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見危授命

鎖定
見危授命(拼音:jiàn wēi shòu mìng)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先秦·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論語·憲問》。 [1] 
見危授命(授命:獻出生命)指在危急時刻,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連動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 [4-5] 
中文名
見危授命
拼    音
jiàn wēi shòu mìng
近義詞
臨危授命見危致命
反義詞
袖手旁觀
出    處
《論語·憲問》
注音字母
ㄐㄧㄢˋ ㄨㄟ ㄕㄡˋ ㄇㄧㄥˋ
語法結構
連動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

見危授命成語出處

先秦·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論語·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見危授命”。 [1] 

見危授命成語故事

孔子的學生子路,有一天請教孔子説:“先生,怎樣才能做一個十全十美的人呢?難道説還有什麼具體的標準嗎?” [2] 
孔子答道:“當然是有標準的呀!一個人的聰明智慧如果能趕上魯國的大夫臧武仲,又能像孟公綽那樣清心寡慾,像魯國勇士卞莊子那樣勇敢,像冉求那樣多才多藝,具備這些條件以後,他再掌握禮和樂,來豐富自己的文采,可以説他就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了。” [2] 
臧武仲是魯大夫,他逃到齊國後,預料到齊莊公不會長久,設法不接受齊莊公給他的封地。後來,齊莊公果然被殺,他沒有因此而受牽連,被人譽為聰明人。孟公綽清心寨欲,本身非常清高廉潔。卞莊子是魯國卞邑的大夫,據説他是魯國的勇士,曾隻身打虎。冉求是孔子的弟子,以多才多藝而著稱。 [3] 
子路面帶難色地説:“先生,這些條件太苛刻了,一個人是極難做到的呀!” [2] 
孔子思索了一會兒,態度温和地對子路講道:“是呀,十全十美的人哪裏有呀!我看現在做一個好人,不一定都具備上面説的條件,只要是見到利益或便宜,能夠想一想自己該不該得到?不要見到好處就貪遇到危險的時候肯於捨出自己的性命,為救援國家而不怕犧牲性命雖然長久地過着窮苦日子,但從不忘記自己平日的諾言,這就是一個比較完美的好人了!” [2] 
子路對孔子的答覆很滿意,高興地走了。 [2] 

見危授命成語寓意

孔子談要成為一個完美的人,必須兼備高度的智慧、深厚的道德涵養、勇敢決斷的精神、高度的禮樂修養。這個要求實在是太高了,所以孔子又講現在只要能夠“見利思義”,即見到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先考慮一下是否合情合理,符合仁義“見危授命”,在危險時,接受任命,為完成任務,寧可犧牲自己同時不管時間多久,都能言行一致,説得到做得到。這樣就是了不起的人了,不必要求太高。所以“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也成為考驗一個人的重要標準,無論什麼時候,看到財利要想想道義以決定取捨見有危險應勇於獻身以為國為民。見利忘義,君子不為臨危脱逃,匹夫有愧。 [3] 

見危授命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見危授命”指在危急時刻,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連動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 [4-5] 
  • 運用示例
漢·班固《十八侯銘・太尉絳侯周勃》:“歷位卿相,土國兼併,見危致命,社稷以寧。” [1] 
北齊·魏收魏書・高諒傳》:“朝廷痛惜之,贈左將軍、滄州刺史。又下詔,以諒臨危授命,誠節可重,復贈使持節、平北將軍、幽州刺史。”
唐·房玄齡晉書·殷仲文傳》:“至如微臣,罪實深矣,進不能見危授命,亡身殉國退不能辭粟首陽,拂衣高謝。” [1] 
宋·蘇軾《謝除侍讀表》:“臣敢不温故知新,粗辦有司之職見危致命,更輸異日之忠。” [1] 
宋·萬規《題忠烈侯廟》詩:“王室多艱險不移,委身先敵大江湄。臨危授命生前勇,列爵封侯死後祠。”
清·湯斌《陳史法以襄文治疏》:“雖逆我顏行,有乖倒戈之義,而臨危致命,實表歲寒之心。”
歐陽山《三家巷》三六:“我想古往今來那些忠勇的烈士,在他們臨危授命的時候,一定是心胸開朗,了無牽掛的。”
參考資料
  • 1.    王濤等編著. 中國成語大辭典 新一版·辭海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03:505
  • 2.    陳日朋,金士傑編. 中國成語故事 下[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1987.07:205-206
  • 3.    王佃利,時麗編著. 《論語》智慧名言故事[M]. 濟南:齊魯書社, 2004.05:145-146
  • 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成語大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3.01:887
  • 5.    見危授命的解釋|見危授命的意思|漢典“見危授命”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