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絕句六首

鎖定
《絕句六首》是唐代詩人杜甫組詩作品。這六首詩摹寫春天宿雨新晴時草堂周圍的景色,表現了詩人的隱逸情懷。第一首詩寫積雨初晴之景,第二首詩寫幽居自適之情,第三首詩見井渠而起詠,第四首詩狀倏雨倏晴之景,第五首詩寫草堂春日之景,第六首詩寫江溪春夜之景。整組詩皆為寫景之作,繪形繪聲,佳景迭陳,客觀描述之多,有物我交融之趣;詩中又多對句,多用疊字,音韻協調;多用顏色字,鮮明悦目:頗能表現出杜詩的藝術特色。
作品名稱
絕句六首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絕句

絕句六首作品原文

絕句六首
其一
日出籬東水,雲生舍北泥。
竹高鳴翡翠,沙僻舞鵾雞
其二
藹藹花蕊亂,飛飛蜂蝶多
幽棲身懶動,客至欲如何。
其三
鑿井交棕葉,開渠斷竹根。
扁舟輕嫋纜,小徑曲通村。
其四
急雨捎溪足,斜暉轉樹腰
隔巢黃鳥並,翻藻白魚跳。
其五
舍下筍穿壁,庭中藤刺檐
地晴絲冉冉,江白草纖纖。
其六
江動月移石,溪虛雲傍花。
鳥棲知故道,帆過宿誰家。 [1] 

絕句六首註釋譯文

絕句六首詞句註釋

⑴鵾(kūn)雞:古書上説像鶴的一種鳥,黃白色,長頸赤喙。鵾,一作“鶤”。《楚辭·九辯》:“鵾雞啁哳而悲鳴。”洪興祖補註:“鵾雞似鶴,黃白色。”
⑵飛飛:紛亂貌。
⑶交棕葉:仇兆鰲注:井在棕下,故葉交加。
⑷樹腰:樹幹的中部。仇兆鰲注:“轉樹腰,日影橫穿也。”
⑸刺:一作“到”。
⑹故道:舊道,原路。《史記·項羽本紀》:“長史欣恐,還走其軍,不敢出故道。” [2-3]  [4] 

絕句六首白話譯文

其一
早晨太陽出來照着籬笆東邊的積水,屋舍北邊也生起了雲彩掩映着泥土。
又高又密的竹林中有翡翠鳥在鳴叫,偏僻寂靜的沙灘上很多鵾雞在跳舞。
其二
春天到了,茂密的花叢中花蕊綻放,引來了紛飛的蜜蜂蝴蝶。
隱居在這裏,身子都懶得動了,客人來又想找我幹什麼哩。
其三
在棕樹下打鑿水井,井上棕葉交錯,開鑿水渠,砍斷了渠旁竹根。
一葉扁舟在小河岸邊繫纜停靠,一條小路彎彎曲曲地通向村莊。
其四
急雨掠過下面一段溪中,斜陽從樹腰間泛出。
兩隻黃鶯隔巢並棲枝頭,溪中白魚翻藻跳躍。
其五
屋舍下竹筍竟穿出了牆壁,庭院中藤蔓也長到了屋檐。
大地上空,晴絲飄搖而浮;大江如練,芳草青青一片。
其六
江水翻動像月光推動江邊石頭,雲花映入溪水中讓流水顯得虛幻。
鳥兒總是循着熟路歸入樹林中,船帆駛過卻不知到什麼地方停泊。

絕句六首創作背景

清人仇兆鰲在《杜詩詳註》中解釋這組詩説“此當是廣德二年(764年)復歸草堂時作”。唐代宗廣德二年暮春杜甫重回草堂,恰值“雜花生樹,羣鶯亂飛”的時節,加之對嚴武的禦敵安蜀頗有信心,興致很高,於是寫下這組絕句。 [4] 

絕句六首作品鑑賞

絕句六首整體賞析

《絕句六首》摹寫春天雨後新晴時草堂周圍的景色,系以組詩形成出之,繪形繪聲,佳景迭陳,描繪了寧靜閒適美好的田園生活圖景,表現了詩人的隱逸情懷。
第一首詩寫宿雨新晴時村居的景物,表現清爽的感受和喜悦的情懷。首二句寫初升之日照籬東之水,而屋北之低窄處則冉冉雲生,靜中有動景。三四句則寫物態。竹林高處,翠鳥鳴唱,沙灘幽境,鵾雞飛舞。有色有聲,鮮明清脆。四句皆對,而每句又單獨成一畫面,亦一句一詩也。
第二首詩寫春暖花開,蜂喧蝶舞,處此情境,心身俱懶:寫得頗有氣氛。首二句疊字對起,花蕊紛繁,蜂蝶簇擁,真是繁華世界。三四句抒情,離羣索居,意怠身懶,客人來又想找我幹什麼哩。語頗憤抑,蓋久經世態炎涼耳。組詩中僅此兩句抒情。人事雖多違牾,而大自然與詩仍相適耳。三首以下又系客觀寫景之作。
第三首詩寫草堂內外景物和鄉居幽事。仇兆鰲説:“吳若本注:交棕,作井綆也。趙日:蜀有鹽井,雨露之水落其中則壞,新鑿井時即交棕葉以覆之。按:二説皆非。汲綆用棕毛,不用棕葉。此井在村中,於鹽井無涉。”此詩四句皆對,所寫皆生活之所需。言井上有棕葉掩蔭,渠旁竹根斷截,皆為取水而作,系村內之景。而村外之景,則有船號掛着長長的纜繩,小道彎彎通向各個村落。寫靜物而寓有生趣。
第四首詩寫驟雨急晴之景,雨勢掠過溪足,斜陽橫空村腰,何美如之。黃鳥隔葉相對,白魚跳出水藻,一上一下,相映成趣。其結構則三句緊承次句,四句又遙應首句。又是這首詩的接搭妙處。此寫“東邊日出西邊雨”此雨彼晴和“雨後復斜陽”時雨時晴之景:急雨掠過下面一段溪中(所以説“溪足”),驚起白魚翻藻跳躍;斜陽從樹腰泛出,照見隔巢有兩隻黃鶯並棲枝頭。庾信“樹宿含櫻鳥,花留釀蜜蜂”一聯猶如民間剪紙圖案,富裝飾趣味。此“隔巢”二句亦然;但有前面所寫大景襯托,無纖弱之病。
第五首詩又寫草堂春景。筍穿壁,藤刺檐;地氣蒸騰,岸草芊眠:俱是暮春新晴之景。屋下筍而穿牆,庭中藤綆檐前。靜中有動,寓有生機。大地上空,晴絲飄搖而浮;大江如練,芳草青青一片,水天又是何等絢麗。詩人寫此,多為客觀描繪,有物我相即之趣。
第六首詩系寫江溪春夜景物。首句寫江水動盪,月影推移,恍如移石以去。次句寫溪內空虛,白雲縹渺,好似傍花而迷。石在江邊,月浮江上,江波翻動,則恍如月光移動江邊之石。花在溪旁,雲行天上,映於水中,故見其虛而相傍。這都是從空際着筆,是寫一種美麗的印象,王嗣奭説“似不可解”,卻不影響欣賞。三,四句寫鳥歸而知故道,而船來卻宿誰家,意謂客不如鳥之有歸宿也,客愁自不待言。鳥總是循熟路歸林,帆過卻不知到何處停泊:因景生情,富人生哲理意味。
這組詩皆為寫景之作,客觀描述之多,有物我相融之趣,僅其二、其六兩首,“身懶動”,“宿誰家”,有“幽棲”者,有“帆過”的客船出現。詩的美感經驗,則物我關係若即若離。組詩又多對句,有四句皆對的,有一組對句的。多用疊字,音響協調;多用顏色字,鮮明悦目:頗能表現出杜甫詩歌的藝術特色。這六首詩,猶如六曲屏風,一扇自成畫面,合之則見草堂暮春風景和幽居情事。能給人以明麗清新的感受便好,不須計較這些詩用的是五絕正法與否。 [3]  [4]  [5-6] 

絕句六首名家點評

其三
清代仇兆鰲《杜詩詳註》:見井、渠而起詠。井在棕下,故葉交加;渠在竹旁,故根斷截:此屬內景。下二則外景也。
其四
明代王嗣奭《杜臆》:一日之間,忽而急雨,忽而斜暉,理或有之。“斜暉轉樹腰”,晚日橫穿樹也,與“隔巢黃鳥並”,一時之景卻有致。
清代仇兆鰲《杜詩詳註》:四章,悠雨悠晴之景。
清代楊倫杜詩鏡銓》:承樹(“隔巢”句下)。承溪(“翻藻”句下)。
其六
明代王嗣奭《杜臆》:“江動”、“溪虛”二句似不可解,而景象卻好。然江月,溪花,不無晝夜之別而並用之。如畫家寫花卉,春秋錯列;雖名人不拘,而終不可為法。“帆過宿誰家”,因鳥之知止,而為當止不知止者慮也。詩本即景,而意出於景之外矣。
清代仇兆鰲《杜詩詳註》:六章,江溪春夜之景。江動月翻,恍如移石而去;溪虛雲度,隱然傍花而迷;寫景俱在空際。
清代黃生唐詩摘鈔》:體物甚精。
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此首筆意尤勝。
總評
明代王嗣奭《杜臆》:奔竄既久,初歸草堂,凡目所見,景所觸,情所感,掇拾成詩,猶之漫興也。
清代楊倫《杜詩鏡銓》:寫所居景物,當在春夏之交,禽魚花草,種種幽適,自堪入畫,唯稍嫌太板實耳。
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六絕興與境會,觸手成詠,絕句截中四者殊少,惟公獨多。後人六言詩,往往用此體。 [7] 

絕句六首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8]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62
  • 2.    韓成武 張志民.杜甫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06-607
  • 3.    傅東華 選注.杜甫詩.武漢:崇文書局,2014:151-152
  • 4.    陳貽焮.杜甫評傳(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718-719
  • 5.    金啓華.以少許勝多許——論杜甫的五言絕句箋釋[J].杜甫研究學刊,2006(01):43-47
  • 6.    丁成泉.略論杜甫對絕句的改造[J].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0(4):101-107,135
  • 7.    陳伯海.唐詩匯評(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1194-1195
  • 8.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