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科

鎖定
三科,佛教大小乘都承認的分類法,即把一切諸法分為五藴、十二處(又稱十二入)、十八界。這是佛教中對於宇宙萬有的廣略不同的三種分類,其中最略的是藴,最廣的是界,酌中的是處。
中文名
三科
內    容
五藴,十二處,十八界
文化類別
佛教文化
來    源
漢桓帝
屬    性
分類法

三科基本簡介

佛説一切法本來有有為、無為,有漏、無漏,世間、出世間等分別,就一切法加以深入的分析和歸納便組織成了藴處界三科。因此可以説三科是總攝一切法。從這三方面來觀察人和人所面對的客觀世界,目的是破除“我執”的謬見,認識“無我”的道理。

三科主要內容

三科五藴

即指構成人的五類聚合要素:色、受、想、行、識。色,即物質世界,對人來説即指構成身體的物質;受,即各種感覺、感受;想,即表象形成概念的思維活動;行,即意志產生的行為;識,即統一各種心理作用的意識。

三科十二處

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境(色、聲、香、味、觸、法)。亦即六種感覺器官及其相對的客觀對象。

三科十八界

即六根、六境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三科具體含義

三科

藴界處的名稱,在唐以前的舊譯中曾作陰持入或陰界入。唐代窺基大師曾對這些譯名加以抉擇。他認為把梵語的塞建陀譯成‘陰’字(取蔭覆義)是不對的,因為‘蔭’字梵語應作缽羅娑陀。又有把它譯成‘眾’字的,也不對,‘眾’字梵語應作僧伽。‘處’字舊譯作‘入’也不對,‘入’字梵語是缽羅吠舍。至於舊譯也有把界譯作‘持’字的也不妥當,那只是偏據原文的一義,不能盡其理致。三科的譯名經過這樣的抉擇取捨改用藴、處、界以後,就為佛教的著述通用迄今,而舊譯名只三論、天台各家尚還沿用。
藴的意義,《俱舍論》以‘聚’義來解釋。該論説,一切有為法和合聚義就是藴義,如契經上説,把所有的一切色法,包括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等等,總為一聚叫作色藴。該論文舉異釋説,能荷負重擔義是藴義,因為梵語塞建陀也有肩的意義,肩能荷負為物所聚,所以也可以做藴的引申義。又藴也可以取分段義,如該論所説。大乘的《辨中邊論》也以三義釋藴,即︰非一義、總略義和分段義。這裏,非一義和《俱舍論》的和合聚義相當,總略義和《俱舍論》的肩義(荷負重擔,為物所聚)相當,分段義和《俱舍論》所舉的第三義名義相同。

三科

處義,《俱舍論》解釋為心、心所法的生長門,以能生長心、心所法所以叫作處。《辨中邊論》也以出生六識之門處來解釋處義。

三科

界義,《俱舍論》以法種族義來解釋,這是説,一有情身或一相續共有十八類諸法種族,叫做十八界。《辨中邊論》則以種子義為界義。《俱舍》以種族義釋界,大乘以種子義釋界,意義微有不同,但《俱舍》説種族是生本義,則也隱含大乘的種子義了。

三科詳細解讀

藴、處、界的名數,自從一開始建立就是相當固定的,這就是通常所説的五藴、十二處、十八界。五藴是色藴、受藴、想藴、行藴、識藴。十二處是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十八界是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關於藴處界的體性,五藴因為以積聚為性,所以唯是有為,如《俱舍論》説︰‘藴不攝無為,義不相應故。’在三性中,五藴不是遍計所執而屬於依他起性,因為是談有法故;又因五藴也通無漏故,所以也是圓成實。在五法中,五藴屬於前四(即相、名、分別、正智),除如如。至於十二處十八界則通以有為無為為體,總攝五法。在三性中,屬於依他、圓成二性,除遍計所執性。
總的説來,色藴通於假實。這裏面,大種唯實,造色通假。造色中,五根是實,五境(亦稱塵)通假。五境中,色又有青、黃、赤、白、長、短、方、圓、粗、細、高、下、正、不正、光、影、明、暗、雲、煙、塵、霧之分別,其中青黃赤白四者是實,其餘是假。聲香味三者也通假實。如香也有好香、惡香、平等香、和合香、俱生香、變異香等,前三種據性是假,論體是實,和合香一種是假,俱生香、變異香二種是實。味塵(境)據性是假,論體是實。觸塵通於假實,其中能造觸是實,餘總是假。法處所攝色有五(見上表),其中前四唯假,定自在所生色是實。
其次,受藴有六受身,包括眼觸所生受、耳觸所生受、鼻觸所生受、舌觸所生受、身觸所生受、意觸所生受。這六受身又各有樂、苦、不苦不樂等分別,總的説來,都屬實法。想藴有六想身,包括眼觸所生想、耳觸所生想、鼻觸所生想、舌觸所生想、身觸所生想、意觸所生想。由有想的作用就能瞭解有相、無相、大、小、無量、無少所有無所有處。總的説來,想藴也屬實法。
行藴中各法通假或實,隨應分別,廣如《俱舍》及《雜集》所説。識藴的內容,大小乘中各不相同。因為在小乘中沒有建立第八阿賴耶識,所以只以六識身為識藴。大乘中則舉心意識的分別,以阿賴耶識為心,末那為意,六識身為識,合為識藴。諸識都認為是實法。
十二處的內容名目如上所舉。其中前十處和色藴裏的大種所造色的五根五境諸色法相同。識藴即意處。除五根五境外其餘無表色、受藴、想藴、行藴,另外加上無為法,總名法處。因為法處可攝無為法,這就是藴唯有為而處通有無為的原因。這裏,五根處是實,五塵(境)通假,意處唯實,法處中二十四不相應行及尋伺是假,無為法是實,其餘隨應分別。
十八界中眼界、色界、耳界、聲界、鼻界、香界、舌界、味界、身界、觸界和色藴中的五根五境(塵)相同,也就是十二處中的前十處。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和意界攝屬五藴中的識藴或十二處中的意處,法界的內容和十二處的法處相當。各界的假實分別同十二處説。
藴界處的相攝,總的説來,色藴攝十二處中的十處或十八界中的十界。色藴中的一分和受想行三藴以及五藴所不攝的無為法,皆攝於十二處中的法處或十八界中的法界。識藴攝十二處中的意處或十八界中的七界(六識界和意界)。藴界處和百法相攝已散見上文,總結地説,五藴中的色藴攝十一種色法,受藴攝遍行中受數,想藴攝遍行中想數,行藴攝相應心所四十九法和攝不相應行二十四法,共七十三法,識藴唯攝八種心法。因此,五藴只攝百法中的九十四法,六無為法不在內。十二處中內五處和外五處攝十種色法,意處攝八識,法處攝四類法,(1)是色法中五種法處所攝色,(2)是五十一種相應心所法,(3)是二十四不相應行法,(4)是六種無為法,共八十六法。至於十八界,只不過是把十二處中的意處立為意界外,別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界,所以和百法的相攝與十二處同。

三科形成建立

三科的廢立,依大小乘論典所述,有好幾種原因。眾生迷執有一個實我,佛為破眾生的人我執所以分別説藴處界;為破一性我執,説積聚性的五藴法;為破受者我執,説以生長出生為義的十二處;為破作者我執,説以種族為義的十八界。《俱舍論》中關於三科分別對治的解釋,認為有的迷心總執為我,就以五藴來對治,因為五藴中一個藴攝色法(色藴),三個藴攝心所(受想行三藴),一個藴攝心王(識藴),心色平行,不能偏執。有的迷色執以為我,就以十二處來對治,十二處中有二處非色法,但包含廣大的內容。有的迷色心總執為我,就以十八界來對治,十八界中有十界屬色,七界屬心,一界包括色心兩法,這是因為有情愚於色心輕重不同,所以應機別説。另外有情根器也有利根、中根、鈍根的分別,有情意樂也有樂略、樂中和樂廣文的差異,根據根器和意樂的次第,世尊分別為説藴處界的三科。
佛法以破我為宗,因此藴處界三科的法義建立,分別就在小乘經論中居基本的地位,以至大乘的對法論典,三科的抉擇仍然是知法知義的基本的和中心的問題。這種情況,可以從法勝《阿毗曇心論》,法救的《雜心論》,有部的《發智論》、六足論和《大毗婆沙論》,世親的《俱舍論》,無著的《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和安慧糅釋的《雜集論》等的內容組織看出來。至於三科內所攝法數,大小乘中有好幾種説法,如《成實論》舉六十九法,《俱舍論》舉五位七十五法,南傳上座部舉八十三法,大乘《瑜伽師地論》和《雜集論》所舉也互有增減,最後世親菩薩概括為五位百法。

三科基本法義

三科的法義,很早就由漢桓帝(147~167)初年來華的安世高傳譯過來。因為他是一個精於毗曇的學者,所以譯本有單行的《陰持入經》,這可算是介紹三科學説之始。他並譯有《阿毗曇五法行經》,就是世友《品類足論》的初品,也和三科説有關。從此以後,三科學説的介紹可説和毗曇的傳譯相終始。舉其要者,像西元411年鳩摩羅什譯出《成實論》,563年真諦譯出《俱舍論》,都曾衍為學系,在三科方面做過詳細的分析和研究。隋代慧遠撰《大乘義章》曾就藴處界各立專章加以綜述。到唐代玄奘重翻《俱舍》、《發智》,創譯大乘毗曇,十餘年間翻譯大小對法論典四百七十餘卷,三科法義可以説是大備了。他的弟子們對於新翻的《俱舍》、《雜集》各有疏記。窺基且撰有《大乘法苑義林》,專章抉擇三科要義。但以後因為毗曇之學少有致意研究的人,所以三科之説也就不受重視了。(郭元興)

三科文獻記載

水野弘元《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第三章〈三科〉:
三科是指︰(1)五藴、(2)十二處、(3)十八界。用這三個術語闡述存在和一切法,因此名為三科,又簡稱為藴處界三科。
(1)五藴是構成一切法的身與心(個人方面的一切法),或物質與精神(內外的一切法)的五種要素。
(2)十二處是從感覺與知覺的認識上考察一切法,分為六內處(六根)──認識作用的主觀能力,與六外處(六境)──客觀的對象。
(3)十八界是在前述的十二處之上,加上感覺與知覺認識本身(或認識主觀)的六識,而形成十八種。

三科相關問題

為何立這三科來概括一切法(存在的一切事物)呢?佛教摒除印度外教與西洋哲學經常談論的本體與實體,只承認存在於時間與空間中,憑感覺與知覺可以認識的現象界。按照佛教的説法,我們對於超越時空、無生滅變化的本體與實體,缺乏認識判斷的能力,因此不能論證它們是否存在。即使我們承認它的存在,而由於本體界與世間的現象界沒有關係,對修行與證悟又毫無助益,所以它根本不算是問題。因此,佛教僅由現象世界來考察存在。總之,只有存在於時空中,我們可以經驗到的現象,才是我們可以認識判斷的對象。
現象在佛教中稱為有為(samskrita,sankhata,被造作的事物)或行(samskara sankhara,諸行無常的行)。我們就是在這個現象界中過着生滅變化、苦惱喜樂與迷悟的生活。我們的世界只是現象界罷了。此一意義下的一切現象界,在佛教中就稱為一切或一切法。佛教所探討的就是這個現象界。(中略)
關於三科彼此之間的關係,可以用表來説明。這個表不只來自原始佛教的看法,而且也加上了部派佛教時代的思想方法。(中略)
部派佛教客觀詳細地考察一切法(不只是有為,也包括無為),這與原始佛教的態度不同。因此實際地説,原始佛教的三科分類,在部派佛教的一切法之客觀地考察之下,是不適當的。部派的阿毗達磨在初期時代,把原始經典所説的加以解説、整理組織,所以仍舊採用三科的分類。但是到了中期以後的阿毗達磨,對諸法的考察有客觀的進度,所以三科的分類對它沒有用。後期的阿毗達磨就採用五位的分類來代替三科的分類。
所謂五位,依《俱舍論》就是(1)色法,(十一),(2)心法(一),(3)心所法(四十六),(4)心不相應法(十四),(5)無為法(三)的五位七十五法。
又,依瑜伽行派的唯識論,則是(1)心法(八),(2)心所法(五十一),(3)色法(十一),(4)心不相應法(二十四),(5)無為法(六)的五位百法。五位的概念在原始佛教是完全沒有的。附帶一提的是,巴利佛教也沒有説心不相應法,只説(1)色法(二十八),(2)心法(八十九)或(一二一),(3)心所法(五十二),(4)無為法(一)的四位百七十法或二百二法。

三科中醫三科

中國古代醫學分科的總稱。隋代時醫學開始分為三科。即醫、按摩、咒禁。醫科和咒禁科均設有博士二人,按摩科設有按摩師。隋代的針灸教學也統歸由醫博士來擔任,到唐代,針科從醫科中獨立出來,因而醫學分為四科。見四科條。

三科三科集團

三科集團坐落於浙江省樂清經濟開發區三科科技園,是一家現代化的專業電源製造商,創辦於1997年。目前已擁有深圳、杭州、温州三大製造基地,專業研發、製造、銷售、服務開關電源、LED驅動
温州三科集團有限公司(總部) 温州三科集團有限公司(總部) [1]
電源、變頻器、UPS、EPS、穩壓電源、風力光伏發電系統等系列電源產品,銷售網點遍及全國100多個城市、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國電源學會理事單位、浙江省電源學會理事單位。
三科集團先後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OHSMS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等國際標準管理體系認證,主要產品取得了3C產品認證、CQC產品認證、CE 認證、ROHS認證等,公司始終堅持自主研發的創新之路,目前已榮獲50多項國家專利。
三科集團堅持“誠信待人、踏實做事、追求卓越、共同成長”的核心價
深圳金三科生產基地 深圳金三科生產基地
值觀和致廣大而盡精微的經營理念,在保持企業健康快速發展的同時,為保護民族的傳統文化,集團斥巨資興建了首家企業“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收藏並展示了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楊木雕、細紋刻紙等優秀作品這即是三科以“傳承中華文化,致力科技創新,共建活力和諧” 企業核心文化完美體現。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三科集團正緊緊圍繞着“專業營銷、專業研發、專業製造”的經營戰略,堅定地朝着“打造全球知名電源品牌”的宏偉目標邁進。
杭州三科生產基地 杭州三科生產基地
參考資料
  • 1.    温州三科集團有限公司(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