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腿圍

鎖定
腿圍指的是人體腿部圍度的大小,主要分為大腿圍和小腿圍(腿肚圍)兩種。
大腿圍又稱為大腿最大圍,絕非大腿中部圍 [1] 
身高大腿圍指數=(大腿圍/身高)×100,大腿長圍度指數=(大腿圍/大腿長)×100;這兩項指數女性均大於男性,差異顯著。也就是説,同身高女性大腿更粗 [2]  ;女性腿相對粗短,男性相對細長 [3-4]  。這與體脂分佈的性別差異有關 [5] 雌激素抑制脂肪在上腹部的囤積,增加脂肪在臀部和大腿的囤積 [6-7]  。而且,女性的肌肉更傾向分佈於下肢;與男性相比,女性下肢肌肉質量佔全身的比例更高 [8-9] 
同身高女性大腿根部更粗,這與大轉子點間寬的兩性差異有關 [10] 
腰細臀寬大腿粗的梨型身材沙漏型身材女性,比腰粗臀窄大腿細的矩形身材蘋果型身材倒三角身材女性更健康長壽 [11-14] 梨型身材沙漏型身材女性和她們的後代認知能力較高,臀部和大腿儲存的脂肪含有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即DHA),這種不飽和脂肪酸是胎兒大腦發育不可缺少的 [15] 
中文名
腿圍
包    括
大腿圍、小腿圍(腿肚圍)
大腿圍指數
(大腿圍/身高)×100
小腿圍指數
(小腿圍/身高)×100

腿圍測量方法

人體形態指標之一。人體腿部圍度的大小,分大腿圍和小腿圍(腿肚圍)。它反映人體腿部肌肉發育水平及發達程度。
正確的測量方法——大腿最大圍 正確的測量方法——大腿最大圍
(1)大腿圍又稱為大腿最大圍,絕非大腿中部圍 [1] 
測量大腿圍時,被測者兩腿開立同肩寬,檢測者在其側面將軟帶尺置於被測者臀股皺襞下水平環繞大腿一週計量。
正確和錯誤測量方法如圖所示 [16] 
其實很多女性測量的是大腿中部圍,導致大腿圍數據偏小。 其實很多女性測量的是大腿中部圍,導致大腿圍數據偏小。
(2)測量小腿圍(腿肚圍)時,姿勢同上,檢測者將帶尺在小腿最粗壯處以水平位繞其一週計量、測量單位為釐米(cm),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測量誤差不得超過0.5cm [17] 

腿圍脂肪分佈

臀部和大腿的脂肪堆積與雌激素分泌有關 臀部和大腿的脂肪堆積與雌激素分泌有關 [18]
(1)按照某些觀察者的觀點,女性的腿相對來説是細長的。
其實不然,實際上,我們能肯定的是,從青春前期開始,歐美女子大腿的相對尺寸和絕對尺寸就明顯大於男子。根據奎特萊特對比利時人的測量,女孩14歲時,大腿的最大周長的絕對值大於男孩,12歲時,相對值大於男孩;美國女孩15歲時,大腿絕對值平均比同齡男孩大2寸。薩金特選擇了400名20歲的男子和400名20歲的女子(各方面適中),他發現,女子的大腿周長比男子大1.25寸。
女性大腿和臀部的發達必然是由於大量脂肪沉積的結果,它足以表現女性的特徵。因此可以把它稱之為(實際上也是)真正的第二性徵,也就是説,女子的脂肪主要聚積在大腿和臀部。在青春前期以後,女子大腿和臀部脂肪稍顯豐富是正常的,臀部及鄰近區發達而上身削瘦的女子並不罕見 [19] 
身高大腿圍指數=(大腿圍/身高)×100 身高大腿圍指數=(大腿圍/身高)×100 [3]
(2)身高大腿圍指數=(大腿圍/身高)×100,大腿長圍度指數=(大腿圍/大腿長)×100;這兩項指數女性均大於男性,差異顯著。也就是説,同身高女性大腿更粗 [2]  ;女性腿相對粗短,男性相對細長 [3]  [4]  。這與體脂分佈的性別差異有關 [5]  雌激素抑制脂肪在上腹部的囤積,增加脂肪在臀部和大腿的囤積 [6-7] 
跳高、長跑運動員等大腿圍大腿圍指數較小,因此,男人腿細腎虛的説法是不妥的 [20] 
(3)腰細臀寬大腿粗的梨型身材沙漏型身材女性,比腰粗臀窄大腿細的矩形身材蘋果型身材倒三角身材女性更健康長壽 [11-14] 梨型身材沙漏型身材女性和她們的後代認知能力較高,臀部和大腿儲存的脂肪含有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即DHA),這種不飽和脂肪酸是胎兒大腦發育不可缺少的 [15] 

腿圍肌肉分佈

雖然男性的肌肉含量比女性多得多。但1993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女性的下肢肌肉力量達到了男性的60%~70%,而上肢只有男性50%~60%,女性的肌肉更傾向分佈於下肢。與男性相比,女性下肢肌肉質量佔全身的比例更高。在相同的體重下,女性的下肢肌肉力量和男性幾乎相同,但是上半身的肌肉力量低於男性 [8-9] 
因此,女性大腿圍指數大於男性,不僅僅涉及脂肪分佈,還涉及肌肉分佈。

腿圍增長率

中國青少年兒童身體形態 、機能與素質研究 中國青少年兒童身體形態 、機能與素質研究
青春期,男生上體的圍、寬度增長得快些,女生則是下肢的圍、寬度增長得快些。
男生胸圍肩寬的年增長值高峯分別為3.7釐米和1.6釐米,比女生的3.5釐米、1.3釐米大0.2釐米和0.3釐米。11—21歲的男生共增長21.4釐米和9.20釐米,分別比女生的15釐米和5.3釐米大6.4釐米和3.9釐米。
相反,女生大腿圍年增長值的波峯為2.3釐米,比男生的2釐米大0.3釐米。11—21歲的女生大腿圍共增長11.2釐米,比男生的9.6釐米大1.6釐米。
由於男生的肩寬胸圍比女生的增長速度快,持續時間長,因而總增長量大,而女生的大腿圍比男生增長速度快,持續時間長,因而總增長量大,所以就形成了男生上體寬粗、下肢細長,女生則是上體窄細、下肢粗短的體型 [3] 

腿圍大轉子間寬

同身高女性大腿根部更粗,這與大轉子點間寬的兩性差異有關 [10] 
女性兩側的髖臼相距較遠
女性兩側的髖臼相距較遠(2張)
(1)骨骼系統最重要的性別差異表現在骨盆。女性骨盆由於適應妊娠的需要,比男性的短且相對較寬。女性骶骨也較寬,骨盆腔寬而圓,便於胎兒的娩出。由於骨盆腔較寬,致使兩側的髖臼(容納股骨頭的關節窩)相距較遠,增加了兩側大轉子的間距,故使髖部變寬 [18] 
女性大轉子間距的發育和月經初潮有一定聯繫。13-15歲女性大轉子間距發育甚為迅速,其均數遠超過男性,這一時期也正是月經初潮的高峯時期,所以大轉子間距的發育高峯應該是第二性徵的重要指徵 [21] 
女性下肢骨骼的特點
女性下肢骨骼的特點(2張)
(2)無論男女,左右兩大轉子的寬度均大於髂嵴的寬度。雖然男性髂嵴間距相對於身高的比值小於女性,但平均值卻略大於女性。而女性左右大轉子間距平均值就已經超過了男性,所以當雙膝併攏時,女性左右兩股骨的傾角更大 [22]  (Q角較男性大,頸幹角較男性小),導致腿微呈“X”形,膝外翻程度較大 [18]  ,兩側大轉子更為突出 [23] 
在男性人體中,大轉子之間或位於大轉子前側的闊筋膜張肌之間的距離是髖部的最寬點;而在女性人體中,大轉子下側的脂肪部位才是髖部的最寬點 [22]  ,與臀部的臀褶相對應 [24] 
綜上所述,在人體尺寸平均值中,只有大轉子點間寬臀寬測量值,女性始終略大於男性。同身高,兩性差異極其顯著。也就是説,女性髖關節更寬 [10] 

腿圍人體圍度與健康

(1)來自伊朗德黑蘭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對腰圍臀圍大腿圍腰臀比等中央肥胖指數與死亡風險間的相關性進行研究,發現中心性肥胖(腹部周圍儲存較多脂肪)與任何原因引起的早期死亡風險相關性均較高,而整體脂肪與其無關;相反,臀部和大腿脂肪偏多會降低全因死亡風險。
腰圍每增加10釐米,全因死亡風險便會增加11%;而腰臀比每增加0.1個單位,死亡風險會增加20%。這兩種關聯性在女性中表現的更強。
大腿圍增加5釐米會使總死亡率風險降低18%,而臀圍增加10cm可降低10%風險。該關聯在女性中較為顯著,而在男性中無明顯相關性 [11] 
(2)在《歐洲心臟雜誌》的相關研究中也證實了類似的結論,該研究選擇了2683名50-79歲的BMI指數在正常範圍內(18.5-25之間)的女性作為實驗對象,經過了18年的追蹤,結果發現,梨型身材沙漏型身材的女性比蘋果型身材的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低91% [12] 
(3)德國糖尿病研究中心、蒂賓根大學醫院(University Hospital of Tübingen)和波士頓兒童醫院的Norbert Stefan教授在《柳葉刀-糖尿病及內分泌學》發表了一篇綜述,詳細闡述了不同脂肪分佈表型與心血管代謝疾病風險的關係、影響脂肪分佈的因素、改善體脂分佈的方法等。研究指出,體重正常但臀部和大腿脂肪較多的梨型身材女性,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的風險較低。因堆積在臀部大腿的脂肪,屬於皮下脂肪,有保護作用。而蘋果型身材的脂肪則堆積在腹部,是內臟脂肪,容易向血液釋放脂肪酸,會引起高膽固醇、胰島素抵抗等病 [13] 
(4)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內分泌科蘇青教授和楊震教授課題組基於上海市9520人進行了細緻的流行病學分析:粗腰細腿的蘋果型身材人羣患高血壓風險最高,而細腰粗腿梨型身材人羣患高血壓風險最低;大腿圍與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總膽固醇水平均呈負相關,即大腿越粗,上述血壓、血脂、血糖指標越低 [14] 

腿圍相關數據

腿圍中國

中國18-25歲青年體質調查測量數據的平均值(節選)如表所示 [25] 
注:根據1979年中國青少年兒童身體形態、機能與素質23項測試指標綜合統計材料而編制 [3] 
項目
全國
南方
北方
男女差
男女差
男女差
身高(cm)
170.3
159.0
11.3
169.3
158.1
11.2
171.4
159.8
11.6
大腿圍(cm)
50.2
51.4
-1.2
49.8
51.0
-1.2
50.5
51.8
-1.3
(大腿圍/身高)×100
29.5
32.3
-2.8
29.4
32.3
-2.8
29.5
32.4
-3.0
我國7-21歲青少年大腿圍和小腿圍(腿肚圍)平均值如下表 [26] 
表:不同年齡的大腿圍和小腿圍
年齡(歲)
大腿圍(mm)
小腿圍(mm)
男女差
男女差
7
336
340
-4
241
241
0
8
349
353
-4
249
249
0
9
364
368
-4
258
258
0
10
379
386
-7
268
270
-2
11
392
403
-11
277
281
-4
12
407
424
-17
289
295
-6
13
424
447
-23
304
308
-4
14
444
467
-23
319
319
0
15
463
487
-24
331
329
2
16
477
498
-21
338
334
4
17
486
504
-18
343
337
6
18
496
513
-17
347
342
5
19
502
516
-14
351
345
6
20
503
518
-15
351
346
5
21
504
516
-12
352
345
7
大腿圍女性始終大於男性,這與體脂分佈的性別差異有關 [5] 
山東省少年兒童體質調查
山東省少年兒童體質調查(6張)
1979年,山東省城市男女7-25歲的大腿圍、(大腿圍/身高)×100數據如圖冊所示。由此可見:各年齡組大腿圍數據女性均略大於男性;(大腿圍/身高)×100指數女性明顯大於男性,差異極其顯著 [31] 

腿圍日本

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
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5張)
《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節選,如表、圖所示,以供參考:
項目
男女差
身高(mm)
1714
1591.3
122.7
大腿圍(臀溝)(mm)
535.7
526.8
8.9
(大腿圍(臀溝)/身高)×100
31.25
33.11
-1.85
大腿圍(mm)
528.9
527.9
1
(大腿圍/身高)×100
30.86
33.17
-2.32
坐姿上部大腿圍(mm)
535.7
536
-0.3
(坐姿上部大腿圍/身高)×100
31.25
33.68
-2.43
大腿厚(mm)
168.2
180.7
-12.5
(大腿厚/身高)×100
9.81
11.36
-1.54
大腿寬(mm)
165.2
163.4
1.8
(大腿寬/身高)×100
9.64
10.27
-0.63
由此可見,女性大腿更厚,同身高女性大腿更寬、更粗 [10] 
日本人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7-98
日本人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7-98(2張)
《日本人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7-98》節選,以供參考:
項目
男女差
身高(mm)
1705.8
1586.3
119.5
大腿圍(mm)
515.1
542.7
-27.6
(大腿圍/身高)×100
30.20
34.21
-4.01
各身高段大腿圍數值如表所示,以供參考 [2] 
身長の階級(cm)
男/女x 100
人數
平均身長(cm)
測定値(cm)
人數
平均身長(cm)
測定値(cm)
182.5~187.4
1
183.9
50.3
0
-
-
-
177.5~182.4
15
179.2
53.9
0
-
-
-
172.5~177.4
21
174.3
51.4
1
173
57.1
90
167.5~172.4
43
169.8
51.1
3
169.6
56.5
90.4
162.5~167.4
23
165.1
52.2
26
164.5
54.9
95
157.5~162.4
6
160.5
46.5
33
159.5
54.6
85.2
152.5~157.4
0
-
-
32
154.7
53.2
-
147.5~152.4
0
-
-
10
151.5
53.7
-
142.5~147.4
0
-
-
2
144.5
54.1
-
全 體
109
170.6
51.5
107
158.6
54.3
94.9
由此可見,同身高,女性大腿圍數值明顯大於男性。
《AIST/HQL人體寸法・形狀データベース2003》中,大腿囲(Maximum thigh circumference)、大腿最大囲位置厚徑(Thigh depth)、大腿囲位置橫徑(Thigh breadth)統計量【青年羣】(單位:mm)如下,以供參 [27] 
-
項目名
Measuremet
item
被験
者數
N
平均
Mean
標準
偏差
S.D.
最小
Min.
最大
Max.
5パーセン
タイル値
5percentile
50パーセ
ンタイル値
50percentile
95パーセ
ンタイル値
95percentile
大腿囲
Maximum
thigh
circumference
49
539.2
45.9
437.5
664.0
472.2
537.0
621.0
48
535.5
42.5
452.0
643.0
474.5
531.0
624.3
大腿最
大囲位
置厚徑
Thigh
depth
49
170.8
17.1
137.0
214.5
145.5
173.5
203.9
48
173.2
14.4
143.5
215.5
149.2
172.5
195.1
大腿囲
位置橫徑
Thigh
breadth
49
168.1
13.9
131.0
199.0
147.6
167.0
191.6
48
165.8
12.9
142.0
194.0
150.1
160.8
192.4
《size-JPN 2004-2006》不同年齡層次的身高、大腿圍以及(大腿圍/身高)×100,以供參考 [28] 
年齡(歲)
身高(mm)
大腿圍(mm)
(大腿圍/身高)×100
男女差
男女差
男女差
20-24
1704
1582
122
541
540
1
31.75
34.13
-2.39
25-29
1710
1590
120
562
533
29
32.87
33.52
-0.66
30-34
1713
1584
129
572
533
39
33.39
33.65
-0.26
35-39
1710
1585
125
570
534
36
33.33
33.69
-0.36
40-44
1705
1579
126
572
541
31
33.55
34.26
-0.71
45-49
1697
1562
135
565
540
25
33.29
34.57
-1.28
50-54
1691
1555
136
561
535
26
33.18
34.41
-1.23
55-59
1673
1550
123
549
529
20
32.82
34.13
-1.31
60-64
1645
1535
110
530
524
6
32.22
34.14
-1.92
65-69
1635
1519
116
532
524
8
32.54
34.50
-1.96
70-74
1622
1496
126
523
514
9
32.24
34.36
-2.11
75-79
1604
1473
131
509
502
7
31.73
34.08
-2.35

腿圍美國

《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和《2010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Marine Corps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節選,以供參考 [29-30] 
年份
項目
男女差
1988
身高(cm)
162.94
175.58
12.64
大腿圍(cm)
58.03
59.65
1.62
(大腿圍/身高)×100
35.61
33.97
-1.64
2010
身高(cm)
162.49
175.34
12.85
大腿圍(cm)
60.2
61.22
1.02
(大腿圍/身高)×100
37.05
34.92
-2.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