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轄地區
- 25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
- 輞城
- 電話區號
- 0595
- 郵政區碼
- 362103
- 車牌代碼
- 閩C
- 人 口
- 74392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輞川鎮歷史沿革
編輯宋代時期,屬崇善鄉。
元代時期,屬文質鄉安仁裏、歸化裏,二都、三都、五都、三十四都。
清代時期,屬良盤、霞莊、洞峯、西溪、石江、錦溪等鋪,後因此地山川景色秀麗。
民國時期,改稱為輞川,設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輞川區。
1961年,成立輞川公社。
1984年10月,改為輞川鄉。
輞川鎮行政區劃
編輯2011年末,輞川鎮轄25個行政村:輞川、許厝、許域、下江、小山、梧山、坪埔、莊上、試劍、更新、京山、玉圍、居仁、峯崎、峯南、後許、前洋、五柳、坑南、吹樓、南星、後坑、社坑、大潘、後任,下設288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輞川鎮轄25個行政村:輞川村、大潘村、後任村、社坑村、許厝村、許埭村、下江村、小山村、梧山村、坪埔村、試劍村、莊上村、更新村、玉圍村、京山村、居仁村、峯崎村、峯南村、後許村、前洋村、坑南村、吹樓村、五柳村、南星村、後坑村,
[2]
鎮人民政府駐輞城。
[1]
輞川鎮地理環境
編輯輞川鎮位置境域
輞川鎮地形地貌
輞川鎮氣候
輞川鎮水文
輞川鎮自然災害
輞川鎮自然資源
輞川鎮人口
編輯輞川鎮經濟
編輯輞川鎮社會事業
編輯輞川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輞川鎮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有小學13所,96個班級,在校學生2868人,專任教師245人,創建市級小學“十配套”達標鄉鎮;初中普及率為100%;中學4所,39個班級,在校學生993人,專任教師228人。
[1]
輞川鎮文化事業
輞川鎮醫療衞生
輞川鎮社會保障
2011年,輞川鎮實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失海失地農民養老保障制度,參保率80.7%。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合率99%。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257户,人數2001人,年保障金支出300.03萬元,月人均124元。
[1]
輞川鎮郵政電信
輞川鎮交通運輸
編輯輞川鎮歷史文化
編輯- 地名由來
- 文物古蹟
輞川鎮境內文物保護單位有青龍橋(宋—明,下埭村)、輞川橋(明,輞川街)、輞川媽祖廟(明,輞川街)、靈惠廟(明—清,鯉魚島)、越王宮(明,後任村)、靈安宮(明,大潘村)、五峯宮(明—現代,賴厝村)、峯崎何氏宗祠(宋,峯崎村)、居仁提督衙(清,居仁村)、程氏家廟(清,許埭村)、輞川下四家陳氏祖厝、書館(清,輞川街)、鳳山宮(明,梧山村)、麟鳳廟(清,峯崎村竹宅自然村西路口)、輞川城隍廟(明—現代,輞川村標美頂自然村)、潘氏家廟(清代,輞川村桂林中街)等古建築,以及試劍石崖刻(明,試劍村)、虎嶼巖觀音石雕像(元,錢埔村)等石刻。
輞川鎮風景名勝
編輯輞川鎮的主要景點有侯卿古驛道、侯卿古民居與曲水流觴、青龍橋、鯉魚島、惠泉北廠惠女雕塑等景點。
- 參考資料
-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黃序和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福建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8月:0852.
- 2. 輞川鎮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2-26]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