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菩提偈

(禪宗六祖惠能詩偈)

鎖定
《菩提偈》是六祖慧能創作的詮釋佛教教義的詩偈,共有四首,載於《壇經》。其中前兩首偈是針對神秀的《無相偈》所作的,旨在説明“明鏡”的清淨;第三首偈表明頓悟之依據、解脱之直道;第四首着重講修行方法。
作品名稱
菩提偈
作品別名
菩提偈四首
出    處
《壇經》
作    者
慧能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詩偈

菩提偈作品原文

菩提偈
其一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其二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其三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其四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説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1] 

菩提偈註釋譯文

菩提偈詞句註釋

⑴菩提:梵文Bodhi音譯,意為覺智等,用以指人如夢初醒,豁然開朗,頓悟真理,達到佛的境界。偈,和尚唱頌的歌詩稱為偈。
⑵“菩提”二句:採用了倒裝語法結構,可理解為“本無菩提樹,亦非明鏡台”。這兩句是針對神秀無相偈》的前兩句所作,應聯繫在一起理解。相傳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七天七夜覺悟成佛。明鏡台是僧人坐禪之處,據《資持記》下二之三:“坐禪之處,多懸明鏡,以助心行。”
⑶佛性:梵漢並譯名詞,意譯為“覺性”“如來性”,有時被稱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來藏”的異名,是佛教徒所追求的修行目標和理想境界。清淨:佛教術語,遠惡行,離惑垢,稱為清淨。
⑷“何處”句:針對無相偈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所作,佛性清淨,色即是空,所以塵埃也是空。塵埃,佛教認為各種塵埃都是污染人的性情的東西。《淨心戒規》雲:“云何名塵,沾污淨心,觸身成垢,故名塵。”
⑸“本來”句:菩提體性,本自離一切相,無染、淨等任何二邊分別,覓塵垢了不可得,無可拂拭。
⑹玄:奧妙,玄機。《道德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2] 

菩提偈白話譯文

其一
本來就沒有菩提樹, 也並不是明亮的鏡台
只要佛性清淨,哪裏會有什麼塵埃?
其二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菩提樹, 眾生的心靈就像一座明鏡台。
明亮的鏡子本來就很乾淨,哪裏會染上什麼塵埃?
其三
原本就沒有菩提樹, 也並不是明亮的鏡台。
本來就是四大皆空,到哪裏染上塵埃?
其四
菩提只是向着內心尋找,何必勞累向外界求取玄機?
以此進行修行自身,極樂世界也就在眼前! [3] 

菩提偈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詩的來歷,敦煌寫本《壇經》第四節至第八節,有明白的記載:五祖弘忍“一日喚門人盡來”,要大家“各作一偈”。並説“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稟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門前寫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弘忍知道後,“遂喚秀上座於堂內”,説是“汝作此偈,見即未到”,“若覓無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數日,作不得。”惠能偈語,即針對神秀的《無相偈》而發。據《壇經》所載,惠能本不識字,他先“請人一讀”神秀的偈語,然後作此歌偈,“請得一解書人於西間壁上題着”。 [3] 

菩提偈作品鑑賞

第一首偈,見於敦煌寫本《壇經》。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則的區別。神秀的那首《無相偈》,使他失去作為弘忍繼承人的資格,卻成了北宗一派的開山祖。由於神秀強調“時時勤拂拭”,後人以其主張“拂塵看淨”,稱之為“漸修派”。而惠能的這一首,是對神秀偈的徹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見性成佛”的關鍵,被稱為“頓悟派”。在《壇經》第二十節,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淨,萬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惡事,即行於惡;思量一切善事,使修於善行。”這是惠能“頓悟説”的基礎。在他看來,“愚人”與“智人”,“善人”與“惡人”,他們和“佛”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從“迷”到“悟”,僅在一念之間。這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僅對中國佛教的演變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對於後來的中國哲學理論也有重大的影響。
第二首偈,也是惠能針對神秀的《無相偈》所作的。旨在説明“明鏡”的清淨,也即“自性”的清淨,這是佛教徒堅信能到達理想境界人人所共有的主觀條件。該偈亦見於敦煌寫本《壇經》,但據郭朋壇經校釋》考證,這一首當屬衍文。特別是前兩句,雖調換了“身”“心”二字的位置,實際也是重複神秀的話,不應視為惠能的思想。
第三首偈,見於《六祖法寶·壇經》,流傳甚廣,為《全唐詩外編》所補錄。這首偈表明了頓悟之依據、解脱之直道。據郭朋《壇經校釋》考證,這一首是由《菩提偈》第一首演化而成,關鍵在第三句,由惠昕本帶頭,契嵩本、宗寶本因之,把“佛性常清淨”改成“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並非虛無主義,而是直指唯一真是存在的本心本體的本無污染。“本來無一物”與“佛性常清淨”同義。郭朋認為這是一種誤解:“《壇經》的首竄者,不僅不瞭解‘佛性’論,而且也不瞭解‘性空’説。”其實,大乘佛教的所謂“空”“無”,是就“妄心”“妄境”而言;若就“真心”“真境”而論,則決非“絕無”。在《壇經》第十五節,惠能有言:“有燈即有光,無燈即無光。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在《壇經》第二十四節,惠能又説:“虛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盡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這些都足以證明惠能的思想體系,同“一切萬法,自性本空”的理論完全不同。不過在這句話之前,惠能先説:“心量廣大,猶如虛空。”他把一切歸結於“心”,也即“自性”。這是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觀點。但無論如何,把“佛性常清淨”和“本來無一物”等同起來,是不適當的。唐代的黃檗希運禪師(六祖下四世)説: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若得此中意,遙何所論。黃檗又説:“祖師直指,一切眾生本心本體,本來是佛,不假修成,不屬漸次,不是明暗………如此見得,名之為法,見法故名之為佛。”如此,則自在解脱,毋須談論。
第四首偈,見於《大正藏·壇經》,着重講修行方法。《壇經》第三十五節,惠能引佛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接着説:“心但無不淨,西方去此不遠;心起不淨之心,唸佛往生難到。” 《壇經》第三十六節説:“若見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無正心,暗行不見道。自若無佛心,向何處求佛!”《壇經》第五十二節説:“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向何處求佛!”《壇經》第五十三節又説:“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覓佛,去覓總是大痴人。”反覆申明向人的自我求真,自我求佛,這是惠能教導其弟子立地成佛的唯一途徑。在他看來,求佛的人只圖自悟,不假外示,心注一境,化難為易,自能達到目的。這首偈講的是佛教修行法門。《西遊記》:“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悟空多次在路上説“若師傅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可見如來 [1-2] 

菩提偈作者簡介

惠能(638—713),俗姓盧氏,唐代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縣)人。佛教禪宗祖師,是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佛教高僧之一。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為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唐中宗追諡大鑒禪師。有《壇經》流傳於世。 [3-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