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梅

(宋代王十朋創作的五言絕句)

鎖定
《紅梅》是宋代詩人王十朋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春曖花開,正是桃李爭奇鬥豔的季節,它們卻嫉妒紅梅,只因紅梅經歷了嚴冬的摧折,姿態與眾不同。詩人讚賞紅梅傲霜鬥雪的品格,並借紅梅自比,表現了自己孤傲不屈、正直高潔的品性。全詩運用擬人化手法刻畫紅梅形象,生動有趣,韻味無窮。
作品名稱
紅梅
作    者
王十朋
創作年代
宋代
作品出處
梅溪集
作品體裁
五言絕句
作品別名
書院雜詠·紅梅

紅梅作品原文

紅梅
桃李莫相妒,天姿元不同
猶餘雪霜態,未肯十分紅 [1] 

紅梅註釋譯文

紅梅詞語註釋

⑴桃李:桃花和李花。莫:不要。妒:嫉妒。
天姿:指天然風姿。一作“夭(yāo)姿”,指曲折茂盛的姿態。元:同“原”,原本。
⑶猶:還。餘:殘留。雪霜態:覆蓋着霜雪的狀態。
⑷未肯:不肯。 [2] 

紅梅白話譯文

桃花、李花不要嫉妒紅梅,梅花和桃李開花的姿態原本就不同。
冬天過後,紅梅身上仍餘留着霜雪的痕跡,還不肯變得非常紅。 [2] 

紅梅創作背景

宋朝積貧積弱,邊患頻發,內憂不斷。王十朋歷經靖康之變建炎南渡紹興和議秦檜專權等重大事變,卻未將家國憂患、朝政時局和民生疾苦置於度外。他本是鄉間清貧學人,經歷了三十餘年苦讀,其間又有十年太學齏鹽生涯,使他理想格局宏大,現世情懷深切。他熱愛生活,借吟詠梅花以寄詩心,並且畢生堅守梅花的品性。此詩就是詩人品格的真實寫照。 [3] 

紅梅作品鑑賞

紅梅文學賞析

紅梅是梅花的一種,花色多為淡紅,亦有稍微深豔的胭脂梅、朱梅等品種。此詩寫的是前者。詠物詩要不離所詠之物獨具的特徵,使人一看即知是此物而不是他物。此詩注意到了這一點,描寫紅梅很講究分寸。
詩的起筆手法就與眾不同。詩人並不急於點題,而是把所要寫的紅梅置於一邊,先請桃李登場。這樣做的用意是很明白的,孤立地描寫紅梅,讀者不易領會,必須有參照物。請出桃李,就是要它們擔任參照物的角色。桃紅李白,盡人皆知。桃李既有妒梅之心,説明紅梅兼有桃的“紅”、李的“白”,實則不紅也不白,而是在紅白之間。這樣一來,雖未言及紅梅,而紅梅已在句中了。首句破空而來,正突出了紅梅的不同凡俗之處。
勸告“桃李莫相妒”得有充足的根據,這一點詩人已經成竹在胸了。第二句就用哲理來説服。“天姿元不同”,事物千差萬別,各有各的特性,這就是所謂的“天姿”。紅梅就是紅梅,既不同於桃,也不同於李,互不相干,並沒有什麼可妒忌的。這句從容道來,卻仍不讓紅梅亮相。
後兩句是詩的重心所在,詩人終於將自己思維中塑成的紅梅的美展現給了讀者。紅梅從它的大家族中分離出來,但它“猶餘雪霜態”,梅所固有的傲雪凌霜、不畏嚴寒的品性沒有變,而且不是“十分紅”。大自然賜予它粉紅的花色,又使它優於家族中的其它成員,變得更加妖嬈多姿了。紅梅既有高潔的內在美,也有嬌豔的外表美,難怪桃李等異族要嫉妒它了。至此,紅梅的形象已樹立在讀者眼前。“未肯十分紅”迴應首句,也是勸告“桃李莫相妒”的理由之一。紅梅經歷了嚴冬的摧折,原本姿態就和桃李不同,但它秉性不改,不肯向世俗低頭,不肯向惡勢力低頭,不肯為了迎合世人的眼光而做出媚俗的姿態。詩人借紅梅自比,表現了自己孤傲不屈、正直高潔的品性。
這首小詩活潑而有趣,全詩四句都好像是紅梅在向桃李作解釋。花草本為無情之物,但詩中的桃李會“相妒”,紅梅也“未肯”紅得過分,免得引起與桃爭豔的嫌疑,增強桃李的嫉妒心,都被人格化為有情之靈了。詩人將操守高潔而謙虛和遜的紅梅形象刻畫得很成功。 [4-5] 

紅梅名家點評

高級講師、浙江省特級教師張潤秀《憂患時代士大夫的人格範式及其審美價值探析——南宋狀元詩人王十朋詠梅詩詞賞讀》:在《書院雜詠·紅梅》中他開導人們:“桃李莫相妒,天姿元不同。猶餘雪霜態,未肯十分紅。”態度之温柔敦厚,極一時高人雅緻。 [3] 

紅梅作者簡介

王十朋(1112—1171),字龜齡,號梅溪,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紹興二十七年(1157)進士第一。孝宗朝,歷官國史院編修、起居舍人,侍御史,改吏部侍郎,歷饒、湖等四郡守,以龍圖閣學士致仕。卒諡忠文。有《梅溪集》。 [6] 
參考資料
  • 1.    (宋)王十朋著;梅溪集重刊委員會編;王十朋紀念館修訂. 王十朋全集 修訂本 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87.
  • 2.    何小宛主編. 中學生古詩古文閲讀辭典 袖珍本 初中版 辭海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3:164.
  • 3.    項宏志主編. 王十朋誕辰900週年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M]. 北京:線裝書局, 2012:226-241.
  • 4.    張秉戌,張國臣主編. 花鳥詩歌鑑賞辭典[M]. 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 1990:187-188.
  • 5.    柳澤泉主編. 初中生必讀古詩詞100首[M]. 上海:文匯出版社, 2008:165.
  • 6.    繆鉞等著. 宋詩鑑賞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5: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