭又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種植模式探討,並取得一定成效。
走馬埭成為基本農田保護區後,惠安縣又陸續將走馬埭周邊土地質量比較好、可以連片管理的耕地納入保護區加以特殊保護。走馬埭已成為全國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現代農業示範園,實現了品種優良化、作業機械化、排灌自流化、土地高產化。 [2-5]  [6] 

走馬埭基本農田保護區名稱由來

走馬埭原名為“王孫走馬埭”,那是由於以前王姓與孫姓的祖先先到此居住,為當地的兩大姓氏,因此將村落命名為“王孫村”。
“王孫走馬埭”之名,最早見於明嘉靖《惠安縣誌》。該志乃1529年(明嘉靖八年),惠安知縣莫尚簡聘請邑人張嶽所纂。
其“卷三·土田”載:“王孫走馬埭、孫府埭、赤嶼埭、鱸鰻埭、承天埭、法石埭、曾爐埭、石堘埭、後曾埭、陳埭。右埭十,俱縣東,受中紀諸溪之水,其自南而流之北者入王孫走馬埭。其正東流者,經承天、法石、曾爐三埭而皆匯於輞川港。”
“卷五·物產”載:“宋時王孫走馬埭及斗門諸村,皆種蔗煮糖,商販輻湊,官置監收其税。”
可見,至明中期,王孫走馬埭已經是熟耕之地,而且當地的經濟已發展至一定程度。
其後,1570年(明隆慶四年)至1574年(萬曆二年)的惠安知縣葉春及,在任內寫成《惠安政書》。書中有地形圖,“王孫走馬埭”赫然在圖,且附近有“王孫”和“走馬”的地名;又記載二都轄二鋪十九村,有“王孫鋪”、“王孫村”、“王孫學”。二都境內僅王孫走馬埭一埭。其時,二都有田四十四頃二十四畝五分四釐,其中官田七頃五十五畝一分四釐(還要包括官租、職、學、廢寺、原設、今沒等田),民田三十六頃六十九畝四分。
嗣後,成書於1612年(明萬曆四十年)的《泉州府志》,在卷三之《輿地志下·湖塘陂埭》中,明確記述惠安有“王孫走馬埭”。 [7] 

走馬埭基本農田保護區自然條件

保護區地處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氣候温和,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春夏兩季為主要雨季,全年總降雨量在1250mm左右;太陽輻射較強,全年日照時數達2180小時,最低氣温8.9℃,最高氣温35.5℃,年平均氣温20.1℃;全年無霜期360天以上,≥0℃平均積温7455℃,≥10℃活動積温6984℃,作物越冬條件好,適宜多種作物和魚藻生長。全年東北風最多,夏季則以西南風最多,海堤內種有防護林可降低風力。主要自然災害為颱風,年平均3.5次,颱風季節多集中在每年5-10月。
地表水水資源豐富,區內有錦陽溪、林輞溪兩大溪流以及破溪等5條小溪集雨面積157600平方米,年徑流量達12000萬立方米左右,可供採集的地下水貯存量6800萬立方米,有效供水量可達13500萬立方米,能滿足項目區約5600萬立方米農業需水量。錦陽溪上游有庫容3060萬立方米的中型水庫“菱溪水庫”,可調節農業供水,農田灌溉水質量達綠色生產標準,能滿足無公害蔬菜種植的需要。沿溪修建水閘蓄水,建設抽水機站,田間工程配套率達85%,灌溉保延率可達90%以上,汛期可排洪入海。耕地土壤類型主要為水稻土紅壤潮土等。 [5] 

走馬埭基本農田保護區區位交通

保護區東臨湄洲灣海域,西以國道324線為界,南鄰惠安縣城,北靠泉港區漳泉肖鐵路福廈高速公路交通大動脈從項目區貫穿而過,海運有輞川港500噸雜貨碼頭,可達沿海各港區,陸海交通十分便利。 [5] 

走馬埭基本農田保護區物產經濟

這裏以生產糧為主,是惠安縣的水稻主產區,一年兩熟的萬畝噸糧田,並舉,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協調發展,是一個品種優良化、作業機械化、排灌自流化、土地高產化的現代化農業示範區。
保護區分為五個不同特色的片區:第一片區為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第二片區為由現代農業公司開發的外向型蔬菜基地和特種苗大棚繁育基地;第三片區為智能温控大棚反季節蔬菜和優質糧食生產基地;第四片區為4000多畝高產優質糧食生產基地,並與台灣亞典國際集團合作建設“閩台農業示範基地”;第五片區則利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技術先進的水利排灌系統,開發為瓜果生產基地。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