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貞聖王后

鎖定
貞聖王后(정성왕후,1693年—1757年),朝鮮王朝英祖李昑的原配王妃,原籍達城徐氏,父為郡守贈領議政達城府院君孝僖公徐宗悌,母為岑城府夫人李氏。
別    名
貞聖王后
所處時代
朝鮮王朝
出生地
漢城嘉會坊
出生日期
1693年1月12日(康熙三十二年十二月七日)
逝世日期
1757年4月3日(乾隆二十二年二月十五日)

貞聖王后人物生平

貞聖王后嫁入王室

貞聖王后是朝鮮王朝初年名臣徐居正之兄徐居廣的九世孫,朝鮮宣祖至仁祖朝名臣徐渻的五世孫,其父徐宗悌官至郡守,後追贈贊成、右議政,英祖即位後追贈領議政、達城府院君。 [1] 
康熙三十一年十二月七日(1693年1月12日,朝鮮肅宗十八年)戌時,貞聖王后生於漢城嘉會坊私第。 [1]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肅宗二十九年)十一月,肅宗為延礽君李昑挑選夫人。 [2]  她被選中,於翌年二月行吉禮,封達城郡夫人。史官批評他們結婚時“侈靡逾度,煩費以萬計”。 [10]  貞聖王后頗受朝鮮肅宗寵愛,肅宗每次見到她,必定笑容滿面。 [1] 

貞聖王后升世弟嬪

康熙六十年(1721年,朝鮮景宗元年)秋,李昑被立為王世弟,她也升為世弟嬪,隨夫入宮。不久,就發生了辛壬獄事,她的孃家作為老論派,受到沉重打擊。在此期間,貞聖王后曾與英祖共患難。當時英祖被宦官樸尚儉等陷害,一度急得要自殺,貞聖王后勸止了他,並在宋寅明的幫助下和英祖一起越牆找仁元王后求助,使英祖逃過一劫。 [3-4]  但其侄徐德修則因涉嫌毒殺昭訓李氏(靖嬪李氏)而被處死。 [5]  貞聖王后對此“常時隱痛,藴結於心”,到乾隆三年(1738年,朝鮮英祖十四年),貞聖王后的母親岑城府夫人去世,英祖以安慰貞聖王后為由為徐德修平反。 [6] 

貞聖王后母儀朝鮮

雍正二年(1724年,景宗四年),英祖即位,她也受封為王妃。貞聖王后性情優雅大方,並且十分孝順,多年來風雨不改向兩殿長輩(指朝鮮肅宗遺孀仁元王后金氏與朝鮮景宗遺孀宣懿王后魚氏)問安,侍奉湯藥,並且常誠心參拜毓祥宮(英祖生母淑嬪崔氏祠廟),並堅持參拜肅宗真殿(供奉御真的殿堂)。 [1] 
貞聖王后和英祖的夫妻關係並不融洽,早已貌合神離(原因不明),因此沒有任何子嗣。但她與繼子思悼世子(也稱莊獻世子)關係親密,對他視如己出,常常從中調解他與英祖之間的矛盾。惠慶宮在《恨中錄》裏回憶貞聖王后温柔慈善,對她和洪家的晚輩都非常親切。 [7] 

貞聖王后晚年去世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英祖三十三年)二月,貞聖王后的頑疾忽然惡化,指甲發藍,嘔出大量黑血,2日後(二月十五日,即陽曆4月3日)薨逝昌德宮之觀理閣,享年66歲。 [1]  其間,英祖曾去探望。但貞聖王后去世當天,和緩翁主之夫日城尉鄭致達也死了。英祖不顧髮妻之死而執意去和緩翁主家問喪到夜半,並把反對的大臣通通罷官。 [9] 
貞聖王后死後,英祖御筆親書《大行王妃行狀》,緬懷過往種種,希望與糟糠之妻白髮偕老。 [1]  思悼世子更是悲痛不已,於病榻前號啕大哭。他更是寫下多篇墓表祭文表達哀悼之情,收錄在《凌虛關漫稿》。
徐氏死後,諡號貞聖(坦然無私曰貞,眾善播揚曰聖),加上所受尊號全稱為“惠敬莊慎康宣恭翼仁徽昭獻元烈端穆章和貞聖王后”。魂殿為徽寧殿,葬於弘陵。

貞聖王后軼事典故

韓國已故宮廷史學者金用淑在《朝鮮朝宮中風俗研究》一書中介紹了宮中流傳的一則故事:延礽君的英祖與貞聖王后成婚時,英祖問新婚妻子,手為何如此美。出身名門的徐氏回答:“妾十指不沾陽春水故耳。”英祖頓時大怒,認為徐氏在影射諷刺淑嬪崔氏,便從此與徐氏老死不相往來。 [8] 

貞聖王后人際關係

  • 父親:徐宗悌(1656年—1719年,官至信川郡守,贈領議政、達城府院君,諡孝僖) [11] 
  • 母親:李氏(1660年—1738年,本貫牛峯,通德郎李師昌之女,封岑城府夫人) [11] 
  • 丈夫朝鮮英祖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