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經濟結構失衡

鎖定
經濟結構失衡是指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經濟系統的各組成部分之間以及經濟系統、資源環境系統與社會系統之間持續偏離均衡水平而使經濟系統走向無序的一種狀態。
中文名
經濟結構失衡
外文名
Economic Structural Imbalance
定    義
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經濟系統的各組成部分之間以及經濟系統、資源環境系統與社會系統之間持續偏離均衡水平而使經濟系統走向無序的一種狀態

目錄

經濟結構失衡表現

經濟結構失衡是經濟結構演進中的一種非正常狀態,也是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現象,它是經濟失衡的一種,但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一)居民收入消費GDP的比重持續下降。我國總體經濟趨勢還處在中高速增長階段.但增長的速度已經趨於緩慢。同時.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還出現了經濟結構失衡的現象 近十年的相關經濟資料顯示.我國居民收入提高速度低於人均GDP的增速.居民收入佔我國GDP的比重也呈現下行趨勢。反觀我國的國有企業和我國的政府這兩者的收入卻超過GDP的增速。
(二)諸多產業投資過度,造成產能過剩。產業過度投資也可以理解為產業盲目投資.盲目投資產業直接造成我國的產能過剩。這不僅不會帶來經濟增長.還會結構失衡的原因及對策研究,浪費我國的自然資源。破壞我國的環境。就目前而言,我國還是有很多產業存在產能過剩的現象。
(三)鉅額經營項目盈餘及其低效利用。由於我國的經濟結構不合理.國家開始制定多種政策刺激國內民眾消費.以此調整現有的經濟結構.拉動中國的經濟增長。現階段,政府應該解決鉅額經營項目的相關問題。我國在2009年經濟危機時。外貿出口量超乎想象的跌落,並在2010年10月份出現了首次貿易赤字。這説明了我國的經濟結構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對於鉅額經營項目的利用效率極低。
(四)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環境資源超限開發矛盾日益突出。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均環境資源卻相對緊缺.而我國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嚴重破壞了我國的生態環境。

經濟結構失衡措施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動態調整機制
1.轉變經濟發展觀念。徹底摒棄“唯GDP論”的經濟增長和政績考核方式,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盲目追求增長速度,注重人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在促進經濟發展方式戰略選擇上,變以往投資和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為消費主導型發展戰略,不斷加大並完善對促消費、擴內需的政策激勵,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達到投資儲蓄與消費的動態平衡;在促進經濟發展手段上,改變經濟增長對環境資源的過度依賴,提高人力資源技術進步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走集約型可持續發展道路。
2.逐步變區域不平衡發展戰略為地區協調發展戰略。在充分發揮各地區自身優勢的前提下,統籌規劃,實現區域經濟優勢互補、協調發展。
(二)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步伐,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的有效性
1.建設並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不斷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促進小型金融機構改革發展、支持金融機構加強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從而藉助資本市場使我國中小企業擺脱融資難的困境。
2.力口快轉變政府職能,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在經濟運行中要嚴格規範政府行為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避免一些大型國企“與民爭利”。政府應減少對金融和自然要素價格的管制,凡是屬於市場可以解決的問題,政府應不再“管理”和“審批”,確保在市場不失靈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市場這隻“無形的手”的資源配置功能。
(三)加快制度體制創新,為經濟均衡發展創造有利政策環境
1.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政策體系,突破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糾正體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建立城鄉一體的勞動力就業制度、教育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統籌城鄉產業發展,建立和完善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發展機制;加大對“三農”的財力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城鄉一體化的財政支出體制。
2.加快環境資源制度建設。推進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加快環境税試點工作,從法律制度層面上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明確界定我國自然資源的產權歸屬,建立適當的環境資源產權交易制度,實現市場機制環境資源的優化配置。
3.完善收入分配體制,增加居民收入。加快收入分配體制改革,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促進社會收入分配合理、公平,不僅是實現內部經濟均衡的必要條件,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
4.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不斷髮展完善國家創新激勵機制,加大國家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支持,有效整合中央、地方科技資源,構建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現代科研院所制度,推進科研機構市場化、國際化;完善國家知識產權保護法規建設,增強企業自主創新積極性,提高創新成果的市場轉化能力,從而以科技創新助推我國經濟快速穩步增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