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管志道

鎖定
管志道(1536年-1608年),字登之,號東溟,太倉州(今屬江蘇)人,明朝隆慶五年(1571年)進士,官至廣東按察僉事 [1] 
登之
東溟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太倉州
出生日期
1536年1月9日
逝世日期
1608年7月15日
主要成就
晚明陽明後學中的著名學者
主要作品
《問辨牘》八卷、《理學酬諮錄》八卷
本    名
管志道

管志道人物生平

嘉靖四十二年(1563),師從耿定向
嘉靖四十三年(1564)與羅汝芳王襞相師友,對王艮等人的“高亢”行為頗有微詞。
隆慶四年(1570)舉人,隆慶五年(1571)進士,初授南京兵部車駕司主事
萬曆二年(1574),丁父憂服闕,補刑部貴州司主事。
萬曆六年(1578),明神宗大婚後,上書請求明神宗親政,疏陳九條以譏切時政,得罪了張居正。九月,轉員外郎。十一月,因為張居正的排擠,出任廣東按察僉事,分巡南韶。
萬曆七年(1579),被御史龔懋賢彈劾,貶謫鹽課司提舉
萬曆八年(1580),以老疾致仕
萬曆十四年(1586),以台疏,得僉憲舊銜致仕。
萬曆十九年(1591),李世達推薦管志道復出,管志道以“母老不便遠出”推辭。
萬曆三十六年(1608)七月十五日,病卒於家,年七十二。 [2]  [4] 

管志道主要成就

明儒學案》將管志道列入《泰州學案》中,他是晚明陽明後學中的著名學者,曾與東林學派學者顧憲成就“無善無惡”問題作過一場爭論。管志道對“無善無惡”的論説在爭論中展開深化,涉及了關於“無善無惡”説的各種問題。 [4] 

管志道文學著作

問辨牘》八卷,《理學酬諮錄》八卷。 [3] 

管志道親屬成員

五世祖:管子忠
四世祖:管暹
曾祖父:管江
祖父:管和
父:管鰲 [2] 
參考資料