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管理理論叢林

鎖定
管理理論叢林是一種學説觀點,實質是指管理者管理理論的認識的侷限性。
中文名
管理理論叢林
作    者
哈羅德·孔茨
發佈日期
1961年12月
發佈刊物
《管理學會雜誌》

管理理論叢林定義

哈羅德·孔茨(Horold Koontz)在1961年12月的《管理學會雜誌》指出,管理理論已出現一種眾説紛紜,莫衷一是的亂局,管理理論還處在一個不成熟的青春期。管理理論一些早期的萌芽,如弗萊德里克·泰羅對車間一級管理所進行的有條理的分析和亨利·法約爾一般管理理論觀點出發對經驗進行的深刻總結等,現在已經過於滋蔓,成了一片各種管理理論流派盤根錯節的叢林。孔茨把各種管理理論分成六個主要學派(管理過程學派經驗或案例學派,人類行為學派,社會系統學派決策理論學派,數學學派)他認為應該走出這個叢林。這就是管理理論叢林理論的提出。但是至今仍有很多專家學者對是否存在管理理論叢林的現象持不一致意見。並有人提出,如果存在,是否有必要走出這個叢林的疑問。

管理理論叢林分歧的原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產生這些分歧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人性假設的分歧:管理人、複雜人、決策人等詞的出現;
2·語義上的混亂:對“管理”、“組織”、“決策”、“領導”等概念的不同理解;
3·先驗的假設:有些後來的學者對前人經過提煉的經驗看成先驗的推理而加以指責,然後再提出一些所謂的新東西。
4·對原則的誤解:孔茨認為,那些自以為已取得聲譽和地位、能夠提出某種獨特觀點或方法的人,對任何帶有點管理原則色彩的東西,總是喜歡加以摒棄。並稱這些東西為老生常談。
5·管理理論的學者不能或不願互相瞭解:很多學者不願意去正確的瞭解對方。

管理理論叢林各學派主要觀點

管理理論叢林主要的管理學派如下:
管理過程學派
管理過程學派是在法約爾一般管理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代表人有美國的哈羅德·孔茨。該學派的主要觀點是:管理是一個過程,即讓別人或同別人一起實現既定目標的過程。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驟(如:計劃、組織、控制等職能)所組成的獨特過程。該學派注重把管理理論和管理者的職能和工作過程聯繫起來,目的在於分析過程,從理論上加以概括,確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則和職能。由於過程是相同的,從而使實現這一過程的原理與原則,具有普遍適用性
人類行為學派
代表人物是勞倫斯·阿普萊。主要觀點是:既然管理是讓別人或同別人一起去把事情辦好,因此就必須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為中心來研究管理問題。該學派注重心理學,注重個人和人的動因,把人的動因視作一種社會心理現象。這一學派把管理看作是對組織行為的領導和協調,堅持認為抓好對人的管理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彼得·德魯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該學派主張通過分析管理者的實際管理經驗或案例來研究管理學問題。他們認為,成功的組織管理者的經驗和一些成功的大企業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鑑的。因此,他們重點分析許多組織管理人員的經驗,然後加以概括和總結,找出他們成功經驗中具有共性的東西,然後使其系統化、理論化,並據此為管理人員提供在類似情況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達到組織的目標。
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切斯特·巴納德,代表作《經理的職能》。他被譽為“現代管理理論之父”。 該學派的主要觀點是:
1.組織的實質──組織是一個系統,是由人的行為構成的、整體的協作系統的一部分和核心。這一協作系統由人的系統、物的系統和社會系統所組成。
2.組織要素:作為一個組織,必須具備三個要素:協作的意願;共同的目標;成員間的信息溝通經理人員是組織成員協作活動相互聯繫的中心。他的基本任務是:建立整個組織的信息系統並保持其暢通;保證其成員進行充分協作;確定組織目標
3.權限接受論:(1)權力來源原理:權力來源於生產資料的佔有者。(2)權力大小的確定:權力發出後被接受的程度,即不是上級授予,而來自下級接受的程度。
4.組織平衡論: (1)組織對內平衡:組織對個人的誘因要大於或等於個人對組織所作的貢獻。(2)組織對外平衡:組織內部效率產生外部效能,它與外部環境間的平衡。
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卡斯特羅森韋克。強調應用系統的觀點,全面考察與分析研究企業和其他組織的管理活動、管理過程等,以便更好地實現企業的目標。他們認為,組織是由人們建立起來的相互聯繫並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所構成的系統。其中,這些要素可稱為子系統。系統的運行效果是通過各個子系統相互作用的效果決定的。組織這個系統中的任何子系統的變化都會影響其他子系統的變化。為了更好地把握組織的運行過程,就要研究這些子系統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它們怎樣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
代表人物有美國的赫伯特·西蒙。主要觀點是:管理就是決策,決策貫穿於整個管理過程;把決策分為程序化決策非程序化決策,二者的解決方法一般不同;信息本身以及人們處理信息的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現實中的人或組織都只是“有限理性”而不是“完全理性”的;決策一般基於“滿意原則”而非“最優原則”;組織設計的任務就是建立一種制定決策的“人一機系統”。這一學派重點研究決策理論。片面地強調決策的重要性,但決策不是管理的全部。
管理科學學派
代表人物是布萊克特和伯法等人。該學派將管理作為數學模式或過程加以處理。他們認為,由於管理全過程(計劃、組織、控制)的工作是一個合乎邏輯的過程。把管理看成是一個類似於工程技術、可以以精確計劃和嚴格控制的過程,因此也被稱為技術學派。其侷限性:適用範圍有限,不是所有管理問題都能定量。實際解決問題中存在許多困難。管理人員與管理科學專家之間容易產生隔閡。此外,採用此種方法大都需要相當數量的費用和時間,往往只用於大規模複雜項目。
代表人物有勞倫斯和洛爾希。把管理看成一個根據企業內外部環境選擇和實施不同管理策略的過程,強調權宜應變。主要觀點:權變主要體現在計劃、組織與領導方式等方面:1、計劃要有彈性;2、組織結構要有彈性;3、領導方式應權宜應變。權變管理理論強調隨機應變,主張靈活應用各學派的觀點,但是,過於強調管理的特殊性,忽視管理的普遍原則與規律。按權變的觀點,管理者可以針對一條裝配線的具體情況來確定一種適應於它的高度規範化的組織形式,並考慮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
B.F.斯金納(1904―1990)是行為主義學派最負盛名的代表人物.這一學派是從60年代的人類行為學派演變來的。這個學派認為,既然管理是通過別人或同別人一起去完成工作,那麼,對管理學的研究就必須圍繞人際關係這個核心來進行。這個學派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認為在人們為實現其目標而結成團體一起工作時,他們應該互相瞭解。
這一學派是從人類行為學派中分化出來的,因此同人際關係學派關係密切,甚至易於混同。但它關心的主要是羣體中人的行為,而不是人際關係。它以社會學、人類學和社會心理學為基礎,而不以個人心理學為基礎。它着重研究各種羣體行為方式。從小羣體的文化和行為方式,到大羣體的行為特點,都在它研究之列。它也常被叫做"組織行為學"。"組織"一詞在這裏可以表示公司、政府機構、醫院或其他任何一種事業中一組羣體關係的體系和類型。有時則按切斯特·巴納德的用法,用來表示人們間的協作關係。而所謂正式組織則指一種有着自覺的精心籌劃的共同目的的組織。克里斯·阿吉里斯甚至用"組織"一詞來概括"集體事業中所有參加者的所有行為"。
代表人物:亨利·明茨伯格。這個學派主要通過觀察經理的實際活動來明確經理角色的內容。明茨伯格系統地研究了不同組織中5位總經理的活動,得出緒論説,總經理們並不按人們通常認為的那種職能分工行事,即只從事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工作,而是還進行許多別的工作。
附:政治經濟學派。從政治經濟學角度,認為管理是具有二重性社會功能,即指揮勞動和監督勞動。馬克思在其《資本論》中提出管理二重性理論,認為企業管理的中心就是生產管理和經濟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