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自由體詩

鎖定
自由詩體,現代中國新詩的一種主要形式。作為“五四”文學革命的一項成果﹐與當時內容的革命性變化密切聯繫在一起﹐詩歌的形式也從中國舊體詩的僵硬格律中獲得解放。
中文名
自由詩體
外文名
Free verse
歸    屬
現代中國新詩
中國代表人物
郭沫若艾青舒婷
發展歷史
現代中國新詩的一種主要形式,運用現代白話寫作﹐不拘泥於外在的韻律和音節等﹐詩體不受任何框式的束縛﹐段﹑行和字數都不固定﹐這就是新文學運動中最初出現的自由詩的雛型。因此﹐雖稱自由詩為一種形式﹐但它又並無特定的詩形﹐而是這一類自由體詩的統稱。
從“五四”前夕起﹐一些新文學運動的參加者即對自由詩作了嘗試和探索﹐胡適等為使新詩擺脱舊詩詞格律的影響﹐進行了艱苦的努力。真正從內容形式衝破舊詩的樊籬﹐而表現出徹底叛逆精神的﹐是郭沫若創作的《女神》﹐這是中國自由詩走向獨立的代表詩集。
自由詩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受到外國詩歌的明顯影響﹐如美國惠特曼的詩風對郭沫若等人的創作有很大的影響﹐印度泰戈爾等詩人的詩情也為不少人所接受。朱自清將“五四”以後第一個10年的詩作分為自由詩﹑格律詩﹑象徵詩三派﹐對自由詩作了充分的論述和肯定。自由詩在抗戰時期因艾青﹑田間等的提倡﹐得到極大的繁榮。艾青關於詩的散文美的主張﹐使自由詩的存在進一步得到了理論的解釋。“把詩從沉寂的書齋裏﹐從肅穆的講壇上呼喚出來﹐讓它在人民的苦難和鬥爭中接受磨練﹐用樸素﹑自然﹑明朗的真誠的聲音為人民歌唱﹕這便是中國自由詩的戰鬥傳統。”(綠原《白色花‧序》)
自由詩最初源自歐洲,美國19世紀詩人惠特曼是自由詩的創始者。西方有着不少自由詩體的文學著作,如惠特曼的代表作《草葉集》,以及埃德加·李·馬斯特斯的詩歌代表作《匙河集》等。
自由詩體也叫自由詩,是指在詩歌語言形式上不受格律限制的較為自由的詩體。每一行詩的字數,每一節詩的劃分,每一首詩的節奏和韻律都沒有固定的格式。它一般是根據作者的內在情感的起伏變化安排詩歌意象和詩歌語言的節奏韻律。艾青的《光的讚歌》、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等都是自由詩的優秀之作。這種無詩歌形式束縛的自由使得它成為當代最流行的一種詩體,也成為詩歌愛好者們比較樂於接受的一種詩體。 [1] 
抗日戰爭時期,因艾青等的提倡,自由詩極為繁榮。自由詩誕生70餘年來,一直為新詩創作中的主要形式。
參考資料
  • 1.    董小玉,劉海濤.現代寫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2版: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