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中平原

鎖定
蘇中平原地處中國東部沿海的中央,秦嶺、大別山東端向東直抵黃海的山海之間,屬江淮平原。包括揚州市、泰州市、南通市海安縣、鹽城市(蘇北灌溉總渠以南部分)與淮安市(漣水除外)。
中文名
蘇中平原
外文名
su zhong plain
別    名
江淮
行政區類別
行政區劃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1] 
面    積
58443 km²
下轄地區
揚州,泰州,南通,鹽城,淮安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狼山風景區,麋鹿自然保護區,瘦西湖
機    場
揚州,南通,鹽城,淮安
火車站
揚州,泰州,南通,鹽城,淮安
方    言
江淮官話,吳語

蘇中平原地理位置

蘇中平原位居江蘇省長江淮河之間,屬江淮平原一部分,包括揚州市泰州市南通市(海安縣)、鹽城市(濱海、響水除外)及淮安市淮陰縣北部、漣水縣除外),總面積約58443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000萬,每平方公里為600-700人,人均GDP為13774元。
蘇中平原地處中國東部沿海的中央,秦嶺大別山東端向東直抵黃海的山海之間。

蘇中平原地區氣候

全區處在北亞熱帶向暖温帶過渡的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温14.4℃,平均年降水量1000毫米,年日照時數2130—2430小時,水熱資源充沛,四季分明,特別宜人。

蘇中平原自然資源

蘇中平原大地由江、河、湖、海交錯作用留下的泥沙物質所構成,其南側的揚州-泰州-鹽城(東台市)為長江三角洲的北翼,屬於高亢的自然沙堤沙灘地,裏下河窪的水源地;東台-鹽城-阜寧砂崗以西本為古潟湖,後為淡化的湖蕩窪地;裏下河窪地西側,途經淮安揚州等地的大運河以西為漢代以來構築的人工湖帶,包括寶應湖高郵湖邵伯湖等,往北還有黃河泥沙淤塞而成的洪澤湖;東台-鹽城-阜寧砂崗及宋代構建的范公堤以東,為近千年來不斷淤積形成的濱海平原

蘇中平原地區形成

蘇中盆地是在揚子地塊的基礎上於晚中生代形成的以箕狀斷陷為特點的大型複合沉積盆地。盆地中斷裂構造十分發育,這些深大斷裂控制了第三紀晚期以後的沉積作用。新第三紀隨着青藏高原的隆升和邊緣海的張裂,中國東部整體沉降。緊鄰邊緣海的蘇中平原是南黃海盆地的陸上部分,西界為一系列的低山丘陵呈弧形環繞着平原。平原內水網密集,淮河、沂河等眾多河流流經其間並東入黃海。京杭大運河穿其西部而過,北有廢黃河故道,南有長江、東海。東側有兩列古海岸貝殼砂堤,它們大體上平行於現今海岸方向分佈,海拔3~5m,是海退海岸的象徵,在平原西部有洪澤、高郵等眾多湖泊形成的湖泊羣。

蘇中平原交通運輸

今天的蘇中,江河北移和水利控制能力加強使水患威脅不再;航空、鐵路、高速公路體系的建立,使其擺脱了以來河運的劣勢;蘇中、蘇南之間多座長江大橋將長江三角都市圈與蘇中連成一體;另外,東部國際港建設與大面積黃海灘塗土地儲備為蘇中未來發展提供了巨大潛力。

蘇中平原經濟發展

蘇中平原高原雲景 蘇中平原高原雲景
黃河南徙奪淮橫貫江蘇入海期間,蘇中平原上竟然是連年洪澇、水系紊亂、
經濟蕭條。新中國成立以來,在蘇中平原大興水利,謹防河湖氾濫與海潮侵襲,進行穩產高產農田建設,並發展了養殖業,還有大規模植樹造林、灘塗開發、丹頂鶴及麋鹿自然保護區建設,以及在黃河故道造果園等,使蘇中平原面貌大變,裏下河窪地變成蘇南水鄉,蘇中平原變成江蘇乃至國家的糧倉和樂園,裏下河流域是全國水稻、棉花、油菜基地,這裏有全國的聯合國生態農業示範村。

蘇中平原歷史文化

蘇中平原 蘇中平原
早在春秋戰國及秦漢時代,蘇中平原就是個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隋唐時代鑿通的大運河又帶動了蘇中平原的繁榮,蘇中平原東側沿海的鹽業,西側(古)泗州(或淮陰)-揚州的陸路與水路交通運輸業,中部淮陰、楚州(以前的淮安)、泰州的農牧業與楚漢文化,特別是還有揚州的商業等,都是赫赫有名的。公元1128年到1855年間黃河南徙奪淮在江蘇中部直奔黃海,蘇中平原北部形成廣闊的氾濫平原三角洲平原;東部淮安(楚州)—阜寧—鹽城—東台一帶為海成平原。
蘇中的衰弱來自於自然變遷與交通優勢的更迭,南宋至清末,黃河奪淮及水利失修使蘇中平原長期處於水患威脅之中。到了近代,大運河水運優勢喪失,運河沿岸的城市再遭重創。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