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翠屏山

(浙江省寧波市山脈)

鎖定
翠屏山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北部,屬於四明山系,處於北緯30度附近,東西綿延40餘公里,主要有五磊山大霖山、翠屏山、鳳凰山、栲栳山、九壘山、老鴉山、桐嶺山、東茅山、西茅山、雲山、鞍山達蓬山 [2] 
中文名
翠屏山
所屬山系
四明山
地理位置
浙江省寧波市
長    度
40 km

翠屏山歷史文化

歷史文化主要集中在河姆渡遺址慈城古縣城上林湖越窯遺址為基點的“文旅金三角”區域,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已發現河姆渡文化時期遺址(主要包括河姆渡、井頭山、田螺山、施岙、鯔山、傅家山、八字橋、胡坑基等遺址)30多處、良渚文化時期遺址10處、錢山漾文化時期遺址2處、馬橋文化時期遺址24處、西周時期遺址19處、東周時期遺址48處、漢代遺址16處。有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寧波慈江段)、慈城古縣城、丈亭古鎮、鳴鶴古鎮保國寺五磊寺、香山寺、護龍寺、永傳寺、蘆山寺金仙寺、定水寺、陽覺殿、虞世南故居吳錦堂故居、陳布雷故居、達蓬山摩崖石刻、觀海衞抗倭遺蹟、三北遊擊司令部舊址、三七市石步古楊梅林以及九龍湖、蓀湖、慈湖、雲湖、杜湖、白洋湖、上林湖、穴湖等人文勝蹟。河姆渡文化、海絲文化、大運河文化、陽明文化、慈孝文化、商幫文化、禪道文化疊加,是“中國楊梅之鄉”的主產區,可謂“山川秀麗,人文薈萃,滿地瑰寶,星光燦爛”,是一片“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寧波文脈延續區。

翠屏山主要景點

眾多如畫美景點綴其中,煙霞雲霧逍遙其上,鳥鳴溪唱、暮鼓晨鐘縈繞其間。
井頭山遺址,地處區塊幾何中心位置,朝東南9公里為慈城古縣城,朝南7公里為河姆渡遺址,朝西北12公里為上林湖越窯遺址。井頭山遺址是繼河姆渡遺址發現之後又一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史前遺址,是中國沿海地區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貝丘遺址,堪稱中國海洋文化之源。它的發現讓寧波人文起源在河姆渡文化基礎上再往前推進了1000多年,捅破了寧波歷史文化的“天花板”,具有8300多年曆史。井頭山遺址類型的河姆渡文化,具有濃厚而鮮明的海洋文化屬性,是中國先民適應海洋、利用海洋的最早例證,表明寧波是中國海洋文化的重要源頭區域,是中國海洋文化探源的重大發現,為全新世早中期海岸環境和海平面上升過程樹立了精確的時空座標;也為研究西太平洋地區海洋文明起源提供了“活化石”。 [2] 
鳳浦湖,位於龍山鎮鳳浦岙村,像一彎半月鑲嵌在達蓬山與九龍山的重巒疊嶂之間,築成圍湖長堤。據傳兩千年前,這裏還是汪洋一片,是秦始皇時方士徐福東渡海求仙藥的啓航地。民國《鎮海縣誌》記載:清乾隆時,湖圍18裏,同治十三年(1874年),縣令高桐偕里人楊洪元捐資重修。
香山教寺,始建於唐朝天寶十四年,距今已有1250年的歷史,史上曾三受皇封,清同治年間毀於戰火,2002年經政府批准重建。
達蓬山,有鬥雞石、佛跡巖、秦渡庵摩崖石刻等勝景。相傳秦始皇東巡會稽時,曾欲由此航海達蓬萊仙境,因此得名“達蓬山”。
九龍湖,系人工湖泊,原稱十字路水庫,1958年10月動工興建;1959年停建,於1977年續建。總庫容2300萬立方米,正常庫容2030萬立方米。羣山懷抱,層巒疊嶂,水勢浩淼,相互映輝。現成為九龍湖風景區。
長溪嶺,溪名長溪,以溪名嶺。嶺北即關頭,今作長溪村。呈南北走向,位於掌起鎮獅子山和屋後山之間,山高約250米,嶺路險要。宋代起,嶺上已設長溪關,為慈溪北山(句餘山)上的三大古關(另為雁門關、杜湖關)之一。從唐開元二十六年慈溪建縣起,長溪嶺古道即被列入縣內主要通道,古道大部分由亂石砌成。
五磊山,位於達蓬山、栲栳山之間,有內外五峯,其間古木參天,巖壑幽深。其中的五磊寺,相傳三國赤烏年間印度高僧那羅延在此結廬,唐建禪院,為浙東名剎之一。
上林湖,湖面開闊、水波浩渺。經普查達一百多處屬唐宋窯址。還發現有東漢、南朝、三國、東晉時期的窯址。作為我國青瓷的發源地,這裏已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杜湖,慈溪的第一大湖,位於上林湖東側,它的面積有3700多畝,分裏湖與外湖兩個部分,兩湖中間有條5公里長堤相隔。湖的南邊是連綿的羣山,北邊是十里長堤,山峯掩映。湖南面的解家村有定水寺遺址,是唐初名臣、書法家虞世南的故居。解家村西雙峯山南麓,泉水淙淙,竹徑深處,有慈溪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宋越國公袁韶墓。
杜湖嶺,嶺下即“虞世南故里”杜岙村。此處山岙深邃,南北長達二十餘里。杜湖關在嶺上,南出二六、三七市,北達觀海衞,自古為南北交通要衝,兵家必爭之地。
栲栳山,奇石美泉,相傳曾有神仙在山中下棋。
大霖山,海拔四百餘米,嶺脈逶迤,千般靈秀,從山巔南望,前後二江宛若綢帶,自西向東飄然而去;北眺三北平原一望無垠伸向杭州灣。南側的剡岙山間,建有陽覺殿(又稱羊角殿、清虛觀),始建於元至正年間,唐末名士袁充居此避亂。地勢險要歷來為山寇出沒之地,傳説朱三太子在此罹難。1916年,上海清虛觀向社會集資百萬銀元,擴建陽覺殿,殿題“大霖禪寺”額。此後陽覺殿規模不斷擴大,最後發展到有100餘間殿觀,200多畝山地的名觀。抗日戰爭期間,三北游擊隊在此與日軍激戰,日軍把怒火發在大霖山的清虛觀,他們見人就殺,連躲藏在玉帝基座內的小道士和四名上海來的女香客也殺了,走前一火燒之幾天幾夜成為廢墟,這就是浙東近代史上的火燒大霖山。
崗墩村,蹋鬧崗在該村境內,自然生態,田園景觀,農家樂特色村。蹋腦崗峯頂是形態奇異的岩石。
戚家大山,民間傳説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在浙江沿海駐紮十幾年,鼓勵士兵在附近屯駐墾荒,與當地女性結婚成家。後來,戚家軍移師別處,這些人留下來,時間一久便形成村落,所以戚家大山的村民都姓戚。自然環境優良,農家樂特色村。
梅湖,集灌溉、防洪、供水、發電的中型水庫。水庫集雨面積為23.5km²,主流長10km,總庫容為1603萬m³,正常水位22.0m,正常庫容為1284萬m³,正常面積1.175km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