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誰知

鎖定
誰知,漢語詞語,拼音是shuí zhī,轉折連詞,意思是沒想到。出處是《紅樓夢》第十二回。 [1] 
中文名
誰知
拼    音
shuí zhī
釋    義
1.轉折連詞。2.沒想到。

目錄

誰知解釋

1、轉折連詞,用於前後兩個內容上並無聯繫的自然段落中下一個段落的開頭。
2、沒想到(用於連繫意思相反的句子)。

誰知出處

紅樓夢》第十二回:“誰知這年冬底,林如海的書信寄來,卻為身染重疾,寫書特來接林黛玉回去。”
①唐 李紳《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②唐 張九齡《照鏡見白髮》:宿昔青雲志,蹉跎白髮年。誰知明鏡裏,形影自相憐。
③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四:“負心的薄情姐姐,親曾和俺詩韻,分明寄着簡帖,誰知是咭啈。”
④元·高明《琵琶記》第三十一出 :“這妮子無禮,卻將言語來衝撞我。我的言語到不中呵,孩兒,夫言中聽父言違,懊恨孩兒見識迷。我本將心託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⑤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九回:“誰知公子側沉沉冥冥,已入醉鄉,呼之不應,扶之不起。”
⑥明 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三十六卷:“忍恥偷生為父仇,誰知奸計覓風流。勸君莫設虛言誓,湛湛青天在上頭。”
⑦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十七卷:“誰知三場得意榜上無名。自五歲進場,到今二十一歲,三科不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