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老君山

(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鎖定
老君山(The Laojun Mountain),“天下無雙聖境,世界第一仙山”。 [1]  原名景室山,位於十三朝古都洛陽欒川縣縣城東南三千米處。八百里伏牛山脈主峯,玉皇頂海拔2217米。 [2-3]  距今已有兩千多年人文歷史,是道教中歷史最長的山脈。
春秋時期,被公認為道教始祖的老子李耳到此歸隱修煉,使之成為“道源”(道教起源地)和“祖庭”(祖師之庭)。北魏始於其上建老君廟以紀念。唐貞觀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派尉遲敬德重修景室山鐵頂老君廟,並賜名為“老君山”。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詔諭老君山為“天下名山”,併發帑金建殿,成為是歷史上唯一被皇封為“天下名山”的中國山脈。 [4] 
老君山景觀區6處、有景點179個,太清宮十方院靈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傳經樓觀音殿三清殿老君廟等廟宇16處。馬鬃嶺南側有三千餘畝石林景觀對遊人開放,被地質學者稱為“北國石林”。
老君山現為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風景名勝區,中國北方道教信眾拜謁聖地,中原山水文化傑出代表。
2014年,老君山老子銅像被世界基尼斯總部輸錄為 “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世界最高的老子銅像”。 [5]  亦是當代仙俠影視劇熱門取景地,《誅仙·青雲志》《天乩之天帝傳説》等皆曾於此取景。 [4] 
中文名
老君山
外文名
The Laojun Mountain
景區級別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地理位置
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
景區榮譽
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保護區
景區類型
自然保護區地質公園
海    拔
2297 m [3] 
氣    候
温帶季風氣候(半濕潤)
門票價格
100元
開放時間
08:00-18:00
建議遊玩時長
3-4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
5月-6月和10月-11月
著名景點
金頂道觀羣
追夢谷
寨溝
命名人
唐太宗李世民
原    名
景室山

老君山發展歷史

老君山古號“景室山”,取八百里伏牛山美景集於一室之意,因道家始祖老子歸隱修煉於此,後更名為“老君山”,沿襲至今。老君山海拔2217米,是八百里伏牛山主峯,其地質景觀為世界一流資源。 [6] 
老君山航拍 老君山航拍
老君山位於洛陽欒川縣,歷史上的欒川,長期屬盧氏縣管轄。
《盧氏縣誌·碑誌》中記載老君山,稱“北魏時,為作紀念,在山上建有老君廟。到唐太宗時重修,由大臣尉遲敬德監修”。
這老君廟為鐵椽鐵瓦,又稱鐵頂,明代香火尤為鼎盛。明萬曆年間,盧氏縣令高出作《登景室山賦》,序中也寫道:“餘至盧氏,聞境有山,巍峨際天,俗傳為老子之居,即以老君名之。”可見老子歸隱景室山的説法歷來盛行。 [7] 
東周時期,因“守藏室史”李耳到此歸隱修煉,被道教尊為太上老君,唐太宗賜名為“老君山”,沿襲至當代。老君山因太上老君李耳在此歸隱修煉而得名,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道教文化歷史。
老子寫成《道德經》後,就告別函谷關的關令尹喜,騎着青牛而去,《史記》記載:“莫知其所終”。據文字記載,老子歸隱於洛陽景室山,即老君山。因此老子文化和道家文化深深地影響着老君山地區,老君山也成為中原山水文化的傑出代表。老君廟、靈官殿、淋醋殿、道德府等廟宇,古樸凝重,香火熾盛,一直是中國北方各省道教信眾的拜謁聖地。
北魏時期,為作紀念,在山上建有老君廟。
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尉遲敬德做監工重修了老君廟,並賜御筆親書的匾額“天下名山”。 [8] 
萬曆年間,盧氏縣令高出作《登景室山賦》,序中也寫道:“餘至盧氏,聞境有山,巍峨際天,俗傳為老子之居,即以老君名之。”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16歲的太子朱慈烺落入李自成之手,隨大順軍赴山海關討伐吳三桂,兵敗後潛至欒川,在老君山偽裝成道人30多年,被追隨而來的遺民暗中尊為皇帝,直到51歲死去。老君山下原有太子墓及碑等,四篇碑文可算鐵證。 [7] 
詩人王心鑑作有《老君山》詩,言到“雲嶺一萬重,秋來此間清。撲面迎翠色,迴轉別泉聲。金頂傾紫氣,石林逸仙風。深澗皆靜寂,蛺蝶不知名。”
1997年由國務院批准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
老君山金殿 老君山金殿
2010年9月11日,“老子文化國際論壇”在欒川老君山景區勝利閉幕。來自我國及日本、韓國、比利時等國家的百餘名知名研究專家蒞會。 [9] 
2017年4月25日,河南洛陽老君山舉行仙境朝聖節,老君山老子文化苑世界最高老子像前,來自四面八方的數百道士進山朝拜道祖老子,綿延百米場面壯觀。 [10] 

老君山地理環境

老君山,位於洛陽市西南方約150公里處,是伏牛山脈的主峯,相傳是道教始祖李耳(著名的“老子”)的歸隱修煉之地,北魏時在山中建廟紀念,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受到皇封,修建“鐵頂老君廟”,明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頒賜老君山道經詔諭,封為“天下名山”。從洛陽的錦遠汽車站(也就是長途汽車站),乘坐開往欒川縣城的班車,在“老君山路口”下車後,再換乘當地的摩的,就可以到達景區售票處了。
老君山是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之一,記錄了十九億年前造山等地質構造的演變過程,山中具有獨特的“滑脱峯林”地貌、壯觀的石林景區等景觀羣,非常震撼心靈。山中樹木茂盛,風景如畫,處處都能看到山泉從山石縫隙中溢出,在鬱鬱葱葱的山林中隱藏着十幾處瀑布,清澈的激流從數十米高的崖頂跌落下來。雨後的老君山,雲霧環繞在各個山峯中,如果你去山頂,還有機會觀賞到極美的雲海和日出。老君山風景區面積龐大,主要分為居中的老君山主景區、西部的追夢谷景區和東部的寨溝景區。
老君山鳥瞰圖 老君山鳥瞰圖
老君山雲海 老君山雲海

老君山氣候特點

老君山
老君山(5張)
老君山屬温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温12.4℃,年日照2103小時,無霜期198天,年均降水量872.6毫米。年降水量最高達1386.6毫米,最少403.3毫米。

老君山地形地貌

洛陽老君山位於河南省西部的洛陽市欒川縣城東南三公里處,老君山原貌保存良好,它記錄着十九億年來華北古陸塊南緣裂解、離散、增生、聚合、碰撞、造山等構造演化過程。
老君山以中低山夾河谷地貌為主地形起伏大,屬華北地層區豫西分區,跨越熊耳山小區和伏牛山小區,出露地層有:太古界太華羣,下元古界寬坪羣,中元古界長城系熊耳羣、薊縣官道口羣和欒川羣,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陶灣羣、古生界奧陶系二郎坪羣、新生界古近系和第四系,巖性巖相變化大;有區域性的深大斷裂分佈,地質構造複雜。

老君山主要景點

石林 石林
老君山景觀區6處、有景點179個、太清宮、十方院、靈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傳經樓觀音殿三清殿老君廟等廟宇16處。
北魏至當代毀毀修修,現存的廟宇中頂峯老君廟規模最大。老君山道教文化區沿途廟宇歷史悠久,山頂老君廟有“南有武當金頂,北有老君鐵頂”之説,馬鬃嶺南側有三千餘畝的石林景觀對遊人開放,該景觀被地質學者稱為“北國石林”。

老君山老子文化苑

老子文化苑是傳承和弘揚老子思想的聖地,採用漢代建築風格,主題思想是“大道行天下,和諧興中華”。

老君山老子銅像

老子文化苑 老子文化苑
老君山內的老子銅像於2014年被大世界吉尼斯收錄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高的老子銅像。” [5] 

老君山金頂道觀羣

老君山最新航拍圖片 金頂建築羣
老君山最新航拍圖片 金頂建築羣(13張)
老君山金頂道教建築羣依託山頂建築,主要包括老君廟、道德府、五母金殿、亮寶台、玉皇頂、鐘鼓樓、南天門、朝陽洞、大道院、神道天橋、迴廊等,全部採用明清皇家宮殿式建築形式,特別是金殿、亮寶台、玉皇頂三座金頂打造,成為老君山道觀羣的亮點。
太清觀
山頂太清觀始建於北魏,歷代重修,唐代尉遲敬德曾監工重修,明朝最為鼎盛,鐵椽、鐵瓦、金碧輝煌,千 百年來,一直是豫、陝、皖、鄂等地眾香客朝拜的中原道教聖地。東南沿海香客也慕名前來,僅台灣高雄九龍八風進香團每批朝山者就多達百人。

老君山龍吟聽泉

龍吟聽泉 龍吟聽泉
龍吟閣是觀景亭,它坐落在老龍窩棧道之上。由於龍吟閣坐落位置獨特,所以在這兒聽羣瀑泉聲是遊人的一大享受。溪流從珍珠灘留下,到了龍吟閣下,被山岩拘成湍流快速流入深潭,經過了一系列的緩急衝撞之後,留下了大小十幾個瀑布,瀑布水聲能夠在澗谷中的迴音壁間迴盪。

老君山中鼎雲湧

雲海 雲海
雲海,是老君山的一大奇觀,而中鼎雲海為老君山雲海之首。雲海出現時,放眼望去,雲遮千里,霧鎖萬峯。猶如站在碧波萬頃的汪洋大海之中,翠峯隱現似動若靜。在上晴下陰的雲海出現時,顯現出“海到天涯天為岸,山至極頂人為峯”的景觀。

老君山楓林醉秋

楓林醉秋 楓林醉秋
過了老龍窩,是一片油松林,旅遊步道穿林而過,給人一種曲經通幽之感。林下便是珍珠灘。圓乎乎、光溜溜的鵝卵石在水光的映襯下,猶如珍珠散盤。清澈的溪水在珍珠間淺吟低唱。與輕煙似的松韻一起盪滌着來自喧囂都市遊人心中的煩惱,為遊客憧憬着人生的五彩之夢。
捨身崖
捨身崖 捨身崖
捨身崖是山頂遊覽過程中的第一個漂亮的自然風光景點。翹首而望,看那古松摩雲,危崖欲傾,確實雄偉壯觀。這就是老君山一處勝景“捨身崖”,每當日落之時,此處“餘輝返照千山色,滿峪參差人畫中”,瑰麗的晚霞映着詭奇萬狀的險峯怪石,奇光異景,色彩繽紛,令人讚歎不已。
峯林煙嵐
在近千畝的範圍內有大小石峯三千多座,形態各異。在這些奇石奇峯中,最著名的就是老君悟道峯,在天然石壁的夾縫中仍生長着百年蒼松。

老君山十里畫屏

洛陽老君山峯林景觀,如刀劈斧削,犬牙交錯,披綠掛紅,雄偉壯觀,多姿多彩。由於老君山花崗岩體與其它花崗岩的不同。老君山的巖體是由“斑狀黑雲母二長花崗岩”組成。它是在距今1.4—0.8億年間秦嶺造山帶抬升造山過程中形成的相對年輕的巖體,被國內地質學家命名為“老君山岩體”,峯林之間內一步一景,步移景換,景景如畫,故稱之為“十里畫屏”。
紫荊花海
每年3-4月間,老君山追夢谷中紫荊花競相開放,美豔奪目,是綻放較早的“報春花”,當樹枝上葉子還未長出時,枝條上花已盛開,又名“滿條紅”。
老君山紫荊為北方巨紫荊,又名烏桑、兄弟樹、友誼樹。花色紫紅,形如蝴蝶,豔麗可愛,是分佈於老君山海拔800—2000米陰坡處的特有植物。老君山紫荊具有:花期早、 花期長、色澤豔、花朵密、樹形大、花質優等六大特點。品種主要有叢生紫荊(灌木)、垂絲紫荊和總狀花序紫荊(喬木);適應能力很強,性喜光,耐寒耐旱,也耐水漬。紫荊的根、皮均可入藥,有活血行氣、消腫止痛、解諸毒物的功效。
幽谷蛙鳴
老子李耳在此大徹大悟,一步登天跨上了伏牛之巔。悟道橋下河谷澗奇石好像都有生命,老子行至此地,坐下歇息,剛眨矇眼與眾天神相會,聲聲蛙鳴此起彼伏,攪得人心煩,老子用手一指,以靜制動,點化為石。

老君山自然資源

老君山保護區現有國家級保護動植物102種,有中草藥830種被用於中醫藥的研究與開發,因此老君山也被稱為國家中草藥基因庫。

老君山景點榮譽

2010年1月9日下午,國家旅遊局正式授予洛陽欒川老君山—雞冠洞旅遊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稱號。 1997年由國務院批准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省級風景名勝區。
2020年4月,入選“2020中國避暑名山榜”。 [11] 

老君山影視取景

《青雲志》取景老君山
《青雲志》取景點老君山
《青雲志》取景點老君山(7張)
4月25日,由熱門玄幻武俠小説《誅仙》改編、李易峯、趙麗穎、楊紫及TFBOYS主演的玄幻武俠電視劇《誅仙青雲志》劇組將進駐河南省欒川縣,前往當地國家AAAAA級景區老君山、雞冠洞取景拍攝。《誅仙青雲志》取景欒川由同程旅遊大力促成,由此,同程“IP 目的地”戰略落子河南。
《青雲志》自開拍以來便一直倍受《誅仙》粉絲關注,主演李易峯、趙麗穎、楊紫及TFBOYS等明星演員的粉絲們更是翹首以盼。日前,據《誅仙青雲志》劇組內部人士透露,該劇組將於4月25日入駐河南欒川進行取景拍攝,時長約一週時間。
中國領先的休閒旅遊在線服務商——同程旅遊大力促成此次《誅仙青雲志》取景欒川;拍攝期間,同程旅遊將特別推出“探班遊”福利主題產品,遊客在遊覽老君山、雞冠洞時,還可近距離觀摩劇中明星飈戲,與偶像“面對面”。

老君山歷史文化

老君山道教文化

老君山有兩千多年道教文化歷史。傳説老子傳《道德經》後,告別函谷關的關令尹喜,騎着青牛而去,《史記》記載“莫知其所終”。另有記載稱老子歸隱於洛陽景室山,即老君山,景室山因老子在此歸隱修煉而得名。北魏時在山中建廟紀念老子。唐貞觀年間受到皇封,修建“鐵頂老君廟”,唐太宗賜名為“老君山”,沿襲至今。明萬曆十九年(1591)頒賜老君山道經詔諭,封為“天下名山”。
老君山有太清宮、十方院、靈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傳經樓、觀音殿、三清殿、老君廟等廟宇16處。其中老君廟、靈官殿、淋醋殿、道德府等廟宇,古樸凝重,香火熾盛,一直是中國北方道教信眾的拜謁聖地。這些宮館從北魏至當代毀毀修修,現存廟宇中頂峯老君廟規模最大。
金頂道觀羣
老君山金頂道教建築羣依託山頂建築,主要包括老君廟、道德府、五母金殿、亮寶台、玉皇頂、鐘鼓樓、南天門、朝陽洞、大道院、神道天橋、迴廊等,全部採用明清皇家宮殿式建築形式,特別是金殿、亮寶台、玉皇頂的三座金頂,成為老君山道觀羣的亮點。
太清宮
山頂太清宮始建於北魏,歷代重修,唐代尉遲敬德曾監工重修,明朝最為鼎盛,鐵椽、鐵瓦、金碧輝煌,千百年來,一直是豫、陝、皖、鄂等地眾香客朝拜的中原道教聖地。東南沿海香客也慕名前來,僅台灣高雄九龍八風進香團每批朝山者就多達百人。

老君山歷史考證

據史書記載:“老君山,古號景室,中峯插天,諸巒翠立,去嶺巔四十里(離老北街四十里),延 70餘里”。因道家始祖老子歸隱修煉於此,後更名老君山沿襲至今。
一、志書典籍佐證
清《盧氏縣誌》載:“國還歸於周昭王時過函谷,猶龍之嘆,現身説法,妙用無窮,當其過函谷,令尹請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乃著上下篇五千餘言。令尹者即尹喜,字文公,道家所稱,靈寶天尊是也。公嘗仰觀乾象,見東方紫氣浮關,知有神聖過物色而迎之,果遇老子。今靈邑太初觀(即古尹喜),候見老子終處,南宗聖宮,即尹喜之故宅也”。老子寫成《道德經》後,就告別了函谷關的關令尹喜,騎着青牛而去了,《史記》記載:“莫知其所終”。據以下文字記載,老子歸隱於洛陽景室山,即老君山。
1、《河南通志》卷七載:“老君山在盧氏縣東南二百五十里,相傳老子修道於此,上有丹灶、丹井。”
2、《肇城志》卷二十九記載:“老君山在縣南二百五十里,南跨魯山,東接嵩縣,周圍不知幾許。突峯懸崖,隱見雲表。昔老子修煉於此上,有老君洞,丹灶、丹井遺蹟俱存,人莫能至。傳聞陟其頂,則襄漢諸山可以指教。”
3、《太平寰宇記》:“荊楚之地,盧氏東南近處有老君山,紀念老子李耳。中原老聘是楚人。”(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1976—983)。
4、《老子翼》卷七記載:“義曰:於是者,發句之瑞也;演者,廣暢之理也。二篇者指道德二經也。王子年《拾遺記》曰:老君居景室之山,與世人(跡,唯老叟五人,或乘鳴鶴,或着羽衣,共譚天地之數,所撰書經垂十萬言。有浮提國獻善書二人,乍老乍少,隱形則出影,聞聲則藏形。時出金壺器,中有墨汁,狀若淳漆,灑木石皆成篆隸科之字,記造化人倫之始。老君所撰經,皆寫以玉牒,級以金繩,貯以玉函。及金壺汁盡,二人乃欲嘔心瀝血以代墨焉。
5、《拾遺記》卷三記載:“老聘在周之末,居反景室之山,與世絕跡。惟有黃髮老叟五人,或乘鴻鶴,或衣羽毛,而出於頂,瞳子皆方,面色玉潔,手握青筠之杖,與聘共談天地之數。及聘退跡為柱下史,求天下服道之術,四海名士,莫不爭至。五老即五方之精也。浮提之國,獻神通善書二人,乍老乍少,隱形則出影,聞聲則藏行。出肘間金壺四寸,上有五龍之檢,封以青泥。壺中有墨汁如淳漆,灑地及石,皆成篆隸科之字。記造化人倫之始,佐老子撰《道德經》垂十萬言。寫以玉牒,編以金繩,貯以玉函。晝夜精勤,行勞神倦。及金壺汁盡,二人嘔心瀝血,以代墨焉。遞鑽腦骨取髓,代為膏燭。及髓血皆竭,探懐中玉管,中有丹藥之屑,以塗其身,骨乃如故。老子曰:“更除其繁,存五千言”及至經成工畢,二人亦不知所往。”
6、明朝萬曆皇帝朱翊鈞仰慕老子修道養生而獲的長壽之術,故信道教,特立“萬曆皇帝老君山詔諭牌”,虔心祈禱:“聯躬康泰,無疆福壽,民安國泰,天下太平。”明神宗萬曆二十三年(1595),朝廷遣中使,發帑金,建欒川老君山太清官宮殿。繼之於神宗萬曆三十一年(1603),朝廷印造《道大藏經》頒發老君山。
7、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卷二載:“老君山,在內鄉縣西北250裏處,突峯懸崖,隱現雲表,世傳老子學道於此,藥灶、丹爐遺蹟俱存,故名”,此廟原有鐵瓦蓋頂,殿堂兩座,內奉老君塑像,旁邊鑄造銅牛一頭,過去香客經年不絕,有“南祖師,北老君”之説——(南陽民族宗教志180頁。)
8、清《內鄉縣誌》卷一記載:“老君山在縣北250裏處,突峯懸崖,隱現雲表,世傳老子學道於此,藥灶、丹爐遺蹟俱存”。
9、清乾隆年間《盧氏縣誌》記載:“老君山……老子講經修煉於此。有老君殿、石柱、鐵瓦、丹爐、丹井猶存,明代曾貯藏經八櫃,至明末毀蝕無餘,順治間王調元重修。”
10、清《盧氏縣誌?藝文卷》《敕建老君山金頂太清觀記》載:“老君修煉於景室山,在治東南200裏許,老君仙山是也,盤據中南之首,太和嵩少為副,絕頂巍峨際天。昔(時)萬曆二十三年春遣中使,發帑金敕建宮殿。頒賜道經藏貯於中。天啓三年秋(1623年),邑處士甯(寧)功明暨門朋志友捐金帛、壽梓、雕刻祖師佑聖真君,周陶(應為桃花)元帥神像,配享老君煙火。
11、清《盧氏縣誌?山川卷》載:“老君山在城南200裏欒川鎮(原屬盧氏轄治),東鴉關嶺,西帽盔山,南要兒關,北臨伊河。高40裏,南望武當,北視嵩嶽,東見龍門,西府熊耳。
12、《盧氏縣誌?碑誌》載:“北魏時,為作紀念,在山建有老君廟。到唐太宗時重修,由大臣尉遲敬德監修”。
13、清《盧氏縣誌?藝文志》記:太清觀在老君山,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春朝廷遣中使,發帑金,敕建宮殿。朝陽宮、太和宮俱在老君山下。
14、《欒川縣誌》在《大事記》《卷五文化》中也都有詳細記載
二、文物遺蹟印證
1、明鐵鐘:高1.3米,口徑1.65米,平均厚3公分,重500餘公斤。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三月吉日造。鍾甬為二龍紋飾,肩部四周有四個圓孔,肩下週圍鑄:“皇帝萬歲,太子千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銘文,鐵鐘內容因風雨鏽蝕,難辨認,大都是捐資者名錄,共1050個字,有洛陽、宜陽、嵩縣、盧氏、河南府等,還有主持道人劉真環等。
2、明碑刻:大明萬曆三十一年四月初八日立,高1.1米,寬0.51米。碑文:諭老君山太清觀住持及道眾人等:朕發誠心,印造《道大藏經》,頒賜在京及天下名山供奉。經道護敕,已諭由爾住持及道眾等,虔誥供安,朝夕禮頌,保安朕躬康泰,宮台睿承千秋,無疆壽福,民安國泰,天下太平,四方同歸,清淨善教。朕成恭已,無為之善道道經。厥倚香惜薪司左司副晷頒發,齋戒前去奉安,各宜仰體知悉。欽哉!故諭。大明萬曆三十一年四月初八
3、放光金殿高1.55米,邊寬0.65米。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二年三月十五日吉造(未修復)門額鑄“放光金殿“,上聯:安南辰定北斗開天闢地。下聯殘,經筆者查找應為:分陰陽判水火煉海燒山。
4、鐵鑄神像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鐵鑄道像18尊,已修復12尊。
5、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敕建金項太清觀使用的鐵椽鐵瓦400餘件。有銘文。
6、老君騎牛銅像(鎏金)。經到法院看審判楊道的原始檔案記錄,為洪鈞老祖坐騎。
7、救苦殿碑刻,陽面“永存千古”,陰面碑文:“夫山胡以景室也。蓋發於秦嶺,結於九皋,纏綿數千裏,而鍾靈毓秀於此者也”。
三、詩詞憑證
1、唐?薛能《伏牛山》詩:虎蹲峯狀屈伏牛,落日連村婦望秋。
2、明?李袞詠老君山:青牛老子幽關去,遺廟蒼山萬仞巔。
3、明代詩人高出在《登景室山》詩中寫道:峭倚中天矗,高臨五嶽尊,函谷著高論,幽室煉丹砂。
4、清代詩人李珩在遊記中寫道:“欒川老君山號稱景室,石柱鐵瓦,銅鑄老子騎青牛像。東瞻二室,南望武當,四面煙嵐,一瞬無際,誠域內之盛觀。
四、傳説及民俗等旁證
1、從史料典籍及文物遺蹟所印證,都確定老子從虢國靈寶,經盧氏到景室歸隱修煉。全國道教名山祭奉的有真武師祖、張天師等,惟獨老君山二千餘年祀奉道祖太上老君。
2、據考證,北魏始建廟於景室山,隋朝確認景室山為老子歸隱聖地,山因聖人名,更名老君山沿襲至今。
3、唐代太宗李世民尊老子為“帝室先系“,唐高宗李治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李隆基親自為《道德經》作注,並把《道德經》作為貢舉考試的經典。派開國元勳尉遲敬德監修老君山道觀。
4、明代萬曆帝朱翊鈞一生多病,仰慕老子修道養生,寄託於老君山道教神靈中,有詔諭碑明證。明代發帑金,敕建道觀,頒《道大藏經》等,明代廟宇宏偉輝煌,居歷代之最,香火達高峯。觀光朝聖盛況空前。由此,足以證明明太子朱慈烺託跡黃道,在老君山隱跡35年之久的淵源。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月,明太子病逝於欒川,厝葬於“仙墳墓園”中,翌年三月初六,遷葬於朝陽宮後嶺新建陵墓,稱“太子墳”,王衝如撰文萬仞宮牆,有門難進。
5、民俗及地名等:老君李耳到景室山歸隱後,沿路留下了與老子有關的傳説、地名、民俗等,抱犢寨傳説是老子牧童成仙而化。欒川附近的老君洞、老君堂及老君鑽、老君灶等,都與老君有關。從盧氏到欒川一線敬祖上墳日為老子出生的二月十五日,並家家户户敬老君爺,不論燒磚瓦、開礦等都把老君作為崇拜的道尊。
6、四月八老君廟會的由來,民間傳説是為紀念老君到景室山之日,也有一種説法是老君昇仙之日。但目前唯一的證明就是明神宗萬曆1603年四月初八命名“天下名山”的鐫詔諭旨立石。止今409年曆史,屬於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老君山旅遊信息

航空線路
從成都、廣州、重慶、大連、海口、呼和浩特、杭州、昆明、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廈門等國內重要中心城市乘飛機到達洛陽北郊機場,再由洛陽汽車站乘坐至欒川的汽車,到達欒川乘當地公交車即到景區。
火車線路
從北京、上海、廣州、鄭州、廈門、西安、太原、重慶、成都、武漢、長沙、石家莊、宜昌、懷化、銀川、貴陽、無錫、南京、蘇州等地均有始發列車經停洛陽火車站,洛陽汽車站乘坐至欒川的汽車,到達欒川乘當地公交車即到景區。
省內行車路線
鄭州(開封)到老君山的行車路線:
鄭少洛高速→二廣高速→洛欒高速→欒川出口下→按路標指示行駛至景區。
河南洛陽老君山絕世美景
河南洛陽老君山絕世美景(20張)
安陽、鶴壁、濮陽到老君山的行車路線:
京珠高速或連霍高速→二廣高速→洛欒高速→欒川出口下→按路標指示行駛至景區。
南陽、信陽到達老君山的行車路線:
滬陝高速→二廣高速→鄭堯高速→堯山出口離開→國道311→畫眉谷→木札嶺→車村→合峪→按指示路標行駛至景區。
新鄉、焦作、濟源到老君山的行車路線:
長垣濟源高速→濟源/洛陽方向→二廣高速→洛欒高速→欒川出口離開→按路標指示行駛至景區。
駐馬店、周口、漯河到老君山的行車路線:
京珠高速→南洛高速→鄭堯高速→堯山出口離開→國道311→畫眉谷→木札嶺→車村→合峪→按指示路標行駛至景區。
省外行程路線
老君山
老君山(3張)
西安方向:西安——渭南——靈寶——盧氏——欒川
安徽方向:合肥——阜陽——商丘——開封——鄭州——洛陽——欒川
太原方向:太原—長治—晉城—洛陽——欒川
北京方向:北京——衡水——鶴壁——新鄉——濟源——洛陽——欒川
上海方向:上海——南京——周口——平頂山——洛陽——欒川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