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羊皮筏子賦

鎖定
《羊皮筏子賦》是《三上詞話》作者,文化學者、詞學家、辭賦家、書法家馬同儒先生創作的文學作品, [2]  反映的是古老黃河水上運送載具,至今還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同時此作是黃河文化和絲路文化的體現,對於探究華夏文明根源有着深遠的影響,激勵人們熱愛生活,生生不息。 [8] 
作品名稱
羊皮筏子賦
外文名
The Song of Sheepskin Raft
作品別名
筏子賦
作    者
馬同儒
創作年代
當代
作品出處
蘭州日報
文學體裁
辭賦

羊皮筏子賦作品正文

夫羊皮筏子,水上之舟,起於遠古。縫革為囊,吹氣充盈,束腋浮渡。自此目光,載具新興,運送光顧。自宋征伐,波瀾所及,掏皮整張,號為渾脱。隨三相拼,添闊攻守,向之抵達。歲月演繹,河圖既濟,又添新設。行川幾許,登高壯觀,茫茫九折。十餘捆木,橫杆又壓,排梆相札。輔以划槳,把式掌控,如今皮筏。 [7] 
羊皮筏子賦-蘭州日報 羊皮筏子賦-蘭州日報
於是混沌汪洋洋然,女媧採石石練;大禹治水水秀,寒往暑來來潮。河工漫留留意,輕黃風味味別;欲渡望河河急,宛舟撐柳柳條。城南雪消消息,城北枝柔柔軟;灘頭叫雁雁落,壟上瞅燕燕高。問津輕閒閒簡,行船趁順順意;四環濤水水靜,三尺槳回回橈。天開為光,人以為道,照耀不蒙。地轉為根,人以為路,運勢不空。人活為生,人以為一,生息不窮。如爾碧落天高,立身有容乃大。銀光水闊,留影從容經過。千傾漲波,分得清溪安坐。一棹歸來,客裏依然是我。 [1]  [7] 
清代及民國時期的羊皮筏子 清代及民國時期的羊皮筏子
於是冬日波紋細生,歷歷挽水聽聞。春季浪花拍打,暖暖留意泛困。秋日煙波浩渺,殷殷囑意方寸。夏天激流而下,爽爽少年擬論。《風入松·羊皮筏子》一闋雲:“大河飛雪鎖風煙。推浪去行船。但凝拍水飄搖過,縱受驚、人到河邊。何事汪洋輕別,向來漂泊悠然。 長波吹破濕衣衫。何奈倚欄杆。今來輕渡天如水,論沉浮、來去輕便。輕揮風塵流水,漫遙鴻鵠高天。”此調為豫蚤會州行吟,今走金城連韻。曾尋筏客有跡,溪畔人家還問。吆喝一竿黃河,奔流兩岸潮汛。
羊皮筏子凝佇,撥槳濺雪沾凝;拉槳聽潺趣興,回槳翛然寄趣。幾時明媚態狀,少些巧笑姿態;一路旅動駐札,每歌行雲繫住。少坐雲散無跡,借酒消愁酒無;尋勝名山遇行,乘筏幽雅知遇。久思傷神兮,六神無主,天道有行稱元。久坐傷筋兮,一吐濁氣,天道有賜開軒。久立傷骨兮,四時來風,天道有常幾番。踩舟風輕與自無寒暑相佐,御風神爽並有來好運同源。 [1]  [7] 
《羊皮筏子賦》經典選句書法作品 《羊皮筏子賦》經典選句書法作品
倘採羊皮筏子,如旅如敍如許。小舟輕搖兮,可以乘風消愁,省得傷神無緒。浪顛波光兮,可以丟病,掃了陰霾歸去。風行浪打兮,可以甩窮,約上俗阜相處。如斯親臨黃河,遙天橫水,盡收眼底。舉雪襟懷,岸影流動,山高脈起。尋常所搖,逐浪所問,猶問萬里。 [1]  [7] 

羊皮筏子賦作品註釋

①渾脱:亦名為“浮囊”。引[宋]曾公亮、丁度等編纂《武經總要》相關記載。([明]金陵書林唐福春刻本)
②馬同儒著:《三上詞話•詞譜》卷中,中國書店,2016年10月,第302頁。
③會州:南北朝時期,西魏置會州,靖遠始稱會州。 [6] 
説明:
押《詞林正韻》。 [9] 
《羊皮筏子賦》經典選句書法作品 《羊皮筏子賦》經典選句書法作品

羊皮筏子賦作者簡介

馬同儒,《三上詞話》作者,文化學者、詞學家、辭賦家、書法家。著作代表有中國書店出版詞學專著《三上詞話》,另有作家出版社《陽光之戀》詩集等;辭賦代表作有《中秋賦》《蘭州交通大學賦》《西北師範大學賦》《蘭州大學賦》《肅州賦》及“詩詞七首”等均在《中華辭賦》雜誌發表,另有《蘭州黃河樓賦》《北京大學賦》《金谷子賦》《中國洮硯賦》《西部戰鷹賦》《黃鶴樓賦》注略 [3]  等;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以來,多次參加全國全軍書法展覽並獲獎。曾榮獲軍委“空軍基層文化建設先進個人”榮譽稱號、中國文聯“授予世界華人藝術人才稱號”、入選《人民日報》海外版“中華藝苑名家”專欄; [5]  公安部授予“全國首批優秀社區消防宣傳大使”稱號。 [2] 
地方誌辦編纂《安寧高校概覽》典籍介紹詞學家馬同儒先生 地方誌辦編纂《安寧高校概覽》典籍介紹詞學家馬同儒先生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