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綠林好漢

(漢語成語)

鎖定
綠林好漢,出自《漢書·王莽傳下》的內容,指的是除暴安良、劫富濟貧的英雄人物
《漢書·王莽傳下》:“是時,南郡張箱、江夏羊牧、王匡等,起兵雲杜綠林,號曰‘下江兵’。眾皆萬餘人。”注:綠林軍起兵地點江夏郡雲杜縣即今湖北京山市 [3-4] 
中文名
綠林好漢
外文名
Brigands
拼    音
lù lín hǎo hàn
近義詞
綠林豪客
繁    體
綠林好漢
注    音
ㄌㄩˋ ㄌㄧㄣˊ ㄏㄠˇ ㄏㄢˋ
出    處
《後漢書·劉玄傳》

綠林好漢成語出處

《漢書·王莽傳下》:“是時,南郡張箱、江夏羊牧、王匡等,起兵雲杜綠林,號曰‘下江兵’。眾皆萬餘人。”
注:綠林軍起兵地點江夏郡雲杜縣為今湖北省京山市 [3-4] 
《後漢書·王常傳》:“王常,......王莽末,為弟報仇,亡命江夏。久之,與王鳳、王匡等起兵雲杜綠林中,聚眾數萬人。以常為偏裨,攻傍縣。後與成丹、張卬別入南郡藍口,號‘下江兵’”。
綠林軍進軍路線 綠林軍進軍路線

綠林好漢成語故事

西漢末,天鳳四年(公元17年),荊州一帶發生饑荒,新市人王匡、王鳳因為善理爭執,在鄉里有威信,被饑民推舉為“渠帥”,後馬武王常成丹也率部加入。他們嘯聚綠林山(今湖北省京山市大洪山),人數達到八千多人。
綠林軍勢如破竹,以綠林山為根據地,相繼攻下竟陵(湖北潛江西北部,非今竟陵街道)、雲杜(今京山市)、安陸等地,擁眾五萬。公元22年,由於瘟疫流行,為了保存實力,綠林軍決定分兵進擊,王常、成丹南下江陵,號稱“下江兵”,王匡、王鳳、馬武及其支黨朱鮪張卬等北上南陽,號“新市兵”。平林(今湖北隨縣東北)人陳牧廖湛,這時也聚眾數千響應,與新市兵會合,稱“平林兵”。“平林兵”兵發南陽時,舂陵侯劉仁的後人劉玄,因為父親劉子張當初被蔡陽國亭長酒後辱罵,怒殺亭長。十年後,亭長之子復仇,殺了劉玄的弟弟劉騫,劉玄結賓客報仇,不想對方反而買通了賓客。劉玄走投無路,於是就投奔了綠林軍平林部,陳牧封其為安集掾之職。
與此同時,劉玄的同族劉縯劉秀兄弟,也在南陽起事,組成“舂陵兵”,與新市兵、下江兵、平林兵一同作戰,這四大派系就構成了綠林軍的主力。
綠林起義隊伍空前壯大,推翻王莽政權已指日可待。但由於綠林軍派系眾多,命令不一,導致多次失利。戰爭形勢迫使綠林軍建立個統一的指揮系統,便打出恢復漢室的旗幟。
由於綠林軍推翻了王莽的政權,從此以後,綠林成了劫富濟貧、替天行道的英雄豪傑的代名詞。

綠林好漢成語用法

綠林好漢詞性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造反英雄。 [1] 

綠林好漢示例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一回:後來遇着施世綸施按院,放了漕運總督,收了無數的綠林好漢,查拿海寇。
茅盾《石碣》:失卻了公平,也就不配做“綠林好漢”。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