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米蘭羣島海洋國家公園

鎖定
西米蘭羣島海洋國家公園(英文:Similan Islands Marine National Park)位於攀牙(Phang Nga)海岸外,具有豐富的、種類繁多的海洋生物,以及壯觀的珊瑚礁。1982年被指定為國家公園。擁有蔚藍的大海和廣闊的沙灘,迷人的海景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是聞名世界的潛水天堂。 對於觀鳥者來説,公園提供了充足的機會來尋找各種以它為家的物種,包括綠蓑鳩和粉紅燕鷗。 但請記住,公園每年在季風季節,從每年5月16日至10月31日關閉。
中文名
西米蘭羣島海洋國家公園
保護區級別
國家級
地理位置
泰國 [1] 
攀牙府 [1] 
安達曼海 [1] 
區域面積
140 km² [4] 
類    型
國家公園
保護對象
海洋生物
管理單位
泰國自然資源和環境部
批准時間
1982年9月1日 [4] 
外文名
英文 Similan Islands Marine National Park
泰文 Mu Ko Similan National Park หมู่เกาะสิมิลัน
馬來文 Pulau Sembilan

西米蘭羣島海洋國家公園歷史沿革

西米蘭羣島,語詞源自於亞維語,意思為9個島嶼。1982年9月,泰國政府將西米蘭羣島9個島嶼列為國家公園,是泰國的第43個國家公園。2014年,國家公園擴大範圍,將羣島東北方兩座島嶼納入範圍,國家公園涵蓋範圍增加至11座島嶼。 [1-2] 
西米蘭羣島海洋國家公園

西米蘭羣島海洋國家公園地理環境

西米蘭羣島海洋國家公園位於泰國南部的攀牙府,範圍包括安達曼海上西米蘭羣島11個島嶼,距離泰國本土約70千米。公園佔地140平方千米,其中26平方千米為陸地。 [2] 
泰國國家公園、野生動物和植物保護局(DNP)將公園內11座島嶼編號,由南向北依序為1號島至11號島。11座島嶼分別為:1號島(胡永島,Koh Huyong)、2號島(巴央島,Koh Payang)、3號島(巴彥島,Koh Payan)、4號島(綿島,Koh Miang)、5號島(哈島,Koh Ha)、6號島(帕尤島,Koh Payu)、7號島(欣普薩島,Koh Hin Pousar)、8號島(西米蘭島,Koh Similan)、9號島(班古島,Koh Bangu)、10號島(邦島,Koh Bon)、11號島(塔柴島,Koh Tachai)。 [1] 
各島的特色如下:胡永島(1號島)擁有最大和最寬的海灘,靠近普吉島;巴央島(2號島)與巴彥島(3號島)島上為懸崖峭壁,沒有海灘;綿島(4號島)有白色沙灘與森林,國家公園辦公室位於此島上;哈島(5號島)可以看到俗稱花園鰻(garden eels)的糯鰻科魚類;帕尤島(6號島)為潛水勝地,島嶼周圍到處都有石珊瑚與軟珊瑚;欣普薩島(7號島)以像頭形狀的岩石而聞名;西米蘭島(8號島)為西米蘭羣島中最大的島嶼,面積約為5平方千米。島上有西米蘭羣島最高點(標高244米),有茂密的森林。西米蘭島最知名的特徵為散佈於島嶼西部和南部海岸的巨石,另一個景點為泰國海軍廢棄的燈塔;班古島(9號島)有可供潛水的景點;邦島(10號島)以可見到海中巖峯(rocky pinnacles)的潛水地點,以及鯨鯊、蝠鱝等海中生物而聞名;塔柴島(11號島)原名布阿島(Koh Bua),其以島上紅樹林中的蓮花命名,亦為優良的潛水地點。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引發的海嘯摧毀了島上的紅樹林,而後泰國政府在該島進行生態覆育,以海嘯後首批登上島嶼的漁民之名,改名為塔柴島。 [2-3] 
西米蘭羣島推測生成於中生代,由印度板塊與撣泰地體擠壓產生由緬甸至泰國西海岸的一連串島嶼,從北到南包括丹老羣島、蘇林羣島,以及西米蘭羣島等,這些島嶼的地質均為花崗岩。 [2-3] 

西米蘭羣島海洋國家公園氣候類型

西米蘭羣島為熱帶季風氣候,一年當中有3個季節:熱季、雨季、涼季。熱季通常從2月中旬到5月中旬,此時盛行東南風,天氣酷熱少雨,通常最熱的月份是4月。雨季通常從五月中旬到十月底,此時盛行西南風,在南方有周期性的低壓帶,時常有大豪雨。涼季通常從十一月初到隔年二月中旬,此時盛行東北風。温度會略為下降,但不會很冷。有時會下雨,但雨量沒有雨季那麼多。西米蘭羣島年均温為27 °C,全年平均濕度約為83%,年平均降雨量為 3,560毫米,蒸發率為每年1,708毫米。 [2-3] 

西米蘭羣島海洋國家公園自然生態

在1998年與2010年,印度洋偶極子現象使得蘇林羣島與西米蘭羣島海域90%的珊瑚因温度變化而死亡;2019年8月,公園管理單位宣佈當地珊瑚已幾乎完全恢復。西米蘭羣島有接近120種鳥類,特色物種有短尾賊鷗紅燕鷗綠蓑鳩,其他常見鳥類包括家燕褐翅鴉鵑家八哥巖鷺白鷺斑皇鳩白腹海雕綠皇鳩等,西米蘭羣島已被國際鳥盟指定為重點鳥區。 [2-3] 

西米蘭羣島海洋國家公園旅遊指南

1982年9月1日泰國政府宣佈西米蘭羣島與周邊海域為國家公園,2003年12月西米蘭羣島海洋國家公園與攀牙灣國家公園、蘇林羣島海洋國家公園合列為東盟遺產公園。2021年泰國提報“安達曼海自然保護區”為世界遺產預備名單,包含6處國家公園與保護區,西米蘭羣島海洋國家公園為其中之一。 [4] 
西米蘭羣島海洋國家公園開放時間為每年11月1日至隔年5月15日,每年5月16日至10月31日關閉。胡永島(1號島)、巴央島(2號島)、巴彥島(3號島)為海龜產卵保留地區,遊客不允許前往這三個島嶼。西米蘭島(8號島)與綿島(4號島)上有提供住宿、餐飲服務,並設有遊客中心。 [5] 
西米蘭羣島是泰國熱門的潛水勝地,2018年遊客人數過多使得西米蘭羣島生態受到威脅,當時每日造訪人數達7,000人,公園當局將遊客人數限制為每天3,850人,後來進一步降至每天3,325人。前往西米蘭羣島通常由攀牙府的拷叻或是普吉島前往。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