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腎葉山螞蝗

鎖定
腎葉山螞蝗(學名:Desmodium renifolium),為豆科山螞蝗屬的多年生亞灌木。高30-50釐米,狹卵形的托葉對稱,基部不呈耳狀,也不抱莖。花萼4裂,裂片等長,和萼筒一樣長或稍短,上部的裂片全緣。莢果腹縫線較直,背縫線淺波狀或深波狀。花果期9-11月。產於亞洲大洋洲的熱帶地區。生長在海拔100-1600米的森林、草地和灌叢中。 [1] 
別    名
腎葉山綠豆
圓節山螞蝗
中文學名
腎葉山螞蝗
拉丁學名
Desmodium renifolium Schindl.
二名法
Desmodium renifolium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豆科
山螞蝗屬
腎葉山螞蝗
分佈區域
中國,印度緬甸泰國越南老撾馬來西亞大洋洲
命名者及時間
Schindl,1926

腎葉山螞蝗形態特徵

腎葉山螞蝗
腎葉山螞蝗(15張)
腎葉山螞蝗是一種亞灌木,高30-50釐米。很細弱,具縱條紋;多分枝,通常無毛。根莖木質。葉具單小葉;托葉線形或狹卵形,脱落,長約4毫米。葉柄纖細,長1-2釐米;小葉膜質,腎形或扁菱形,通常寬大於長,長1.5-3.5釐米,寬2.5-5釐米,兩端截形或先端微凹,或基部寬楔形,上面綠色,下灰綠色,側脈每邊3-4條,纖細,不達葉緣;小托葉刺毛狀,長約1毫米;小葉柄長1毫米。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總狀花序,長5-15釐米;總花梗纖細;花疏離,通常2-5朵生於花序每節上,節間長1釐米,有時花單生於葉腋;苞片幹膜質,具條紋,狹卵形,長約3毫米,寬0.5-0.8毫米,邊緣散生小鈎狀毛;花梗長2-8毫米,結果時增至13毫米,纖細,疏生小鈎狀毛;花萼長約2毫米,外面疏生鈎狀毛,裂片三角形,與萼筒等長,上部裂片全緣,寬卵形;花冠白色至淡黃色或紫色,長約5毫米,旗瓣倒卵形,先端微凹入,具寬短瓣柄,翼瓣狹長圓形,有不明顯的耳,具長瓣柄,龍骨瓣長橢圓形,較翼瓣稍長,無耳,但有長瓣柄;雄蕊單體,長3.2-4.2毫米;雌蕊長約5毫米,花柱彎曲,子房被貼伏小柔毛。
莢果狹長圓形,長2-3釐米,寬2.5-4毫米,腹縫線直或稍縊縮,背縫線深隘縮或稍縊縮,有莢節2-5,莢節近方形至半圓形,初時有小柔毛,後漸變無毛,具網脈。花、果期9-11月。 [1] 

腎葉山螞蝗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100-1600米的向陽草地、灌叢中、林緣或闊葉林下。 [1] 

腎葉山螞蝗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於中國海南雲南南部和中國台灣地區,印度緬甸泰國越南老撾馬來西亞大洋洲 [1] 

腎葉山螞蝗參考文獻

1、《中國主要植物圖説·豆科》495. 圖489. 1955年;
2、《中國主要植物圖説·豆科》496. 490. 1955年;
3、《海南植物誌》2: 279. 1965年;
4、《台灣植物誌》3: 266. 1977年;
5、《中國植物誌》第41卷>>豆科>>山螞蝗屬 [1] 
(注:概述圖片來源 [2]  ,圖冊圖片來源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