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產能過剩

鎖定
產能過剩是生產產品的能力如果飽和,生產出來的產品將超出社會需要的能力。產能是指生產產品的能力,所以產能過剩不是產品過剩——即使產品不過剩的情況下,產能也有可能過剩。 [1-4] 
中文名
產能過剩
外文名
Excess Capacity
定    義
生產出來的產品將超出社會需要的能力
定義提出者
陳世清 [3] 
相關學科
微觀經濟學

產能過剩定義

產能是指生產產品的能力,所以產能過剩是相對的:1、產能過剩是特定產品的產能過剩。2、產能過剩是特定時期的產能過剩。3、產能過剩是供給和需求結構失衡造成的。根據產能不等於產品、產能過剩不是產品過剩的原理,解決產能過剩問題不能僅僅靠去庫存。解決產能過剩僅僅靠去庫存,是把產能和產品混為一談。解決產能過剩的途徑有二:一是去產能,二是增加社會對過剩產能產品的需求。對於已經形成產能的企業而言,一般都是優質企業。不能把因產能過剩而無法正常運轉的企業看成“殭屍企業”, 把因產能過剩而無法正常運轉的企業當做“殭屍企業”以去產能為名全部去掉,將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同時,根據產能過剩的相對性原理,只要社會增加對相關產品的需求,解決供給和需求的結構失衡,產能過剩就可以迎刃而解。所以解決產能過剩的根本途徑,既不是去庫存,也不是去產能,而是增加社會的需求,也就是我們講的,用增量化解存量。 [1-4] 
產能過剩 產能過剩
產能過剩是指實際生產能力超過了市場需求、超過了正常期望水平的狀態,其中又可以劃分為週期性產能過剩和非週期性產能過剩。週期性產能過剩是指隨着經濟的衰退,部分行業由於需求萎縮而表現出產能的相對增加,但是隨着經濟的復甦,由於需求量逐漸增加而造成產能的相對減少。非週期性產能過剩是指受經濟週期以外其他因素影響的產能過剩,其中又可分為供給結構需求結構不匹配時造成的結構性產能過剩和受體制及政策影響扭曲市場供求關係時的體制性產能過剩。 [9] 

產能過剩原因

產能過剩價格機制

價格機制扭曲主要體現在政府的不當干預行為所導致的市場資源錯配。為了支持相關產業的發展,政府往往會給予相關行業一定的財政補貼以及優惠的税收政策,在企業進行融資時也會提供信貸方面的支持,同時為了吸引企業投資,地方政府還會進一步提供低廉的資源價格並默許高污染高耗能企業對環境的破壞。隨着政府的不當干預及刺激政策的出台,企業的生產成本被人為的降低並出現過度進入和重複建設的現象,進而引發產能過剩。 [9] 

產能過剩政績考核

產能過剩 產能過剩
為激發地方政府全速發展的內生動力並引入幹部晉升的競爭機制,許多地方政府將GDP及其增長率當作政績考核體系的核心,這就導致地方政府進行盲目投資,大力推動項目建設,特別是偏好引進重化工業項目,從而帶來GDP和財政收入的高速增長,以顯示地方政府的政績。然而這種政績考核體系一方面會使地方政府僅顧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長遠的利益,另一方面又進一步引致政府進行不當的干預,從而為以後的產能過剩埋下伏筆。 [9] 

產能過剩重點領域

產能過剩房地產

對中國經濟系統具有全局性影響、風險性最大的是房地產泡沫。房地產泡沫是產能過剩的深層原因。化解房地產泡沫是從根源上化解產能過剩的關鍵。對產能過剩進行標本兼治,必須把如何化解房地產泡沫作為治理產能過剩的治本問題來抓。 [10] 
2021年1月23日,經濟學家圈新經濟大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是“繁榮的種子”。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賀鏗表示,如果中國要出金融危機,一定會是房地產危機引爆的。“中國蓋了那麼多高樓大廈,有人估計夠30億人住,這個數字有點大,但是空置率大是不能否認的。這些房子要是真的房住不炒, 放些年就過時了,到時候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誰還願意住在40層之上? 美國、日本現在就是這樣。這就是產能過剩。” [8] 

產能過剩光伏

近日,工信部發文要求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製造項目。《經濟參考報》記者調研瞭解到,國內光伏又現新產能過剩之憂。中國光伏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在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領域都呈現產能過剩跡象。 [11] 

產能過剩旅遊

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注意搞活存量與做優增量並舉,提升已有產品與開發新業態並重,防止盲目上馬形成新的產能過剩。 [12] 

產能過剩突出行業

鋼鐵生產能力已經大於市場需求1.2億噸,但還有在建能力7000萬噸。
電解鋁行業產能已經高達1030萬噸,閒置能力260萬噸,企業虧損面超過六成。
汽車“十一五”期末,中國汽車產能可達2000萬輛,比實際需求多出一倍以上,產能已經過剩200萬輛,
在建能力220萬輛,正在醖釀和籌劃的新上能力達800萬輛。
合金現有生產能力2,213萬噸,企業開工率僅為40%左右。
焦炭截至2005年底,中國煉焦產能近三億噸,能力過剩大約24%,還有在建和擬建能力各3000萬噸,過剩問題仍將持續2-3年。
電石現有生產能力1,600萬噸,有一半能力閒置。
銅冶煉建設總能力205萬噸,2007年底將形成近370萬噸的能力,國內自給銅礦能力只能滿足冶煉需要的三分之一左右。
國家統計數據庫的數據顯示,製造業2011年的投資額為102594.09億元,同比增長31.8%,服務業(第三產業)的投資額為162876.98億元,同比增長21%,製造業的投資增速比服務業增速整整高出10個百分點。而上半年,汽車製造業的投資達3513.6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6%。
2012年3月31日,作為國內白電行業率先轉型中高端的龍頭企業青島海爾公佈了2011年財報, 2011年海爾對開門冰箱和3000元以上高端洗衣機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32.85%和35.41%,其中“卡薩帝”這一高端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居然達到了6%,而其冰箱業務的毛利率達到29.21%。
2012年4月23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公佈了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化工四大行業一季度運行情況,顯示四大行業增長幅度較2011年同期均有所放緩,其中建材行業中的水泥產量增速同比減緩10.8個百分點,鋼鐵中的鐵合金產量增速同比減緩11個百分點,為四大行業中同比增幅下降較多的產品門類。
民族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陳偉對記者表示,這幾個行業增速出現較大幅度的減緩與整個經濟大環境有關,“上述行業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在未來的時間內,這一情況還會持續出現,預計二季度乃至下半年增幅依然回落,但情況或比第一季度稍微好一些。”
根據發改委網站公佈的數據,2012年一季度,我國粗鋼產量17422萬噸,同比增長2.5%,增速同比減緩6.2個百分點;鋼材產量22246萬噸,增長6.5%,減緩7.2個百分點。除此之外,焦炭、鐵合金、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放緩跡象。

產能過剩潛在

行業水泥2005年國內水泥市場需求不到10億噸,而水泥生產能力已達13億噸,規模以上企業虧損面35.9%,虧損額達48.9億元。
電力到2004年年底,中國發電裝機容量已經達到5億千瓦以上,在建的淨規模,還包括一部分擬建的,還有3億千瓦以上,全部建完中國的發電裝機總容量將超過8億千瓦,如果全部建成,可能將出現供電過剩。
煤炭2006年煤炭供應能力在22億噸左右,其中國有煤礦供應能力約為14.5億噸,鄉鎮煤礦約7.5億噸,供應略大於需求。
紡織聚酯產能從2000年的490萬噸,增加到2005年的1800萬噸,紡織能力從2000年3400萬錠,增加到2005年的7500萬錠,行業競爭日益加劇,資源約束也日益凸顯。
令汽車業界擔心的是,隨着未來兩年新工廠的投產使用,產能過剩的問題將集中爆發。來自調查公司的數據則更為直接:2011年中國汽車閒置產能已經高達600萬輛;預計到2016年,閒置產能還將上升至900萬輛。中國境內的工廠到2015年的年產能可能達到4000萬輛,即便將出口考慮在內,這一產能也比實際市場的吸收能力高出35%。

產能過剩應對措施

產能過剩擴大內需

當然,產能過剩的化解,除了要堅決加快淘汰落後產能的落實進度外,內需的擴大顯然是關鍵。 [13] 

產能過剩產業轉移

另外,治理產能過剩還要有更廣闊的視野,某些行業的產能在我國或國內的某個區域顯着過剩,可在有的國家或我國的一些區域卻還短缺或尚可容納。因此,產業轉移也是化解部分過剩產能的重要路徑。畢竟,不同地方的資源稟賦經濟成長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等存有差異,而這“梯級”差異無疑給過剩產能的轉移提供了良好的空間。 [13] 

產能過剩GDP

而且,也不能再高舉無度的招商引資大旗了,靠拆挖出來反反覆覆的“GDP貢獻”,這種破壞性活動也該好好整飭一下了。總之,治理產能過剩,應先淡化GDP色彩。產能過剩是中國經濟當前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炒地皮”的土地財政,靠投資、靠印鈔來拉動經濟是難以為繼的,也是缺乏生命力的。 [13] 
通過採取多種措施,多措並舉,我們將努力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並在這個過程中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職工的權益,使得我們經濟發展能夠進一步走上持續、健康的軌道。 [6] 

產能過剩主要影響

產能過剩微觀影響

產能過剩 產能過剩
一是一些行業產品價格大跌,效益大幅滑坡。年中以來,由於產能過剩及需求增長的放慢,鋼鐵價格大幅下跌,與3月份的高點相比,至10月末鋼鐵價格跌幅超過了30%。與此同時,許多產能過剩行業企業效益明顯滑波,前10個月鋼鐵行業利潤同比增長11.2%,比上年同期回落52.2個百分點;前10個月水泥和汽車行業利潤同比分別下降60.6%和36.7%;另外,石油加工、化纖製造、建材和通信設備製造業等重點行業利潤均為負增長。
二是產銷率下降,庫存增加,成本上升。3月份以來,工業產品銷售率有5個月出現同比下降,其中8-10月出現了連續3個月的下降。與此同時,企業庫存量明顯增加,1-9月份,39個工業行業中有16個行業產成品庫存同比增長超過20%,其中鋼鐵、石油化工和化纖工業產成品庫存同比增長超過 30%。
三是虧損企業虧損額增加。前三季度,虧損企業虧損額為1531.7億元,同比增長57.6%,其中鋼鐵、石油加工、化纖等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增幅接近或超過1倍。1-10月累計,工業企業虧損面達到22.37%,比上年同期擴大0.41個百分點。
四是開工不足,資源閒置浪費。已經出現明顯過剩的行業如鐵合金電石行業企業開工率已降至不到一半;鋼鐵行業的能力利用率在逐步下降。總體來講,當前經濟運行開始出現“宏觀喜、微觀憂”的現象。

產能過剩宏觀影響

首先,許多行業產能過剩,將導致物價總水平明顯下降,形成很強的通貨緊縮壓力,增加宏觀經濟不確定性
其次,產能過剩的發展將會使企業的投資預期和居民的消費預期下降,由此使經濟增長面臨越來越明顯的下調壓力。
三是產能過剩的發展將會導致銀行不良資產明顯增加,金融風險增大。 [5] 

產能過剩評價標準

我國還沒有建立對產能過剩定性、定量的科學評價標準。歐美等國家一般用產能利用率或設備利用率作為產能是否過剩的評價指標。設備利用率的正常值在79%~83%之間,超過90%則認為產能不夠,有超設備能力發揮現象。若設備開工低於79%,則説明可能存在產能過剩的現象。
正是因為當前我國並沒有一個準確判斷產能過剩的標準,所以不少研究者對產能過剩的提法提出質疑。有學者提出了合理的產能過剩概念,但什麼是合理的產能過剩標準,並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
有學者提出,行業產能過剩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產品價格相對下滑;二是企業盈利能力大幅度下滑,虧損企業增加;三是行業供給超過了行業需求。也有人對此有不同看法,認為所謂的三個標準與產能過剩有關係,但絕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
產業利潤下降絕不是產能過剩這一個因素造成的,價格競爭、原材料價格上漲、工資水平上漲都會造成行業利潤下降,而且比產能過剩對利潤下降的影響來得更直接。導致行業整體效益下降有諸多因素,在產能過剩程度還沒有特別嚴重的情況下,產業利潤下降是市場經濟分配資源的結果。
因此,產能過剩並不是構成企業效益下降的最主要因素。行業供給超過行業需求是企業適應競爭的需要,在市場增長率回落的時候,企業會進行產能儲備以應對市場可能再次出現的"井噴 "。
中國鋼鐵協會副秘書長戚向東對判定行業嚴重過剩給出了六項指標:
一是產品庫存持續急劇上升,銷售呈現停滯狀態;
二是產銷率大幅下降,供求關係嚴重失衡;
三是產品價格大幅度回落,長期處於成本線以下;
四是行業出現大面積的企業虧損,企業被迫舉債經營
五是一批企業相繼倒閉或破產;
六是進口嚴重受阻,出口不計成本,國際貿易摩擦頻繁發生。
他認為,如果以上六項指標在相對較長時間同時存在,就説明產品已經出現嚴重過剩。與前一種判斷所不同的是,戚向東所指的是嚴重過剩時的狀況,因此考慮的因素更加全面。
產能利用率的計算方法大體分為兩套體系,一是自下而上的調查統計方法,一是自上而下的宏觀計量方法
自下而上的體系是採用調查統計方法,即在細分行業內設定幾家樣本企業,定時調查其產出與產能,然後以樣本企業在行業內佔比推算整個行業的產出與產能,就可以計算出這一細分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對於上一級行業,方法類似。
圖1 圖1
自下而上的調查統計方法得到的產能利用率客觀可靠,能夠真實衡量產能利用情況。但這種方法對人、財、物、時間要求較高,多為政府部門、行業協會所採用。發達國家如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多由政府部門主導進行,發佈產能利用率數據。
自上而下的宏觀計量方法,包括峯值法、產出缺口法、企業投資決策模型優化法、資本存量法等等,多為學術研究人員所用。這些方法只需要對宏觀計量模型熟悉,有宏觀產出、投資數據等即可。從具體數值來看,各種方法估算的產能利用率並不相同,但從波動趨勢來看並沒有太大區別。(見圖1)
如何使用產能利用率
圖2 圖2
我們選取資本存量方法計算得到了中國1952-2012年的年度產能利用率(圖2)。與市場認可的IMF估算的產能利用率數據相比,我們估算的產能利用率走勢,除1995-1999這段時間有所不同之外,其他基本一致;在具體數值方面,2003年以來差別也不大。
IMF在2012年7月份公佈產能利用率時,市場很是震驚,因為以美國79%-82%的“合意”產能利用率為參照,中國產能肯定是超級過剩。但這種比較在邏輯上很有問題。
一方面,美國產能利用率是採用自下而上的調查統計方法所得,而IMF及我們是採用自上而下的宏觀計量方法推導的,兩種不同方法體系計算的產能利用率根本不具有可比性
另一方面,美國79%-82%的產能利用率“合意”區間,是根據美國經濟運行總結出來的美國經驗,而不是普適規律,並不能以之為標準分析其他國家的情況。每個國家的產能利用率,應當根據本國所處發展階段以及本國經濟運行實際,總結出“合意”區間,然後才能根據產能利用情況與“合意”區間的比較,判斷產能過剩情況。

產能過剩示例

2014年3月8日,全國政協召開主題為“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積極化解產能過剩”的提案辦理協商會。
在已審查完的提案裏,有47個是和產能過剩有關。還有部分提案尚未審查,預計和產能相關的提案將超過50個。中國工業產業產能過剩情況比較嚴重,有22個產能相對過剩,產業產能過剩率達80%以上,尤其是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截至2012年底,這幾個產業的產能利用率嚴重低於國際通用水平。
地方政府幹預推動盲目投資
香港利萬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志良:一個重要原因是政府幹預,地方政府推動下的盲目投資。企業的投資衝動和地方政府的政績衝動,使得部分領域投資行為不理性。不少地方熱衷於拿土地和税收優惠吸引投資,出現佈局重複、規劃趨同現象,使得中短期潛在產能過剩風險愈發突出。

產能過剩建議

讓河北玻璃廠做好環保
福耀玻璃工業集團執行董事曹德旺:化解產能過剩一個動機是治理環境。玻璃的主要成本是燃料,河北的玻璃,用煤焦氣煉,他們不僅偷税,也不上環保設施,一噸可以賣1200,我們成本就要1400。中國的玻璃市場就是被這些人幹倒的。標準,考核不統一,我們吃虧。我建議要進一步調查河北那些玻璃廠,讓他們把環保做上去,脱硫除塵搞起來。否則我是不敢恭維

產能過剩評論

財政部副部長劉昆:大家的意見很好,我們會在下一步工作中付諸實踐。這是我們的表態。中國產能過剩的矛盾跟市場週期沒有太大關係。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三中全會提出來,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財政部將認真研究,根據提案整理,按照三中全會意見,力求通過財税政策,倒逼企業化解過剩產能,達到標本兼治的目標。
國家税務總局原副局長錢冠林:2013環保部對一批企業處罰,有人算下來,平均每一家企業罰款只有6萬塊,所以企業具有強烈的偷排衝動。淘汰落後產能,根本起不到作用,還起到保護作用。我們的法律標準要使企業承擔全部的環境責任,並且實施嚴格的監管。
中組部部務委員鄧聲明:從中央組織部來説,2013年出台文件,改進地方政府領導班子的考核。核心就是不再用GDP論英雄。加大資源消耗、環境保護等指標的考核權重。對違背科學發展的幹部要進行責任追究,給科學發展的幹部鬆綁,給違規的幹部上緊箍咒。下一步的任務,具體在幹部的教育培訓中,樹立科學發展觀。選拔幹部時,堅持可落實好考核。對違規的領導約談、調整。出台一個政策,對“三派幹部”實現終身責任制度
工信部前部長李毅中:產能過剩是普遍現象。所以不要掩飾、打埋伏,要承認現實,解決問題。發改委和工信部的斷然措施我是贊成的,類似鋼鐵、水泥、電解鋁,能不能凡是擴張產能的一概不批,下點狠心。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