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嶽

(明朝右都御史)

鎖定
張嶽(1492~1553),字維喬,福建惠安人,明朝正德十一年(1516)進士,官至右都御史,卒贈太子少保,諡襄惠。
全    名
張嶽
維喬
諡    號
襄惠
所處時代
明朝
出生地
福建惠安
出生日期
1492年
逝世日期
1553年
主要成就
平定苗亂
最高官職
右都御史

張嶽人物生平

張嶽早期經歷

張嶽自幼好學,自己期望能成為大儒
正德八年(1513),考中解元
正德十一年(1516),考中進士,授行人,寓居慶壽寺。張嶽不喜歡結交,唯獨與同鄉陳琛林希元閉户讀書,出則三人徒步行走於市集中,時稱“泉州三狂”。明武宗卧病於豹房,只有宦官在旁邊服侍。張嶽請求令大臣侍從,台諫輪流值班起居,視察藥餌,防止意外之變。沒有得到答覆。
正德十四年(1519)四月,張嶽與同僚上諫阻止明武宗南巡,跪廷中五日,又受到杖刑闕下,幾乎死去。貶官南京國子監學正
明世宗即位,官復原職。不久,丁父憂服除,轉任行人司右司副。因母親年老,請求便養,改任南京兵部武選司員外郎,歷任南京禮部祠祭司郎中
嘉靖六年(1527),丁憂歸鄉,服除,補任禮部主客司郎中。大禮議興起。張璁求始祖所自出者實之,禮官唯唯諾諾。張嶽對禮部尚書李時説:“不如為皇初祖位,毋實以人。”李時大喜,告訴張璁。張璁不以為然,以初議上。明世宗竟令題皇初祖主,如張嶽所言。被張璁所忌恨,出任廣西提學僉事行部柳州,軍隊缺餉,發生譁變,城閉五日。張嶽令守城開門,召來追問譁變者,給予軍餉而去。後以計擒首惡,將他處置。

張嶽招降莫登庸

嘉靖十一年(1532),入賀,改任江西提學僉事。張嶽沒有感謝張璁,張璁罷免廣西選貢七人,貶官張嶽為廣東鹽課提舉。張嶽改任廉州知府,督促百姓墾種棄地,教他們桔槔運水。廉州百姓多盜珠池。張嶽任官四年,未嘗入一珠。
明世宗派使者前往安南(今越南),責問莫登庸殺主,張嶽對總督張經説:“莫氏篡黎,可無勘而知也,使往受謾詞辱國,請留使者毋前。”張經認為不可。欽州知州林希元上書請求討伐莫氏,張嶽修書阻止,又上奏不可討六事。張嶽修書給執政説:“據邊民報,黎賙(黎瀠)襲封無嗣,以侄子黎譓(黎椅)為子。陳暠作亂,黎賙遇害,陳暠篡位。不久,國人擁立黎譓,陳暠奔諒山。黎譓立七年,為莫登庸所逼,出居昇華。莫登庸立黎譓的幼弟黎騑(黎椿)而相之,卒弒黎騑而自立,國分為三。後黎朝在南,莫朝居中,陳朝在西北。後諒山亦為莫登庸所有,陳朝遂絕。而後黎朝所居即古日南地,與占城相鄰,限大海,莫登庸不能逾之南,故兩存。近莫登庸又以交州付其孫莫福海,而自營海東府地都齋居之。蓋安南諸府,惟海東地最大,即所謂王山郡也。此賊負篡逆名,常練兵備我,又時揚言求入貢。邊人以非故王也,弗敢聞。愚以為彼內亂未嘗有所侵犯,可且置之,待其亂定乃貢。若必用兵,勝負利純非張嶽所敢知。”執政得書不能決。毛伯温前來視師,張經將軍事委任張嶽。又以翁萬達的才才,將兩人推薦給毛伯温。張嶽與毛伯温語數日,毛伯温説:“交事屬君矣。”毛伯温允許莫登庸如張嶽議。
嘉靖十八年(1539),升任浙江提學副使,又升任參政,毛伯温馳奏留任,於是改任廣東參政,分守海北。莫登庸投降,加張嶽俸祿一級,賜銀幣。以徵瓊州黎族叛亂之功,加俸賞賜。

張嶽平定苗亂

塞上多事,言官推薦張嶽有治理邊疆的才能。毛伯温進言:“張嶽可南,翁萬達可北也。”於是擢升張嶽為右僉都御史鄖陽撫治。不久,改任江西巡撫,進右副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兼巡撫。討伐擊破廣東封川壯族人蘇公樂等,進兵部右侍郎。平定廣西馬平諸縣瑤族盜賊,先後俘斬四千,招撫二萬餘人,誅賊首韋金田等,增俸一級。召為刑部右侍郎,以御史徐南金言,命留任。連山盜賊李金與賀縣盜賊倪仲亮等,出沒衡州永州郴州桂州,積三十年不能平定,張嶽合兵討伐擒之。任職四年,巨寇悉平,召拜兵部左侍郎
明·張嶽《小山類稿選·張襄惠公像》 明·張嶽《小山類稿選·張襄惠公像》
湖廣、貴州有座蠟爾山(今湖南鳳凰縣臘爾山鎮),諸苗居之。東邊屬於鎮溪軍民千户所筸子坪長官司,隸屬於湖廣;西邊屬於銅仁、平頭兩長官司,隸屬於貴州;北接四川酉陽(今屬重慶),廣袤數百里。諸苗數次叛亂,官兵不能制。侍郎萬鏜征討,歷經四年不克。於是授其首領龍許保冠帶。湖苗暫息,而貴苗叛亂如故。萬鏜班師,龍許保及其同黨吳黑苗再次叛亂。貴州巡撫李義壯告警,於是命張嶽總督湖廣、貴州、四川軍務,前往討伐。進右都御史。李義壯堅持採用萬鏜的建議,想要招撫,張嶽彈劾他阻兵,罷免了他的官。起初,李義壯任貴州巡撫,僉都御史王學益與萬鏜附和嚴嵩,主張招撫,數次從中阻擾張嶽。張嶽愈加堅持。龍許保襲擊並捉住印江知縣徐文伯及石阡推官鄧本忠而去,張嶽坐停俸。張嶽於是命總兵官沈希儀參將石邦憲等分道進攻,張嶽親自前往銅仁督軍。先後斬賊魁五十三人,唯獨龍許保、吳黑苗逃脱。張嶽將捷報上奏,言貴苗漸平,湖苗聽撫,請遣土兵歸農,朝議採納了他的意見。不久,酉陽宣慰使冉元教唆龍許保、吳黑苗襲擊思州,劫持知府李允簡。石邦憲率兵截擊奪回李允簡,李允簡最後還是死了。嚴嵩父子本就忌恨張嶽,想要逮捕他,徐階認為不可。於是罷免他的右都御史官職,以兵部侍郎督師。石邦憲等不久破敵。張嶽搜查山箐,餘賊獻處思州印及龍許保。湖廣兵生擒首惡李通海等。張嶽以吳黑苗未獲,不敢報功。後來,冉元敗露,張嶽揭發其罪行。冉元賄賂嚴世蕃責令張嶽滅絕苗黨。石邦憲最後生擒了吳黑苗,苗患於是平息。。
張嶽卒於沅州。喪歸,沅州人迎哭者不絕。敍功,復官右都御史,贈太子少保,諡襄惠。 [1-2] 

張嶽學術成就

張嶽博覽,工文章,經術造詣湛深,不喜王守仁心學,以程子朱子為宗。 [1] 

張嶽人物評價

國朝獻徵錄》:長身玉立,隆準高顴,眉骨稜稜,天性孝友,篤人倫學,以程朱為宗。
王陽明:子亦閩中一豪傑也。
徐南金:忠純果毅,有古大臣風。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