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聶海濤

(中航工業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專家組組長)

鎖定
聶海濤,中航工業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專家組組長,國防科工委創新團隊帶頭人,國防科技工業511人才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省突出貢獻專家和學術技術帶頭人。
2013年5月22日,中國工程院發佈公告,2013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候選人提名、遴選工作於4月25日結束。經形式審查和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審定,有效候選人共560人,聶海濤在列。
2021年4月23日,入選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3]  6月2日,進入第二輪評審候選人名單。 [4] 
中文名
聶海濤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4年12月
職    業
科學家
主要成就
四川省青年科技獎
性    別
職    務
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專家組組長

聶海濤人物簡介

聶海濤長期從事飛行器總體設計工作,為殲十飛機和外貿軍機“梟龍”的研製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研究中,他瞄準該領域國際發展前沿,帶領項目團隊開展跨行業、跨專業、跨領域、跨學科的關鍵技術攻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該項目集探索性和工程性於一體,填補了國內多項技術空白,已獲專利15項。同時,還帶動了相關無人機型號的發展。
聶海濤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部和總裝備部聯合授予“863計劃做出重要貢獻的先進個人”、國資委授予的“中央企業勞動模範”、國家863計劃領域專家委員會授予“先進工作者”、四川省委組織部和省人事廳授予的“四川省青年科技獎”、四川省十大傑出青年、成都市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中共四川省第十次黨代會代表,2012年5月當選中共十八大代表 [1] 

聶海濤代表風采

高技術領域的拓路者
從1986年參加工作以來,聶海濤先後參與殲10飛機、梟龍飛機的研製,以及我國航空未來發展技術論證和預先研究等工作。由於任務完成出色,32歲時他被破格晉升為自然科學研究員。
隨着新軍事變革的不斷深入,國家把863計劃中一項技術難度大、創新要求高的重大項目總體方案設計研究工作交給聶海濤所在的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成立重大項目專家組,聘請聶海濤擔任組長,全面領導該項目的研製工作。
項目跨越兩大技術領域,在我國尚屬首次,且無經驗和規範可循,其間大量關鍵技術需攻關,研製週期異常緊迫。聶海濤勇擔重任,帶領團隊制定項目發展戰略、組織完成總體方案的迭代設計等;創新探索高技術快速研發管理新模式,吸納全國9個部門、100多家專業機構的力量,瞄準國際技術發展最前沿進行技術攻關,很快取得開創性的技術突破。聶海濤始終親力親為,及時提出解決方案和改進意見,在他的帶領下,項目捷報頻傳,對推動我國航空事業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聶海濤還組織領導了多型無人機研製工作,為我國高端無人機的研製以及整系統出口作出了突出貢獻,國防科工局授予他“軍貿國際化開拓貢獻獎”。 [2] 
團隊榜樣
作為項目領軍人物,聶海濤大力推行技術民主,倡導廣開言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的年輕人不僅“敢想”,而且“會想”,學習和創新成為團隊成員的自覺。
管理奉行“慈不掌兵”,技術、質量上容不得半點馬虎,聶海濤制訂了嚴格的管理規定並率先垂範,周到細緻、嚴謹求實的工作態度在團隊中蔚然成風。
發展注重薪火相傳。他對項目傾注大量心血,將後續系列項目扶上正軌後默默退到幕後,讓中層青年骨幹擔任項目總師、挑大樑。
“年輕同志早一點在管理崗位上經風雨、見世面,才能早成才。”聶海濤説,為了項目的長遠發展,為了國家的未來建設,必須下大力氣培養髮展年輕幹部,力求達到“老一輩退了,新一代迅速頂上去”。
為此,他不僅“一手帶大”項目,更帶出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優秀人才隊伍,他們是推動我國某高技術領域發展的生力軍,更是國家的寶貴財富。 [2] 
(彭文晶 記者 曾小清)

聶海濤所獲榮譽

2021年6月2日,入選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進入第二輪評審候選人名單。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