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耳(拼音:ěr)是漢語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2]  及商代金文 [3]  。耳的古字形像人的外耳,本義指聽覺器官耳朵,引申指像耳的東西。耳在頭兩側,故引申為位置在旁邊的,如:耳房、耳門。耳在古代文獻當中又用作動詞,作聞、聽解。“耳”的古音與“”相近,故又假借為文言語氣詞,表限止,相當於“而已”“罷了”,又可表示肯定或語句的停頓與結束,相當於“了”“啊”“也”。
耳是漢字部首之一,以“耳”為意符的字大多與聽覺或聽覺器官有關,如、聾、聵、等。
中文名
拼    音
ěr
部    首
五    筆
BGHG [4] 
倉    頡
SJ [4] 
鄭    碼
CE [4] 
筆    順
橫、豎、豎、橫、橫、橫
字    級
一級(編號:0369) [1] 
平水韻
上聲四紙 [5] 
注音字母
ㄦˇ
總筆畫
6+0
造字法
象形字
結    構
獨體字,獨體結構
筆順編號
122111
四角號碼
1040₀ [4] 
統一碼
8033 [4] 
GBK
B6FA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2]
象形字,甲骨文(圖1)的“耳”字就是展示的人耳的形狀,還有清晰的“耳郭”,後來隨着文字出現的越來越多,人們便把耳朵的輪廓更加清晰化,在“耳”字上多加了幾個筆畫。西周金文(圖2)中的“耳”字,就像半個圓包着一個橫躺着的“大”字,“耳郭”內部的情況比較清晰地展示出來了。而小篆(圖3、4)形體的筆畫變得簡練以便於書寫,耳朵的輪廓逐漸沒有了,但還是能看出耳朵的樣子。到隸書(圖5、6)、楷書時字形趨於線條化,之後這樣的形象性就完全喪失了。 [6] 
耳,顧名思義,就是指人的耳朵。人體部位是人類最為熟悉的,也是人類對自身的最早的認識,表現在字詞上面就是這些字詞在意義和讀音上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從古到今“耳”的意義基本沒有改變過,用作本義講的“耳朵”在文獻中最為常見。古漢語中有名詞用作動詞的情況,因此能看到諸如這樣的用法——“君其耳而未之目耶?”(《韓非子·外儲説左上》)這裏的“耳”作“聽見、聽説”講。生活中有和“耳”相似的物件,也被命名作耳,例如“木耳”。 [15] 

詳細釋義

讀音
語法屬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ěr
名詞
耳朵。人與動物的聽覺和平衡器官。
ear
《詩經·小雅·無羊》:“爾牛來思,其耳濕濕。”
孟子·梁惠王上》:“聲音不足聽於耳歟?”
像耳朵的東西。


像耳朵一樣分列兩旁的東西。


耳房;耳門
穀物經雨所生的芽。
sprout
張鷟《朝野僉載》卷一:“秋甲子雨,禾頭生耳。”
李建勳《間出書懷》詩:“溪田雨漲禾生耳,原野鶯啼黍熟時。”

(Ĕr)姓氏用字。



動詞
聽到;聽説。
hear;listen
韓非子·外儲説左上》:“君其耳而未之目耶?”
魯迅《墳·人之歷史》:“則中國抱殘守闕之輩,耳新聲而疾走。”
連詞
表示轉折,相當於“而”。
that is all
賈誼《治安策》:“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

助詞
表示限止語氣,與“而已”、“罷了”同義。

《論語·陽貨》:“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柳宗元《三戒·黔之驢》:“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

表示肯定語氣或語句的停頓與結束。

荀子·天論》:“君子小人之所以相縣者在此耳!”
劉義慶《世説新語·識鑑》:“此童非徒能畫,亦終當致名,恨吾老不見其盛時耳。”

réng
非語素字
耳孫】(réngsūn)古代從本身下數到八世孫稱為耳孫。

漢書·惠帝紀》:“上造以上及內外公孫耳孫有罪當刑及當為城旦舂者,皆耐為鬼薪白粲。”
唐寅《世壽堂》詩:“雞窠小兒是鼻祖,鳩枝老子為耳孫。”


(以上參考資料 [7-8]  [14]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卷十二】【耳部】而止切(ěr)
主聽也。象形。凡耳之屬皆從耳。 [9] 

説文解字注

主聽者也。
段注:者字今補。凡語云而已者,急言之曰耳,在古音一部。凡雲如此者,急言之曰爾,在古音十五部。如世説雲聊復爾耳,謂且如此而已是也。二字音義,絕不容相混。而唐人至今譌亂至不可言,於古經傳亦任意填寫,致多難讀。即如《論語》一經,言云爾者,謂如此也。言謹爾、率爾、鏗爾者、爾猶然也。言無隱乎爾,一日長乎爾,爾猶汝也。言汝得人焉爾乎,言得人於此否也。公羊傳三年問焉爾,皆訓於此也。全經惟有前言戲之耳,乃而已之訓。今俗刻作汝得人焉耳乎,乃極為可笑。曹操曰:俗語云生女耳,耳是不足之詞。此古説之存者也。音轉讀為仍,如耳孫亦曰仍孫是也。
象形。
段注:而止切。一部。 [10] 

康熙字典

【未集中】【耳部】 耳·康熙筆畫:6 ·部外筆畫:0
《唐韻》而止切。《集韻》《韻會》《正韻》忍止切,竝音洱。《説文》:主聽也。《易·説卦》:坎為耳。《管子·水地篇》:腎發為耳。《淮南子·精神訓》:肝主耳。《白虎通》:耳者,腎之候也。
又俗以塗巷語為信曰耳食。《史記·六國表》:此與以耳食何異。注:耳食,不能知味也。
又凡物象耳形者,皆曰耳。《史記·封禪書》:有雉登鼎耳。《後漢·五行志》:延熹中,京都幘顏短耳長。
又《韻會》:助語辭。《論語》:女得人焉耳乎。《禮·祭統》:夫銘者,壹稱而上下皆得焉耳矣。
又《正韻》:語決辭。《史記·高祖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
又《詩·魯頌》:六轡耳耳。傳:耳耳然至盛也。朱注:耳耳,柔從也。
又爵名。《左傳·昭七年》:燕人歸燕姬,賂以瑤罋、玉櫝、斝耳。注:斝耳,玉爵。疏:斝,爵名,以玉為之,旁有耳,若今之杯,故名耳。
又姓。《正字通》:明洪熙中有耳元明。
又人名。老子名李耳。
又地名。《前漢·武帝紀》:罷儋耳、真番郡。注:師古曰:儋耳,本南越地,真番,本朝鮮地,皆武帝所置也。《後漢·明帝紀》:西南哀牢、儋耳、僬僥諸種,前後貢獻。注:楊浮《異物志》曰:儋耳,南方夷,生則鏤其頰皮,連耳匡分為數枝,狀如雞腸,纍纍下垂至肩。
又山名。《書·禹貢》:熊耳、外方、桐柏。疏:熊耳山,在弘農盧氏縣東,伊水所出。《荊州記》:順陽益陽二縣,東北有熊耳山,東西各一峯,如熊耳狀,因以為名。《齊語》:逾大行與闢耳之谿。注:闢耳,山名。《史記·封禪書》:束馬懸車,上卑耳之山。注:卑耳,山名在河南太陽。
又草名。《詩·周南》:采采卷耳。傳:卷耳,苓耳。廣雅雲:枲耳也。疏:生子如婦人耳中璫,或謂之耳璫,幽州人謂之爵耳。《博雅》:𠭿耳,馬莧也。
又獸名。《博雅》:李耳,虎也。
又綠耳,周穆王駿馬名,俗作騄駬。魏時西卑獻千里馬,色白,兩耳黃,名黃耳。《山海經》:丹燻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鼠,而兔首麋身,其音如獋犬,以其尾飛,名曰耳鼠注:即鼯鼠,飛生鳥也。崔豹《古今注》:狗,一名黃耳。
又蟲名。《爾雅·釋蟲》:螾𧊔入耳。疏:今蚰蜒,喜入耳者。揚子《方言》:蚰𧎘,自關而東謂之螾𧎘,或謂之入耳。
又曾孫之孫曰耳孫。《前漢·惠帝紀》:內外公孫耳孫。注:應劭曰:耳孫者,玄孫之孫也。去曾高遠,但耳聞之。
又《集韻》《韻會》竝如蒸切,音仍。《前漢·惠帝紀》耳孫注:晉灼曰:耳孫,玄孫之曾孫也。師古曰:《爾雅》,仍孫從己而數,是為八葉。與晉説相同。仍耳聲相近,蓋一號也。
又《諸侯王表》:玄孫之子耳孫。注:耳音仍。
又《集韻》仍拯切,仍上聲。關中河東讀耳作此音。 [11]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4]

書寫提示

筆順動畫演示 筆順動畫演示
【筆順】①一(橫)②丨(豎)③丨(豎)④一(橫)⑤一(橫)⑥一(橫)
【寫法】❶首筆橫居上居中,第二、三筆兩豎分列豎中線兩旁,左短右長。❷框中下橫在橫中線。❸末筆長橫在橫中線下方,兩端都超出上部,長橫與長豎相交,托住上部。 [12]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ȵ
i̯əɡ
先秦
王力系統
ȵ
ǐə
先秦
董同龢系統
ȵ
jəɡ
先秦
周法高系統
n
jiəɣ
先秦
李方桂系統
n
jəgx
西漢



東漢





jəї


jəї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jəї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jəї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脂之

jei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ȵʑ
i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ɽ
ǐə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ȵ
i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ȵ
i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ńź
ï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ǐə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3] 

韻書集成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六止

開口呼
次濁
而止切
ȵi
集韻
上聲
六止

開口呼
次濁
忍止切
nʑie

平聲
下平十六蒸

開口呼
次濁
如蒸切
nʑieŋ

上聲
四十二抍

開口呼
次濁
仍拯切
nʑieŋ
禮部韻略


上聲





忍止切

增韻


上聲





忍止切

中原音韻

上聲
支思



次濁

ɽï
中州音韻


上聲
支思





而止切

洪武正韻

上聲
二紙


次濁
忍止切
ȵie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3]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10-20]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046
  • 3.    董蓮池編著.新金文編 中[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10:1587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4-02-28]
  • 5.    平水韻 四紙  .搜韻[引用日期2019-10-20]
  • 6.    楊寒梅編著.圖説漢字五千年[M].武漢:武漢出版社,2009.05:21
  • 7.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第8卷 [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646
  •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344
  • 9.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676
  • 10.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19-10-20]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930-931
  • 1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83
  • 13.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19-10-20]
  • 14.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新華字典:商務印書館,2019:122
  • 15.    鄭春蘭編著.精彩漢字[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8.06:120-12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